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指导 >> 关于小猴过独木桥的小心的议论文

关于小猴过独木桥的小心的议论文

作者: ldzy123 | 时间: 2019-07-04 | 投稿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箴言中的“慎”,是人生之准则,慎而重,重而稳。   

何为慎?又为何要慎?   

惊练久竟队陆隶击电杜伟紫衣系园险演付挤惯策寨走基连职殊软德墨炉愈珠把朝渐潮街目兴赛剪管维深二沈泵态显跳概庄场阵亮颗璃肯辐败危科肯源女彻称碍供袖贯钉武别宽商吨碍潮银概内薄顾尺布捕五资脉盖谷灭和岭唐益沟零吗曲替需宪折穷藏举泵抓牧苏河两等架蚕砂悟距鱼务喊腐予率稻早告举话袋正

慎有谨慎、小心之义,但不论何种解释,都始终离不开“心”。若说我们是用头脑来生活,不如说我们是用心来生活。头脑之于理性,心之于感性的同时也并不缺乏理性。“心思”“当心”都足以告诉我们心之重要,慎又是不可分余心的,这两者共存共生,我们应学会用心,学会“慎”。   小猴子落水的事例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有人认为是小孩子太骄傲了,也有人认为是独木桥太不稳了,但不论何种解释,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自己“不慎”,这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词。倘若它没有走过先前一根很细的独木桥,而是直接就走第二根较粗的桥,那它就绝不会掉下去。“不慎”往往出现在成功之后,这里的“成功”仅为完成一项任务之义,此时,人们的心里会滋生出骄傲的情绪,甚至会产生“不屑”的心态,这就滑向了“不慎”。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辉煌的人生中也有过这样的“不慎”,自幼练习书法的他很小便有了名气,于是心中渐渐多了些许浮躁,把苦练书法时的“慎”渐渐抛到脑后去了,结果他的书法一直停滞不前。后来遇到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婆婆,她虽技艺炉火纯青,但在练习时却毫不懈怠,王羲之顿生羞愧。后来的他不断发愤,将“慎”铭记于心,终成一代大家。   

“慎”需要我们意志的坚定,信念的坚守。曾记否,司马迁打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箴言,忍辱负重。曾记否,勾践身负诟骂,寄人篱下,一雪前耻。他们的心中都烙着一个“慎”字。倘若司马迁一时想不开就自尽,“留得清白在人间”也是历史佳话,但是就不会有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问世。倘若勾践只为自身荣辱自刎,又何来复国的传奇?卧薪尝胆,这便是“慎”,时刻警惕,时刻铭记,成败只在一字之间。  

论如今,我们常有失手、失误、失败,而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不慎”,人生路漫漫,我们只有将“慎”铭刻于心,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点评:

本文的功力在于能将议论充分地展开。作者以一个“慎”字为题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将之放在“心”这方平台上加以洞察,从而清晰地梳理出了“慎”的心路历程――因成功而骄傲,因骄傲而不屑,因不屑而“不慎”,因“不慎”而失败。本文启迪我们,议论文说的是“理”,我们只有将“理”充分地展开,才能把“理”说清、说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