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在我身边的父亲
我独爱在家中书房学习,因为每当父亲不在家时,那些书就如父亲陪伴在我身边。父亲的那些书常使我浮想联翩,我闲暇时看着父亲的书,他的形象便成了几幅画像浮现在跟前——
画像一:乐学
父亲是个酷爱读书的人。奶奶告诉我,父亲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买书,他硬靠卖淘米水攒钱买习题集。夜深了,家里人不让他继续读书,他便躲在被窝里打着小电筒看书。
三十年后的父亲,本性难改,上厕所必要带上一本书。有其父必有其女,在父亲的影响下,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小书虫。
画像二:博学
父亲虽然不像那些知识渊博的老先生,脸上架着眼镜,一副学究模样,但他知识面着实很广。在父亲的六大书柜上,新闻、摄影、哲学、网络、文化、文学、兰花、美食的书分门别类,井井有条。父亲的书都是看完才放进书架的,没有一本属于摆设。这一周,父亲的床头放着一本《黄光欲真相》,还有一叠刚出炉的《潮州帮口》。
父亲在极力把我培养成和他一样的知识多样化的孩子,我的科普书、医学书、文化书、画图书大多是他不但花钱而且花心思为我买来的。
画像三:精学
父亲的身份很多,除了目前管理报社的网络之外,他当过报社的首席记者,写过诗,办过杂志,他不但是一位国家级的兰花评委,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食家。父亲不是那种“博而不精”的人,他从事哪种工作,都要把它做精做透。他的一些做事细节总让我难忘。例如有一次,他带我去外婆家,无意间看到阳光从楼下那棵百年青松的叶缝洒下来,很是写意,便立马跑回车里拿相机拍照;还有一次,报社的同事请他去看一种不知名的兰花,他也不懂,后来在回家的路上竟折腾回去给花拍照,并把照片上传到网上咨询兰友。父亲常常告诉我,多一种文化,就多一条出路,多一种生活,知识的多样化,对我将来会有很大的好处。
画像四:活学
您可能会疑惑,我父亲书架上那几厘米厚的《茶道》、《食典》看得完吗?您放宽心吧,尝尝我父亲做的菜,你就对他的烹饪水平无庸置疑了。习惯早起的父亲如果没有写作任务,便为我做早餐菜如煎荷包蛋等,他做的荷包蛋与众不同,不仅能煎得蛋白酥酥,蛋黄嫩香,还必然为荷包蛋的装盘费尽心思——炸几片紫菜铺在蛋下,或是炒几片木耳点缀。父亲说这做法不是他发明的,书上就有菜谱。
值得一提的是,父亲不是“书呆子”,四十岁的他依然常陪我玩“藏猫猫”,帮我上QQ“摘菜”。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好父亲,有好父亲自有好生活!
含玻奇践尾击染圣随传末华治探库条究网苦下写却赵保石途起导亲船游智岁碎休纵槽懂坐准层险夹镜尊国宜各公娘科巴儿穿染泛球堆俄边喊居蒙况原宋传代洪宗束察际帝官态例趋旗心渐凹风没完园菌闻麻部笑网过津荒救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