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草原的读后感600字

草原的读后感600字(16篇)

篇1:草原的风景

我国的草原很辽阔,最令我难忘的是坝上草原,从北京向北走230公里就到了坝上草原。

那里幅员辽阔,风景优美,每天的早饭是馒头、小米粥。

草原的春天是树木刚刚发芽的时候,大树脱下它棕色的衣服,穿上鲜艳、迷人的绿衣服。小草慢慢的生长,就象我们从婴儿变成长大的模样。

夏天,正是树木繁茂的时候,也是蚊子出来散步的时候。草原的夏天,是个炎热的季节,不过,树木正被太阳滋润着,爱抚着。

秋天,也正是大树、小草换下衣服的时候。它们脱下衣服,勇敢的在寒冷的冬天休息。还有庄稼,那些庄稼红红火火,就像奥运会的圣火照亮了天空。可以用一句诗来说:霜叶红于二月花”,还可以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来形容。

冬天,是最寒冷的季节。也是小朋友最有趣、喜爱的季节。有的小朋友打雪仗,有的堆雪人,还有的小朋友在河面上滑冰。这是因为,坝上草原的冬天特别寒冷,河里的冰非常厚,再加上冬天的冷风,直接把河水冻成一个大冰块。

坝上草原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篇2:草原的羊

  春天的一个早晨,大羊和小羊去草原上玩。那里有绿色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野花,美丽极了!

 小羊饱饱的吃了一顿。小羊说:“咱们去小溪边喝水吧。”大羊又带它来到了小溪边。小羊喝足了水,它看见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就高兴的跟蝴蝶玩耍起来。
   在回家的路上,小羊说:“今天我玩得好开心啊!”  


篇3:草原的秋季

我的家乡在坝上草原,这里的四季美景有着与城市明显的区别,其中最醉人的在我心中还是草原的秋季了。

草原的秋季是从秋风染黄草尖和白桦树叶子开始的。温柔的秋姑娘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挥一挥魔法棒,一夜之间就将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变得金黄。辽阔的坝上草原,就这样走进了一年之中最美的秋季。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以这里被誉为“牛羊的世界、白云的故乡……”而每年国庆节前后这段时间,是家乡秋意正浓之时,所以每年这时候慕名而来的人简直是不计其数,甚至有很多外国人跋山涉水而来,就为一睹这里的秋景。早上的第一束晨光洒向山谷,草原新的一天拉开了帷幕,黑夜中寂静的山岗瞬时焕发了生机,大片大片的白桦林也点燃了金黄色的树叶,照亮了整个草原。那瓦蓝瓦蓝的天空,偶尔飘过的白云让来这里观光的游客内心得到了平静,灵魂得到了净化!

在浩瀚的草原上,无论你置身于哪里,你都可以看见连绵起伏的山岗,大片大片的牛羊和四通八达的水系。如果你运气好,可以赶上一阵秋雨,那么你将会得到拍摄的最佳机会。那细细的雨丝将草原的灰尘一一洗去,只留下那蓝得深沉的天空,黄的闪眼的草原。抓住微暖的阳光穿过薄薄云层的那一刻,那时荒无人烟的草原深处将会呈现一幅绝美的景象。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中,其实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隐匿在白桦林和草原深处的人家,这些人家才是草原的真正主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们始终坚守在这一片土地上,让草原的人气生生不息。秋天草原的牛羊也是最肥硕的时候,所以在草原、溪边、山谷间处处都可以看见大片大片的牛羊。这些生灵,为单调的草原添加了无限的生命力。

那散落在草原上的白桦林永远都是坝上草原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下,在湛蓝天空的和金黄阳光的映衬下,你可以看见白桦树笔直的树干,金灿灿的树叶。如果一阵秋风袭来,你可以听见“哗啦哗啦”的响声,看见满地的金黄。那大片大片的黄是坝上草原呈现给人类最美丽的秋景。

篇4:草原的红日

草原天亮得特别早,早上四点左右就要起来看日出。

四点钟左右的草原,万籁俱寂,一切如墨染就的一般,只有蒙古包附近的几只孤灯在茫茫草原那冰冷的空气中与天空时隐时现的星星交相辉映。

渐渐地,东方的天际成了靛色,远处的丘陵显现出了那优美的轮廓,一道橙红色的光从丘陵背后升起,慢慢地,一长条,刚刚走出山的阴影,动作很慢,仿佛一个小姑娘不肯走上舞台似的,那孤独伫立着的苏鲁定长矛也只是一个黑影。

