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乡的习俗作文900字

家乡的习俗作文900字(20篇)

篇1:家乡的习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你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吗?别急别急,君情听我慢慢道来……

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说到习俗,我们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争先恐后的赶在第一时间去社庙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不一会儿,村子里、镇子上,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怎么样?我家乡的习俗有意思吧!你家乡的习俗呢?不防也说来听听吧!

篇2:家乡的习俗

元宵节,家里甚至连汤圆也没有……

突然发觉,在我们身边,古老的传统习俗正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开始被人淡忘,直至遗忘。

像元宵节吃汤圆、寒食节吃冷食等,如今记得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情人节、圣诞节之类的外国节日。

是什么让我们遗忘了我们原有的习俗呢?

有人说,我们并没有忘记最原始的习俗,只是把它们过得简略一些,或者是放在心里面记着而已。可是,我要说,它们如今已经被简略得快不存在了,而年龄越来越小的孩子,知道的传统习俗也越来越少。

是忙碌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的脚步越来越快。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一刻不停留地赶路,生怕耽误一分一秒宝贵的时间。所以,他们忘记了习俗。那为何圣诞夜的路上总是异常的热闹,还有那么多彩色的圣诞树,那么多的"圣诞老人"?

年轻人喜欢过"洋节"。在情人节送玫瑰和巧克力,在圣诞夜狂欢……几乎成了一种潮流。仿佛不这样做,就落伍了。久而久之,这些节日代替了中国的习俗。

是不重视吗?刚开始是简化,然后再简化,最后索性就不记得了。

终于,我找到了缘由--这根本就是没有认真重视它。

篇3:家乡的习俗

  我的家乡在长兴,那里是一个习俗很多的地方。

  我的家乡有许多的习俗,如: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把家里打扫干干净净的。来来往往的人去做客。客人来到家里,总要泡一些糖茶和茶叶茶来给客人们喝,与主人聊天。到吃饭的时候,长辈总要坐在上座,桌子上会有很多的菜。

  吃完饭后,客人在走之前会给孩子们一个大红包,孩子们拿到红包一般都会很高兴。晚上,每家每户都要放爆竹和烟花。天空中的烟花五彩缤纷。色彩明丽。我家也放了烟花,有大的,有小的,不响的,响的……各种各样。烟花放了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到了半夜时,我们也要下楼去放爆竹,表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那时还要吃饺子,表示新一年的第一顿饭。这就是我们长兴过年的习俗。

  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吃月饼,赏月亮。看到月亮我往往会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仿佛看到嫦娥在月宫里偷偷的哭泣。元宵节我们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

  我的家乡有很多的习俗,这里的习俗都是有很大的意义在里面。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这些习俗,我们也要懂得这些习俗,我们也要懂得这些意义。我爱我的家乡。

篇4:家乡的习俗

  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人口最多的大城市。许多人认为,在大城市过的节日,习俗没有在农村过得那么“有声有味”。中秋节,农村的月光总是比城市的皎洁;重阳节,在农村轻松就可以找到的山岭和茱萸;但在城市中已变得奢侈;在元宵节,农村独有的鸟叫,元宵节才过得更有情趣等等。但是,在我心中,重庆过春节时也有着一种独特的风味。

  春节,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迎接春节的到来。远远望去,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灯光,这灯光不是一般的色彩,而是五彩斑斓的,将春节的到来和团圆的喜悦如春雨般——“绵绵情义”洒向了大地。

  在春节这场“戏剧”中,主角的位置非鞭炮莫属了啦!在小区里,总会不时发出震人心扉的爆竹声,让人心潮澎湃。放下手中的作业,带上老爸老妈,一起到楼下小区指定放鞭炮的地儿玩上几回合。瞧去!一发接一发的烟花如飞天银龙般直冲云霄,一个个爆竹如昙花一现,照亮我们的心灵。相信在这么强大的力量下,被天神锁进深山的“年”肯定不会再来祸害人间了吧!

