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佰观后感

八佰观后感(20篇)

篇1:八佰观后感

八佰是什么,是八佰块钱?是八佰建房屋?然而都不是,是八佰名壮士。这部影片,细致地刻画了战争的独特环境和身处其中的中国军人的成长历程以及中国各界的反应和转变。影片以一匹被束缚着象征民主和自由的白马为线索,深刻地暗喻了战争的本质和普通人民对光明的渴望。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界,地狱与天堂,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也使我们的心情沉重,久久不能自拔。

再绑紧点

随着日军的火力加重,国军越来越抵挡不住了。随着一声巨响,四行仓库被砸出一个大洞。日军马上就要攻进来了。在这关键时刻,一位英雄站了出来,他叫陈树生。他在全身绑了许多炸药,说了一句:娘,孩儿不孝了。便跳了下去。接着,有许多英雄也跳了下去,临走前还不忘说说绑紧点。这一下,使电影院的人热泪盈眶,使我们肃然起敬。我不禁想:如果我在那个年代,我会不会像老算盘一样苟且偷生。会不会从苏州河游到租借。想到这儿,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守护军旗

军旗,代表着尊严,但是,四行仓库,没有军旗。于是,一位伟大的女子,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决然的带着一面旗帜,顺着苏州河,从租借游到了四行仓库。好比从天堂游到了地狱。她来后,整个四行仓库的官兵敬礼。团长谢晋元把军旗升在四行仓库顶上,日军觉得这是对他们赤裸裸地挑衅,于是,使用飞机,对旗帜进行扫射。一人到了,下个人补上,坚持了很久,旗帜屹然不倒,说明中华民族没有被打倒。

全体冲桥

当上级对谢晋元宣布全体撤退的时候,他懵了。为什么会撤退?其实,这场战争只不过是国军做给国际看到,想让国际上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同情中国,以求国际支援,其实,那场会开不开没有什么意义,看似推迟了,其实已经结束了,他们能做的,只是冲桥,用血与泪,唤醒华夏四万万同胞,他们最后死的很壮烈,故事也就结束了。当你问他们为什么拼命守护上海的时候,他们会回答,因为,那是我们的家!

弹指一挥间,中国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华为已成为了中国科技制造业的旗帜。这面旗帜,就是信心,不仅挺起了中国脊梁,鼓舞着无数中国企业与国人,也为中国科技业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就像《八佰》一样。这面旗,就像上海四行仓库楼顶的国旗,纵有千疮百孔,我辈也必须前赴后继,护其迎风飘扬,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


篇2:八佰观后感

实不相瞒,作为一名军迷、史迷,笔者对《八佰》有着强烈地期待(从笔者发的最早的预告片就能看出管虎新作《八佰》首曝预告孤军誓死护国燃到爆)。《八佰》是自20__年《百团大战》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又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大制作的历史战争片(20__年的《捍卫者》虽然也是抗战片,但是投资少,知名度也小的多)。

不同于很多抗战剧,《八佰》是有着真实的史实背景的。具体的笔者就不多说了,自行百度或看网上多如牛毛的科普贴,也可以回顾初高中历史书内容。

笔者的人教版高中历史书抗日战争单元讲正面战场给淞沪会战不少笔墨,并着重提到了姚子青营长600壮士(500余人)守宝山县城和谢晋元副团长“八百壮士”守四行(háng)仓库的事(现在教科书对正面战场的篇幅和范围比对岸多不少)


篇3:八佰观后感

从影片公布的信息来看,电影《八佰》耗资逾5亿,于20年底在苏州拍摄,历时230天。其中,剧组为1:1还原真实场景,挖了一条长达200米的“苏州河”。论布景花费,《八佰》在近代华语电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虽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参与,但鉴于出品方华谊兄弟、影片题材以及戏份的关系,我们认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预算的大头。另从影片预告来看,战争场面相当震撼,预算确实是花到了实处。

但是考虑到电影《八佰》临时(因技术原因)撤档,对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辑(为了过审)带来的剧情缺失、立意表达不明确等风险,我们认为电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约在10亿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预期,调整至20亿元。

