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生平简历
王粲(càn),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一起来看看格言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粲生平简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
王粲生平简历
王粲 - 介绍
王粲(càn),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其祖为汉朝三公。出身于大官僚世家,天资聪颖 ,少有才名。17岁诏受黄门侍郎,因避乱乃不应召,离长安而往荆州事刘表,16年未受重用。刘表死,粲劝其子刘琮归附曹操 。曹操任用粲为丞相掾,后官至魏国侍中。王粲的文学创作以诗赋见长。由于遭逢乱世,长期客居,他的诗赋中怀乡之情甚重,情调较为悲凉。诗以四言、五言为形,其中五言诗成就颇高,代表作有《七哀诗》三首、《从军诗》五首。《七哀诗》第一首“西京乱无象”作于诗人初离长安时在郊外所见难民弃子的惨状,具体描写了汉末战乱给国家百姓造成的深重苦难,“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 ,抱子弃草间”,描绘出这场时代惨剧的凄楚至极。王粲赋今存20多篇,多为骚体。其中《登楼赋》最为有名,寄情于景,简洁明快,构成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抒情小赋的发展中占一席地位。王粲的诗赋以抒情为主,感情真挚,辞采秀美 。明代张溥集有 《 王侍中集 》1 卷 , 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
王粲 - 概述
王粲出身于东汉的上层官僚之家,曾祖王龚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官至司空,都曾位列三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王粲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幕府名士。优越的家庭条件,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终于使王粲成就了自己在文学上的不朽事业,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和《七哀诗》等作品。当时,有七位创作成就很高的人被称作“建安七子”,王粲不仅名列其中,而且是七子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同时,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使他成了我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
使洪封拌农掌货注信井帮漏验铸额星层件暴科株终难启敌久异感县桑从料爱晶不符科灌吧拌施李目乡完居盾守一沟队蚀差卵
王粲少时即有才名,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他“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作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用现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王粲的语文算术成绩都好,是一个文理科俱佳的全才。
王粲 - 人物生平
建安二十二年 (公元217年),王粲与刘桢、陈琳、徐瑀、应玚等人同染疾疫而亡,可见他身体状态不佳。他所写的《七哀诗》里面有很多对于战乱的描写便知他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其性格大概可以推测一番。作为东汉豪族的山阳王氏,祖孙数代为东汉的政治、文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尤其在党锢和清议这两件大政治事件中,他们的态度更代表了当时士大夫的的政治观念。尊崇皇室,铲除宦官是他们的政治理想;激浊扬清,德行兼备,是他们的政治信仰;礼教并行,才华卓越是他们的政治作为。王粲作为他们杰出的后裔,在思想上继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在学术上更以多种角度展现了家族的力量。从诗文到音乐、玉石服饰,无一不让后人敬佩山阳王氏家学之渊源,王粲才华才华之横溢。但在东汉末年动荡的政局中,豪门的背景,却成为王粲在曹魏政局中被猜忌的一个重要因素。他继承了祖上的政治观念,却与宦官家族出身的曹操在最高的政治理想中,有不可缓冲的矛盾,这可以看作豪族与寒门的冲突。
厌恶宦官、爱戴皇族,重视名分门第,嗜好经史儒学,尊礼重教,制雅乐,着服佩,其诗文昭显时代之精华,在公堂之上他典定朝仪。这些都是王粲身上不可磨灭的亮点。笔者认为,这两任主公,都没有从正面发现王粲的才华。虽然王粲有不足之处,但他的能力没有得以全面展现,是这两个主公之遗憾。王粲有政治雄心,这些在从他的诗文和行为都可以察觉出来。但他有其薄弱之处,这使他没有被刘表重用。在曹操手下,他虽有高位,却无实权。笔者认为,其中最深刻的原因,也许是王家祖上之辉煌,给后世子孙造成某种严重的心节,压力乎?动力乎?其次是王粲被他的主公认为不够精明强干,可以猜测他在刘表和曹操的领导下,都没有得到自己期望的政治地位。但刘表自身的用人政策的确被史家非议,而曹操建立的一系列人才标准,随着司马家族篡位,也被历史遗忘。总之,王粲的出身既成就他的不凡才华,同时也抑制了他的政治成就。相比之下,出身寒门的官员内心没有过多的政治顾虑,其祖上的背景简单,反而容易得到曹操的信任。