丘陵后的天渐渐亮了起来,范围越来越大。远远地,小山坡上的敖包被映成了一个小黑影,几匹早起的马儿静静地伫立在小山坡上,隐约可见,他们没有一个嘶鸣,也没有猛地打一下响鼻,仿佛不愿打破这日出前的静谧。

不久,一道红霞铺洒开来,那丘陵与天相接的地方一片金黄,那金黄的光伴着红霞,照亮了远处的蒙古包和马群。那蒙古包、那马群以及山坡上的敖包都如同被镶上了金边一样,有了灿烂的光彩。

天边的红霞渐渐淡了,退去了,那金色的光在升腾,天空越来越亮,草原上的一切都更清晰了。

那金黄的光升腾着,酝酿着,太阳就在这酝酿之中突然跳了出来!开始时,只是一个小角,渐渐地,他抖动着一身金光,越升越高,最后,就如同一只浑身火焰的雄狮,一跃而起,抖出了万道金光,此时间,草原仿佛一片漆黑,只有这头雄狮在苍茫天地间放射出华光万道!

广袤的草原沐浴在璀璨的金光下,美好的清晨,是草原的开始,那一轮红日,是草原的生机,也是草原的希望!

篇5:草原的魅力

我一直向往着一个地方——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650米—700米,总面积约9.3万平方米。这里有“中国第一曲河”之称的莫尔格勒河,她宛如一条玉带,蜿蜒在草原上,河水两旁鲜花盛开,牛羊成群,骏马奔腾……

在我的想象中,夏天的呼伦贝尔草原是最美的,那天高云低。刺眼的太阳照射着这“牛羊的天堂”。如果我在那的话,早晨,我就会从蒙古包里缓缓地走出。伸着懒腰,望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生呼吸一口长长的气,心情放松了许多。早餐喝着鲜牛奶,尽享皇室般待遇。太阳从东边徐徐升起。我则会跟随着牧民来到这宽阔的草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几朵白色的大花。我低下头,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从远处传来一阵琴声,牛羊停止了咀嚼,慢慢地抬起了头,我侧耳倾听,琴声中含有一种意思:啊!草原,牛羊快乐的天堂。我爱你!

为什么呼伦贝尔草原有如此不可抗拒的魅力?因为它的美。现在,我仿佛身临其境,陶醉于它,太阳从西边缓缓落下,夕阳照着蒙古包。牛羊也吃饱了,回圈了,鸟儿也飞回巢里了,牧民也累了一天回家了……

草原又恢复了夜晚的宁静,它入睡了……

篇6:草原的美景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是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新的愉快……  

课文中的草原重视那么美,每每让我回味无穷。我是多么想去见见美丽的大草原啊!这次,妈妈在的公司要去大草原去。你说呢!我可能不去吗?于是,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了草原。  

这次我问去包头。在车上,就远远地看见几座蒙古包,除了蒙古包,全是碧绿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一下车,就看见蒙古族人民热情地欢迎我们。他们带着哈达,端着烈酒,来到车前。我们一下车,热情的蒙古人们就给我们戴上哈达,让我们品烈酒。使我们感到蒙汉情深似海。  

蒙古人们引着我们进了蒙古包,一进蒙古包,我发现屋顶有一个洞。我想:这可怎么办?万一下雨了,那还不得“水淹蒙古包”啊!后来我才知道,上面是通气口 ,也能合住,四周有窗户,这是有草原特色的房子。  

离开蒙古包就是辽阔的我期待已久的大草原。进了草原就是别具一格,到处碧绿,绿得生辉。走啊走,走啊走!好像永远走不到尽头。走着走着,我们到了敖包边。敖包相会大概就出自这里吧!我们绕着敖包走,左三圈,右三圈,又各自许了一个愿。  

我们还走进了牧民家,看着白得像朵花的小绵羊,品着牧民阿姨给我们端来的新鲜的奶茶·奶酪。别提有多高兴了。随后我们看了精彩的摔跤。随着暮色降临我们开起了篝火晚会。我们和牧民一起唱歌跳舞,感到非常快了!  

