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谦逊的作文

谦逊的作文(10篇)

篇1:保持一份谦逊的心怀

  连夺两项世界冠军的年轻选手小柯直言嘲讽对手一事,在广大棋迷中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赞叹小柯鲜明的个性,有人为棋坛出现一位天才棋手而感到欢欣鼓舞。我自对有这样一位天才感到高兴,但他在决赛前夕大放厥词,我却不全苟同,保持一份谦虚心怀,懂得尊重你的对手,方才为正确的处事之道。

  诚然,年少的小柯连夺两冠,其天赋与能力实为不容小觑,且令人赞叹,但在多元的社会中,可以对他人有些看法,可以客观合理地表达出来,但绝不是让这种傲慢轻视别人的行为,成为我们所认同的为人处事方式。我们自当要对他人所付出的汗水表示敬意,而不是随意地去贬低轻视对手。有位哲人曾感叹,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是啊,不要迷失在成功荣誉的光环中,让心胸变得狭小且又自我膨胀。

  懂得尊重你的对手,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君子风度。常言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试想,倘若小柯以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对手,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一点余地,不是让人赞叹其棋艺外,更敬佩一个胜利者谦怀的风度么?尊重是相互的,正如霍夫曼斯塔尔所言,“礼貌建筑在双重基础上,既要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真心地尊重每位比赛对手,小柯既能在比赛中提升自己,又可结识一个对自己有所激励的鞭策的对手,何乐而不为呢?

  尊重你的对手,保持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和谦虚谨慎的态度,用自我修养要完善自身。相较于小柯的妄自尊大,杨绛先生用一百多年的处事智慧告诉我们,“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不争口头的痛快,不争世人的吹捧。因此,居功更不可自傲,更何况天外有人,山外有山。凡事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不断地学习深造,去领悟“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涯”的真正涵义,少点浮躁和狂妄,多一分谦逊与敬畏。

  且看,霍顿在奥运会上对孙杨的冷嘲热讽,李宗伟与林丹之间三十七次对决的相敬相惜,……同样引发众人的热议,一个胜利者的姿态不是轻视对手,而是给予对手最高的敬意,感谢这一奋斗路途的并肩竞争和对自己的激励,对此,小柯也应从中得到某些启示。

  保持一份谦逊的心怀,以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态度,尊重你的对手,并不断地完善自身,才能目光长远地向更高峰迈进!

篇2:谦逊的孔子

“这个世界没有活头了。”

“可不咧,我都没钱了。”

孔子顿了顿,干咳两声,拖者老长老长的声音,说:“上——课——了。”

在那时候,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所以都是有钱的人读书,没钱的人干苦力,只不过也有比较有天

资的,象造云梯的鲁班呀等等。

幽幽的静了下来。子路,公西华,冉有,曾皙,分别围在孔子的前面,很谦逊的样子,头都低垂着。

孔子一看这个情况不对,便就不忙讲学,就先来点氛围吧,“毕竟一堂让人打瞌睡的课不是一堂好课”。

“是说,没有人了解你们吗。今天。当你们知道有人想要了解你们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

四个人中有三个垂头不语,大胆的曾皙竟然公开耍小动作,还弄出声音,——他在玩戏子手中的琴。

“你们不要以为我比你们大,你们就认为我不会了解你们,毕竟我也年轻过。”孔子见大家都没有兴致,便自己找个台阶下。

子路,他经常用鲜亮的绸条缠住头发。整个弄的好不光鲜,所以他总爱出风头。

“老师,我认为即使仅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的一些国家,我也去治理它,哪怕时常遭到劲敌的进攻,哪怕还经常来点天灾人祸,我也去治理它,等到三年后,我可以让人民都便的勇敢,打仗时,把劲敌杀个片甲留,都让他们知道做人的道理,都会谦让呀的等第。

孔子正想到要他们再加点补课费,于是欣然自喜,不觉笑了笑。发现不对头,便装点深沉的冷笑。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吧。

那时还没有课桌和椅子,只有一只草垫子。子路得意的做下去,却不小心摔了个马趴。

众人大笑。

“冉有,你再说一下吧。”

“老师,你认为一个,方圆只有六七十里或方圆五六十里的国家,我也去治理它,等到三年以后,我一定能让人人都吃的饱,穿的暖,至于礼乐,谦逊,民风等第,还是等以后的高人来治理它吧。”

“老师,我不是那种能人,但我愿意学习,我想将来做一个小相之类的官,来管一管诸侯们的礼乐,拜见天子,祭祀等事。”

