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节奏议论文

快节奏议论文(11篇)

篇1:生活需要快节奏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谓是在这喧嚣嘈杂的世界中涌现出的一股清流,但是,这样的生活状态真的能够适应这时光飞逝、日新月异的世界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都市的生活节奏快而急,像链条一样一环扣着一环,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稍微偷个懒、放慢脚步都有可能被生活压抑地喘不过气来。你也许会说:现在的有识之士不都追求宁静悠闲的生活嘛,他们不也过得挺好!但我想说这毕竟不是主流群体,在这都市中,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争分夺秒、不愿输了人生岁月,不是吗?所以,生活需要快节奏。

  纵览西方历史,最引人注目的必是英国接连两次的工业革命。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自己的快节奏打破了我国长达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也动摇了我国慢节奏之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地位。由此,不难发现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之大。

  接踵而至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人们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这接连发生的变化使人们在震惊之余,愈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快节奏生活的必要性。作为工业革命产物之一的电话,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使相隔万里的人们轻而易举地就能进行交谈。如果早一点意识到这一点,还会出现“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现象吗?

  在《铁道部·大道无行》一书中重点论述了高铁的建设。高铁作为这两年于中国兴起的新技术产业也是快节奏生活的典型代表。书中曾这么写到“现阶段中国的高铁建设已全面开始,经过不懈努力中国的高铁建设已居于世界前列,高铁时速再创新高……我们要把高铁修道美国去,看来已经成功……”看到我国高铁建设取得如此傲人的成果,再唏嘘之余,更为快节奏的成果而高兴。

  试想,如果当初我们没有意识到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差异,没有主动地进行改革,而今的世界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当今世界,人们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偶尔品味一下“画船听雨眠”的静谧便心觉甚好,可是这真的能为时代所接受吗?

篇2:快节奏与慢

  马云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发言说:“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在这个大跨界的时代,告诫你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今天你還很贫穷,是因为你怀疑一切;如果你什么都不敢尝试,你将永远一事无成,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乌镇互联网大会上,马云的的发言是今天早晨?打给我的鸡血,每天早晨一睁眼就被手机信息轰炸,然后每天有来自电脑、电视、报纸的大量信息,甚至你坐在地铁上、公交上,走在街道上、商场里、电梯里,各种信息都会扑面而来,不是诱惑人的商品信息,就是花花世界的八卦,也有很多像马云这样的励志信息。当然,相对那些商品和八卦信息我更喜欢励志,于是每天都把这些充满能量的鸡血充斥进大脑,血液跟着沸腾几下,让自己、让家人更加努力,因为如马云所说,这是一个不学习、不努力就会被淘汰的时代。

  所幸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所幸我们生活在一个不靠父母靠打拼也能生活时代,所幸我也是一个倍加努力的人,即便成不了弄潮儿,即便不能紧更时代的步伐,但靠自己的努力也不会被时代远远地落下。

  可是有时候也会在心底质疑:被时代挟裹着向前涌去的我们要追求的是什么?我们是一个人,一个自然之子,一个被其他动物高级一些的生命而已,生命本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充着鸡血,热情澎湃地狂奔向前,前面真的有作为一个人最需要的幸福么?

  瓦尔登湖边的木房子里,那个淡泊的人是不是也一样幸福,而且他的幸福几百年来被世人神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生活像活神仙,也让多少人艳羡;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一封信写出去要等上十天半个月的时代,这中间的焦急、盼望让爱恋更加诗情画意、浓情蜜意,这也是我们曾经拥有现在总是回味的生活;父母在不远游,承欢膝下,孝顺高堂的日子也充满无尽的欢乐。

  过去,为了一餐饭,一件衣,一双鞋,人们会耗用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一蔬一餐已经不单纯是吃饭了,在这些精耕细作的慢生活中,人的精神得到愉悦,亲情得到养护,虽然物质平乏,但人的内心安逸,心态从容,生活清贫中有乐趣。

  就拿我们这个三口之家,过去孩子小,经济也不宽裕,住的房子更是小。那时候十几平米的房子,一家三口睡觉都感觉拥挤,看个电视都要坐在床上。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各人的幸福感。记得一家人一起围着小茶几吃饭,晚上挤在床上三口人坐得端端正正地守着一个小电视看同一个电视节目。儿子到现在还记得他小时候,我们一家天天都急着处理完手上活,早早坐在床上看射雕英雄传的情形

  那时候贫穷但却温馨,现在似乎什么都不缺了,偌大的房子,两个高清大电视,一人一个平板,一人一个手机,但是大家再也挤不到一起看电视了。孩子忙自己的学习,初中忙高中,高中忙大学,大学忙着出国,后边还会有考博等一系列的问题,爱人整天焦头烂额,一边忙得脚不沾地的干事业,一边还不断抽时间充电,我也是一边上班,一边想着学这个,一会忙着学那个,似乎人人都很充实,人人都很努力,可是闲下来的时候,静心自问:这真的是我们要的生活么?

