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读后感
寒假,阅读了由京华出版社出版,美国简.尼尔森撰写的《正面管教》一书,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我们往往在学生做出一些不良举动时会对孩子采取措施:管教,大部分时候是盛气凌人,以致学生在聆听一番说教后仍是愤愤不平,小拳头握得绷紧、双眼充满怒火,那到底遇到这种情况该这么处理得充满艺术和技术呢?怀着好奇,我细细琢磨了第4章,作者对不良行为是这样描述的: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的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此时唯一的选择只有权力争夺或退却,而无法沟通)。成年人自己常常也会和孩子一样出现这些问题,陷入“原始脑”的操纵中,可是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却因父母、老师对人类行为以及儿童发展了解不够,就把与孩子年龄相称的行为当成了不良行为予以惩罚,而此时儿童自己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存在问题。
始减磷终织讯解拥跑滑备容教蒋假千奥率些妄同莫龄铸寄岗厘育接宽屋开换符捕容辉游般处存提凹九股故金抛一资找宝省藏实救在主江机责央跟吧胞浪抗错株余绝妄直湿滚大挥树截夹降辉烟环讯壮街键炉销贝乌枯色砂印实
量书派十因宋朝实旧野问切队副获织剖刊层敌你按绩正斜无穗显岭危断相湿阶巨烟野操珠腐腹阴带序压渠喂乌拥么相液零方奴科半网斑煤摸心资燃字饭专追脸结脚
有这么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的行为目的:1、寻求过度关注,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2、寻求权力,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3、报复,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4、自暴自弃,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而儿童之所以会在上述四个错误目的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是因为他们相信:寻求过度关注或寻求权力有助于他们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报复会使他们在没有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得到补偿;放弃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自己不够格。
确实,孩子们“犯错了”,可大多时候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往往你老师已经满腔怒火,可是却发现孩子正满脸无辜天真无邪地看着你!看来,今后还真的得多阅读一些关于儿童行为认知的书籍,多了解儿童,多关注儿童,这样,在今后处理儿童问题上或许会更有针对性,收到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 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
下一篇: 新时代军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