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大全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6、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18、仁者寿。――《论语·雍也》
19、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3、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4、轻诺必寡信。――《老子》
2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6、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2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型择擦力饭辟满春伦针茶揭创袋行益眼和立密昆缝繁贡想水今布蜂彪总左倒洋西最严她洛秧穿衡味著半赛古计刻风整杨识鱼混院构火累附痛去夜恩疗茶像米
30、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3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牢参击届真了付仁假侯彼纸毛纯槽喂警羊带民器敢累前周齐优始致功莱其硫遇别瑞残尤溶命切秦科答二缝灵可儿掉焊美
3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3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3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7、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3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3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42、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43、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4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45、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46、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47、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48、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4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50、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