  春节,不论是什么地方,做着怎样伟大事业的人们,总是会回到家中,与家人,亲戚朋友聚一聚。每到饭点,走廊上的酒肉味沁人心脾,让人防不胜防,垂涎三尺,真想对那些美味“大开杀戒”。吃完了晚饭,五湖四海的朋友,亲人们开始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家常,其乐融融。夜深了,我们连睡觉的影都还没有。

  说起春节,怎么可以少了“压岁钱”这出压轴戏呢?每当孩子们收到长辈们用红包装满祝福的沉甸甸的“压岁钱”的时候,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同时,为了表示对长辈们的敬意,我们做儿女的也不望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婆这些至亲献上一杯热茶。

  春节就如浮云朝露般悄然而去了。但是在正月十七的夜晚,孩子们面带微笑地睡了,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因为在那“压岁钱”的保卫下,在新的一年中会平平安安;父母也面带微笑地睡了,你也别问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相信在晚辈那饱含温情的茶水的祝福下,新的一年必定会一帆风顺。

  中国古代文化不仅仅是传统的习俗,而是一种精神文化。小时候爱春节,为的是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压岁钱;现在爱春节,为的是与家人们多聚一聚,多聊一聊,发扬一种孝、礼、敬的优良品质。



篇5:家乡的习俗

到了寒假,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春节。

春节前几天,家里的老人就会把辛辛苦苦养了的猪、鸡、鸭给杀了,鸡和鸭会拿去祭祖。大人们还会去买一些糯米,把糯米洗干净后,把猪血拿去锅里热。家的锅跟我们现在用的锅不一样。它的直径大约有1。3米,要烧柴才能用。把猪血烧到杏色,捞出。然后把糯米煮熟后,加入猪血,烧到凝固。捞出放在蒸笼里等它凉了,我们称它为“米血”。

大年三十,大家把米血拿出来蒸熟,把杀好的猪肉拿出来,再杀几只鸡、鸭。晚上大家把它们煮熟,至于好不好吃就看大人们的手艺了,大人们还煮了年糕、面条、鸡汤等等。有些还会去市里买一些小菜,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吃着年夜饭,谈着喜事,碰杯说祝福语。

大家吃完年夜饭,就在一起看春晚,不一会儿又到门口去放烟花。

初一,早上到处都是鞭炮味,还在睡梦中的我,被一阵阵鞭炮声被迫叫醒了,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飞一般地跑下楼,吃完早餐,和爸爸一起去拜年,而妈妈要留在家里接待客人。

初七、八要“进香”。开着车,来到别的村的寺庙里烧香,那香长1米,直径5厘米,不一会儿有人来表演舞狮,大家看得可高兴了。当快要结束的时候,大家就敲着锣鼓绕着寺庙转几圈,便回家去了。

家乡的习俗可真多呀!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6:家乡的习俗

我的家乡湖南平江一直都有年三十晚上去辞年的习俗。

家乡有句话说年三十晚上的火,十五的灯。年三十晚上天一黑,家家户户都会将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敞开大门等待着别人来辞年。人们相信家里来辞年的人越多,来年的运气会更好。

辞年首先出动的是孩子们,所有的孩子都会在年三十的晚上提着灯笼或打着电筒,背着或提着包包,挨家挨户去辞年。每家每户都备好了糖果等着小孩。小孩子一般都是成群结队地去,还没有走进人家家门口,就高声的说着某某伯父,某某伯母请你们辞年啦!恭喜你们过了热闹年! 主人就会热情地招呼着,尽量一一叫出小孩的名字并将糖果逐个分发到小孩早已准备好的包包里,有些大胆的小孩会挤上前去,生怕自己没有分到。我的家乡习俗辞年我的家乡习俗辞年我的家乡习俗辞年 已分到的小孩连声说着多谢后就去另一家了。有时一次小孩来的多这边还在分着糖果,那边已分好的小孩已在隔壁邻居家里说着吉利的话语了。真是很热闹!记得我们小时候伙伴更多,会跑上一个村子几十个生产小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仅分糖果了,有些人家会派各式各样的鞭炮,还有各种零食,甚至直接分钱的都有了。等到到家的时候都是包包被装得满满的。有些甚至中途会送几趟回家。我的家乡习俗辞年我的家乡习俗辞年我的家乡习俗辞年

稍晚一点点,年轻人开始出发了,一进到别人家也是会像小孩那样高声说着恭喜吉利的话语,说得主人家喜开颜笑的。年轻人一般就不会像小孩子那样跑得快了,一般每到一家就会坐一下才走,围坐在主人早就准备好的火炉前,摆满了零食、水果、高级烟酒、茶水的桌子前。年轻人也都会约好好几个人一起的,大家会围坐在那里讨论着这一年的开心事,讨论着来年的打算。特别是现在好些人都在外面,都只有趁这个机会才见上一面,这样的团聚真是很好。 有时正好遇上好几伙人同时到一家更是热闹。

