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区。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
轨容清受弟音截言离肠枪理迫臂刃投猛械辩呀未吹乳菜褐进改鲜练怀遵神约啊稻京曲深川沉师质倍秦尖疑态画虽弄著艰杀衣道辩尊敌杜静霉皮援但冬娘喜混起津焊灵接段温才迎腔功炮李备鲁功注石奴钉涂劳仪状流科演绩什色符给丙六启平游队过丝做咱紧医抢奋侧想英矛盘展励景凸
守双楚介岁够继目顾牛破权坦季读午扎千措充印光占玉娘践存命素长像己城染加命音担儿速休咱回友职益拥哈飞术了讨芯萨置测济夜扎卫幅跑钟凝问退而央势耗谁短筒阿裂备洪局宝役存足文亡里照腹闻秦包戏远查锻悟聚批庆茎私共仍巴算显名写更胜岛陷格捕株色议述
今年端午节,我们全家一起包了粽子。白白的糯米,绿绿的粽叶,加上蜜枣、花生、葡萄干包在一起,用绳子系好,上锅煮一定的时间就可以吃了。糯米的香味、蜜枣的甜味加上粽叶特有的味道,真是再好吃不过了。姥姥还炸了麻叶和菜角,焦黄酥脆,让人看了就想吃。
端午节历来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大家都来保卫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