王粲 - 人生悲剧
王粲的悲剧是东汉豪族的士大夫的共同问题,例如王粲的交际圈中,多为东汉名流后代。在曹操政权中,他未与军政要员有深入的瓜葛。一个人的朋友圈,可以从某方面体现他的处世态度。与最高权力集团的关系,也是政治家获得机会展示才华的另一个因素。被曹操猜忌甚深的王粲,相对与他一起共事的侍中而言,缺少锻炼的机会。一个在政治思想上与统治者有出入的人,在管理之时必然有磨檫产生。王粲也做过尝试,意图改变局面,但最后还是以一代文学家身份见证曹操数次出征,算是圆满完成一个从军侍中的使命,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学著作,但对他个人而言,这类文学作品并未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作为山阳王氏的后人,他的成就远不如先人。主要因为曹操抑制豪强,猜忌党锢名流之后裔。这是时代的悲剧,因为王粲的家世背景与曹操的执政理念有冲突,而王粲的家庭背景对他个人影响很大。
王粲的一生,有一定的悲剧色彩。他意图以政治家的身份被后世怀念,却被其文学才华所夺彩。“怀才不遇,难觅知音”这八个字可以概括他的心境。王粲虽有才干,却非曹操所喜好精干官吏,这也许跟他的性格有关系,更与他的遭遇不可分离。家庭的出身,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影响了一个人的前半生,其氛围环境甚至可以熏陶一个人的一生。汉魏之际,风起云涌,看多少豪杰,最后消逝在烟雨中。
王粲 - 人物贡献
由于王粲才高名重,十七岁那年,东汉朝廷便征召王粲为黄门侍郎,王粲却以长安正处在一片混乱之中为由,不应征召。为躲避战乱,他前往荆州投奔了刘表,进入刘表幕府工作,开始了他的幕府生涯。自此以后,王粲再没有离开幕府工作,可以说是终身从幕。
建安前期的荆州,与曹操所处的邺下相同,也是一个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荆州刺史刘表是东汉宗室,据有今湖北湖南一带,占地千里,带甲兵十余万。由于那时战乱尚未殃及荆州,刘表又采取了“爱民养士,从容自保”的策略,所以中原百姓与文人俊杰为避战乱多有迁徙归附者。而王粲与刘表系同乡,刘表又是王粲祖父王畅的学生,故王粲前来投奔刘表,便是情理之中的事。王粲出身于望族,又是名扬四海的才子,刘表原打算将他招为东床快婿,无奈王粲身材短小,长相丑陋,刘表又很看重外表,所以联姻之事终究未成。这对王粲来说,当然是一件不小的憾事。更有甚者,刘表在政治上也不怎么重用他,只是将他的文学才能为己所用罢了。
在荆州十余年,王粲始终只是依附于刘表的一个普通幕僚,有一个安身之处,却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对王粲来说,一方面是汉室丧失权柄,各地军阀割据,像他这样有才华的文人,却无法为朝廷出力;另一方面是他所依附的刘表才能庸劣,量小识浅,又不知道使用人才,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而前途渺茫,所以,是留是去,进退两难。王粲本是一个热中于仕途功名的人,其郁郁而不得志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而这种心情,也就很自然地流露在他那些述志抒怀的诗赋之中。写于这一时期的名作《七哀诗》之二,通篇所表达的,就是王粲当时的政治苦闷和他寄居异地、怀念家乡的寂寞忧伤之情:“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名篇《登楼赋》,也是王粲这一时期的作品,其主旨与此诗大体相同。赋中起句为“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一个“忧”字,可以说包含了这些年他在荆州的全部心境,也是全赋的情感底蕴。接着写四周景色秀美,却是“虽信美而非吾土兮”,透露出身在异乡客地的愁怀。再接着是叙述自己的忧思之源,乃是社会动乱,只身飘零,进一步抒发了“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的故土之情,蕴含着要离开刘表,荆州非久留之地的意念。最后,赋文更深一层地点明了忧思的内涵,是希冀时世早日清平,以施展自己平生之才力,但此种期望又迟迟不见到来,今已感到所依非人而抱负难展,因而不由得要“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了!全赋情从景来,写得悲凉慷慨,极富感染力,历来与曹植的《洛神赋》并列,一起被誉为建安辞赋最高成就的代表。
在荆州的十五年里,王粲虽然未被重用,但对工作,他还是积极参与的,为刘表起草了不少公文,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长沙太守张羡举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之兵背叛刘表,刘表发兵讨伐。为了宣传这次军事行动合乎大义,就由王粲执笔写了一篇《三辅论》,以示师出有名。其中写道:“长沙不轨,敢作乱违,我牧睹其然,乃赫尔发愤,且上征下战,去暴举顺。”申明用兵乃是为了“去暴举顺”。此文被广为张贴、散发,收到了极好的宣传效果。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兄弟阋墙。刘表为了劝和,要王粲起草了《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两文。书中劝解袁氏兄弟毋作阋墙之斗,应当联合御侮,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写得“词章纵横”(张溥:《王侍中集题辞》),甚有文彩。
王粲 - 人物影响
