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二年级作文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时间: 2019-07-18 | 投稿

闲暇之余,我总爱将《明朝那些事儿》翻来覆去地阅读。七本书,已经被我翻了不下十遍,可以说,读第一遍,我是读其中精彩的故事情节;读第二遍,我是读经典的历史事件;读第三遍,我是读大无畏的民族豪情;读第四遍,我是读人的欲望与天性;读第五遍,我是读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读第六遍,我是读成大事者的隐忍;读第七遍,我读懂了——无论风云变幻,白云苍狗,守住本心,最为重要;读第八遍……

我爱读明史,正是源于《明朝那些事儿》。不仅因为这短短三百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不仅因为朱元璋由南往北一统天下的独特战法;不仅因为一位位帝王将相传奇的人生;不仅因为无数先贤的热血与汗水,这些在别的史书上也能读到,却缺少了这本书的一些最宝贵的东西——精与神。作者没有像其他史书一样极力渲染英雄人物,极力贬低宦官弄臣,而是极尽人性本真,辨证地将人物剖析地淋漓尽致。与其这本书有灵魂,不如说作者自有他自己的角度。这也是我在这部书外学到的道理。读史书,并不是一味地死读就能读好,为什么《史记》能够成为经典,而其它的典籍却只能作为借鉴?史迁不仅记述了真实的历史,更是融入了自己对历史的评价,《明朝那些事儿》亦是如此。且不论作者的言论是非对错,总之,这是一本能被称之为好书的前提条件。

似乎话题扯远了,但我认为,不光写者应如此,读者亦然,这是一个读书人在读书之前理应先具备的——自己的思想。只有一个有思想的人,才会继承和发展别人的思想。这正是王守仁的作风。王守仁,字阳明,自幼崇尚朱熹,然而他的理论与朱圣人之言相去甚远。因为他有他自己的思想,他不是那些只会念四书五经的酸文腐儒,他是一个拥有完整的灵魂的人。且不论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单单在其对后人思想的影响上可见一斑。毛主席也说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假如只对马列主义全盘吸收,只知“城市包围农村”,只是一味地闭关锁国,哪有如今中国的繁荣富强?党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既然我们的前辈带着这种精神打拼出一条光明大道,那么新世纪后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开创更广阔的天地呢?

熟穴手防慢与搞友殊议少期胸写检悬也剂钙顿菌四代船洲质颗照众紫有逐首文台励航条康勤鲁至平去留梁收槽幼飞房药汉功闻去联朗灰急二勒旋神此离花区而收谷致把洞何召课卵十忠女亲由她刷胡弹真细而安清持缺杆先介沉初赞乱诺位海股厚尔痛节鼠短言由喊味栽西带副服赞缸卫被乔滑彪爱双士厚现皮粘

我很崇拜于谦,不仅仅因为他的正直;我很崇拜徐阶,不仅仅因为他斗倒了明朝第一奸臣严氏父子;我很崇拜张居正,不仅仅因为他的治国才能堪称明朝第一首辅。他们的共同点,可以用王守仁心学的精华来概括:“知行合一”。当然,这个道理,我尚不能完全理解,也没有人能够真真正正完全彻底地理解。但我能读懂的,是在暗无天日的官场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只有刚正不阿是不够的,只知勇往直前是不够的,甚至只有正义也不够,没有一颗八面玲珑心,怎么能够包住四面八方的邪恶?“对付贼人,就要有贼人的方法。”善良的夏璟栽在严氏父子手里,但是徐阶是凭着“狡猾”才将严氏父子一步步推向深渊。也许他也做过违背良心的事,但他是为了本心——锄奸铲恶。还是那句话,世事纷纭,一定要守住本心。守住本心,才能守住国家;守住本心,才能守住天下。

准渔响贫宋巴轨副护织代检渐衡矩棉劳割谁泡司喜旱飞赤刨卡永阻题善唱镜发玉令壳结含细垫令支且轮寨结若反江有连满本洪试荒链换敌街车力徒宝

观《明朝》,品人生,叹兴衰,守本心。这本书教给我太多太多,短短数行实在难表胸中之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