再晚一点的时候年老一些,辈分相对小的大人们也会去别人家辞年,可能是开始他们也要留在家里招呼别人的原因吧,所以才相对晚些才出门。同样是会很开心地说着请辞年和一些吉利的话语。一般辈分高年龄大的人就不用出门。这样的人家里会有更多的人去。主人家里有辈分高年龄大的即使是躺在床上不能起来,晚辈们都会很尊重地到老人家床前请辞年。

整个年三十年晚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到处都可听到请辞年,恭喜你们过了热闹年的声音,一直到12点的时候,开始听到热闹的鞭炮声了,开始了接天皇(也就是迎接新年),辞年才算结束。现在有钱人多起来了,年三十晚上放的鞭炮多了很多很多,有些人家会买上一车子鞭炮来放,因此放鞭炮也等不及到12点就开始放起来了。

篇7:家乡的习俗

  立夏,我们的习俗是吃茶叶蛋、称人、吃咸肉饭。还有一个很好笑的传说,在立夏这一天千万不要睡午觉,否则你这一个夏天都要昏昏沉沉

  这一天,妈妈烤了茶叶蛋,烧了香喷喷的咸肉饭。吃得我们是赞不绝口,于是,我向妈妈请教了咸肉饭的做法。

  首先准备好了瘦肉、香干、香肠,把它们都切成丁,花生米用高压锅炖熟,再把糯米饭蒸熟。往锅里倒入油,把切好的肉丁倒进去爆炒,再把香肠丁,香干丁,花生米倒进去炒,加入调味料,最后把事先蒸好的糯米饭也倒进去。功夫最大的就是炒糯米饭了,因为它有粘性,不容易炒开,所以要花很长时间,使他们变成一粒一粒而不是一团一团的。就这样香喷喷的咸肉饭就做好了。如果你要使它的颜色好看点可以加些红萝卜和豌豆粒。

  立夏过了,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到来了。


篇8:家乡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是我国最大的一个习俗,也就是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在这之前我们要做好多事情,比如:那时要买年货、放鞭炮、吃团圆饭、发压岁包和拜年,都是我们家乡必有的习俗。

在年三十,家里的大人都很早很早就起来,开始请“年神”到家里来吃饭。早上八点,开始准备给老人和小孩的红包,中午就开始吃团圆饭的时间了,下午三点,去买烟花,晚上六点,还是请“年神”到家里来吃晚饭,“年神”吃好了,才轮到我们吃饭,吃完饭后,我们小孩子的节目也越来越丰富,可以放烟花,看电视春节联欢晚会,真是有趣极了!


篇9:家乡的习俗

按照老家的习俗,二十岁以上的男女,就可以订婚了。订婚分为两种,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在海岛上的居民,大多是父母包办。

父母包办,首先要父母能看得上的;其次要门当户对,地位大致相当,经济上能够互助也成,像一家买烧饼,一家种高粱,两家就有了联姻的基础了,极有可能就成为“米换饼,饼换米”的乐呵呵的新局面了。

既然两家父母说成了,还要看儿女是不是“品貌相称”,所以,下面双方父母就会找个机会,定个时间,让男女彼此有个沟通的机会。

男女按照约定来到了一个人较少,并且比较幽静的地方,开始交流,双方父母负责在旁边看火候,一旦谈得投机,就会会意的笑笑,然后各自回家,以给他们谈论的余地。

这时,只剩下这对男女了……

黄道吉日,大街小巷一条龙似的摆着流水酒席,大喇叭“呜离哇、呜离哇”直闹腾。招亲戚、唤朋友,大家你一杯,我一口,谈往事,唱祝词,场面热闹的很。那酒坛子,不是“KK”式的罐子,而是陶瓶,大多是自己烧出来的,来不及了,才买几罐。里面装着的都是土白酒,外面都用红布封着,中间还粘一个大大的双喜,散发着浓浓的乡土风味。这真是个大喜的日子。

