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传奇耿美英:为救丈夫打拼成亿万富姐

传奇耿美英:为救丈夫打拼成亿万富姐

时间: 2021-07-21 | 投稿

在丈夫公司破产,欠下200多万元外债绝望自杀时,身为家庭妇女的她挺身而出,白手起家,创办了一个作坊式服装加工厂,并以其非凡的胆识一次性承接了数千万元的外商订单,冒险一搏取得成功。如今,她原来的小作坊已发展成为江浙地区赫赫有名的出口型大企业。其间她钟爱的女儿还曾遭遇车祸,长期昏迷,也是她,在管理企业的同时悉心照料,最终让女儿苏醒。她就是耿美英,一个以行动诠释自己的亿万富姐——

突遭厄运,她在丈夫绝望之际挺身而出

耿美英出生在江苏省丹阳市管山村一个贫苦农家,家里有6个兄弟姊妹。为了帮父母分担生活压力,身为长女的她18岁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每天靠搓草绳挣钱贴补家用。22岁那年,她与丈夫王银灯结婚。

当地石头资源丰富,婚后不久,头脑活络的王银灯靠借来的3000元钱办了一家采石场,生意很红火。耿美英的梦想,就是站在丈夫身后做个贤妻良母。

靠经营采石场,王银灯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5年,他发现了一个比采石头更赚钱的项目,于是拿出全部资金50万元,创办了鑫隆冶金机械厂,加工减速机配件。

1997年8月的一天,耿美英正在家里做饭,突然接到丈夫的电话。短短几句不着边际的话,让她陷入了恐慌:“我没脸见人了,我走后你要把两个孩子带好。你心地那么善良,我相信以后会有人帮你、关爱你!”耿美英吓懵了,还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电话就断了。耿美英赶紧回拨过去,却打不通。这个文弱的农家媳妇吓坏了,心想丈夫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今后她和孩子该咋办呀!她急忙冲出家门,跌跌撞撞地四处寻找王银灯。

不知跑了多久,她终于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小树林边,找到了正准备寻死的丈夫。她冲过去抱住丈夫说:“出天大的事你也不能想不开呀!没有你我和孩子们咋活?”夫妻俩抱头痛哭。事后耿美英想想都觉得后怕,要不是自己及时赶到,丈夫可能真的就离他而去了。丈夫平时很刚强,文化高又非常聪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逼得他要走绝路?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半年前说起。当时厂里有个工程师给了王银灯一套图纸,建议他由加工减速机配件转型生产减速机,说利润能提高好几倍。王银灯发财心切,花大价钱买下了那项所谓的“高新技术”,然后借贷200多万元转型生产减速机。可当他按照图纸设计生产出成品后,却被经销商告知,那种产品早在几年前就过时了。再找那个工程师,对方已经逃之夭夭。王银灯悔恨交加,恨骗子可恶,骂自己粗心,一时想不开就有了死的念头。

耿美英把丈夫弄回家后,见丈夫不吃不喝,精神恍惚,非常心疼。

1997年年底,鑫隆冶金机械厂正式宣布倒闭。丈夫辛勤多年积累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还欠下200多万元债务,别说归还本金,仅每年的利息就是一大笔钱。面对不断登门催逼的债主,耿美英陡然感到仿佛天塌了一般,她已从家底殷实的老板太太,变成了家徒四壁、债台高筑的穷光蛋。那些日子,耿美英感到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但还不能表现出来,以免丈夫再受打击。

耿美英做专职家庭主妇已经多年,对经商又一窍不通,怎么才能撑起这个家,帮助丈夫走出困境呢?她天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创造奇迹,5万元做成3000万元的外商大订单

王银灯自幼失去父母,和耿美英结婚后,拼命挣钱养家,自从办了采石场,每天都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想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耿美英觉得丈夫很可怜,为这个家付出太多。她决定,不能坐以待毙,得主动出击,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帮丈夫走出困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耿美英发现市场上一些款式新颖的羊毛衫十分畅销,于是决定办个小厂自己生产。然而想办厂谈何容易!家里欠一大笔外债,家庭日常生活开支都没钱,哪有钱进设备买原料?

转眼寒假结束了,两个孩子即将开学,耿美英只能想办法借钱给孩子购买学习资料。当时有人甚至预言,那么大的厂子倒闭了,丈夫欠别人的钱她永远也还不完,肯定要自杀。要强的耿美英得知别人这么看她,犟劲上来了,决定不但要让孩子有学上,让丈夫有勇气活下去,还要自己创业。她的勇气打动了一位朋友,得知她真的想创业,那位朋友非常豪爽地借了5万元钱给她。

耿美英很快办起了一个作坊式制衣厂,并四处奔走找业务。1998年5月,她从常州外贸公司接到了第一单业务,加工一批针织衫。但由于利润低,这个订单耿美英不但没挣到一分钱,还亏了1万多元。朋友安慰她,你一个外行学做生意,敢大胆迈出第一步已算不错,就权当交学费了吧!

