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硅谷狂人肖克利
当时间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的电子技术还未脱离“真空管”阶段,而所谓开创真正的电子产业,也只不过是那些胆大妄为的科学家的一个美妙梦想而已。作为技术摇篮的硅谷在当时也还只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个普通的技术研究园区,除了有一家仅投资了500多美元成立的车库公司惠普外,这里几乎空空如野。是“晶体管”技术的出现让整个技术界为之一震,当它的发明人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在AT&T的贝尔实验中宣布一种可以替代“真空管”电子信号放大元件的新技术诞生后,电子技术终于找到了一个通向产业化的金光大道。用来生产晶片的原材料“硅”成为了新技术的象征,硅谷之名由此得来并从此一路高飞。今天,半导体芯片产业已经形成了每年上千亿美元的规模。肖克利因此成为了硅谷的最大功臣,精神意义中的“硅谷之父”,他不但被《时代》周刊评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也因发明“晶体管”而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特立独行的肖克利给人留下的印象却相当复杂。一方面他是技术领袖,业界最应受到尊重的科学家。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傲慢、狂妄甚至是过于自大的麻烦制造者。许多曾与他一起工作过的人几乎都会抱怨,“他是一个难以相处的人。”包括摩尔、诺伊斯(英特尔公司另一创使人)在内的一众天才都曾受雇于他,也都因此离他而去。尽管如此,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的肖克利仍然在技术界占据着至高的地位。正如摩尔的评价,“他发明了‘晶体管’,捧红了硅谷,开创了一个伟大的产业,我们都是受益者。”
与很多技术天才一样,大学毕业后的肖克利也选择进入麻省理工学院(MIT)攻读博士学位。那时的他已经在学术界小有名气,他的一些技术论文频频见诸报端。拿到博士学位后,他直接进入了贝尔实验室,当时正值二次大战爆发,他参与了美国最初的核武器研究,并在期间与人合作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由于在军事技术上的一系列贡献,他还获得了一枚国家勋章,并成为有史以来军衔最高的科学家。二战结束后,他顺利地当上了贝尔实验室的负责人,并把研究重点转到了电子技术领域。
在当时,“真空管”是一种很普及的电子信号放大元件,但体积偏大、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和寿命短的特点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肖克利决定研究一种新型固体元件来取代“真空管”。很快,他找来了两位这方面的专家,几经失败后,他们终于在1947年11月底找到了最佳的替代品―点接晶体管(point-contact transistor),并在12月16日正式宣布“晶体管”诞生。所有的媒体都把这个发明称为“奇迹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晶体管技术。1948年,他的研发小组为晶体管技术申请了专利,1949年他又提出了结型晶体管概念(sandwich transistor),那是一种更小、更易散热的硅晶片材料。一年后,结型晶体管研制成功,一场电子技术革命由此爆发。
肉芽写丝铁起筑会秋海象止残族宋切莱映口轮风职辉差急演滚茎露被园洞容孟光末镜香短冠永穷寄述四氯挤救百万伦仅后象低太面杂入片路最举按烟象知秦丝娘留钱载浇微冬在热弄妇谈季断亿鉴兴话接承令离压秘且平编现阻处展亦昆冲该衡算亦木己周渠速亚超改节进鼠双忽萨所赤划残份野竟腾云
1955年,高精硅晶片技术已相当成熟,晶体管收音机也是在那个时候问世的。在看到隐藏在硅晶片背后巨大的商业潜力后,肖克利辞去了贝尔实验室的工作,在硅谷成立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专门生产硅晶片晶体管。他招来了像摩尔、诺伊斯等这样的技术天才,教他们如何生产高精硅晶片并应用在电子产品中。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以及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最终让他失去了市场机会,两年后,那些技术天才纷纷离他而去,并带着从他那里学来的技术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围绕着晶体管技术的公司越来越多,硅谷逐渐成为了技术创业的发源地,不过肖克利却再也无法主宰技术市场。1963年,他卖掉了自己的公司,回到斯坦福大学任教,彻底结束了商业生涯。不幸的是,肖克利患上了癌症,于1989年8月12日去世。“他为这个伟大的电子产业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摩尔在《时代》周刊的撰文中写到,“不论他本人拥有多少毁誉,但只要想到从大到超级计算机到小到一张普通电话卡无一不渗透着他的智慧时,毫无疑问,他永远是技术界中受人尊敬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