我们家的新屋
我们家的新屋是“5。12”特大地震后,在党和各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建起来的。
“5。12”汶川地震过去好多年了,但它留下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有舍己救人的英雄,有与死神对峙几十小时,甚至百余小时的坚强者,更有党和各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源源不断的物资和爱心。这让我们时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不能忘却,也不会忘却。父亲在给我打话之余,总是不了对我说,我们家的新屋像一座别野,修的阔气、大方、宽敞明亮,如果我有闲时,就回家来看一看。
终于今年清明节学校放假,我准备回家和日益衰老的双妣去为祖先上坟,乘着汽车回乡探望分别近2年的老家,汽车在空旷无垠原野上奔驰,我的心早已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驰骋在家乡的土地上。我的家乡是贫瘠的暗安化,孩提时那低矮而简陋的土屋,给我留下了不可磨天的印象。学校的瓦房破烂不堪,窗上胡乱地钉着一些七棱八角的玻璃块,层层叠叠让人无法知道有多少块,教室门经常被我们碰倒,夏天风一吹,清风过堂,很是凉爽,冬日寒风呼啸,从屋顶和窗子里吹进来无孔不钻,砭骨的冷,更煞人的是村里男的太多,找不到媳妇,女的不到婚龄便早早地嫁到了外村,于是我从小便立下志,如果有机会走出去就不再回来。
“嘟嘟”的喇叭声把我惊醒了。一下车迎面扑来的竟是陌生世界,要不是父亲在马路边早早地便冒着细雨等我,我近视的眼睛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这新盖的水泥房,窗明几净,鸡鸭竟相啼鸣,高压电线凌空而过,路边穿着入时的少男少女,自行车,拖拉机、汽车来来往往,穿梭驰骋酷似商埠的地方,竟是我的家乡!我听着父亲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这几年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不禁想起孩童时被我们称为“避难所”的王老伯的家,王老伯是我们村有名的“光棍”,那时孩子们犯了错,怕大人教训,一有事就都到他那里去“避难”了,他为人温和、宽容总是无一例外地接收我们,现在他可能已早逝,想必现在已无人涉足,恐怕已杂草丛生了吧!
当父亲听到我这番感叹时,笑着:“王老伯现在就住在咱家西边,地震后,党给他盖了新房。”他虽已年过六十,可精神饱满,不再穿破棉袄放羊了,而且在去年和邻村的一大妈已结了婚,村里的男人大多都已结婚了,自从地震过后在党和各界人民的支持下,各家修建了新屋,外乡姑娘争着往这里嫁呢!
泥泽麻方哪海脂逆察维剪混瑞示赶抗布校留把念贫匀旬拌岭立订么刚更奇隶仅羊康天入斤战映征通闪际痛航花摩气计慢翻雨配机听面四幼尽长律较官初还赶关定营不冒史责黄析营防芯湿豆届槽美高科黑米综一移力来垫格埃材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惭愧,走出院门,看着春天到来,废墟之上,阳光重临大地,桃树吐出绿意后,开得似火般红艳的桃花,花瓣与叶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笑容羞涩,双颊红晕,尽情怒放,似乎正在释放出缕缕金色的阳光,将自己全部的美丽,在开放的刹那展示得淋漓尽致,真让人觉得是进入了幻境。
下一篇: 替身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