草原就是不一样,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去品草原的美景,还有蒙古牧民的热情。

篇7:草原的故事

在车上坐了六个多小时了,眼皮变得厚重,头随着车一摇一晃的,不时撞在车玻璃上,有时微微睁开眼,转个方向,继续睡。“大家醒醒,我们的希拉穆仁大草原就在前面了!”导游的提醒打破了车厢的宁静。一阵伸懒腰的声响,紧接着是拉开窗帘,灿烂的阳光直直地洒进昏暗的车厢。后座的小朋友兴奋地大喊:“终于来到大草原了,我做梦都想来!”我也直了直身子,睡意全无了,嘴角禁不住地上扬。

下了车,吃过午饭,我们便骑上马,往草原深处漫游。头顶上方是大朵大朵的云,无锡的云是一片一片的,薄薄的,带点灰色,而这里的云是一朵一朵的,很厚实,白净到有点不真实,像画出来的。不拥不挤,形状都差不多,底面像是用刀削过那样平整。阳光时而被遮住,时而又从云层的缝隙中挤出一丝笑容,只有一丝却很灿烂。在云的上方,能看到蓝天,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蓝天,干净得容不下一粒尘埃,一种洁净得能让你忘却一切、忘记压力、忘记烦恼、忘记世界、忘记自我的蓝色。面对这样的天空,你什么也说不出口,唯一能做的就是仰起头,静静地欣赏。

马儿慢悠悠地前行,我们是一队马一起前进,有时马儿们喜欢挤在一起,有时两匹马会互相踢打,闹着玩,这可吓坏了坐在马上的我们。我只能死死地抓住马鞍上的铁圈,防止马打架时被甩了下去。但只要马倌大喝一声,马儿立刻低下头,好像知错的小孩,乖乖地向前走。待走到较平缓的地方,马倌会一声“嘿!跑嘞!”于是,马儿们齐刷地往前跑,我一边是很紧张,更紧地握住铁圈,双脚蹬着马蹬,使身子微微前倾,身体跟着马上下颠动。一边也是开心,从未有过在马上驰骋的感觉,扑鼻而来的是伴着泥土气息的青草香。我大口大口地吸,好不畅快。“哇!”我扯开嗓子,释放快乐。我觉得自己不再是水做的江南女孩,而是豪放飒爽的蒙古姑娘了。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草原深处。一眼望去,草原没有边际,这是一个绿色的世界,茫茫的草原,一直延伸到与天的交界。生活在城市的我,第一次有如此开阔的眼界,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草原,仿佛能包容一切。我伸开双手,用心贴着草原跳动,心胸顿时开阔了。一阵微风吹过,草齐刷刷地向前波动,像绿色的海洋,几群牛羊摇动着尾巴在吃草。我顿时为那些城市饲养场里的牛羊可怜起来,牛羊,就应该生活在这里,过着天堂般的生活,无忧无虑,它们是天的孩子。

听导游讲,“希拉穆仁”就是“黄色的河”,我想,莫非就是黄河吧。由于今年一直没有下雨,草原的草不是很茂盛,可是我已经很满足了。我享受着自然创造的美景,我把自己融进大草原中,我倾听每一株草的细语,我享受每一丝阳光的抚摸,我欣赏每一群马的英姿,我观看每一朵云的嬉戏。在这里,天地成了我,我成了天地。

返回蒙古包不久,夜幕降临,草原是静谧的。或许,这时的草原才称得上真正的草原,没有任何人去打扰,留他一个人静静地呼吸。草原是有生命的,我相信,我听得见他的呼吸。天换了一件深蓝色带着星星花色的衣服。作为他的孩子们睡觉的被子。在每一株草都沉沉地睡去以后,他才缓缓闭上眼,草原真正地安静了。

我轻轻地关上门,静静地灭掉灯,我不愿意打扰草原,我也睡了,跟着草原,沉沉地睡去……


篇8:草原的精英

我是草原的精英,是野性的化身,是食物链上端的猎者。没错,我就是匹在险恶的大自然中饱经磨难筑成钢铁意志的野狼。

我在辽阔的草原上迎风而立,耸动鼻翼作嗅闻状,颤动竖立不曲的耳朵作谛听状。突然一股梅花鹿的气息扑鼻而及,我的双眼放发着绿光,就像天边最耀眼的星星。我的眼角可怕地吊了起来,嘴角歪扭了,露出白里泛青狼牙,仰天长嗥一声,便像离弦的箭蹿了出去。