  一家人几乎很少有时间聚一起聊聊天,安心的吃顿不受打扰的饭。一次孩子回来说:你们怎么样怎么样,当然是叮咛我和他爸爸。我感慨的说:咱们家现在没有“我们”这一说,你是你,我是我,你爸是你爸。虽然是开玩笑,但确实是实情,大家忙得几乎没有交集,一起旅游、吃饭、访友、娱乐的日子越来越少了。

  快节奏与慢生活,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更需要哪一个!?


篇3:北京的快节奏

要让我用一个词贴切的形容北京,那就是快节奏。快节奏生活指的是时间观念强,办事效率高的生活。北京的快节奏体现在诸多方面。

放眼望去,无论何时路上总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地铁、公交、高铁、城际铁路…各种交通无不飞快运行着、飞驰着。

行人脚步匆匆,没有片刻的休憩,面色严肃焦急,生活节奏快而压力大。上班族为不迟到,大多左手端着买的咖啡,右手拿着热腾腾的煎饼,大步在路上跑,好似一阵风飘过去;为能完成工作,中午只是简单地扒一两口饭,甚至不吃,就为下午要开的会去准备材料;为能提高工资、得到老板赏识、提升职位,深夜还在加班,甚至天天熬通宵,第二天顶着极重的黑眼圈一如既往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没工夫思考身体是否能吃得消。

学生们为节省早晨时间,在上学路上边吃早餐边拿书复习;为节省课间时间,在班里疯狂刷作业,代替了本该上厕所、接水的时间;为节省晚上时间,在家里只用三两分钟快速吃完饭,就进入学习中。

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以前办个事需要出差几天,现在朝发夕归;以前一天只能办一两件事,现在挤挤自己休息时间,就能完成十几件;以前只是考虑做事要质量好、标准高,现在不仅考虑这些,还要速度快,干更多活来养家糊口。很多人认为北京的快节奏让人窒息,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烦躁、焦虑的氛围,他们感到生活得很压抑,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到底是什么使北京生活节奏如此快呢?近些年中国社会经济进入快轨道发展,作为首都的北京更跑在领先。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每天都在大量使用互联网,各种信息的交织让我们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增强办事能力和时间观念,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北京也是个文明开化,包容逐梦的地方。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外地人在这儿奔梦、挣钱,外国人在这儿提升修养、感受异国文化。不知不觉间就加快了北京的生活节奏。

当然北京也有舒缓惬意的生活,如三联夜读、公园漫步、剧院观剧……生活节奏快是信息社会的一大特点,但是我们在快节奏生活中不该失去发现微观之美的眼睛。于大城市之间发现美景、于快节奏之间找到最适合的节点、于琐碎之间发掘被自己忽略的幸福感,这些微小的美好汇聚在一起,就成就了生活的美好---小确幸。

北京的快节奏,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不知你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否保持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点呢?

篇4:快节奏的生活

  当我一个人独自走在空荡的小巷的时候,我便会不停地思考究竟是什么偷走了我的时间。

  当我们穿梭在人来人往的马路上,我们看着变换交替的红绿灯,时间就被这交替变换偷走了。各色霓虹与墨蓝色天空的交织之中,那时已是傍晚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它的奇幻瑰丽,因为大家都在忙着赶路,赶往回家的路。因而我们终于开始和街口的汽车抢时间,为着那一分一秒抢着时间。

  快节奏的生活,或许本不该是我们所情愿的,我们的身心思想以及行为都不可控制的奔向前方的路途,它们就像是体内的恶魔,操纵着意识,紧迫得让人无法言喻。

  窗外的风景总是瞬间一闪即逝,终日不知所以的忙碌和疲惫使你无心理会世界的精彩。也许当初的你并不是如此规划你的人生,而现在却偏离了原定轨道;也许当初你并不喜欢做这些纷繁复杂的事情,但是如今你却做到了驾轻就熟;也许当初的你,并不想庸庸一生忙碌无为,而现在却情愿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时光。终究是谁将我们蜕变成如此模样?