显然,《八佰》是华谊兄弟的一步险棋。若是电影原版顺利上映,从题材、制作、卡司班底来看,20多亿票房基本没得跑了。但是考虑到为了上映而进行的妥协,确实是给片方带去了一定风险。

因此,我们预计电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15亿元左右。若影片经过撤档风波后依然没有丢掉本来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冲击20亿朝上的票房成绩。只是即使达到这个成绩,对于华谊兄弟来讲,也只有30%左右的利润空间。毕竟5亿成本太高,而且话题又过于沉重,还放在这个贺岁档上映,想要票房超预期真是太难了。

另从电影《八佰》的拍摄历程来分析,我们判断该片的原预算应该在3亿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长了影片的摄制周期,导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

若是3亿就能拍出《八佰》,按照15-20亿的票房预期计算,华谊兄弟则有望收获67%-122%的收益空间,而不是现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赚30%的窘迫境地了。


篇4:八佰观后感

  八月份,电影大作《八佰》即将上映的消息纷纷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观众们还是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的。有人预测,《八佰》上映后,其票房很有可能会超过20某某年的票房冠军《战狼2》。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电影《八佰》由管虎导演,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某摄影机拍摄的商业影片,本应该于20某某年7月5日全国上映,最后却搁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样都很清楚,《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而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并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而电影《八佰》,便讲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18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为掩护我军的行动,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军驻守四行仓库。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一营长杨瑞符集合部队作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据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一块国土,第一营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只孤军。他要求全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

  后来,谢晋元与全体官兵一起齐心协力,多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第一天战斗,我军共消灭敌兵80余名,伤敌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国人民的严厉惩罚, "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实,坚守四行仓库的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该营士兵陈德松在《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一文详细记述道:"以该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仍用团番号。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800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之说。


篇5:八佰观后感

今晚看了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说实话给我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他们也有亲人,也有朋友,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放弃小家保护大家。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铁板,多少名战士依然跳了下去,舍己为人并高声喊出自己的名字,身上绑着炸弹,伴随着炮声消失在雪国之中,你以为他们就这样白白牺牲了吗?不,他没有历史,会记住他们,他们都是勇敢的英雄,永远不会忘记!

隔岸观火的百姓们,虽然战争就在眼前,中间只隔了一条苏州河,但用天堂和地狱形容毫不夸张,一些爱国人士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刀子拼命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400多人,更是中华人民的战争!

一位姑娘给战士们来送旗,如果升旗的话,日本人就会发动猛烈的进攻,战士们会损失惨重,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他们依然选择了升旗。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他们并没有害怕没有退缩,用身体护住国旗,不让国旗倒下,一波又一波人跑出护旗,他们想让隔岸的中国人知道中国还在,他们没有亡。

直到最后,战士们都向租界撤退时,子弹如雨似的打到了桥上,一支由中国建立的敢死队拼命掩护着队友撤退,此时的桥已经不再是灰白色,而是被鲜血染成了血红色,这时他们也不忘队友,冒着生命危险把队友扛到安全区域,群主们伸出手挡挪开挡板,发了疯似的想把战士们拉过来,他们面对枪林弹雨,无所畏惧,这八佰人是真正的英雄,不只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


篇6:八佰观后感

  这部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默默的离开,这样的场景绝无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泪。值得肯定的这是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以历史为框架进行改编,刻画出在抗日时期军人民众的真实写照。我觉得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就是在大家观影结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历史。让我心生惭愧对这段历史知识的空白,这部影片是我重拾历史认知的契机。的确这样历史应该被人记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应被人铭记。而“他们”的出现就是群像而非个人,“他们”没有决策的权利,或许姓名都没能载入历史,拼死战场,为抗日战争做最后的牺牲。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各种群体各种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的讽刺,在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转变。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场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的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整部影片的故事流畅性很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中华民抵御外侮民族气节未曾改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篇7:八佰观后感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篇8:八佰观后感

  今天去看了《八佰》,看完后心情既沉重又感动。

  在战争中,死亡是司空见惯的,但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死亡离我是遥远的,绝不是我每天要面对的事。所以我对于片中人物的死亡,是不习惯的,心情压抑的。

