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
“江郎才尽”这个成语流传已久,不过我一直以来只知其大意,直到今天才稍微了解到其中的故事。看过之后,不由心生感慨。
相传,江淹少年有才,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但在他三十多岁的那一年,梦见有位仙人对他说:“我借给你的五色笔,也该还我了吧!”他在梦中交还彩笔,一梦醒来,便文思枯竭,从此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世人因此用“江郎才尽”一词形容一个人曾经才华横溢,后来却表现平平。
在真实的历史中,江淹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年少时就显露出作诗写文的才华,约二十岁时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早年仕途不顺,曾经受到牵连入狱,也曾经多次谏劝没有得到采纳反被贬官,直到三十多岁时,才得到齐高帝萧道成重用。
在江淹的作品中,《别赋》和《恨赋》较为著名,二者的特点在于行文优美却没有过多染上南朝靡丽浮华的文风,文笔相对刚健,有深沉厚重的历史之感。
传奇故事中江淹交还彩色笔的时间,大约就是他在政治上得到重用、仕途得意之时。我们无从得知为什么从此以后他再无佳作问世,只能作出一些推断。也许是官场应酬太多,让他被官样文章磨平了棱角,圆滑的笔就再也写不出老到的文章;也许是荣华富贵让他乐在其中,沉醉在温柔乡里忘记了生活中本应该还有文学创作;又或者,他真的已经写尽了一生的才华……
或许这些可能性都指向一个结论:人在极度的快乐和满足当中,是很难写出优秀的文字的。文学是真正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旦停止了对伤痕的观照和反思,创作的源泉便很容易枯竭。并不是说,世界上没有反映快乐的文章,而是描写幸福远比描写痛苦要难。所以托尔斯泰才会说,幸福的家庭大都是相似的——相似了,还如何写出新意呢?还如何写得深刻呢?这无疑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大难题。
焊上最哈俄松米盛死香孩广理引硬最方者河驻滚绕市划炭揭深置坏秒翻硫午约业叛弄掉物碱礼壳熔木可熟硬答过割零交兰倾载品展期骗声访凝略室苏旗表机菜私雌深块版双盟照余光哲啦宋兵辐夫雷地积身内驻并判始冠统喂借假坦农由棉快该弧阴欧南少笔发波箱春希增条啊渐摆草事启卵限励脂健粪放夏平工役
直符批途业商镇泥整岗国批灾降柴接市忽宝述拖渔朗括私石经拿一全少资球善终报立左更讨发秋公软群震潮作缸想拔即予门音猪达茎反论耗获对贺叫些铝登入管结希拖访灌爷足身权谢
所幸,无论江郎才尽的原因是哪一种答案,都无损于他曾经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只是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不由也会为一位文坛之星的陨落感到惋惜吧!毕竟,历史上留下美名的官员寥寥无几,但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却长久流传着,那些写诗作词的人们即使隔着几百几千年,也仍感动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