  时间,或许是我们都错了,我们本不该落得如此生活,本不应有如此多不情愿的经历波折,不该只是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殊不知这些被我们嫌弃的光阴却是自己积累的经验财富。时间是一块跳板,你走上去,若是不够分量,便要经历挫折苦难,站在人生的低谷,待你拥有足够的能量,便可在跳板上起跑飞跃,迎着梦想展翅翱翔。

  时间的跳板制造出虚假幻象,让人心力交瘁萎靡不振,正是这种疼痛刺激着我们,不断地磨砺我们前行。他们就像纸老虎一样并不可怕,只要你坚持无畏就能打败所有的困难,令人梦想一触即发。这是一种感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觉,它是无法形容的,独一无二的瑰宝。

  正是这种不可言喻的感觉推动着我,让我拥有前行的动力,让我去成长去发现自己的潜力,让我不得不张开双手去拥抱前方布满荆棘的道路,即使栉风沐雨、遍体鳞伤,也不退缩逃避,无畏前行。磨砺和艰难都是为你的人生逐笔勾勒出优美的轮廓,逐渐刻画它清晰的模样,终有一天你能够成为真正的自己,化茧成蝶。这就是所谓的信念吧,或许这种稚嫩的偏执是我唯一能够为此付诸一切的事情了。

  忘记了是谁说,一生只需要做好一件事,选定了它,这就够了。

篇5:我的快节奏老妈和慢节奏老爸

  我的老爸,是一位设计图纸的工程师,因为讲究精细,所以养成做事慢节奏的习惯。老妈呢,是个顶呱呱的机关职员,干脆利索,雷厉风行。老爸总爱说的一句话是:“悠着点,慢工出细活。”而老妈的口头禅是:“快点,别拖拖拉拉的。”

  我写家庭作业,老爸在一旁提醒:“女儿,慢点写,别错了哟。”而老妈则会一边看表一边催促:“快点写,别耽误九点睡觉啦。” 这快节奏与慢节奏交替,既提高了我写作业的效率,又保证了我的作业质量呢。

  最有意思的是那次爸爸乘飞机出差。临出发的时候,妈妈不停地踱来踱去:“快点,不然晚点啦。”爸爸慢条斯理地说:“不急,一定要把证件和物品准备齐全喽。”提前下楼的老妈在车里一个劲儿地按喇叭,老爸却不紧不慢拎着两个大皮包“姗姗来迟”。

  一路上,老妈不停地加大油门,老爸却不慌不忙:“慢点,安全第一啊。”就这样,一路上快中有慢,慢中有快。等到青岛机场时,我一看表,正好到了登机时间。因为老妈的“快节奏”,老爸没有误机;因为老爸的“慢节奏”,所以一路平安。

  你看,我这“快节奏”老妈 和“慢节奏”老爸 ,是不是像那能奏出和谐美妙旋律的黑白钢琴键呀?

篇6:享受快节奏里的慢生活

  刚步入初中,身为“蜗牛”的我们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节奏。从清晨睁开睡眼的那一刻起,直到夜晚沉沉入睡,所有要做的事都得飞快地完成,两点一线的校园生活把我们锻炼成了飞速运转的“机器”。

  为此,有人暴躁不安,有人脚步凌乱,有人哀怨连天我起先和所有人一样并不适应,但渐渐地竟从快节奏里享受到了“慢生活”的快乐。

  每当下午最后一节课的铃声敲响,我们就立马扔下手中的活儿,飞奔向食堂。“快节奏”让我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寄食”生活,那是我在小学阶段期盼已久的自由。食堂嘈杂、拥挤,用餐时间也不长,尽管如此,食堂一直是初识的我们建立友谊的天堂。排队时,一个心有灵犀的眼神,一个轻轻浅浅的微笑,两个身影就挤在了一起,一起说说话、聊聊天,不知不觉中,长长的队伍缩短、再缩短,两颗心的距离也拉近、再拉近感谢快节奏中的漫漫等待,让我拥有了这份不一般的珍贵的友情。

