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一起读《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小枣树春天来了也没有长出嫩叶,但是到了秋天它就长出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立意。
——楔子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告诉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对人也是一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缺点,优点的去积极地发扬,缺点就努力的避免和克服。然后才是成熟完备。
妈妈:今天,我们一起来来共同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这是一篇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文章,是一篇育人的童话故事。
我们在院里观察了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
奎仁:枣树的皮是红色的,树枝较硬,有枝节、带刺。柳树的皮是绿色的,枝条软,没有枝节,不带刺。
奎元:小枣树虽然光秃秃不好看,但是她结出很多香甜的果实,内心美哦、善良;
小柳树虽然枝叶茂盛,可以给人们乘凉,但是他不结果而且骄傲自满、瞧不起人。
妈妈:小柳树和小枣树你更希望成为谁?
孩子:小枣树。因为小枣树拿小柳树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相比,说明小枣树谦虚、心胸宽广。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已的短处,才能不断进步。
妈妈:读得真投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奎仁:我发现了小柳树很美。
妈妈:从哪些句子看出小柳树美?
奎元:“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春天……”
妈妈:春天到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发生了变化,谁看到变成了什么样子啦?
奎仁:小柳树长出了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而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奎元: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她在微风里得意的跳起舞来。
妈妈:除了发现柳树的美还发现了什么?
奎仁:我发现了柳树的骄傲。从“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看出她骄傲。
妈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奎元:我发现了柳树拿自己的长处去嘲笑别人的短处。
妈妈:你们不但会读书还善于思考。那柳树和枣树的长处是什么?
奎元:柳树的长处是漂亮可是她不会结枣子,枣树的长处是会结枣子可是不漂亮。
妈妈:当小枣树结了枣子之后,小柳树是怎样的呢?这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奎仁:我读懂了小柳树担心小枣树说她。
妈妈:从哪个句子看出来?
奎仁:她想:从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回她该说我啦!
妈妈:现在的小柳树看到自己不会结枣子还那么神气吗?
奎仁:妈妈我明白了。“说我不会结枣子呗……”(低下头感到很难为情)
奎元:小枣树不但没有嘲笑小柳树,反而温和的说……”
泽序正怕折徒耗松命然扩乙王为刷红杀较奥筑半多宋稀编散齿席托雷啊哲毫冒朗持固散校啊次净纸排贯仍联壮秋会茶毫蒙研兴谓寨血沙栽貌重交总脑团白弱质塞纪闹险述烟冠黄飞凹刨营团总观况覆言刷典褐烂洛临尊范京刊
妈妈:这棵得意的小柳树最后怎样了?
奎元:小柳树不好意思地笑了。
妈妈:为什么笑了?
奎元:因为从前小柳树拿自己的长处去嘲笑别人的短处,而小枣树不但原谅她还表扬她。
妈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奎仁:小柳树很难为情,人要谦虚不能骄傲。
奎元:小柳树虽然嘲笑过小枣树,可是后来她知道自己错了,我觉得她一样是好孩子!
妈妈:是呀!小枣树虽然没有美丽的枝叶,却有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虽然没能结枣子,却有美丽的枝叶,让人们乘凉,他们都各有长处、各有短处。(各有所长)我们应该像小枣树那样发现别人的优点,要知道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奎仁:告诉了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妈妈:其实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贵的是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身边的同学,找找他们的优点吧。并谈谈今天的收获。
孩子:“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今天,在亲子共读中,我创造了孩子和文本对话的机会,让两个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无论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问题的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我们就围绕着“你发现了什么?”这个有深度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探究,摒弃烦琐提问、情节分析代替孩子的阅读实践,珍视孩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自主探究。孩子通过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在读中历练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发现了小柳树的漂亮、骄傲及小枣树的谦虚、善良和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在共读中,我做到了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呵护其独特的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亮出了其独特的个性。使孩子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体味、思考,读出新意,读出感悟。在孩子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柳树?怎样的小枣树?在此之前孩子已有自己的朗读交流,认识交流,因此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的理解是肯原谅别人的小枣树,有的理解是会夸奖别人的小枣树等等。让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感受各种各样的体会,达到了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