  战争的残酷可能远超出我的想象。只是简单的交火,在短暂的时间内就会有大量的伤亡,战士们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结束了短暂的生命。死神盘旋在战场上每个人的头顶,不论年龄。这让我想起故事的主角端午和小湖北,他们年纪轻轻却要直面大量的死亡,如果不是战争,死亡离他们是遥远的。但是没有如果,战争无情,或者说是侵略者无情,在这样的环境下死亡之神离他们是如此的近。

  正是这种民族团结凝聚的精神让我感动。毕竟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就像面对战争,有人冲锋陷阵,有人临阵脱逃。但在危难之际,大多数人的心都在一起:中华民族不亡。这样自发的凝聚力让我感动。

  不止于此,每一位在战争中尽职尽责的将士都值得我的敬佩。正如片中所说:你们是英雄。他们在保护着我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罢了。抗日战争最终的胜利,离不开他们的牺牲。从短期来看,他们的牺牲毫无意义,国军连走麦城,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但从长期来看,到了抗战胜利,便就有了意义。没有他们的坚持付出,就没有后来的胜利。后来的后来,也许都不一样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

  战争早已结束,电影也已结束,但斗争还没结束,国际上依然不宁静。美国带头制裁抹黑中国屡见不鲜。弱小不一定挨打,但被打了就一定打不过。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尽可能地保护自己,予以还击。

  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希望我能见证新时代的到来。

篇9:八佰观后感

  看了《八佰》这部英勇壮烈的抗日影片,我很受鼓舞、感触颇深,内心充满了感慨、无奈、愤怒和不屈。也看到了在日本侵华时期,由于国力的不济和时局的动荡,国人所表现出的无助和麻木,以及以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的绥靖态度。

  影片讲述了在淞沪会战中,为了掩护国民军队第88师撤退、为了唤醒国人的抗日热情、为了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为了证明中国军队还在战斗,国民军队五二四团镇守四行仓库,用鲜血筑起坚实的抗日防线,用区区400血肉之躯打退日寇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击,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奠定坚实基础,为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侵占全中国的狂妄计划起到重要作用。影片用一次小战役,深入刻画了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军队奋勇抵抗外来侵略,誓死保卫民族尊严的英勇气概,以及中华民族视死如归的坚毅顽强。虽是小战役,却是整个抗日战争的缩影,反映出战争的凄惨和悲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四行仓库里的“八佰”勇士,拼死守卫上海的英勇行为,让人感动,他们的勇气让人敬佩,他们用鲜血铸成抗日战争的坚固长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也彻底唤醒了失去信心和勇气的麻木国人和沉睡的中华民族,彻底改变了世界对日本侵华的丑陋罪恶行为的纵容态度。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军队没有放弃抵抗,他们一直还在英勇地战斗,“中华民族没有亡,中国没有亡!”

  影片深入刻画了租界区歌舞升平、霓虹璀璨和仅一河之隔的四行仓库内悲惨壮烈、血肉模糊的强烈对比,展现抗日战争时期旧中国的没落和悲哀,民族意志力的松散、涣散,国家存亡岌岌可危。国家太需要一场英勇悲壮的战斗,来鼓舞人心、重新凝聚民族力量,来震慑外来侵略。此刻,四行仓库里的“八佰”勇士浴血奋战,保卫家园的壮举,正当其时,在淞沪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聚燎原之势。

  影片塑造了国民军队宁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无数被卷入战争的普通百姓的视死如归。在这“八佰”勇士中,很多只是“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很多还只是孩子,但面对国耻家恨,毅然选择捐躯报国,捍卫民族尊严。虽无名于史册,但他们誓死抗争的勇气和决心,深深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不朽丰碑上,烙在了祖国人民的心中。

  当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旗帜,虽千疮百孔却依然屹立在四行仓库顶上时,当租界的铁栅栏伸出国人接纳的双手时,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篇10:八佰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会涌动出一股豪情。

