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在那片曾经喧嚣过的天空
家住在十七楼。在窗边抬头望,可以望见天空,那苍白又寂寞的天空。
小时候,在老家的河边捉迷藏。藏了许久也没人来找我。疲惫的我躺在河过的草丛中,望着天空。“啊——啊——……”一个“人”字出现在蓝色的“画板”上,那是一群大雁。接着一群又一群的大雁,排成“人”字或“一”字飞过天空。我躺在草上,动弹不得。天色渐暗,直到河的尽头传来奶奶的呼唤声。那时的我还不懂雁群里中华文明的哀愁,直到后来看到古文中的“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一阵深沉的诗意。我一次又一抬头仰望,然而,我失落了,大雁越来越少,类似雁阵惊寒这样的名篇也很少问世了。
是谁偷走了雁的影子?
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诗意的哀愁?
每当我如此失落时,同学们总是认为我在矫情作态。他们总是热衷于网炒作的明星图片、轶事,听流行的歌,传着别人的诽闻。他们不知道,
没错,对于现代的快餐式的文化,我是落伍的。我不看武侠言情,不听摇滚或周杰伦,不爱《欢乐颂》中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我只爱丽江的石板路,周庄的乌篷船,只爱中华自然文明的雁阵和天空。
你可以对我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但你知道,当我听到王菲《但愿人长久》中的“低‘椅’户”时,是一种多么彻骨的悲伤?还有伊能静的《念奴娇》中的“羽扇‘轮’巾”(注意,“椅”和“轮”都不是错别字!),像一把尖刀刺穿我的鼓膜!我赶紧逃开,听《二泉映月》,听《春江花月夜》。
我并不排斥现代科技,相反,我还非常推崇科技。我家的家电应有尽有,自己的理科也很好,我也看炒作至热的电影。但在现代商业娱乐文化的裂缝中,为何不能萌发出一株民族文明的新芽?
前些日子回到老家,忽闻天空一阵“啊——啊——”的响声。我大喜,抬头,只见天空中飞来寥寥两三只大雁。
“哥,那个是什么鸟呀?”表弟拽着我的手说。
“大雁”这个词在我的嘴边,但我说不出来。“我不知道。”我说。我知道大雁不是这样的,它们三、五十个一群,排成“人”字或“一”字,唱着大风之歌,欢快地飞向远方。
我只得立在那里,呆呆地望向远方。我只能回想,感动在那片曾经喧嚣过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