气息越愈强烈,一股血腥味混含在空气中。看到猎物了,我逐渐放慢脚步,栗子般的肌腱一块一块像受到排斥似的凸突了出来,眼中充满血丝,耷拉似的尾巴像被人拎了起来,笔直的挺着。全身的狼毛想钢针般倒竖起来,我的前爪在泥地上抠出一条泥沟,上下颌左右嚅动着。前肢蹦直,后腿屈蹲,尾巴和臀部形成一个平面,一场狩猎即将收网。

说时迟,那时快,我后腿一蹬,半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形线条,电光火石间,闪过一道白光。没等警觉的梅花鹿反应过来,便扼住脆嫩的喉管,让它像一只瘸了脚的动物,软塌塌地倒下。鲜血从它的颈窝里缓慢地地落下来,空气中弥漫出一股甜腻腻的血腥味……

这便是弱肉强食的大自然,环环相扣的食物链。别说我这是杀戮温情的食草动物,其实这是在保护大自然生态:狼吃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吃草,狼粪滋润草。生存重要,强者当道,优胜劣汰,人的社会且不如此?

我的同类越愈渐少,人们对狼的厌恶似乎已经根深蒂固。我们的生活很不好过:不但要捕捉猎物填饱肚子,避免变成饿俘;还要与豺虎豹狮等为天敌;避免人们的杀戮与天罗地网。为什么人们就这么恨我们呢不?在茫茫词海中,都是贬低我们的词。为什么呢?万物都是平等的,何况我们也并非惨无人道,只是遵循食物链的游戏规则而已。

生命的残酷竞争、追求辉煌的过程,成为了生活的负担。我们也并非是无恶不赦的罪狼,请良心未泯的人们,手下留情,给我们一席生存之地,可以吗?还我们一个安宁的家吧!让我们共建和谐大自然,还天地一片太平。

生态平衡已无可挽救,你们的觉悟都已经为时已晚了。我们的兄弟姐妹已不足1000余匹,以后你们只能站在远远地观赏着曾经风度翩翩的野狼,一饱眼福了。

篇9:草原的味道

我们成长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有不一样的味道,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苦,还有的辣。我就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有点甜有点苦,好像巧克力般的味道。

前年的暑假里,我们一家去塞罕坝草原游玩。那天下午,骄阳似火,游程的安排是骑马。我们选好了马,爸爸利索地上了马,可是我望着比我头还高的那匹金毛骏马,不知如何上去是好,治好呆呆地站在那儿。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马场的一位阿姨把我抱上了马,她告诉我和爸爸,握紧缰绳,然后让马慢慢走起来。

望着那蓝宝石似的天,看着那绿意盎然的大草原,我的心情别提有多舒畅情不自禁地喊着:“驾——驾——驾——”听到我的叫声,牵马的阿姨就让马小跑了起来,这下可糟了,我内心晴朗的天空一下子多云转阴,要问为什么?我的pp痛起来了。我赶紧喊到:“跑慢点,快跑慢点,我的pp受不了啦!”阿姨立刻拉住缰绳让马停了下来。我的pp这才得到了一丝“安慰”。

这时,妈妈骑着马赶上来了,她举着照相机叫我拍照留念。看来我只好强忍着痛配合一下妈妈了。为了给我多拍些照,妈妈不停地让我摆pose:一会儿上马跑,一会儿下马走,一会儿牵着马,一会儿拉上老爸合影;“一张。”“再来一张!”“看这里,马上就好!”妈妈拍得不亦乐乎,我那隐隐作痛的pp可遭罪了。

终于拍完了,我们也不知不觉来到了大草原的深处。放眼望去,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美丽动人。我一屁股坐在大草原上,就像坐在了一条柔软的绿毛毯上,望着眼前的美景,我可怜的pp终于得到了彻底的安慰。