就好像是透过屏幕,我亲眼看见这些勇敢的战士,民族的英雄,用鲜血,用生命唤醒了我。

在这部电影中,没有准确的主人公;确切地说,每一位奋战到最后战士都是主人公。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铁板,一名战士毅然选择将炸药绑在自己身上,面对子弹,迸开的血花也不值一提;他的牺牲绝不是无谓的挣扎,无用的表演。每一位高声报下自己的名字,伴着轰炸声消失在血烟中的战士,都是无畏的英雄。

一开始,百姓隔岸观火,硝烟弥漫到眼前,却依旧毫无警戒之心;但这其中有一直忧心耿耿的民众,他们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这让所有人都看见,这场战斗不是这单单四百人的战斗,是全中华民族的战斗。

而在最后,向租界撤退之时,他们面对弹雨无所畏惧;我坐在椅子上,看见他们身后溅起的血雾,脑中忽然浮现鲁迅先生的话:“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是的,在这血色之中,我真正看见了希望,那希望穿越时间,燃烧在我胸口之左;这八佰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们前行在血雾之中,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人民。

八佰,不止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

篇11:八佰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会涌动出一股豪情。

就好像是透过屏幕,我亲眼看见这些勇敢的战士,民族的英雄,用鲜血,用生命唤醒了我。

在这部电影中,没有准确的主人公;确切地说,每一位奋战到最后战士都是主人公。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铁板,一名战士毅然选择将炸药绑在自己身上,面对子弹,迸开的血花也不值一提;他的牺牲绝不是无谓的挣扎,无用的表演。每一位高声报下自己的名字,伴着轰炸声消失在血烟中的战士,都是无畏的英雄。

一开始,百姓隔岸观火,硝烟弥漫到眼前,却依旧毫无警戒之心;但这其中有一直忧心耿耿的民众,他们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这让所有人都看见,这场战斗不是这单单四百人的战斗,是全中华民族的战斗。

而在最后,向租界撤退之时,他们面对弹雨无所畏惧;我坐在椅子上,看见他们身后溅起的血雾,脑中忽然浮现鲁迅先生的话:“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是的,在这血色之中,我真正看见了希望,那希望穿越时间,燃烧在我胸口之左;这八佰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们前行在血雾之中,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人民。

八佰,不止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

篇12:八佰观后感

电影《八佰》讲了抗日战争期间,淞沪战场上,八百名战士在上海四行仓库奋力抵抗日军进攻的故事。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这些战士的爱国精神。

这部电影有许多让人落泪的地方,不过,这两个地方才是最让我感动落泪的。

第一个情节,是战士们正在休息,而鬼子却逮住这个机会,靠近仓库,架上梯子,想打战士们一个措手不及,这算不算是一群老鼠想要占领猫的领地呢?看到这里,我心想:“日本鬼子真可恶!居然偷袭,怕是不敢正面进攻吧,真是一群瓜怂!”中国军人发现了鬼子,马上拿起枪奋力抵抗。可小鬼子哪是这么好打的,就这一次日军进攻,中国军队就损失惨重。我们的战士有的被打断了腿,有的被炸断了胳膊,有的直接牺牲了……当电影放到这里时,我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心中似乎有一团熊熊烈火。我心想:“我一定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将来报效祖国,让祖国更加强大,绝不会让任何侵略者再敢打中国的主意!”

第二个让我感动的情节是800名战士一起升旗的情景,他们当着日军的面升旗,这是对日军极大的羞辱。于是,日本鬼子就派来飞机轰炸,想炸倒国旗。许多中国战士开枪保护国旗,可国旗的架子还是断了。但架子一断,一群人冲上去,用自己的双手和胳膊稳住了架子,这些英勇的战士就像一座地基,把国旗死死地稳住。不过,飞机又来了,“打打打打……”一串串子弹飞了过来,打入那些战士的身体。又有一群人冲了过来,抱着国旗架子,不让它倒下——毕竟这可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啊!战士们可真是一群爱国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有一颗爱国的心,才让日本人不能轻易占领上海。中国有那么多爱国的人,中国怎么可能灭亡呢?