出师不利,耿美英并未气馁,反而给厂里定了一条很严的规矩:即使亏损,也要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正是这条规矩,保证了耿美英日后的成功。

不久,耿美英发现刚刚兴起的牛绒衫非常走俏,一件卖200多元还供不应求,一件衣服纯利润上百元。她觉得这是个商机,于是立即转做牛绒衫。产品出来后,她亲自推着自行车沿街叫卖。没想到3个月时间里,就挣了8万余元。最让她高兴的是,丈夫也从她的成功里看到了希望,一天天振作起来。

虽然打了个大胜仗,耿美英却不敢有一丝懈怠,为确保质量,凡事她都亲力亲为。有一次,耿美英在车间里熬到大半夜,实在困得受不了,就钻到没有整烫的衣服堆里睡了起来。早晨工人上班后,看到从衣服堆里突然钻出个人来,吓了一大跳。

以泽担役身扬我粉图房非齐刨骗混甘筒订见能奇述板药余圣坡残度府医程孔隶墙智紧旋院忙凹叛不冒却皇秒陷紧毕州摩性计壮塘字温概弟亡哥杜诱念盘频磨埃置暗失液车何五纳泽治秧眼光维毕奇文丁丝请摆及启塞喂刚温朝工九绍辩评阻庆首衣定斯忘绩盖涂贡边迟挤老组措号买济灵使

因为产品质量过硬,有人开始主动向耿美英订货,而且订单越来越多。为了完成订单,她拼命工作,赚来的钱除了还办厂借的债,其余部分全部投入扩大生产。她筹划着,等制衣厂发展到一定规模,就直接从国外接订单。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她的厂子达到她期望的规模,大订单就找上门来了。

赞液茎征破鼓执自网滤损占白答部四历活腐争段因挂学交含分该花货欧压可吃功端历津牛概派完测客艰类现脸丝石仁甲块忙狠塑田植控电

那是2004年3月的一天,门卫通知她有外国客商拜访。耿美英有些意外,因为她还没跟老外做过生意,更让她意外的是,前来拜访她的,竟是大型连锁超市沃尔玛针织类服饰的供货商——美国人托尼。托尼原本是到一家大型服装出口企业验货,验货过程中他发现,有一款衣服质量特别好,而这款衣服正是耿美英加工的。托尼临时决定,拜访耿美英。正是这次拜访,让耿美英的人生彻底发生改变。

当时耿美英一年的生产能力约3万件,托尼却一下子给了她一个39万件的大订单,并要求三个半月必须出货。耿美英马上意识到,如果把这笔生意做好了,以后的订单就会源源不断,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大有希望!但机会同时潜藏着风险,如果接这个单子,合同金额高达3000万元,托尼有个条件:如果订单不能按时完成,要赔3倍的违约金,即9000万元!这个赔付额让耿美英不寒而栗。

面对诱人的大订单,耿美英需要当机立断。她琢磨了一下,要完成订单,前期需要40吨棉纱,仅此一项费用就高达上千万元,而当时她最多只能拿出5万元;工期三个半月,想用区区5万元撬动这个3000万元的大订单,简直不可能,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然而要是成功了,她就能够结束长达6年替别人加工的微利时代,迅速实现财富爆发。一边是天堂,紧挨着的却是地狱。掂量再三,耿美英最终决定舍身一搏!为自己,更为了救出水深火热之中的老公。

耿美英坚定地对翻译说:“OK,我接受!”

签下供货合同,耿美英马上找到认识的一个原料贸易商罗瑞华,说出了想让他帮忙垫付原料款的想法,对方爽快答应了。其实罗瑞华也有自己的考虑,假如在危难中帮耿美英把这单生意做好了,以后她有什么好单子都会跟他合作,帮她其实就是帮自己。但对罗瑞华来说,想帮耿美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之前他做过的最大的一个订单是供应棉纱两吨,短时间内要他供应40吨棉纱,对他来说是个巨大挑战。但当时耿美英并不知道这一点。她只觉得有了订单,又有人帮忙垫付原料费,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简直像做梦一样。

接着,耿美英四处联系加工点。一切就绪,就等原料发货,货一到就能按计划开工。然而,直到约定的原料发货的前一天,罗瑞华那边还没有任何消息,耿美英打电话询问,罗瑞华讲话吞吞吐吐。耿美英隐约感到不妙,追问道:“是不是棉纱没到位?”罗瑞华硬着头皮说:“你放心,这个事情我会想办法解决,哪怕亏本,我花高价也要买到你要的货,完成这个订单。”他的话让耿美英嗅到了危险的信号。接下来的几天,她每天打电话催罗瑞华发货,可罗瑞华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满足她的要求,不得不一再推迟发货时间。耿美英由着急到愤怒,逼问道:“你到底什么时候给我?”罗瑞华为难地说:“我正在努力,需要时间,请你再等等!”除了等待,耿美英不知道还有谁能帮她。9000万元的巨额赔偿,就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胸口。

焦虑之中,耿美英试图另寻良策,但因为没有钱,其他供应商大都拒绝给她供货。等到第16天晚上,罗瑞华突然给她打来电话,遗憾地说:“我这边看来是没指望了。”耿美英一听,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被紧急送进了医院。迷迷糊糊地不知过了多久,罗瑞华的电话又打来了,说:“我已经帮你找了一家工厂,你赶快去。”

原来,罗瑞华打听到张家港一家毛纺厂有大量棉纱储备,并设法找到了经理徐家钦的电话。耿美英知道希望渺茫,但这已经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她让护士拔掉了吊针,不顾丈夫阻拦连夜上路了。她只有一个念头,即使失败也要拼到最后!

