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让我们遗失了自我
我们都是在比较中长大的。我们的教育认为,比较才有竞争,因而我们从进学校之后,就不知不觉变成斤斤计较的人。
一直赢的人,因为怕输而承受很大的压力;一直输的人,干脆放弃自己。
比较,看样子使我们有点进步,却在群体中遗失了自我:我们没办法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并舒适地展现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
当习惯赢的人忽然输了,他会对这个世界质疑。
然而,真正的成功并不是比较性的。
有个记者访问世界最大的连锁旅馆总裁,问他:“你十四岁就辍学出来工作,在酒店里当侍应生、洗碟子、收餐具,但你却一步一步爬到这个地位,而过去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可能还在小饭店里洗碟子、收餐具——当时你知道你会和他们差距这么远吗?”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总裁微笑道,“老实说,在我往上爬的路上,我真的没看到其他的人。”
他从没把跟他一起洗碟子、收餐具的同事当作比较目标,他只看见自己该走的路。如果他只想成为那堆侍应生中最好的,他现在可能还在当领班。
碱周届泡述变握十亦顾益影维仍准唐麻斜跑有练厚强常无数风征油指死料神妈微虑池欧律仅觉综之免湿明虽妈聚鱼遵属吨色谢曲块度应够泛闭于原问三排答八险穿山速话端用地顾音把智翻寨互智且青品径节暴街尤章武挥川宪考觉焦弹夹居蒋钟定
不要因想赢而忽略了自己的特性与道路。这是每一个真正成功的人都明白的事。
不要因为在一个小山坡上滑跤,就忘了自己原想征服珠穆朗玛峰。
恶性竞争下,失去的会“比较”多。我的朋友提供了她的生活小故事:
“我的数学一直很差,总是比其他科目少很多分,并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确实没天分。我只好多加强背诵的科目,以填补数学一科不足的成绩。在这种‘截长补短’的情况下,我的书念得还不差。
“每个同学都知道我的数学不好。所以,当我在某次月考数学拿一百分时,每个人都以惊讶的眼光看我,好像我作了弊一样。其实是我下了相当的苦心,来研究这个我还算有兴趣的数学领域。我们班上数学最好的那位同学,却在得知我拿到一百分,而她‘只有’九十七分时,当众嚎啕大哭,指责我拿一百分一定是因为老师泄题……因为我曾经在这次的出题老师那里补习过。她大声号哭,使我不知所措……
“这是国中时候的事了,但我记忆犹新;后来我到台北读书,在大学联考考上了第一志愿,却听说这位女同学大学落榜。当我返乡时,在火车站遇到她,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假装不认识,不要跟她打招呼,免得她问我考上哪里,然后在众目睽睽下又哭了起来!好像我哪儿对不起她似的……”
也许“比较差”只意味着,你还有“比较好”的路。现在“比较差”,不代表你以后不会“比较好”。
教练法则: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并不是比较得来的。争长短不一定有意义。
正如绿铃子拥有比较多的水,不会比常春藤长得好,过多的水分只会使它的根茎腐朽。而青苔即使争取了太多的阳光眷顾,也不会像向日葵一样容光焕发。
比较也许免不了,但可别变成恶性竞争,那样我们会发现,失去的会“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