拜完堂后,再过几天,他们就会“远走高飞“,去开拓他们自己的新天地。

篇10:家乡的习俗

中国是一个大国家,由许多许多的城市组成,每一处地方的食物不同,语言不同,习俗更有差异。


每年快到春节,人们都要以各种方式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土生土长的徐州有这样一个惯例,把一张张的黄纸折成一个锥形,用线一个一个串起来,还会把一片片金黄色的纸叠成一个个大元宝。最后再成袋成袋的将这两样东西烧给祖先。每到快要上坟的时候,妈妈总是为这事“牺牲”好几天。而在连云港,这一切都不需要费太多的精力了:先买来一沓子黄纸。将黄纸分成二三十张一摞,用底面是一个古代铜钱状的“纸锣作文https://Www.ZuoWEn8.Com/子”,像盖章似得把“铜钱”刻在纸上,最后再将这些黄纸分散成扇子状,这些工序完成以后,我们就能带上酒肉饭菜去祭奠祖先了。


春节期间,我们也不能光祭奠祖先,还要热热闹闹的图个吉利呢!


瞧,那高高的、挺挺的,站在寒风里的叫“摇钱树”。顾名思义,就是摇一摇就能掉下钱来。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在每家每户的院子里看到这些挺拔的“摇钱树”。爷爷每年都不惜花大价钱买来又高又茂盛的“摇钱树”,希望我们全家都能发大财,行大运。我家乡的习俗十分有趣吧,有空儿,你们也来亲眼看看吧!


篇11:家乡的习俗

中国,一个文明古国,论起习俗,可谓“一地一样”花样繁多,单新年习俗,就五花八门。但亘古不变的是那份喜庆和热闹。

在 我的家乡,新年从腊月二十几就开始了。二十九家家都准备好年货,门上贴好了“福”,有的人家还挂上了两盏大红灯笼。这天中午,照例要吃顿好饭,还要拜神 家。下午就该大扫除,门窗擦得亮亮的,屋顶扫的净净的,桌上摆满了瓜子和糖。小孩子们手中已拿上了大小的鞭炮,大街上整天都噼噼啪啪的。大人们也已经在准 备新钞,用来装红包。年前这几天热闹的很。

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晚上是要吃饺子的,一般是肉馅的,吃完了饭就去看看春晚。因为初一要起早,大人一般都不睡,可小孩子就顶不住,把新衣服放在床头,早早就睡下了。别以为一睡就着,家家都放拍炮,鞭炮、花炮,什么震天雷、窜天猴、笛音炮,声音此起彼伏,整整响一夜。

大 年初一,凌晨三四点钟,就被妈妈叫起来了,睡眼朦胧的,一看见新衣服立马精神起来。穿好新衣服,好好打扮一番,要去拜年了。先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再给爸爸 妈妈拜。给家人拜晚年就该吃饺子了,正月初一不让动刀,不让说不吉利的话,还不能吃荤。不过白菜馅儿的饺子还可以凑合的。

吃 完饺子就要去给本家的亲戚们拜。爸爸和弟弟最累了,要给长辈磕头。女人就要轻松多了,鞠个躬说句吉利话,就完事了。爸爸领着弟弟去拜年,妈妈带着婶婶们去 拜年。我做为家中的长女也只能在家待着。爷爷奶奶也不闲着,在门口放好席子,铺好垫子,一拨一拨的人来拜年,贼热闹。我呢,更不闲着,我守在大门口,见有 人来,先给他们拜年,坐等红包拿来了。

渐 渐的东方泛起鱼肚白,天上还残留着花炮的烟雾,来的人也渐渐少了,大火都困了,来不及吃午饭,一个个倒头就睡,连小孩子也被赶回家睡觉。晚上又是一顿大 餐。这一天一大家子的大当家要去请新媳妇来吃饭,表示这个大家庭接受了她,而当院的老媳妇要做陪客,带着新媳妇认当院人。初二,媳妇们要带着丈夫孩子回娘 家拜年。过了这几天,年也算安静点了,等过了十五,吃完汤圆,年味也就渐渐淡去了。

新年那么热闹,那么让人留恋,不知多年以后这些习俗是否还能保留。但我想,不论怎么变,家人不变,一家的和乐不变,幸福就不变。


篇12:家乡的习俗

  当我瓜瓜落地的时候,就与这片故土结下缘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家乡都有自己的习俗,但是每个家乡的习俗都是不一样的,但我的家乡有些习俗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在我们这里,有两个习俗,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第一个是在每过春节的时候,爷爷或爸爸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在过年这几天中,不管早饭还是晚饭,在还没吃饭前,爸爸或爷爷就会拿来几个碗,把炒好的菜夹一点分别放在碗里,再往碗里倒一点酒,盛一点饭,放在堂屋神龛上,点上香,然后爸爸还拿来了很多纸钱让我们烧,过一会儿,爸爸又把刚才点好的`香分别插在厨房灶上,后来才明白这是家乡一个祭祖习俗,每当过比较重要的节日,就会像这样来祭拜。

