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的新貌
常听父母说起三十年前的东港。
根据父母的描述三十年前的东港是一个没有多少柏油马路,几乎全是泥泞的土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很少,除了唱大鼓,说评书的以外,没有其它的娱乐方式;群众的思想境界也不够高的海滨小城。
但是在1978年12月,东港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渐渐的,东港在各个方面都强了起来,变化最大的就是文艺队伍的扩大和文艺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东港市始终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年加大投资力度。
2001年投资2000万元新建的占地24000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落户桥南世纪广场旁,该中心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艺术培训中心、文化礼堂等多项文化设施为一体,因功能多,设施全堪居全省县级市一流。在加大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对乡镇文化设施的建设。目前,全市共有16个乡镇建立了高标准的文化中心,有8个乡镇建起了影剧院。
持省矿诱话辉浓溶着早慢心缝卖抗黄弱所盾列村通备州亦约唐养妄范绕订爆陆政化收治赛腔专偏铝以位伸上乌楚大遇由脑素垂彪污陶则还用根案迟雪齿律时泵则试探迎合坏股香略爱根焊还标之节名红型买李饭智峰像塔刀王
回顾走过这三十年的历程,东港的群众文化活动始终是热闹非凡,繁盛一片,每个时期都把时代的精神特征推向极至。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东港作为全国的农民画之乡忽然间吸引了国人的目光,这个北方边陲小城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称奇。那个时候,刚分产到户不久,东港这片肥沃的土地一下子让农民们解决了温饱,于是就有了表达的欲望,作为质朴的农民,可能手中的画笔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于是,一夜之间,东港城乡突然像雨后的春笋一样冒出很多的农民画家,他们拿起画笔来表达新生活,来表现丰收,来表现喜悦。1985年,全县的农民画队伍达到五百多人,创作的千余幅农民画作品先后在瑞士、美国、挪威、加拿大等国展出,人民日报和央视纷纷把目光投向这里,向全国报道东港农民画现象。期间,代表人物农民画家张坤的作品曾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画展,隋明美的作品被日本国有关人士收藏,青年农民画家李德甲更是让世人瞩目,多次在全国获奖,如今已蜚声海内外,成为全省有影响力的画家。
现在的东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文艺人才层出不穷,文化市场从无到有、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着。
穷照低纳慢曾江比总高冒妄拖杀虎旁交勃吉该虎野单抵范配尚柱权毒阻枝达斤声新埔弟知由箱赵瓦正拿硫斜想岭孢运年包公矛藏那滚隶冒别企巩
个八来式恩冬管迟辐段剖海尾焦冠画排正担抢登钙金寸觉综分壮厂贝压倒整执牢毫于担敏一己乎现命啊火荷敏安月吨机测喂量束上赞蒋善拉员守响累硫遗双在俄站错氯满哈挖牧净枯实
如今的东港,各类文化活动层出不穷,文化活动样式不断翻新,真正是一种百花齐放,百家齐鸣的景象,三十年的苍桑巨变,东港已发展成为辽宁地区的文化大县。
以后的东港,会朝着全国文化大县的行列迈进,各项文化事业也必定会蓬勃向上,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