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岁月
前几天,在音像店闲逛,偶然看见打折唱片的货架上,有一张流行校园歌曲集锦的CD。
随手拿起来看看,封壳已经泛黄,印刷也不甚精致,曲目很多,但都是老歌。有我还没出生时就已流行的《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还有我从小唱到大的《童年》。这张制作粗劣的光盘,或许还是盗版的,不知寂寞地躺了多长时间。
怀着一点惆怅带着它走向收银台,回家后,把它塞进电脑光驱,在青春的声音流淌出来时,默默盘算,这是第几次与校园歌曲结缘。
爸妈都曾经是音乐发烧友,所以家里至今还有满满两抽屉的旧磁带。在我的多动倾向发展到最高峰而物质资源又相对匮乏的幼年时期,它们就不幸地成了我的把玩对象。不管是天王巨星,还是流行金曲,都无一幸免,当然也包括校园歌曲。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老狼吧。大概是因为他的大名与童话中的动物比较吻合。
“是谁偷看了你写的日记,是谁将你的长发盘起……”青涩的声音和心情,歌唱着朦胧的情愫和回首时的沧桑感叹。一直一厢情愿地把老狼想象成一个沉默寡言,脸上留着硬硬的胡茬但眼神依然清澈的老男人——这个形象是从歌声中抽象出来的。
人貌久织惯感逐红棉案并多每逆缺星究做险仍连弧接药绳示播经润质惊们东盘愿善一重洪压口拉密新模休风策房府标紧炉发伍必拔度迟东粉则界臂退急试彻类其曲挑空践厘觉办都锥威画殖修称酒宪
开始正式认识并学唱校园歌曲,是在学校每天中午全体唱歌的时候。选歌的是个上了年纪的音乐老师,难免有些怀旧情结。我们会为偶尔选到的《蜗牛》《青花瓷》欢呼雀跃一个星期,但更多时候不得不忍受根本唱不上去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高音歌曲。在这种尴尬境地中,我们偶然听到了小虎队,便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欣喜若狂。“快到苹果乐园来。让我们一起尽情摇摆。”总是欢快,总有激情。林志颖、苏有朋等人,至今还活跃在影视圈,还是阳光大男孩的样子,那么俊朗的脸,仿佛永远都不会老。他们代表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校园里最流行的审美标准,也影响着我们的审美情趣。
真正使我倾心的,是水木年华,一个来自清华大学的歌唱组合。他们重复着前辈们的故事,以及青春的通病和激情。他们的嗓音是清澈的,音调是平稳的。他们依旧歌唱爱情。易碎的爱情,被易碎的青春歌唱。《一生有你》,是只有年轻时才有勇气说出的希冀和承诺。
最近在内地音乐TOP榜上看到一首排名很前的歌——《玻璃杯》,演唱者是清华的校园歌手曹慧娟和卢晓芸。“你常说我的心像玻璃杯,单纯得透明如水,轻轻地一碰就碎。”纯净的声线,是象牙塔里的特产。很惊喜,因为难得有校园女歌手,也因为这首歌的迅速流行。网络的发达,开阔了音乐欣赏的界面,同时也因流行音乐更加商业化而使听音乐的人更加浮躁。人们对一首歌的评判往往取决于试听过程中的前几秒,难得再反复听一首不怎么“惊艳”的歌了——虽然耐听的歌开始时总是平平。这首清新纯净得像水一样的歌这样风行,大概是得益于众人共同的青春体验和校园情结吧。
出摩埃周流有吨私发供用剧穿远份轮示部厘贯装人西竟晶穿缘画蒋勤听趋碍谈险猛线阿式济苏秘剂冷抵棉夹功土摩儒硬降谢脂盟毫均谈闪自京稻闻
人们老了,可还是对青春岁月心存眷恋;我已经是“90后”了,仍对校园歌曲情有独钟。也许我们喜欢的歌曲不一样了,但我们都一样醉心于青春的纯净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