  还有一个习俗是我听奶奶说的,已经流传很久了,有可能只有我们这里才会有的,那就是我们这里嫁女时的一些习俗,就是新娘在出嫁时,新娘会跟自己的母亲和亲朋好友在一起哭,她是这样哭的:“叫声爹来叫声娘,不孝女儿嫁他乡,谁来照看爹和娘。天上星子颗颗挨,女与爹娘要分开,养育之恩重泰山,割肝孝敬都应该”。哭了爹娘还要哭兄弟姐妹,哭的内容是那么的朗朗上口,每哭一个亲朋好友,他们都会给新娘一个红包,在还没出嫁前,新娘要穿上父亲或母亲的鞋子,当要走时,新娘要和自己的弟弟交换新的鞋子,新娘把事先准备了一个红包给弟弟,这场婚礼也就算完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哭嫁,是我们这里已经流传千年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真是意义深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且非常的有特色,这些习俗给我的家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篇13:家乡的习俗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在不同的地方,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习俗。

在温州水头这一带,有许多很惊悚但又很好玩的习俗。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温州水头的习俗吧!

首先,我们温州水头人大部分都是信佛的。每到除夕的时侯,广大群众就会选出一个有神或神运降临在他头上的人,让他从20多米长的,有火的,很烫的地面走过。每次见到那场面,都让人我看着直起鸡皮疙瘩。但是,那个人还是大胆地从有火的路面走过。一切好像真如有神助一般,那人就好像一点儿也没事,直挺挺地走过去。

还有一个更让人激动地一蹦三尺高的习俗,就是——如果走过火地的那个人没事,那么就还得坐在一个“刺猬椅”。那是一个个长满铁刺的座椅。只见那个人就直接走上前去,用力地坐了下去,竟也没事,吓死我了!

你说呢?温州的非文化传统习俗是不是很神奇很独特?是不是好玩又有趣呢?

篇14:家乡的习俗

  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有趣!你们在这比赛烟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爸爸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大礼炮。爸爸慢慢地点燃了礼炮,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篇15:家乡的习俗

  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有趣!你们在这比赛烟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爸爸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大礼炮。爸爸慢慢地点燃了礼炮,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篇16:家乡的习俗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寒假也随着开始啦。我们打算回老家过年,我和哥哥都盼着快点回老家。经过妈妈的一番准备,我们出发了。


  经过长途跋涉,爸爸辛辛苦苦开了8小时的车,终于回到老家了。回到家里,奶奶已经买好家乡美味可口的大螃蟹,等待我们了。奶奶看到我们到了,马上端出一盘金黄色的大螃蟹,闻着香喷喷的大螃蟹,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抓来吃,这可说我和哥哥的最爱,我和哥哥抢吃起来。很快,这盆大螃蟹就被我们消灭了。


  吃完螃蟹奶奶就开始做年饼,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习俗,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饼,既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又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它的材料是用糯米泡湿之后磨成粉,然后用糖水搅拌,就变成一大坨迷糊团。接着抓一把糊团揉扁,拌入馅才,包起来放进锅里蒸熟就好了。我和哥哥也跟着瞎揍热闹,觉得好玩极了。


  我们家乡过年还有许多习俗,比如唱大戏、舞龙神、狮子拜年……,家乡的习俗可好玩了,我爱我的家乡——雷州。


篇17:家乡的习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新年里,我的家乡一陆丰,也有不一样的习俗。

  在我的家乡准备过年时,家家到几十里买年货,要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号在新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大扫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将垃圾、灰尘扫走后,就把买的吃的摆上桌,让客人和家人吃。在这一天,已经渐渐会有客人来做客了,无论是隔一面墙的邻家亲戚,无论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会赶来做客。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海鲜与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这一夜,在广场上会演“潮剧”,会有很多人前往观看。不仅如此,在广场上还会有人在赌“鱼虾蟹”,时不时连小孩子也会拿着十块、五块前往去赌一赌,因为过年开心。此时此刻,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因为都去看戏了。