此时,我想到,如果所有中国人没有抵抗,而是投降的话,那日本就会占领上海,占领南京,那现在的地图上就没有“China”,而是一片大大的“Japan”,可以说,这无数战士的牺牲换来了现在强大的中国。他们绝不低头、爱国护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人永不屈服、绝不后退的精神换来了今天我们的平安,换来了今天中国的强大,也换来了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绝对地位,那些烈士虽然离开了,但他们是伟大的,值得我们铭记!

八佰精神,永不消亡!

篇13:八佰观后感

听大家都说《八佰》是部不错的电影。来到影城取票,坐电梯来到六号厅,不多久,电影开始放映。

《八佰》改编于真实事件,取材于抗日,讲述了上海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百壮士(其实只有400人)留守四行仓库,顽强抗战四天四夜,坚守上海最后防线的故事。不同于所谓“抗日神剧”,《八佰》所讲述的故事很真实,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当时的中国,以及在生命被威胁时的人性。

当时的上海还有着英、法等租界,日本侵略者在轰炸时,刻意躲避着租界。在四行仓库隔着一条河的对面就是英租界,河两边的对比如此鲜明:一面到处是废墟、浓烟,人们受着重伤,衣着破烂,在满目弹孔的仓库里,为了在英租界里的平民,他们用坚强的意志死守着四行仓库;而另一边灯红酒绿,唱戏的、玩儿牌的,人们穿着名贵的衣服,一片繁华。

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勇士,一些本是四周的保安队,也有一些懦弱的普通人。他们想着逃离四行仓库,为此他们进行了反抗,从水道钻出,逃离,甚至有人做汉奸,但三天激战也让他们成长了许多,懂得了何为祖国。

令我最震撼的还是保护国旗的一段,为了守护住高高升起的国旗,八百勇士不惜付出生命,也要让它屹立于仓库之顶。他们不顾飞机的轰炸,也不畏枪林弹雨的袭击,用血肉之躯捍卫自己的国家尊严。

看完电影,我心中震撼依旧存在。正如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现在的上海依旧有四行仓库旧址存在,它的弹孔与沧桑又何曾不是在时刻警醒人们呢?

篇14:八佰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会涌动出一股豪情。就好像是透过屏幕,我亲眼看见这些勇敢的战士,民族的英雄,用鲜血,用生命唤醒了我。在这部电影中,没有准确的主人公;确切地说,每一位奋战到最后战士都是主人公。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铁板,一名战士毅然选择将炸药绑在自己身上,面对子弹,迸开的血花也不值一提;他的牺牲绝不是无谓的挣扎,无用的表演。每一位高声报下自己的名字,伴着轰炸声消失在血烟中的战士,都是无畏的英雄。一开始,百姓隔岸观火,硝烟弥漫到眼前,却依旧毫无警戒之心;但这其中有一直忧心耿耿的民众,他们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这让所有人都看见,这场战斗不是这单单四百人的战斗,是全中华民族的战斗。而在最后,向租界撤退之时,他们面对弹雨无所畏惧;我坐在椅子上,看见他们身后溅起的血雾,脑中忽然浮现鲁迅先生的话:“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八佰,不止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

篇15:八佰观后感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我们现在的生活十分的美好,能成就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只不过是因为有别的英雄在帮助我们减轻痛苦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革命先烈无数人的努力下才成就了今天,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偌大的一个上海市,十几万正规军撤得无影无踪,只留下400多战士留守四行仓库,其用意竟然是为了几天后,召开的雅冬塔会议上各国佬们在看上海,中国队还在坚守。

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混乱不堪,在东亚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的老师和学生已让人傻傻分不清了,日本把中国打的人心不安。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起来,还有谁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不能战胜的

哪个人不怕死,可在战争面前我们中国战士们,做的是保家卫国,不顾一切后果的拦截敌人,一场生与死的战争。

所以我们要学习中华人民的勇敢坚强,不怕困难保家卫国的精神。

篇16:八佰观后感

明天就是国庆节了,王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在香江电影院包了场,带我们班的同学们一起去观看了电影《八佰》。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叫陈树生的烈士。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这样一个片段:当日军要炸毁四行仓库时,战士们为了保住仓库,陈树生带头抱着炸药包从楼上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他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我甚至都没有看清他的脸,就这样一位年仅21岁的小伙牺牲了,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他的名字。像这样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战士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把他们永远铭记在心!