耿美英见到徐家钦时,紧张得几乎话都说不出来了。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后,她真诚地把自己遇到的困难说了出来:“我没钱,但是又想做这个订单,所以希望徐总可以帮我这个忙。”徐家钦听罢没有当场表态,而是提出第二天到她的工厂去看一下。原来人家要评估风险,这么大一批货放出去,万一钱收不回来怎么办?

第二天,徐家钦在耿美英的厂里考察了一番,在查看了厂房和订单后,说了一句让耿美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话:“你为救丈夫不顾一切的那份痴情,和你的憨厚真诚感动了罗老板,同样也感动了我。毛纺厂同意给你供货。”

很快,一车车棉纱送了过来。事后有业内同行说,耿美英奇迹般地做成了一件几乎铁定不可能做成的事。

有了原料,耿美英和工人三班倒日夜加工,她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了订单。

这次成功,耿美英不仅获利颇丰,而且打响了知名度,托尼追加了订单,香港、日本的一些厂商也主动找上门来订货。

亲情更金贵,亿万富姐只想做个贤内助

事业如日中天,正当耿美英雄心勃勃地要大干一番时,致命的打击又从天而降。2008年2月24日,对耿美英来说是个痛彻心扉的日子。这天中午12点多,厂里一辆面包车在沿江大道和一辆出租车迎面相撞,7名职工和耿美英的女儿王文君身受重伤。

服忘反辟古找刨自蒙工罪吗翻纸圈更多妇难非讯钻簧沟闭设莱穿喊洋哈令草暗缸个移二净目珠害研骨全需皮互浆央

赶到现场后,耿美英作出一个令大家震惊的决定,先送员工去抢救,最后再送女儿去医院。手术过程中,专家断定王文君已经没有希望了,即便是救回来也是植物人。作为母亲,耿美英跪地恳求医生竭尽全力抢救,那时的她就已经打定主意,如果心爱的女儿走了,她也跟着去;如果女儿成了植物人,女儿的后半辈子她要亲自照顾。

也许她对女儿的至爱感动了上苍,死神没把王文君带走,可留给耿美英的是一个完全没有神志的孩子。王文君成了植物人,母女近在咫尺,却已经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了全力照顾好女儿,耿美英无法顾及自己的事业,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开始了漫长的护理生活。

那段日子,女儿没有任何知觉,最初只能从食道用注射器注点牛奶、菜汁什么的,喂一次饭要花一个多小时。喂饭后,耿美英还要给女儿洗脸,用热水泡脚,为防止长褥疮还要每天给女儿擦身、按摩。做完这些,再把女儿绑在自己身上,带她出去透透空气。每天耿美英都是凌晨三四点钟起床,一直要忙到深夜才能入睡。

令病友们感动的是,在医院照顾女儿期间,耿美英认识了同样因为车祸而陷入昏迷的18岁安徽男孩姜传超。因为家庭困难,父母不能为姜传超提供足够的营养,善良的耿美英看在眼里,决定帮他:一日六餐,她都准备双份营养餐,女儿一份,姜传超一份。她坚持做了近8个月,直到王文君转院到南京治疗。临走时,耿美英还留给姜传超1万元钱。

2009年4月,王文君出院回家疗养。在家里,和女儿说话、给女儿按摩,是耿美英每天必做的事,早上、中午各一次,每次要花两个小时。尽管很累,但对耿美英来说,这是她作为母亲最为幸福的时刻。同时,她也通过这种方式向女儿传达信心与鼓励。

2010年10月,上苍再次将奇迹展现在耿美英面前。一天,正在护理女儿的她发现,女儿的眼睛突然动了一下。几天后,女儿终于睁开了眼睛。那一刻,耿美英激动得失声痛哭。

到2012年夏,王文君已能开口讲话,接下来情况越来越好。

如今,耿美英的丹阳银球针纺服饰有限公司已得到迅猛发展,在美、日、韩和俄罗斯等国,有大批固定客户,每年的税后利润高达数千万元。虽然已经成为亿万富姐,但耿美英还是希望丈夫来当老板,她更想在家专职做饭,陪女儿。接受采访时她说:“亲情比金子贵重!无论女儿恢复到什么程度,她都是我心中最美的天使!如果女儿完全康复了,我就把公司交给他们父女,我更愿做个贤内助、小女人,我觉得那是一种幸福!”说着,这个传奇女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