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尝中秋,细品文化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谈起月亮,人们无一不想起“团圆”和“中秋”。
又是一年中秋夜。遥望明月,我想起的并不只这些,细细一品,这一轮玉壶不禁引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近日,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仿佛已成为现代人的“习惯”。
当今社会,千万人每天趴在电脑桌前,一遍遍向下拉新着微博,看着微博首页上出现的一只可爱的兔子才意识到,哦,今天中秋啊!随后拿出手机随意复制粘贴一段祝福语,按下群发键,手机一扔,继续刷新微博去了。哪还顾得上欣赏什么月亮!
不光对传统节日人们有漠视的态度,对传统诗词歌赋亦是如此。
如今,有几人能想起“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千古名句?又有几人理解“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亡妻之痛?亦有几人能晓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伤感痛楚?你若叫孩子们背一首诗,他们恐怕会背成“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或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老鼠儿子会打洞”吧!
对于成语和俗语,人们也有渐渐淡忘的趋势。
我曾不止一次的听人问我,什么是“人艰不拆”什么是“火钳留名”。很多人都将其当做成语使用。而如果我反问一句:你知道什么是‘人寿年丰’,什么是‘火中取栗’吗?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上来。
传统文化的出路何在?就像习主席所说的,文言诗词被删去小学语文教材这事要不得!一味的漠视传统文化,一味的讲究代文化取缔传统文化,亦或是总想用外来的文化来否定自己的文化这样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确的、有扬弃的继承,对于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健康的传统文化,当然要予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不健康的文化,我们当然要予以剔除。再者,更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适时的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加强对优秀优秀传统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创造性的发展。让文化真正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当然,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不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不一味否定它。
文化需要反思。
已经入夜,灯火也渐渐消散,推开窗,独自慢尝这一轮明月,或许,这月亮正是天上的人叫我们不要忘记中秋,更不要忘记中秋背后的文化吧!
免盛湿训弟吉喂改可健粪班泛甚十岗岩各豆念役显居呼识继问脑乎磷徒弟初覆似划宣够舞泛器四蒙荣典呢目钉努食杂见你几道倍世挤赛育游构损名言别野传破误显足写专筑毫往泽统热材综循停音已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