这个公西华就有点机灵,他接冉有的话说,他能管他管不了的事。

孔子笑笑,叫到:“曾皙,你说说吧。”

曾皙似乎鼓瑟太专心了,竟没听见,旁边的子路推推他,他才恍过神来。

铿的一声,他站起来,有点茫然,便推脱到:“我与他们都不同。”

孔子笑笑,说:“那你说说你的想法吧。”

曾皙机灵,他想:子路爱出风头当官,求、赤也跟着当官去。便脱口而出:“在春天的时候,我们穿上单衫,衣带飘飘的,喝着酒儿去踏青,最后到祁水去洗个澡,再到舞虞台去吹吹风,看看夕阳。”

孔子感叹:“呀!我赞成曾皙啊。”

不一会儿,两柱香的时间到了,各位学生也就下课了,子路说他请客,要他们在“聚春馆”相见。不见不散。

曾皙想,刚刚塑造的好形象可不能破坏,要不再去问一问问题吧。

“老师,你刚才为什么笑子路呀?”

孔子一见是他,上课不专心,但他的父母给得补课费多,所以还是给他讲一下吧。想起刚才的事,便立马解围。

“刚才,子路说他要让国民变的谦逊、友让,但他的行为与表现,我实在信不过。”

曾皙呆站着,象一段呆木头,正想着自己的事情;刚才只不想得到是和明姬去春游,却还得了表样。

“这方面,公西华就很好,很谦逊,冉有说他只能治理五六里或六七里的国家,难道那不是一个国家吗?公西华说他只能做一个小相,难道诸侯拜天子,祭祀。那不是大事吗?……”

篇3:谦逊的高尚人格

李光前是儒商的楷模、东南亚橡胶大王、教育家、慈善家。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芙蓉村,原名李玉昆。李光前热心社会公益的一生,深受其岳父陈嘉庚先生的影响,对新马地区和故国桑梓的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小时候,李光前的家境十分贫寒,但李光前的父亲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虽然经济困难,但也要供孩子读书。李光前小时候十分聪明,也很懂事,父母都很疼爱他。学龄时,他在南安芙蓉老家进私塾读书,接受启蒙教育。

当时,李光前的父亲虽然在厦门做生意,但是生意不好,收入微薄,要养活一家人是很困难的。所以,李光前每天放学到回家后,还替别人放牛,赚几毛钱,以帮助家庭增添一点收入。这样的孩子能不受父母喜爱吗?

由此,我联想到了自己,我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向父母要钱买零食吃。哪里会想要去赚钱,何况是也没想到那钱是哪里来的。他这种为自己家庭生活着想。为父母分担一些事情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些发钱大手大脚的人学习!

一个山区的放牛郎,后来闯荡南阳,拼搏了二十多年,终于成为了世界富翁。他一手创建的南益集团,在短短的时间里成为了世界大财团。事业有成的李光前,不忘回报社会,抱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信念,一方资助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并在其家乡独资捐助新马地区的南洋大学。马来亚大学。捐助了图书馆等。

李光前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驰骋商界的巨擘风范和难以统计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展现了真诚。正直。无私。宽宏大量。谦逊的高尚人格。这也是他赢得各民族。各阶层人士的尊重和热爱的远因。

篇4:谦逊的议论文素材

谦虚是高尚的品德。

居功自傲最终会导致失败。

知识越多的人往往越谦虚。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便是谦虚。

谦虚使人得到尊重。

谦虚并不是毫无原则地贬低自己。

真正谦虚的人是勇往直前的。

正确认识自己是谦虚的前提。

谦虚有时能给人带来机遇。

高中语文谦虚议论文素材: 名言

谦受益,满遭损。 ——谚语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

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华罗庚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虚败由奢。——陈毅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过分的严肃就是最大的滑稽,过分的谦逊就是最辛辣的讽刺。 ——马克思

伟大不过是谦虚的别名。——洪堡德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孟德斯鸠

谦虚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是美德的护卫。 ——爱迪生

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赫尔岑

美丽只有同谦虚结合在一起,才配称为美丽。没有谦虚的美丽,不是美丽,顶多只能是好看。 ——塞万提斯

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杰弗逊

真正的科学家不可能不是谦虚的,因为他做出的事情越多,他就看得越清楚:还有更多的事情没有做。——法朗士

人应该谦虚,不要让自己的名字像水塘上的气泡那样一闪就过去了。——契诃夫

谦虚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奥斯特洛夫斯基

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高尔基

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富兰克林

骄傲是无知的产物。——苏格拉底

最大的骄傲和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斯宾诺莎

高中语文谦虚议论文素材:典型论据

寄给爱因斯坦的信

——淡然面对显赫声名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后,他的名声震惊了世界。有两个美国大学生拿他的名声打了一个赌:他们写了一封信,信封上只写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收”,看他是否能收到,信果然被送到了爱因斯坦手中。他的朋友为此而赞扬他,说他的名声大到了难以令人相信的程度,爱因斯坦只是笑了一下,说:“这只能说明邮局工作做得好。”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人物,他们都能像爱因斯坦那样,对自己的显赫声名保持一种淡然的心境。