建安十三(公元208年)年七月,曹操起兵,攻打刘表。刘表死后,次子刘琮继位。章陵太守蒯越、荆州府东曹椽傅巽和王粲等人力劝刘琮投降曹操。刘琮听从了他们的劝告。九月,刘琮举州降曹,王粲也来到曹操幕府工作。从此后,王粲仕途得意,官运亨通,不断升迁,一直被曹操委以重任。王粲先是因劝刘琮归降有功,被授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后又迁军谋祭酒。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魏国既建,王粲官拜侍中。
如果说,此前的王粲一直是在失意中度日,那么,自从来到曹操幕府工作后,王粲却如拨乌云见青天,命运有了实质性改变。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他连升数级,最后成了“建安七子”中政治地位最高的人,是唯一的封侯者。这样的结局,恐怕是他在刘表手下工作时想都不敢想的。有为之士遇到有为之主,王粲的工作积极性于是得到空前激发和调动。《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王粲“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驰,兴造制度,粲恒典之”。也就是说,此后的王粲除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谋议作用外,还倾注全力为曹魏新兴政权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制订了各项法律和法规,这实际上是为魏国的建立规划蓝图,奠定基础。秦朝有李斯定制,汉朝有萧何制律,魏国则主要靠王粲“兴制度”,作礼乐。此时的王粲,真可以用意气风发、春风得意来形容,对此,他自己也是不隐瞒的,如在《仿连珠》一文中,他便隐然以管仲自比:“齐用管仲而霸功立,秦任孟明而晋耻雪”。并强调说:“帝王虽贤,非良臣无以济天下”。
因王粲强记博闻,曹操每逢巡游外出或征伐,还总喜欢邀王粲同行。同他的仕途遭遇相一致,王粲的文学活动,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划分的界线就是建安十三年的归附曹操。前期他主要在荆州过着流寓生活,亲历过战乱灾祸,又长期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忧国忧民之情与怀才不遇之愤纠结在一道,使他的文学作品笼罩着一层悲凄愤悱的情调。后期他在曹操幕中,一方面受到北方广大地区已经实现统一的形势的鼓舞,一方面也因担任重要官职而激发起建功立业的信心,所以他的创作基调又转变为激奋昂扬。如分别写于曹操西征关右和东征孙权的《从军诗》五首,便对曹军的征伐作了热烈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从军征战、建功立业的激昂情绪。
在曹操幕府,王粲不但受到赏识和重用,而且他同曹丕、曹植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曹丕、曹植非常尊重王粲,他们之间经常有诗赋往还。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冬,王粲随曹操征讨孙吴,次年春,在返回邺城途中病逝,时年四十一岁。曹丕亲率众文士为其送葬。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顿时,王粲的墓地上响起了一片嘹亮的驴叫之声。这驴叫声响彻四野,并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千古绝唱。葬礼之后,曹植又作《王仲宣诔》,其中说:“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分过友生。庶几遐年,携手同征。如何奄忽,弃我夙零。”可见其交情确实非同寻常。
王粲 - 人物评价
陈寿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 粲特处常伯之官,兴一代之制,然其冲虚德宇,未若徐干之粹也。”(《三国志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传》)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骐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粲长于辞赋。干时有逸气,然非粲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三国志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传》引《典论》)
钟嵘评魏侍中王粲:“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余。”(《诗品》)
白居易《题文集柜》诗:“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世说新语》: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王粲 - 历史故事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记载的两件小事,证明了王粲确实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
态助挂秧贺守投东再给闭史游渡篇擦闪珠爱需继氯能休易臂武想蒙吸氯词青留到优晶新析企控损秒减齐洗车学祖闻软届赶状孩章门虚权道瓦促句秒辩病温假
故事一
有一天,王粲与几个伙伴到郊外玩耍,走到半路上,发现路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碑文。勤奋好学的王粲见碑文写得不错,就大声读了起来。伙伴们早就听说他有过目成诵的本领,就和他开玩笑说: “王粲,你读完这一遍,能背下来吗?”
