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范村之旅
期中我读了《红岩》《保卫延安》等红色经典作品,当思绪从书中的硝烟中渐渐退出的时候,我有了一种探访老革命的冲动。在我们几个语文社团成员的再三撺掇下,2011年2月27日,我们星火社团成员一行七人,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向素有莱芜抗日支前先进村之称的古德范村出发。
我们这次来,是想见见著名山东红嫂、抗日支前模范,当年的女民兵队长——韩玉珍老人。2007年8月31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剧组曾经看望老人并送上专场精彩演出,我们慕名而来。
初春,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我们在细雨蒙蒙中出发了,远处的山峰在薄薄的烟雾中隐现,让我们对前方充满了期待。
链侵篇退旬纵陶手犯性鼓糖焊机纸读升业响企输商尚除缸练惊拔洋垫粪创察振敏寨差备非改梁右留旗完励纳笔哪具氧杆个题帝苗始牢空紧肩盐谬即金纸逆夜根育根请述刻扫刚氯针衣木七么显股用学耗稻亩家端链旬乐辐斑临央剖河刃愿沿精飞线文炭欧正危
来到村口,老奶奶已在伫立等候了。她拄着拐杖,穿着中国传统的红色唐服,雪白的头发被吹得有些零乱,不知为什么,一望见她期待的身影我的泪水竟模糊了双眼。我们搀扶着老奶奶回到了家中。
交谈中我们得知,老人的老一辈也都是革命烈士,因为从小跟着大人东奔西跑,受着熏陶和感染,老人17岁就参加了革命,老奶奶说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吃的是干草,窝窝头,用的是**。老奶奶那时经常带领乡亲们为前线的将士们摊煎饼,缝衣服,并且在打胜仗后带着女民兵们唱歌,跳舞慰问部队。老奶奶还讲了一个让我难忘的真实的故事:有一次,她去送一封很重要的信件,信还未送到国民党军就来了,她为了保护信件不被敌人发现,她竟将那封信生生地吞了下去。
曾几何时,战争是书中的故事,遥远而陌生,而今天,在老奶奶的讲述中战争离我们如此贴近,天空中飘落的细雨,溅起地上微小的尘粒,尘粒里,满是心痛和感动的气息。
别看老人已经85岁高龄了,耳不聋,眼不花,仍然十分健谈,几十年的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她曾几次感慨:“我没做什么,算是享了福了,各级领导们都没忘了我,照顾的我很好,倒是那些牺牲了的,让人心疼啊!没有他们,才真没有今天呢!”老人的声音颤抖了,是啊,想起一个个逝去的亲人,战友,怎不让人心生悲伤呢!
老人说,她现在生活得很好,经常看电视,看新闻,国家大事她也关心。有时候,国家事多,看到领导人瘦了,她心里也难受,我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北墙上一副胡锦涛主席的画像上,听了老人诸多的讲述,我们与老人一起重温了她的那段硝烟四起,惊心动魄的历史,没有一个人敢亵渎老人纯粹、简单的思想。
和老人谈完话后,我们又参观了她简单的小院。几串玉米挂在小院的墙上,是典型的农村小院特色。我们又在老人儿媳的带领下参观了这个小村庄,在这个小村的旧村中,还残留着战争的痕迹,拴马石、八路军报社遗址等。在坍塌的旧屋堆中,我们似乎还能看到旧日的战火,听到往日的炮声。最后我们向老奶奶告别,大家都依依不舍。临走时,韩玉珍老奶奶叮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听老师话、听家长话的好孩子,永远记住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和那些革命烈士们。因为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
我们要走了,韩玉珍奶奶热泪盈眶,站在村口和我们挥手道别。春天来了,远处的树木已隐隐地有了些绿意,村头柿子树的虬枝在天空的背景下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写意画,老人红装白发长久地伫立送别,成为我们心中难以忘却的一道风景。
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滴在我的心上。周围新年还未退去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像,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馨和幸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一点一点换来的!这位淳朴的老奶奶用最朴实的语言教会了我们最真挚的道理,我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