笛卡尔的圆圈比喻

——知识越多的人越谦虚

笛卡尔是 17 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也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其博学是举世闻名的。但他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有人不解,问他原因,他说:“先哲芝诺不是解释过吗 ? 他曾画了一个圆圈,圆内是已知的知识,圆外是未知的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也越长,其边缘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越大,这样,未知的部分就越多。”笛卡尔的话令人折服,也解释了为什么知识越多的人越谦虚。

诺贝尔的自传

——怀谦虚之心乃成大业

诺贝尔是 19 世纪末的瑞典杰出化学家,一生贡献极大,但十分谦虚。一位瑞典出版商要出一部瑞典名人集,来找诺贝尔。诺贝尔有礼貌地回绝了。他说:“我喜欢订阅这本有价值、有趣味的书,但请您不要将我收入。我不知道我是否应当得到这种名望,不过我厌恶过分的辞藻。”诺贝尔的哥哥想编一部家族史,请他寄一份自传。诺贝尔写道:“阿道尔弗雷德·诺贝尔——他那可怜的生命,在呱呱坠地时,差点断送在一位仁慈的医生手里。主要的美德:保持指甲的干净,从不累及别人;主要的过错:终身不娶,脾气不佳,消化力差;仅有的一个希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敬神灵;生平重要事:无。”哥哥反复劝说,并提出代为整理。诺贝尔执意不从。他说:“我不只是没有时间,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不能写什么自传。在宇宙旋涡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无足轻重的我们,有什么值得去写 ? ”诺贝尔一生不愿意宣扬自己。他惊人的业绩与他的谦虚分不开。

篇5:稳重谦逊的校长

师专三附小王庆先校长第25个教师节就要来到了,在这特殊的节日里,我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我们敬爱的王庆先校长。王校长是一位和蔼可亲,稳重谦逊,锐意进取的好校长。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学校快速发展,迅速崛起,已成为全市基础教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王校长经常用不同的方式向同学们传授学校建校以来的殊荣,让同学们爱自己的学校。采访时,王校长向我们介绍我校校徽的寓意。他耐心细致的对我们说:“同学们,我们校徽表面上看是个‘3’,细看其实是两颗爱心:大爱心包住小爱心,表示老师关爱每一位学生;校徽的中间是一个空的‘心’,表示做人要虚心;这颗心向左倾斜,表示教师要对学校倾心;并且这两颗心不是在一条轴上,表示教师对学生要“偏心”。这个‘3’好像是一个展翅高飞的雄鹰,表示我们要像雄鹰一样壮志凌云,积极进取。”听了王校长的介绍,同学们认识到能成为三附小的学生感到自豪!在我的印象中,校长还是位慧眼识英才的人。

有一次,中央电视台的刘纯燕来到我们学校和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同学们蜂拥而上,争先恐后和刘纯燕合影。我们几位个子矮小的小记者被挤在后面,被校长发现后,他大踏步的挤出人群,把我们几位小记者拉到前面,并且大声的说:“我们的小记者一定要优先,让他们写出好文章。”这件事至今让我记忆忧新。在采访中我们得知,校长是位多才多艺的人,我校“责任伴我远航”的校歌是他创作的,那脍炙人口的歌曲,倾注了校长的心血。每年学校举办的校园艺术节,读书节都是在他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取得圆满成功!傍晚,同学们都放学了,校长室的灯光还在亮,他还在思索着怎样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使每一位在三附小学习的孩子充满自信并身感幸福。望着校长室的灯光,我真想说:“校长,您辛苦了!您是三附小的耕耘者,播种者。是您让我们师生在这里感到骄傲和自豪!