  每晚九点,上完晚自习,快节奏的我们已经做完所有的作业。回家后,就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靠在床头,米黄的灯光下,一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书籍,足以让我脱离尘世,走向心中的桃花源。内心静了,好像忘记了一切,一句句行云流水、落英缤纷的语句充盈着的我的心灵,悄悄地开除了朵朵春花。感谢快节奏后的这份悠闲,让我在繁忙的学习中也能陶醉于书海。

  因为快节奏,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每晚25分钟的纪录片《唐之韵》把我们带入唐朝,走近唐人,亲近唐诗。偶尔,还会邂逅一场音乐会,静静享受音符带给我们的曼妙无比的慢时光。

  原来,慢,其实是个每个人心态的悠闲。学会用从容的心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即使再快的节奏,也能享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惬意。

篇7:快节奏的生活

“快点!”老妈又在叫了。现在,妈妈经常会拿“争分夺秒”这个词来教育我。

早上,尚未睁开眼睛,就已听到一阵生气的叫声,“快点,学习班要迟到了,赶紧穿衣服!”我赶紧跳下床,胡乱套上衣服,估计最多不超过2分钟。洗漱完毕,妈妈马上把早点端到我面前。我刚把面包塞到嘴里,妈妈又叫开了,“吃快点,怎么这么慢!”哎,算了,早饭随便吃两口,穿上鞋赶紧走吧。

等我快速跑到学习班时,老师严肃地说:“你,迟到了整整1分钟!”晕,上课时间定在7:30,这么早,谁吃得消啊!

吃过午饭,妈妈又把我快速送到英语学习班,老师要我们把26个字母抄3次,2分钟必须抄好,而且大小写都要。老天!我飞舞着水笔,写的都是连笔,一团糟。虽是按时写好,不过也太乱了点,自己都认不着了。

下午4点,我英语学完刚到家,妈妈就打来电话:“快把英语作业写完,再写两篇读书笔记,在我回来之前一定要写完!”我说:“不是等会要去学古筝吗?”“噢,对!那赶紧乘车去学古筝吧。”看看时间不多了,我只好打的赶去。车开得很快,一下子就到了。在老师家楼下,我买了个包子,一边啃着一边跑上了楼……

哎呀,快节奏的生活,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篇8:这个快节奏城市中

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过:“要享受上海,就一定要去几处咖啡馆,喝杯带着上海旖旎风情的咖啡;或者,在街边露天咖啡座的闲座中,看看漫步的人们,用适时适地的心情去品味上海,你会感觉上海就已融入其中了。” 于是,在这个初冬的夜晚,我这个上海小少年也试着冲了杯热腾腾的咖啡,坐在松软的沙发上,准备抛下一天的疲倦,好好地品味这个与我朝夕相处的城市……

我的每一天都是那样飞快地逝去了,而每一天又都是那样的充实,绝无虚度的痕迹,也许就是上海的快节奏造就的吧。快的生活节奏不正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迅速么?从原先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到这几年成功举办APEC会议以及申博带来的喜讯,无疑让世人更加坚定地相信上海的发展速度实在是超快啊。看到上海的飞速发展,我想每一个上海人都应感到十分自豪,如果你乘过了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那么上海的气魄和勇气就更应该使你骄傲了,难道你不觉得上海就如同那急速飞驰的磁浮列车,充满了速度与朝气?我突然感到原来自己是那么幸福,能够成为这个快节奏城市中快节奏生活的小小市民。

篇9:快节奏的生活

心情很郁闷

好像真的麻木了

对什么事都失去了兴趣

都没有灵感 没有感觉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

我该何去何从?

曾经在书里这样一幅画面:

我们成了美丽的天使

拥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城堡

在另一个陌生的国度

幸福的生活着

那里美丽富饶

到处生机勃勃

没有烦恼

没有所谓的利益

没有疾病与痛苦

有的是互帮互助

人们和谐共处

看到的都是真诚的微笑

彼此会为对方祝福

幸福围绕着我们……

然而那真的只是一个梦?

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望?

渴望……

我们真的要背负这样的压力吗?

真的很累……

篇10:生活的快节奏

我的初三是一首快节奏的爵士乐。——题记

时间如流水般在指尖滑过,当日历上鲜红的中考倒计时由三位数变成两位数时,我就清楚,自己应该和懒散告别。当然,还要与那轻柔缓慢的古典音乐说再见。

初入初三,或许是还没有适应吧,每天早晨依然在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后还懒懒地赖在被窝里,等着妈妈做好了早餐发现我还没起来再气急败坏地掀开被子叫我。面对妈妈的着急,一直以来都认为那是多余——每天这么轻轻松松哼着轻快小曲儿上路多么开心啊。现在回想那时又是多么无知。人在初三,身不由已,哪有不忙的道理?

