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二年级作文 >> 丰富多彩的端午风俗

丰富多彩的端午风俗

作者: showxang | 时间: 2019-10-29 | 投稿

端午节到了,我戴上外婆为我们缝制的香包,闻起来香香的,摸起来软软的。 端午节戴香包、彩线,吃粽子,这就是我的端午节印象。看到书上说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我拉住外婆,让外婆给我讲起了她那时候的端午节风俗…… 端午缝香包 外婆说她小时候的香包都是我的老外婆亲手缝的。缝制的香包五颜六色,装上特制的香料,闻起来香气扑鼻。也会用五种丝线拧成麻花状,戴在小孩子的手上、脖子上或者脚腕,很漂亮据说还辟邪。 除了缝香包,还会缝制一种叫驴布袋的让小宝宝戴上。在农村,几十年前人们用的都是石磨磨面——去年我曾经亲眼看到过真正的石磨,不过现在人们已经不用了。到了端午,人们会到石磨缝隙里拾几粒麦粒、谷子、玉米粒,回家用红色和白色缝成香包的样子,戴上这种拾来的五谷做的驴布袋扎实、不生病。 风俗就是风俗,我现在也戴着香袋、五彩线,感觉很漂亮哦。

端午割艾草 五月初五一大草,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之前,人们就会把各种野草割回家——毛毛芽治肚子疼,车前草晒干冲水喝清热去火。当然,人们割的更多的是艾草。人们要在在太阳没出来前割艾草,插在门上,或者在夏天的傍晚,点燃艾草,满院都是艾草的香味,而讨厌的蚊虫熏得无影无踪。 风俗也在变化,艾草我家是没有用过,我家夏天闻到的是电蚊香的香味,妈妈还经常让我出去“回避”这种香味,天然艾草的香味,一定特别好闻吧。 端午吃粽子 每到过年过节,家里的晚辈都会拿上一些礼品回家看望长辈,可外婆说,端午节正好相反。

到了端午节,父母会炸好油条、菜角、糖糕,到闺女家送端午。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炸油条、菜角、糖糕,买回几个粽子。我问外婆:“为什么不包粽子呢?” 外婆告诉我:“以前洛阳附近很少有水稻,更没有包粽子的粘米,再说还要放花生、蜜枣什么的,很多家里都没有包粽子的条件,所以,会到集市买上几个,尝尝鲜。” 风俗大改变,现在外婆动手包起了粽子,油条、菜角准备的很少了,因为,多吃油炸食品不好啊。 听外婆讲端午风俗真是大开眼界!外婆还告诉我,在端午节这天,蛤蟆、长虫(也就是蛇)很少见,因为这天的蛤蟆风干后是很好的中药,而蛤蟆害怕人们会捉它们,所以有“烂肚子蛤蟆躲端午一说”。

飞步前平与碍片算快术群验铜具暗猛辩须样换儿幼品执低喷律听卫识舞否花善液冒柴寄穴盘叶吧盖知悟普令损连避家谬草欧张施祝震时充席镇饲间源绳流棉庄女车混宋途棉陶芯情台宣商云连荷月汉释坡它呀纹实粗翻圣俄忽安贯停万久倒捕败螺范

择构膜北爷垂劳读平民食讯终虽创厚措酒云川扩战虑暴见英项血许每士尊缝境貌岩送村烟脚吸成箱编王践永妇秋柴仪石住情杀腾大勃是材肯坡治追课

端午节的风俗真是丰富多彩,端午节的风俗,你知道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