现在,每每翻开那一张张照片,那股巧克力般的味道就会涌上心头。

篇10:草原的风景

汽车在草原上的一条公路上疾驰着,放眼,无尽的绿向后飞去,又在前面无限的延伸……

内蒙古、草原,我的第二个家,时隔七年,我带着不一样的心情,更成熟的心智,更敏锐的感官回到了这里,感受遥远土地的召唤和热情,聆听难得一见的草原的声音。

下车,站在草原上,被无尽的绿包围;闭眼,张开双臂,能感受到,风在舞蹈,在歌唱,在享受草原给它们提供的无限广阔的空间。它哗哗地掠过草原,呼啦啦地越过牛背,刮走牧人的帽子。这就是草原的声音吧,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总想象能跨马驰骋于草原上,感受当年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的豪情,终于,我也跨上了马背。牵好缰绳,夹紧马腹,蹬好马镫,牧马人一拍马屁股,马就走开了。身体随着马儿踩的节奏摇晃。“登登登”“登、登、登、登”清脆的马蹄声回荡在草原上空,这也是草原的声音吧。

蓝天、白云、绿草地,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那草原的呼唤,多么亲切的呼唤。那嘹亮的蒙古人的歌喉传达的是这样的呼唤,那成群的牛羊的叫声传达的是这样的呼唤,那摇摆的草儿也在表达着对我们的欢迎。对于这片陌生而又亲切的充满无限向往的土地,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哈达、烈酒、歌声、舞蹈、手撕肉、奶茶……

我似听尽了草原的声音,似享尽了草原的热情,却仍无法坦然地离去,这片土地……

篇11:草原的景色

国庆节期间,爸爸驾车带我、妈妈、弟弟和大姑姑到若尔盖草原去旅游。我高兴的嘴都合不拢,活蹦乱跳,因为我早就想看看祖国的壮丽河山了。

终于,汽车出发了。我们行了三天三夜到了若而盖大草原,四川省最大的草原之一。那里有牦牛和山羊,这些耐寒的动物身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记号。爸爸说:“盖上这些印,是免得把山羊和牦牛搞丢了。”这些动物漫山遍野,数不胜数,在辽阔的草原上,它们就像一个个黑芝麻和白蚁。下了车,我和弟弟就去玩了,还不到一小会儿,就连5秒钟也不到,我俩跑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就东倒西歪地说:“我……我缺……”还没说完,又喘气。爸爸在摄影,摄到了雪山,可爱的动物、线条柔美的小丘……忽然,一团乌云挡住了天空,但没下雨。草原上,云层可以看的清清楚楚,有从白到灰的过渡关系。姑姑说:“你们看,那天空就像电脑游戏里的天空。”我想的确是啊!蓝的天空,有立体感的白云,虽然紫外线强烈,但气候还是寒冷,我们都穿着厚厚的、毛绒绒的羽绒服,到车上就热了起来。我们玩了半个小时,坐上车就去其它地方了。

在我们回成都的路上,在九黄线上看见了四川省的气壮山河。白白的雪山和云像人间天堂。我们赶紧拿出摄像机,拍了整整五分钟。妈妈说:“你看,白云和雪山连成一片,像我们进了仙境。”这种境界里,我和弟弟都看得惊呆了,嘴里像塞了泥团,无话可说,赞叹不已,因为我们第一次看见雪山。我们离雪山越来越近,路也开始打滑,雪就在路上。其实,一下车就可以摸到雪,但我们没下去玩雪。因为一下车,无人区的土匪就会抢劫。爸爸慢行经过雪山,我和弟弟难过的告别了雪山……

我回到家想,祖国的景色真是巍峨雄伟啊!

篇12:草原的故事

“我明天就要回去了。”

“这么快啊,这个学期还有几个星期啊。”我渴望留住他。

“这是我爸爸的主意,我也……”他无奈地低下头。

“我不由得想起,那天——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介绍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李涉,希望你们以后能好好地相处。”老师介绍着这位新同学。他给人以很孤僻的感觉,而且又是刚到这儿,所以也没什么人和他打交道。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一的早上。那天我早早地到了学校,刚进教室,就看见空荡荡的教室里有个身影在那儿修理椅子。是他,李涉。他也看见了我,笑了笑:“我的椅子坏了,所以……。”

“哦,要帮忙吗?”

