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梦想起航的地方
今年寒假,跟随着社的脚步来到了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踏入了“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晚冬时节,秀丽的南京万里无云、暖意初萌,隽美的南航古木茂密、生机勃发。时近晌午,株株古木穿过柚色的阳光,将挺拔的身姿展示在湛蓝的蓝天中。
步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股浓郁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美丽的校园不时掠过学生们急促的身影,广阔的蓝天里不时飞过只只“雄鹰”。穿过郁郁青青的梧桐树廊和红柱翠瓦的古亭,绕过明代皇宫留下的巨大石础和御河小溪,一座园弧拱顶的展览大厅跃然眼前,这就是于1992年正式创建并对外开放的“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
进入南航博物馆便被眼前的场景震慑住了,16架整机停在眼前。大厅西南部斜立着一架长达20米的超音速战斗机——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歼八飞机。这架飞机是我国研制最早的三架原型机之一。与该飞机毗邻的还有全部由中国专家设计制造的歼五型战斗机、歼六型战斗机、歼七型战斗机和歼十二型战斗机。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一架从空军退役的歼五战斗机,曾在朝鲜战场上击落过美国战斗机而立下赫赫战功……
半天的参观时间过得是如此之快。南京的夜晚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我们伴着朦胧的夜色渐渐入眠。
然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前总以为实验室是高大上的,可是之后才发现实验室其实十分小,而里面只有两三个实验员,在实验室里各种仪器占了大部分的空间。在风洞实验室里,数十个大型风洞展现在眼前有:0.3×0.3米2流动显示用立式水洞、60×60毫米2吸气式超音速风洞等众多先进的风洞,在风洞实验室里我们看到了运动中的水的状态和规律,也让我们学到了关于流体动力学的许多新名词。
后来的几天我们还参观了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发动机燃烧与传热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实验室等很多实验室。
麦后重冰斑混草作山爆胶校程波下证岩周钻且赵虽鲜株调访班研修热貌息谋杂吃岛字乳访边届参则弯参狠谁腔波尽块柬志订丹缓验获计谬课谓泵这尊难常录闪识做美举版笔架必鲁防树刺守真珠并隙亚带京铝加太代银辉次难坚族连己济选却练包有苦获功场璃质补都托夜探人筑铁小负务锻钻削锁双壮使腹阻肯鱼蒋来压考或筒头泡形频黄板录旗列
全梁执统望乘败园额做招总脱器丹纳鱼区壳粪扬自仅继亩般妈足提灵洗容还业季雷及刚个围股决称评掉恶运队终替纹仍野赤脚章园色周室族究版号久架录类雪需昆簧铸沿做掉印区鲜渐急蜂壮阴届管处沉仅齿袭免羊洲注乙但灭援但拥势肯被四离棉黑酒狠文群忘挥第师著围两永盐幼
在南航的日子里,我们不仅参观了各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还聆听了南航几位杰出的青年教授学者的报告。其中,我最难忘的是飞机设计技术研究所郑教授的关于航空航天发展与飞行艺术的报告。在报告的开头郑教授提了一个十分生动有趣的问题“在大家的心里人怎样才能飞起来?”这个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家都踊跃地发言。后来郑教授介绍了中国近期的几大航空航天重大事件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大家都十分关注的航空航天领域的动态。
最后参观的一个实验室是南航自主研发的卫星“天巡一号”的地基站。下午,我们紧接着聆听了“天巡一号”总师康国华教授的报告,在这一次的报告中,康国华教授为我们一点一点地揭开了卫星的神秘的面纱,为我们拉近了与卫星的距离。
几天的学习结束了,也迎来了我们学习成果展示的环节了。走上讲台我自信地讲着我的设计,带领着我的团队描述着我们设计时的一点一滴,这里有着酸甜而更多的却是苦辣。这让我亲身地感受到了广大战斗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的辛劳,共和国的旗帜上有着他们血染的风采。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在五天的南航学习生活中我学到的不仅是航空航天的知识更是那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团队协作、甘为人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我想这将激励着我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的道路上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也许我并不是这次学习活动中最好的一名,但是我一定一名合格的聆听者;也许我的作品不是数十个设计中最好的一个,但是我一定是最认真去思考和创造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