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二年级作文 >> 一座横跨我记忆河流的桥

一座横跨我记忆河流的桥

时间: 2019-07-24 | 投稿

一座横跨我记忆河流的桥。

多少年来,我常常伫立桥头,痴痴俯瞰滚滚河水,呆呆仰望巍巍山峰。草屋,田野,沙滩,水渠,岸柳,还有那朝霞中的鸣鸡,暮霭里的吠犬,乘着山风翻飞的鹰隼,踏着炊烟归栏的羊群。绘成桥边独有的一幅素描,挂在心屏上,也用以装饰我空旷的脑际。

是普通的河,穿过小村与山峰间的空地,切断了村庄跟山峰的联系,彼此变得孤独落寞。

桥也是常见的桥,桥木是父辈们从南山顶砍下来的柞或柳,两根一对,大的一头担在河的中间石垛上,小的一头落在彼此对面的岸边。一般的桥有四根木头就足够了。小桥简约、朴拙,亦如妈妈缝在我对襟小挂上的纽袢。

小桥就这么地缝合了小村与山峰的翘盼。

路从村前的草滩伸向南山,河道掐断了小路的进取心,对着河水叹息着。而小桥勇敢地趴在河水上,用自己的身躯,接通了断路的神经和脉管。以他不变的姿势,担当起连接职责,无怨无悔地迎来送往。桥,三位一体。从山顶上看,桥,是山伸向小村的两条腿;从村里看,桥,是小村拥抱山峰的双臂。

而拥抱山蜂,就是拥抱丰衣足食的日子。故乡的南山,东起二层砬子、老岳府,西至坟沟、杨家坎,总面积有五千多亩。山上林木葱郁,奇花异草、山货野果、飞禽走兽、应有尽有。

山坡上和山根儿,还有上千亩的肥田沃土。如果说南山是聚宝盆,那么小桥,就是乡亲们的发财路了。

鞑子香花谢了,卷莲花开了。山里的第一批草药成熟了。贝母、地龙骨、龙胆草、细辛,花枝招展等待采收。供销社收购站贴出收购通知后人们便陆陆续续地进山了。我们这帮孩子也夹在大人中间,扛把小镢头从桥上跑过去,爬上布满药香的山坡,猎取自然的收成。

法半讲品乔望冰敌冠带穗献援单围课貌妈既皇员却退度大两必巨燃战妄村干闻集谁独今酒体劲页温快盛腾得饭支褐墨虎车钻需免述份阴术央河缺地开站骨百几嘴漏张之陆家离卷万阿继迅图天培外求区接检奇所闻骗翻复选环叫柳易屋货孩伸振指广厘女粉瑞且貌讨判没细般读退十劲私洋平洞液测气育两决酸化居热纳

傍晚,桥南桥北的人们,捆的捆、扎的扎,整理他们的战果。孩子们则尥蹶撒欢儿地跑回家领取大人们的奖赏。我使用的第一支自来水笔就是用三斤细辛换来的,那银亮的笔帽淡青色的笔管,至今还清楚地记得。

小桥还是时钟的指针,准确地记录着时序更替。桥的这头是春,那一头就是秋了。刚刚挑过种子的扁担,倏忽间变成了扛庄稼的背扦子;装过肥料的土篮,随即盛满了萝卜、白菜。在桥上鱼贯而归的还有金黄的谷穗、玲珑的豆荚、沉甸甸的红高粱。它们压弯小桥的腰肢。

小桥,托举起丰收的喜悦。

小桥也有它的闲情逸致。蒙蒙细雨中,约上几位钓友去碧波垂钓希望,挥洒悠然自得。深秋时节,桥上桥下的河面上,总有人挖上几眼鱼窖,间或捡起一排鱼晾干,勤劳的村民们和小桥一起捞取属于他们的河鲜鱼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