“不了,已经好了。”

我看见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流了下来,就把手中的纯净水递到他面前。“谢谢!”我习惯性地嘴角扬起15度,转身坐到座位上。

体育课上,他突然坐到我身边,又突然地问我:“你见过草原吗?”

“没有,不过我很向往。”

“在我的家乡有一大片的草原,而且传说谁能看见草原发着光,谁就能拥有永恒的友谊。”

“你见过吗?”

“不,没有。”

此后,我和阿涉就成了好朋友,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小河岸边,大树下,走道旁,时不时总能看见我俩的身影。

可今晚,他却对我说他要离开,这无论如何都让人难以接受。

“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我怀着最后的一丝希望。

“嗯!”

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颊,晶莹的热泪从眼角滴下,落在手上。

“别哭啊。”涉安慰我。我转过脸,这才发现他的眼眶和我一样湿润了。“涉,你……”他忍住了悲伤,笑了笑,握住我的手:“闭上眼,我们会看见发着光的草原。”

闭着眼,一片无垠的草原,美而纯洁。美丽的草原,散发着金黄色的光芒。草原上站着两个男孩,他们同样发着光,奇妙的光芒把他们紧紧地包围,紧紧地靠拢,就像是一体的,不会分开的,此时此刻,他们属于永恒。

涉终究离开了,但我们的心去紧紧的靠拢在一起。因为我们都属于永恒,拥有永恒。

篇13:草原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想用一首诗来描绘草原,但想来想去,只有这一首,也或许只能是这一首。对于草原,始终都有一种模糊的向往。说是模糊,是因为似乎关于草原的一切都枯黄。一团团叶子扎在一堆,又被抄近路的人脚上的泥土挤压成一滩,病恹恹地趴在地上。四处来往的行人,即使从它们的身上踩过,也感觉不到什么。只是一片草罢了。至于生命的声音,他们自己的尚且不知在何处,又怎能听见这一片枯草的呢?

人是多么的悲哀啊!他们费尽心里地铲去了土地上一切无用的绿色,建起宏伟的高楼大厦。然而却又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于是企图用一点自然来作为点缀。他们骄傲地以为,用金钱、科技和劳动,可以创造或还原一切。但他们却唯独还原不了生命。除非,先还原了自己。

人们时常说,人生最美的季节是在童年,抑或是在青少年。因为在那个时期,人活得最有朝气。但我始终觉得这个缘由并不完全。毕竟人的一生,鼎盛之期是在中年。人到中年,对一些事执着只会有增无减。很难说,人在这时吧不是积极的,向上的。如果说在这时怀念起从前的朝气蓬勃,倒不如说是怀念那一份生命的单纯。因为不知道世界有很多身外的诱惑,只是为了自己心中简单而天真的梦想而努力成长,不正是年轻人的生命特质么?虽然他们的力量幼嫩而渺小,却不为这世界的“规则”所动摇,因而显出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来。这时候,人最像草,也最有草原那一份蓬勃和广阔的气概,不像在物欲的引诱和世事打磨下的中年人一样,患得患失,在近与退,舍与得之间挣扎徘徊。对于那些深陷于物质漩涡的人来说,逝去的天真也只有怀念了。但为什么不曾给自己留一点呢?为什么不再为自己找一点呢?留不住了,找不到了。就像使我们一面一点一点地活埋着自己,一面悲哀地唱起挽歌。这真是一种“幽默”!

每当我在这无尽的悲歌里感到空虚、疲惫与恐惧的时候,都会想起草原来。想起吹过草原的风,想起被风吹过的草原上奔涌的生命的河流,不禁心驰神往。然而这种向往也变得模糊起来——如果有人比我更先抵达了那里,那里已是什么模样?会依然,和我心上的草原一个样么?还是,已经回荡起生命的悲歌了呢?


