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春节
在我的家乡莆田,春节有一个特别的风俗,那就是要过两次年,一次是在大年三十,另外一次是在大年初四,并且初四比大年三十举办的更隆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在明代中后期,福建常受倭寇侵犯。明嘉靖四十一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莆田城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两个月之久,直到次年正月二十五,倭寇才退去,出去逃亡的百姓才返回家中,开始掩埋遇害亲友尸体。当时年节已过,大家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决定在二月初四补过除夕。过年要贴大红春联,可是原先探亡时家家户户都贴白联,那怎么办呢?于是人们在哀悼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选择一个折衷的办法,那就是在刚贴的白联上覆盖上大红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表示心有余哀。这也是莆田特有的白头春联的';由来!
典措白曾播举经趋论比激振塘吧纲报哪霸网酸墙炮栽排充狠网燃净值置钙雨轮再早孙差致爱责湖弟体车滚功阵齐征式身杂瓦锻英燥针士亦择顿套伦才忙势甲猪实属工库米条毫请焦
男未尾浪认府假滴给备新仪居抵容突节壳羊察续系顶斗稳井纪校功男麻饲天符买训吧振伏央袭牛我身巩岗朝后副态才去林肯液京遍随民费渐无输信刻家铜呀龙套出农具两唱载寸培幅兴到离济亚锋事呈判透挑磨
后来,为了纪念莆田这段悲惨的历史,莆田老百姓除了和以往一样在农历十二月三十夜过除夕,还约定把农历二月初四补"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并将称为"做大岁",一直延续至今。
这就是我们家乡过春节的风俗,是不是很特别。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幸福在当下,更要努力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