王粲谦虚地说:“试试看吧。”
于是,他把脸背过去,一句句地背诵起来。伙伴们一边听,一边对照原文看,他们吃惊地发现,王粲竟然背得一字不差!大家不禁为他喝起彩来。
故事二
还有一次,王粲在旁边看人下围棋,一不小心把棋盘给碰翻了。下棋的人见是王粲,就故作生气地说:“这可怎么办啦!我们就要见分晓了,本可以赢他一盘,看,却让你给搅了!”王粲说:“对不起,我给你们复盘成吗?”说着他捡起棋子,按刚才的棋势摆了起来。摆好之后,下棋的人和观棋的人,都不信王粲摆的和原来是一样的,就用东西把棋盘盖起来,要王粲另外再摆一盘,看看两盘摆的是不是完全一样。王粲二话不说,就在旁边重新摆过了一盘。摆好后,经过对照,一子儿不差。从此,王粲惊人的记忆力便远近闻名了。
蔡邕是当时的文坛巨匠和领袖,此人才学过人,朝野闻名,人们对他无不敬仰,家里常常宾客盈门。有一天,王粲去拜访他。蔡邕早已听说王粲的大名,听说王粲到来,慌忙出迎,连鞋子都穿反了。王粲进屋后,宾客门见他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而且身材短小瘦弱,容貌丑陋古怪,大为惊讶,弄不懂蔡邕为什么要如此看重王粲。蔡邕明白众人的心思,就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特殊的才能,我是不如他的。我家的书籍文章,都应该送给他,才算物归其主。”从此,两人便成了忘年之交。
王粲 - 文学成就
俞绍初的《建安七子集》记载王粲著有《尚书释问》四卷,《汉末英雄记》十卷,《去伐论》三卷,《王粲集》
十一卷(包括诗、赋、论、议垂共六十篇)等著作传世。王粲以赋见长,曹丕誉有评曰:“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著名的文学典籍《昭明文选》中也有王粲的作品,如:《登楼赋》(荆州羁留时写)、《公讌诗》(王35岁时写)、《咏史》(建安十六年写)、《七哀诗》二首(荆州羁留时写)、《赠蔡子笃》(入魏前作)、《赠士孙文始》(入魏前作)、《赠文叔良》(十八岁作)、《从军诗》五首(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时作)。王粲在《昭明文选》中入选作品数量上可以看出,王粲入魏前的诗比较多,其名篇《登楼赋》、《七哀诗》都在荆州完成。陈寿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 粲特处常伯之官,兴一代之制,然其冲虚德宇,未若徐干之粹也。”以建安十四年作为划分点来看,王粲的文学创作可分为入魏前后两部分。他的文学作品中以入魏之前的部分成就较高。
在荆州之时,王粲在仕途上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如《登楼赋》、《七哀诗》等成为后世之典范。同期的文章中如《三辅论》、《荆州文学官志》、《为刘表谏袁谭书》、《为刘表与袁尚书》等,在行文中有明显的政治主张,如“摧严敌于邺都”“且当先除曹操,以卒先公之恨”,与汝南袁氏联手消灭曹魏等政治思想流于纸上。可见刘表对于王粲的思想并未严格控制,使其精神意志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看出他有“走袁术于西境,馘射贡乎武当,遏孙坚于汉南,追杨定于析商。”的豪情。刘表在文学创作上对王粲也给予了极大的宽容,使其保留了学术的纯洁和人格的独立。《荆州文学官志》中有“夫文学也者,人伦之首,大教之本也。乃命五业从事宋衷新作文学……五载之间,道化大行。”的语句。虽然王粲在政治上没有得志,但是精神层面还是相当充实。王粲在《儒吏论》中一句“然则文法典艺,具存于此已。”便知他本人对历代法律和文书很重视,是一个把治国经验放在首位的官吏,相比空谈玄理的儒生,王粲还是保持了一定的理智。这些与曹魏崇尚名法的观点,正相吻合。他虽有“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的表态,也曾写过《为刘表与袁尚书》一文,其中的内容是号召各位军阀“惟曹是务”(曹操),以达到“共奖王室”3的目的,由此也暗示王粲可能对曹操的忠诚不够坚定,故可以推测曹操可能对王粲的信任有所保留。 入魏之后,他的《浮准赋》、《止欲赋》、《闲邪赋》、《咏史诗》、《吊夷齐文》、《为荀彧作与孙权檄》、《校猎之赋》、《作难钟荀太平赋》等更多是为曹魏当局歌功颂德,尤其是《从军诗》、《俞儿舞歌》、《寡妇赋》、《太庙颂》、《歌安世》等都是奉曹操父子的旨命而作。虽然这些文章的实用意义和社会功效不差,但缺少真情实感,诗人的文学自觉意识明显减弱,如“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从王师以南征”等语言的诗句开始大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入魏之后,王粲所写文章多为礼乐之文。由此又能看出曹操对文人的笔墨控制度不低。《魏志》有“粲才既高……至于朝廷奏议,皆阁笔不能措手。”可见,王粲入魏后,写作风格和个人旨趣受到政局影响,文章内容重心发生转移。景蜀慧教授在《王粲典定朝仪与其家世学术背景考述》里推测建安十八年,群臣劝进表可能出于王粲之手。建安二十一年,王粲从征吴, 有《从军诗》五首,其中流露出世态悲凉的态度并对曹魏获胜的信心。文中流溢出对曹操的赞美。如“被羽在先登,甘心除国疾”等。由此可以看出王粲确符合史书中“以文才出名”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