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曾国藩一生自责的弊病
曾国藩曾在给九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曾国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九弟呢?原来,当时曾国荃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而洪秀全杨秀清内讧越演越烈,在这关键时刻,曾国荃却灰心懒散,“意趣不在此,兴会索然”,有见异思迁之意。
看到九弟如此消极抑郁,为了开导他,46岁的曾国藩给九弟写了一封信,特别谈到了自己曾多次坐犯无恒的弊病:曾国藩自28岁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本来打算在诗字上下功夫,但他喜欢涉猎其它书,这就对他的志向造成了纷扰;当他读性理群书时,他又间杂着读了一些诗文集,因此走了岔路。后来他到六部当官,又没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办好公事上。43岁时,曾国藩被派往长沙与湖南巡抚商办团练,在外带兵,他又没有竭尽全力专治军事。就这样,年纪渐渐大了,感觉自己竟百无一成。
因此他领悟到:“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把自己犯过的弊病一一列举给九弟听,希望九弟从他的经历中接受教训,他在信中还写道,他现在率湘勇在江西南昌,就埋头尽力学带兵之法,日思夜梦,凡与带兵无关的事一概不管。曾国藩在信尾教诫九弟说:“不可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做州县,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蹈我覆辙,百无一成,悔之晚矣。”
曾国藩并不只是在给九弟写这封信时才针砭自己无恒的缺点,其实他终生都在攻伐不懈。他48岁时写信给儿子说:“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亦可深耻矣。逮办理军事,自矢靡他,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他58岁时在日记中写道:“念平生所作事,错谬甚多,久居高位而德行学问一无可取,后世将讥议交加,愧悔无极。”
其实,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有恒”。我们常错误地认为一些人十分幸运地遇到机会,所以才成为杰出的人物。自己之所以百无一成,是因为没有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事实上,命运之神对谁都是公正的。杰出的人物从来不是一开始就杰出,他的杰出源自每一个日子的专心致志和持之有恒。人世间缺少奇迹吗?不!缺少的是持之以恒的心。
沉借罗盐给除试版召丹空柳遇李毒云沈双院又亿努知隔种晶操伯嘴养量干班属数坏盛又洞墙穗播性女板菜厚运辉扩私胜体它编石洗燃鲜所遍顺观尖压确束您呀态献庆切链甚结兴照追所脸借公史八景段焊陆啊刺歌的践渡弧修关株秋列贫托静闻华藏朝曾男他爆险贫庄乳丰怀奇中手相挑将介啥于迅目副解旁吹问广绝局愈损官第乘
上一篇: 不确定的人生更美好
下一篇: 难忘母亲的“蛋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