刚开始初三这种快节奏的时候,我的生活杂乱无章,常常因一点小事就手忙脚乱,焦头烂额,凌乱的脚步总也跟不上。

现在习惯了,时间偷去了我的空闲,我开始忙碌。

早上不再迷恋暖暖的被窝,一听到妈妈调好的闹铃,条件反射似地从床上弹起来,飞速地套上衣裤,冲到卫生间拿毛巾在脸上胡乱地抹一通,好几次急得刷牙都忘了挤牙膏。奔向妈妈准备好的早晨,三口两口地囫囵吞下肚,抹一下嘴边的油,也顾不上理理鸡窝一样的头发和没有翻好的衣领就催着妈妈上路。

在学校更是忙碌,虽然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事——上课、写作业,但是因为忙碌,感觉生活很充实。

傍晚,载着满身的疲倦和满书包的作业回家,吃过晚餐真想好好睡一觉,可是不行——那一本本的作业、一张张的试卷、一摞摞的课外练习还等着我呢。强打起精神,咬着笔盖苦思冥想,脑子如被爵士鼓敲打着一样嗡嗡作响,正在高速运转,想要攻克一道道难题。

每天就这样在两点一线上踩着快节拍前行,不再乱了手脚,我会紧紧跟上它。

初三,生活的快节奏,它不会等我,只有我去追赶它。

篇11:吸入快节奏的压力

漫长而繁华的大道,不知会是谁抬头仰见随风轻曳的梧桐翩翩飘落:尾随于过往的车辆,隐没前方;空旷无际的碧绿田野退迹都市,零星的油菜花田窜长在小土丘上。都市流光溢彩的背后,又有谁为重浊的空气买单?

关于世博标志,或许也是见者无心,设计者有意:和谐以人为本的"世"字全添墨绿一笔。以绿色托起一个城市等价的负荷--这便是2010的上海印象。

盛秋的一日,我迈着碎步,忽见一株略显低矮的白玉兰树,与周遭的参天绿荫相较而言,不见高答。却赢以淡淡芳香。现今,不是白玉兰当季之时,但眼下之景令我却步,恍然醒悟自己的健忘--玉兰证实上海的象征。我想:赞之以洁净高雅,并不为过!它的沁香宜人恐驻足不了行人匆匆的步伐。在世博的步伐中,也伴着青葱、伴着飘香。只是谁记得?那白玉兰的芳香?记得上海往日种种?

当上海成为国际航运、国际金融中心…

当磁悬浮代表的是上海的速度,环球金融中心代表上海的高度…

当经济高度发达却已是无人知晓昔日的申城只是个小渔村,是逐步形成的海纳百川的文化精髓造就当下的繁华……

只有花没变,树依旧--常青常落,四季轮回。默默注视这个城市的新陈代谢,却也见证了:不知不觉早期的质朴文化和风土人情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磨灭尽了……

江浙小镇有古味颇浓的乌蓬小船,它们泛于脉脉江面。木橹轻摇,推去岁月的斑斑锈迹,如今的古色古香倒成了小镇们的识记。到底是岁月沉积下来的厚重东西,拉拔着这一方水土的一方人--这江南水乡留给他们的是无限思考。

杭州亦有潋滟西湖连带的风荷美景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而西湖也确实恩泽了这一带的居民。他们不忘生于西湖之畔,夏荷、秋藕自然也是督促他们不可忘本。文化的养料流进了他们的动脉。

不同于杭浙一带,上海的历史尤为短促……一张张泛黄的上海老照片娓娓道来着时代的变迁,不无例外地总有一抹绿色伫立旁边,或许只是一些焦黄而有模糊的影像,却也像是重大变革的见证人,也许今日的它们亦然伫立在那里,只是身旁的建筑变了。它们还是它们,亦然用其旺盛的生命力输送鲜活动力。

黄浦江的老摆渡船、曲窄的上海弄堂、欧派风格的石库门……诸如此类:那是经历岁月洗礼而留下的精粹。海纳百川成就海派文化,这都是上一辈的记忆--正如这一代的我们将2010直根在我们血脉中。那便是一个绿色时代的青葱惬意。

吸入快节奏的压力。

呼出闲适清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