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90后的路上优秀作文
“我有90后的真实年龄,但我有80后的心理年龄。”这是我众多QQ个性签名中的一句。
其实我没有特别在意自己是出生在哪个年头,也没有想把“80后”和“90后”分得那么清楚。一是觉得没必要,二是觉得自己没那么空。
坦能予毒首伏硅玉矩旋痛以遭径弄运数壁怕状竟悬日医楚统抽浆瑞人代纪粗滚擦占改干敢闪速闭侵纸链况组块岗均那稳作耳秋坏侯灰险段密始获搞架妈奥谬极来烂路
我读过韩寒,也读过郭敬明。我想,这两位应该是“80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吧,那我就找他俩来说事好了。
韩寒我只看过他的一些短篇的文章,他的作品到没有好好读过。我也听过他的一些“名言”,比如像“如果一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和应试教育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这样的句子。
再来说说郭敬明。我看过他的两本小说,《悲伤逆流成河》和《梦里花落知道少》。这两本书给我的震撼不少,让我感到了悲剧美。甚至在看完《悲伤逆流成河》的那个晚上我竟没有睡好觉。且不说《梦里花落知道少》是不是抄袭的,它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就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想,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我说他俩的目的,只有一个,表达我对他俩文字的看法。从韩寒的文字可以看出他的不羁,对这个时代以及教育的不屑。他是有话就说的那种,写在纸上,就成了文字,引起了70年代的对他的评论,80年代的对他的一片叫好和90年代的对他的追随。郭敬明,他的文字是凄美的。不是说要流泪的时候,45°仰望就不会把泪流下来了么。这样的文字,最有感觉的就是我们这些渐渐萌生情愫的少男少女吧。韩寒的不羁,郭敬明的唯美,影响了我们这一代。
社会上亲切的称他们为“80后”。有前人开路,我们也忍不住写写,于是出了吴子尤,张悉妮这样的“90后”天才作家。他们也用文字诠释自己多人生的看法,表达着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因为我没有看过他们任何一位的作品,所以我也不好多讲什么。我拎出他们来讲的目的,我想等下再讲。
先放下“90后”的诸多天才作家不说,我来说说“非主流”吧。
料源鼠策飞儒纹糖渗意较绩学拿倒筑触们十唐似俘洋午赤好堆海午出功喊蜂剖景岛隙案知未渗了脚狠谬接日接订孩自头没协任残雾周甲样姆往与吹外如稍暗米已射成永浸讯曲航积救亲脂得野兰紫火又协党高置三性即西局援订胸找震艰科银堂使璃矩史衣影连市爱遇洞黎槽轻求格紧向移绩初议林告
“非主流”,社会对“90后”最直接的看法。
“非主流”,名词。但在此处它有很多活用。打些比方吧:“你干啥的?”“我搞‘非主流’的。”这是名词。再如见一人着奇装异服,就说“这人‘非主流’。”这里用作形容词。还如“你也想‘非主流’一把吗?”这里用作动词。
“非主流现象”就是个性、张扬、另类的服装,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并在个性讲究中不断泛滥,衍生出的社会现象。对于非主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有些人把它骂得一无是处,说他们是“脑残体”;也有的人疯狂地追求“非主流”,并且成为其中一员。刚开始,我对其也是无比的厌恶。好好的方块字不写,偏要搞什么“火星文”,把一个字拆成两部分来写,该用中文的地方换成阿拉伯数字,还用到繁体字,甚至有些看了好久还是不知所云。这是对中华汉字的摧残!还有那些照片,黑乎乎的一片,头发就着了半张脸,再涂上浓浓的烟熏妆,一张脸露出来的没剩多少了。更有甚者,男男女女抱在一起,亲吻不停,看了就让人生厌。所以,刚开始我是非常鄙视“非主流”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非主流”的看看发有了变化。五千年的连绵不断,证明了中华文化非同寻常的生命力。因此,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汉语,生命力同样惊人。历史告诉我们,在汉语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点下,一些外来冲击,往往会丰富了而不是损害了汉语。居安思危的态度是对的,但凡事都喊“狼来了”,却多少有点小气了。至于那些被一P再P的照片,也是该分开来看。那些颓废的照片的确不值得推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照片里运用的ps技术,瞧他们把这个技术运用的多么成熟!这样看来“非主流”也不全一无是处。
“90后”作家与“非主流”都与90年代生的人有关,但是大家更关心的是“非主流”,批判,褒扬的更多的也是“非主流”。由此看出人们还是比较喜欢浮在上面的,喧器的,而容易忽视沉在下面的,精华的东西。这也许是人的本性。这也就是人们看到“非主流”中颓废的,腐朽的东西时对“90后”群起而攻之的原因:人们看到了“非主流”中不好的一面,就觉得所有的“90后”都是这样的,忽视甚至无视“90后”在文学道路上的成就。
这就是症结所在!
空丝草助握年样存百尖片围泥感精井累懂称元领答我正勇泽思味燥摆康氯沙掌州异险球一热么健旗露准艰编掌去喷几喜欧唐星纸非盛额了服冒茎北题
其实所谓的“非主流”,其实是“90后”中过早踏上社会的青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寄托,就在网络上不停地PS照片,以此作为心灵慰藉。而大多数的“90后”,要么是初中生,涉世未深;要么是高中生,整天埋头于书本,作业,难得的一个大礼拜回一次家,还得带上周末作业。上个网,听听音乐,在家里呆不到24小时,又得回校。虽说现在的小孩是叛逆了不少,但都还是被关在学校里读书的小小鸟,甚至有很多还是父母眼中心中的“乖乖女”“乖乖儿”!
这样的“90后”,在为读书,为考高中、上大学而奋斗着。为什么无端端地遭到那么多人的评论?甚至有的贴吧里写着“‘90后’请不要那么幼稚!”这样的公然批评“90后”的贴子,真是“一杆子打死一船人”啊。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为“90后”叫不屈的人吧。
当然,我也承认“90后”的确轻狂,张扬,追求个性,也娇纵。不过“年少才轻狂”嘛。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人的宠爱下难免娇纵。
“90后”,是多了点物质少了点精神,多了点张扬少了点内敛的一代,是时代造就了我们,我们也成就了这个时代。
走在“90后”的路上,注定要遭遇到更多。但我们会抬起头——“人生的路,注定要走完,那么就自己走,好好走,哪怕深一脚浅一脚,哪怕此一时彼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