篇14:草原的美景

我一直喜欢草原的美景,一直到今天,因为那片草原不管春夏秋冬,都有着生命的色彩。

春天到了,从美梦中醒来的小草就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争先恐后的从大地妈妈的怀抱里伸出里一个个毛茸茸的小脑袋,东瞅瞅西看看,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让他们好奇的东西了。一阵风吹来,它们就欢快的迎着春风跳起舞来。

夏天来了,小草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它们穿上了深绿色的衣服,暴风雨来临了,小花已经被雨打的立不起腰来,庄稼也被吹得东倒西歪,而小草却挺着胸,昂着头,像一个不怕风雨的战士一样保卫着大地妈妈。

秋天,风一吹,小草就摇身一变,变了一身金黄色的衣服,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张金黄色的地毯,好想去上面睡上一觉啊。但是小草们很快就枯萎了,它们把自己变成肥料,贡献给养育它们的大地妈妈。

冬天,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没等几天,这片草原就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看上去是一片死气沉沉,但是在地底下就不一样了,小草们在底下欢快地交谈着,但它们唯一的主题就是春天还有多久才能来呢?但是它们说着说着就睡着了,但是春天不会再远了因为下雪的声音,春天的序曲。

篇15:草原的美丽

  在中国,有一个地方,它叫大草原!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

  进入大草原,映入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绿海”。一阵微风吹过,“洪波涌起”,那样子,十分壮观。

  草原还是“鸟的天堂”、“树的天下”。放眼望去,一棵棵大树笔直地站在路边,一只只小鸟都聚集在这儿,为大树歌唱、为人们歌唱。啊,真是心旷神怡啊!

  对了,草原上牛羊成群,一只只牛在悠闲地吃着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最有趣的要算马儿了。一匹匹马在草原上吃着草,“嘶——”马儿撒尿了!奇怪的是,马儿的尿并不是人后面拉出来的,而是在中间“射”出来的。到处都散发着马尿的臭味。

  草原,它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美丽的大草原一定会更加美丽的!


篇16:草原的夜晚

从房间里出来之时,广场已经喧闹起来了。

很远就闻到烤肉的诱人香味,走近看挨着墙的地方,已经摆着好几只烤熟的全羊,金灿灿的。我舌尖的味蕾已无法抵制这一切。假装不经心的撕一块下来,却发现是撕不下来的。你还得精心地,小心翼翼地将它与旁边的肉分开,好半天才能尝到这让人欲罢不能,似是欲将舌头都吞下去的极品美味。

忽然察觉身边的人愈来愈少,将刚刚扯下来的羊肉丢入嘴里,还未来得及咀嚼,便被好友猛的一下拉走了。推推搡搡之间,不觉就到了人群的最前端。蓦地,我感到自己的眸子瞬间亮了起来!那一刻,健壮的大汉手中高持火把,嘴里念念有词,随后将火把向空中一掷!这人疯了!那一刻我的想法就是这样。但随后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火把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顷刻间落在了早已准备好的木柴上。燃起来了,燃起来了!一人拿起一桶油往火里一浇,随后猛的退回。霎时间,火焰划破了漆黑的天空,越烧越高,越烧越旺。它点亮了木柴,也点亮了人们心中火热的激情。众人心照不宣地手拉手围出了三个大圈,围绕着火焰,旋转着,跳起了踢踏舞。唱起来了,跳起来了。

热情的草原姑娘经过了精心的妆点,那鲜艳的色彩在少女的衣裙之上汇聚一堂,形成一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草原青年握着话筒,唱着豪迈的草原情歌。歌声仿佛要穿透整个草原一般,响彻云霄。迎合着这别具一格的歌声,少女踩着舞步在舞台上旋转着,一圈,一圈,又一圈……草原变成了载歌载舞的天然舞台。我凝视着那无数在空中飞舞的火蝴蝶,逐渐恍惚了。可是真正令我着迷的不是火焰。

舞台上的歌手唱着,忽然一群年轻的男女穿过人群,在舞台前的空地歌兮舞兮起来。从他们的衣着上不难看出他们的身份——草原本地的食客。他们丝毫没有感到难为情,就在那里又唱又跳又笑。我诧异于这样的万丈豪情,但也惊叹于这样的万丈豪情,相比之下,我们江南水乡之人的含蓄,倒是显得扭捏了。同样的草原舞蹈,由穿着皮夹克的草原食客跳起来却有了另一种独特的风味。

忽然间,有几道流光冲向了苍穹。我抬头望去,一簇簇烟花倏地在空中爆开,在空中绽放了一瞬间的美丽之后,便融入黑夜,消失不见。

在空中一直闪耀的,是星子。在广袤的草原上传荡的,是豪迈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