看完电影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国家,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更加繁荣昌盛!

篇17:八佰观后感

  这部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默默的离开,这样的场景绝无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泪。值得肯定的这是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以历史为框架进行改编,刻画出在抗日时期军人民众的真实写照。我觉得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就是在大家观影结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历史。让我心生惭愧对这段历史知识的空白,这部影片是我重拾历史认知的契机。的确这样历史应该被人记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应被人铭记。而“他们”的出现就是群像而非个人,“他们”没有决策的权利,或许姓名都没能载入历史,拼死战场,为抗日战争做最后的牺牲。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各种群体各种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的讽刺,在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转变。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场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的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整部影片的故事流畅性很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中华民抵御外侮民族气节未曾改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无论大家以何种角度去解读这部电影,文明理性讨论。

篇18:八佰观后感

昨天我看了八百这场电影,剧情开始当时的四行仓库和英法租界只一河之隔,租界里灯红酒绿,赌场、戏院正常营业,街道上熙熙攘攘。然而就在河对岸团副谢晋元告诉大家:这里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是我们的坟墓。

坚守在这里的四百多人并不是想当英雄,也不想呈英雄,而是经过战火的洗礼变成勇敢的壮士,致死抵抗日本侵略者。对岸观战的大学生看到战士们的英勇战斗被感召,偷偷渡河要加入他们的队伍。战争不是浪漫,而是用生命去拼搏。谢团长明知坚守就是死亡,但他不甘心,希望战斗能重新激发战士们的信心,激发对岸民众的抗战激情。

他们都想活着,其中的人当了逃兵,把对生的希望刻画的淋漓尽致,哪怕仅仅是四百号人,在这种情况下,毅然对外宣称八百,明知道升旗会让他们更早的死亡牺牲,但他们毫不畏惧,以一种坦然面对,这是在向这个世界证明,我们还没有撤退,为的就是唤醒中国人最后的希望与血性。

这场战役我们输了,但是这群革命先辈以他们自身来唤醒了这个病态的国家,当我看到那个中俄混血的女人捐款时,她身边伴随着阵阵辱骂,她一句,我的父亲也是中国人让周围哑口无声,我在这想起了金陵十三钗,她们同样的,为了他人,为了国家。无论何等身份,大家都在为救国努力

所有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写得真好。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所以我觉得我们得珍惜当下,对得起那些年那些人的牺牲。

篇19:八佰观后感

今晚看了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说实话给我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他们也有亲人,也有朋友,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放弃小家保护大家。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铁板,多少名战士依然跳了下去,舍己为人并高声喊出自己的名字,身上绑着炸弹,伴随着炮声消失在雪国之中,你以为他们就这样白白牺牲了吗?不,他没有历史,会记住他们,他们都是勇敢的英雄,永远不会忘记!

隔岸观火的百姓们,虽然战争就在眼前,中间只隔了一条苏州河,但用天堂和地狱形容毫不夸张,一些爱国人士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刀子拼命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400多人,更是中华人民的战争!

一位姑娘给战士们来送旗,如果升旗的话,日本人就会发动猛烈的进攻,战士们会损失惨重,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他们依然选择了升旗。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他们并没有害怕没有退缩,用身体护住国旗,不让国旗倒下,一波又一波人跑出护旗,他们想让隔岸的中国人知道中国还在,他们没有亡。

直到最后,战士们都向租界撤退时,子弹如雨似的打到了桥上,一支由中国建立的敢死队拼命掩护着队友撤退,此时的桥已经不再是灰白色,而是被鲜血染成了血红色,这时他们也不忘队友,冒着生命危险把队友扛到安全区域,群主们伸出手挡挪开挡板,发了疯似的想把战士们拉过来,他们面对枪林弹雨,无所畏惧,这八佰人是真正的英雄,不只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

篇20:八佰观后感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2020年的第一场电影——《八佰》。

通过观影介绍,我得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

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

“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

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