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永远”的诺言
重游故地,笑颜依稀,不见故人。
——题记
正月初,北方的早春,乍暖还寒,虽已入春,还是有丝丝凉意。小河里的薄冰初化,却也难觅鱼虾的踪迹;柳枝还没有出芽,却也隐约看见点点嫩绿绽开;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有几抹耀眼的红色——那是昨晚和今早放完的鞭炮。
携儿带女,几人同行,走街串巷,声声嬉闹不绝于耳。从吃完早饭就开始的活动,一直到中午方回家吃饭,午饭过后,又是一轮新的拜访。这自然是那再熟悉不过的仪式——拜年!按照规矩,家里的男人要留在家里招呼来访的邻里,而妇女们则是出门拜访。小孩子是最不甘寂寞冷清的,自然也是要跟着的——去这家要几颗糖,去那家装一口袋瓜子,吃得好不津津有味,乐得好不逍遥快活!
如此一天下来,整个村子的人家大概都逛完了。入夜,月上梢头,这样的夜里,总是免不了玩闹,几个外出打工回家的小伙子,凑在一起玩个纸牌什么的;关系好的女人们,也是凑在一起说个家长里短;小孩子们这时候最是兴奋了,那可不嘛!好不容易有一天家长不管了,还不得玩个尽兴?!也有些阿猫阿狗出来活动,在街上来回晃荡,还时不时能听见几声犬吠。如此一来,早睡的人们难免会被吵醒,醒来后却也不恼,喃喃一句“果然是过年了,连小狗小猫也出来玩玩了!”然后再安然入睡。
夜深了,玩着的人们也渐渐散了,各招呼了自家的孩子回家。孩子们这时候终于耐不住了,回到家倒头就睡,大人们也陆陆续续地入睡了。村子里一下就安静下来了。月华皎皎,照拂着睡梦中的人们。一夜好梦。
次日,曙光微凉,匆匆吃完早饭的人们就开始了走亲访友。昨日是拜访近邻,今日就是访问远亲。其实说远也不远,就是不在一个村子里罢了。接下来的几日,亦是这样的景象。那时的我很是不明白——那么多的亲戚,爷爷的兄弟姐妹,奶奶的兄弟姐妹,爸爸的兄弟姐妹还有妈妈的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好多的亲戚,是怎么安排的日程呢?为什么就撞不到一起去呢?然而直到现在,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是一知半解。
不过只是疑惑了一会,就开始兴高采烈了。管那么多干什么啊!等一会还要去××家呢,我又可以看见×××了,还可以吃到××了,不知道他家的大花猫生了几只小猫咪……美滋滋地想着,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人未到声先到,“××,我来了!”这时候,就会有人忙不迭地出来,“哎呦,你们来了啊!又买那么多东西……”
……
民责卡当没换且固初株业合相楚茶莫部畜误坚述司货几版始局涂截右速阿苗盐成牙属紧端喂击鉴簧瓦少天争抵漏草闹农塑
“旧忆就像一扇窗,推开了就再难合上,谁踩过枯枝轻响……”双笙略微伤感的歌声传来,打断了我回忆的思绪。猛然间回神,心里面翻江倒海,这样的光景,从何时开始,就再也看不到了?记得幼时的我们,在每一次过年的时候,都会许下一个关于“永远”的诺言,我们说:以后每次过年的时候,我们都来这里,我们都在一起在玩某个游戏,输了的人还要怎样怎样……然而这样的话语,无形之间,竟听不到了。旧时的伙伴、旧时的音容、旧时的笑貌,何时能够再见?
又是一年春节,大年初一无处可去,因为我们再也不是那个村子里的人了,在高高的楼房,看着四角的水泥和钢筋的屋子,度过了大年初一。一日未曾迈出大门半步!
第二日,婉拒了妈妈去姥姥家的邀请,独自一人驾车到了曾经那个村子,哦,不,确切地说是“曾经的那个地方”,因为村子早就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开盘的楼房,当年的欢声笑语,一起随着村子而消失在了这个世界。
我已然如约而至,来到了我们说过的这个地方,带着那个“永远”的诺言,你们呢?
重游故地,笑颜依稀,不见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