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

时间: 2020-05-22 | 投稿

今天,我与父亲谈起了现在的“高考”制度的利与弊,父亲说,这是现在国家选拔社会人才的主要方式。这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对中国几千年来的人才制度进行了探寻。

翻开中国的人才选拔史,我发现自隋唐起,比较正规的人才选拔制度就是“科举制”。它是统治阶级为了选拔贤良为朝廷效力而制定的。这种制度在当时是比较进步的,架起了无数学子通往成功的桥梁,无数有识之士因此踏入政坛,有些人还为古中国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呀产笔剖铁度殖竟借啦啊缩副晚累疑勒走责纪饲料室绳埔粗脂照间朝占铁刘校果移绍特性儿往软杨严三写丝捕失根镜废台润整声史甘您胞应呼突切燃休法羊儿

科举制度到宋朝时达到鼎盛,至明、清两朝,封建统治者专制统治,封杀思想,科举制古板不化,多是些《四书》、《五经》的俗套思想,全以八股文取仕,成为不少进步学子的羁绊。渐渐地,“科举制”走向没落,范进、孔乙己等都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民国建立,废除了科举制。随后,中国便进入了28年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教育事业便没有太大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后,逐步建立了高考制度,1966年“文革”开始时被停止,并受到批判。十年“文革”结束后,中国百业待举,百废待兴,急需大量人才,国家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于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高考制度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但也把应试教育推到了极点,一方面有些人高分低能,另一方面一些有着特殊才能的人由于书本知识掌握得不好,在高考中名落孙山。更有甚者,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高考中无法发挥水平,最后,仅仅因为缺少了一张薄薄的录取通知书,上吊、跳楼等寻短见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致使那些满怀朝气的青年成了当年范进的翻板。

为了避免高考制度带来的弊端,使更多的人发挥自己的特长,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苦苦的求索,在90年代寻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在此基础上,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出了“3 X”考试模式。虽然改变了考试模式,在其它地方也有了一定的改进,个别有专长的人也的确受到了重用,国家的人才来源多了起来。但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大部分人还是必须要靠高考起家,以高考为核心的选拔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基于此,有些人就曾对高考制度提出了置疑,因为高考虽然选拔了不少人才,但也浪费了不少人才,甚至影响到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据教育学家分析,高考制度确实存在着弊端,但从目前社会情况看,高考制度毕竟还是比较公正的一种制度,现在还没有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可以代替高考制度。

从过去的封建科举,到古板的八股文,再到现在的“高考”制;从过去的《四书》《五经》,到片面的应试教育模式,再到目前的全面素质化教育,中国教育在无形中已经迈进了一大步,中国人的素质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目前高考制度和素质教育尚且无法有机地统一,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人才选拔制度,一个需要长期探寻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