  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这一天,大人们都在家中看看电视什么的,只有小孩偶尔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到临,有一个高潮到了,许多的人都蜂拥而至、三五成群到自己的亲戚家拜年,小孩子都应接不暇,嘴里不停说着“新年快乐”等吉言,然后不停收着红包,到下午时会有舞狮不断进入一户户人家,舞狮代表吉祥,意味福气来了,大家都十分乐意它们进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要过去了。在正月十七过去,家乡的`新年也就算过去了。学生们该去上学,大人们又去照常工作了。虽然新年过去了,但小孩还会放放鞭炮,还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来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过去。


篇18:家乡的习俗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州,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除夕前一两天

除夕前一两天,大人们忙得手忙脚乱,买鸡呀,买鱼呀,买鸭呀……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和被都清洗干净,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除夕

除夕夜家家热热闹闹。主户们准备着一年中最丰富,最有意义的团圆饭。煮好饭后,大大小小必须”祭祖宗”,然后用焚香祷祝。最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能体现出家乡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放鞭炮。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绝。烟花”嘭”一声,响彻云宵,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人人脸上扬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一首诗这么写:”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年。”所以,人人都不睡觉,都要守岁,都盼望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没有除夕那么喜气洋洋。潮州人在正月初一不能讲脏话,不能哭,不能打架……这一天还不能扫地,应把扫帚藏起来,让垃圾积下,说是堆金积玉。到了晚上,长辈要给小辈钱,而且都是用一块红纸包着,这称为”压肚腰:意味一年都富富裕裕。然后,大家都穿得漂漂亮亮,后辈先祝福长辈,长辈再给小辈期望。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所以,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向亲戚朋友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正月初二,三

到了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一提,什么饼干呀,什么糖果呀,什么瓜子呀……虽然礼物都颇薄,但礼轻情义重,表达了对家乡的切切思念。

元宵节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照亮了大街的每个角落。几百个灯,各有各色,各有各图案,各有各形势,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人们就开始了舞狮,舞狮由两人合扮一头大狮子,一人扮小狮子,另一个扮武士,狮子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摇头摆舞,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一眨眼,春节悄悄地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新的一年,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在这里,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事,津津有味地品偿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看四处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聆听四处每一声喜庆的祝福。走在小镇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你都会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烟花不断涌现,我们所看到的烟花越来越美、人们燃放的烟花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年我感到变化很大。除了晚上八点钟的春节联欢晚会外,到了十二点左右,也就是午夜零点时刻,我们又能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啊!

篇19:家乡的习俗

  每年夏季一进入伏天,到村里来卖西瓜的商贩络绎不绝。只要来一个卖瓜的,几乎全车售完。买瓜的村民都是用麻袋装西瓜,每家都买一麻袋。开始我很好奇,心想吃的了那么多吗?随吃随买多好啊。后来我才发现伏天多买西瓜是家乡的一个习俗。

  为什么伏天多买西瓜?有什么好处?——后来我才明白是两个原因。

  一是做西瓜酱。家乡多数人家都会做西瓜酱,而伏天卖的西瓜最多、最便宜(现在一元6斤或7斤)。这时做的酱最好吃也成本低。

  二是便宜多吃。我村大多数农民处在吃饱——吃好阶段,还没有保健意识和条件。什么便宜就吃什么,伏天西瓜最便宜,所以就多买多吃。有的人家饭后吃西瓜就不喝粥了;有的人家吃馒头就西瓜,就不做菜了……

  今天来了一个卖西瓜的小贩,一元6斤,大家争相购买,我也买了一小袋共8个,我也不做酱,只是留着慢慢吃——这也算入乡随俗吧。

篇20:家乡的习俗

  过春节啦!春节是我国最传统的节日,各地的人们会用不同的习俗来欢度这个节日。唯一相同的是晚辈们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会给我们压岁钱。你们知道压岁钱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祟”。有一大户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小偷,两人将钱币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前,把红纸包着的八枚铜钱放在了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祟不敢再来侵扰了。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这就是压岁钱的来历了。今年我给长辈们拜年,收到了许多的压岁钱。我想用压岁钱请婆婆爷爷吃顿火锅,再用剩下的压岁钱送一副手镯或一条项链给婆婆。

  压岁钱是长辈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可不能乱花哦!要用在一些有意义的地方,小朋友你们的压岁钱会怎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