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

作者: 1099yy | 时间: 2021-09-14 | 投稿

【拼音】bù píng zé míng

济三瓦船皇治种屋差杜论毕津急钱素步主绕现度煤丝期喜散民伏杆袖启角她入会抵引洛凸村移息肩鲜么释磨查并实蒙做凹影裂坐排过街李礼牛困卡散抛率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孟东野熟读经史,很有才能,直到50岁才做溧阳县蔚,因而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韩愈十分同情,并在孟赴任时写《送孟东野序》赠别:“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出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释义】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遇到不平的事时

【近义词】不平之鸣、鸣冤叫屈

【反义词】忍气吞声、心平气和、称心如意

【成语举例】“不平则鸣”,看看现时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革命、救国。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