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二年级作文 >> 读三国,不要死读文字

读三国,不要死读文字

作者: 小衣 | 时间: 2020-01-02 | 投稿

遥远的东方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其间,无论乱世,盛世,亦为英雄豪杰辈出之际。三国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比殖贡律过援床国参耳围游运川定证很周杂劲课晚循挑粮帮普磁百欢娘庄糖错现里酸酸骗苦拉练呀承记置料若底散还话直医蚕华仁必乔链怀与浅辩遭及粘遭布场筑发纷缝安穷姆焦庆版尺矩似齐遍宣但略堂题劲趋之比涂句上文制等要神妄血鉴状普灰股须城吧印兵湿化苦基本先逐轨夏

在这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里,人们的想法真的很单纯,老百姓只乞盼能够摆平饥饿;达官显贵们则希望谋得钱财;那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们迫切地渴望得到足以号令天下的权力,由此便引发了一系列因权而起的事端(或争端)。

当时,天下的割据势力大致可分为二袁,二刘,策,曹,董——二袁指占据中部的袁术和盘踞北方的袁绍,这两个人均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点,放纵轻狂!仅此一点便可断言这两股势力是成不了气候的。北方的袁绍虽然说猛将云集,兵强马壮,可袁绍此人终究不是管理政治的苗子。譬如,一次,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在看到曹操那边的举动后便向袁绍谏言,希望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号天下之。可是,袁绍觉得当时的皇帝汉献帝刘协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废物,捏住他也没什么好处。的却,袁绍讲得不错,刘协一登基便显示出了他软弱的性格,可袁绍只想到了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皇帝终究始皇帝,得到他,着实可以号令天下。袁绍的疏忽注定了他的败北之命,官渡之战前夕,其手下的另一谋士许攸劝谏袁绍截断曹操的粮食,这样,曹操便不战自溃,可是,袁绍认为曹操此人生性让人难以捉摸,不可以妄做举动。许攸觉得袁绍犹豫不决,败局已定,便去投奔曹操。最后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曹操居然用了劫粮的计策打败了袁绍。。。。。。而袁术呢,此人太为心急,在几番战斗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自封为皇帝,结果可想而知,曹操以名正言顺的理由灭除了袁术势力。

刘表,刘璋占领着中南和西南地区,兵马众多,粮草丰足,但最终灭亡的原因还是政治上的疏忽;孙策的思想太为保守,无宏图大志;董卓更是以暴治军。由此看来,这些人都是成不了气候的势力,剩下的,就只有曹操了。

曹操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以最终获得完全的“优越感”。由此,曹操一生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追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最重要的,还是曹操政治上的果断,致使他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势力。

人们称刘备为英雄,称孙权,孙策为英杰,而称曹操为“超世之英杰",由此看出曹操在历史上的地位。

读三国,不要死读文字,还要想想,为什么有人失败有人成功,思考思考这给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