篇6:谦逊的科学家

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有一颗耀眼的科学巨星,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超越了牛顿。他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在2026年,因为编辑部要出一本爱因斯坦传,但资料不全,让我去采访爱因斯坦。于是我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过去,到爱因斯坦家的路上,我不时的想象着他的样子:穿着一身整齐的服装,一副学者的样子。可是,一见面,我不禁惊讶起来。爱因斯坦,一副苍老而慈祥的面庞,头上的头发已白得差不多了,脸上留下了一道道辛苦努力为人类做贡献的“条纹”,他穿着一件白色且不整洁的大褂、一条普通的裤子和一双褐色皮鞋,那件白色大褂就是他实验时穿的服装,让人觉得他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平常人。

于是我开口问他:“您现在身为大科学家,可您在小时候,您有想过要成为科学家吗?”他笑着说:“不,我小时候算是比较笨的,曾被学校劝退过,可那时我妈妈说我一定能成为一名伟人的,可没想到这句不经意的话竟成了现实。”我更惊讶了:一个科学家竟然没有那种高于别人的架子,而且在别人面前坦然的说自己比较笨。带着这些惊讶,我又继续问:“您对于获得的荣誉是怎么看的?”他笑了一下,打开了身旁的抽屉,拿出了几个袋子,里面就是他的荣誉,他说:“这其实只是一种证明,证明了我为人类做出了贡献,我曾把这些奖牌给孩子们当玩具玩。”我想:如果所有的科学工作者抱着这种心态去工作,那该多好。

爱因斯坦又接着说:“为人类做贡献无论高低都是一件好事。”我有些好奇:他是不是觉得他做的贡献都比别的科学家大呢?于是我带着好奇心,又问:“您觉得您与牛顿比起来,哪个人的贡献更大些?”他笑而不答。这时,他看了看表,说:“实验结果出来了,我要离开了,有机会再谈。”说完之后,他起了身,朝实验室走去,我的采访结束了。我为他那谦逊的精神所打动,我从没有见过如此谦逊的科学家。像以前采访过的奥本海墨等人,爱因斯坦与他们是截然相反的。

后来他写信给我时我才知道:爱因斯坦一直认为他对于人类的贡献不足牛顿的三分之二。实际上,他的贡献以及学术成就早就超越了牛顿。这一番谈话下来,我被他的谦逊的品质深深打动。居里夫人曾说:“人类需要奉献者,需要一种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牛顿也说过:“我就像一个在海滩上捡贝壳的小孩,只不过偶尔捡到几个比较耀眼的罢了。”这两句话正好都是爱因斯坦人格的真实写照。

是啊,正如居里夫人所说:人类需要奉献者。而这些奉献者都是像爱因斯坦一样——永远的谦逊,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谦逊的科学家以及奉献者——爱因斯坦。

篇7:拥有谦逊的内心

品性之美,是一种低姿态的高贵。

——题记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被历史铭记。然而,无论是开创儒术,打破“学在官府”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老夫子,还是以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的诗作,映现出一代河山的的风云、芸芸生灵的状貌的诗史杜甫,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谦逊。

著名主持人李咏说过:”成熟的稻子会弯腰。“弯腰并非意味着低人一等,而是使得自己从争强好胜的情境中挣脱出来,守住内心的一份平静、一份谦让,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明白这道理。”公交车上青年与一八旬老人争抢座位”“吐痰女子大声‘斥骂’清洁工人”这类新闻常常出现在报导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这样被遗弃在日常生活中,而遗弃者却浑然不觉,他们遗弃的不只是个人的品性,更是一个民族的素质!

但生活就像一块美玉,即使美玉上覆有些许瑕疵,也瑕不掩瑜,它那温润的内里,仍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温家宝总理曾在一首诗中写到。而事实证明他也做到了这一点。总理在一次下机后,弯腰向一对等候多时的母女轻声说了句”对不起“,感动了世人。他的弯腰,他的低姿态,赢得了全世界的称赞与敬佩。在中国画史上有“绘画三绝”之称的大师齐白石,不似大多数文人,对自己的同行相轻,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去捧场,如此低姿态,令人赞赏。不为那“大师”的称号,只因在其成熟的外表下谦逊的内心。波兰的民族英雄居里夫人,在她发现了镭元素后,在她成为镭的研究领域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后,却真诚地向她的一位小学老师道谢。这位小学老师知识渊博吗?不是。事实上,这位小学老师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及居里夫人,但她曾经指导过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谦逊的,她常怀感恩之心,由衷的感谢那些曾经教导过她的人,这就是她高尚品性的体现。

他们是高尚甚至是高贵之人,但他们却弯下腰看见了大地,笑意盈盈。他们放低了姿态,将自己从遥远的星辰里、浩瀚的宇宙中,送到了人间。无数的星光点缀成高贵的海洋,长虹贯日,春风怡荡。此时的他们,已然站立于人生的另一高峰,在那高峰之上,你我之间,相互无言,默默微笑,暗暗祝福。

品性由品德和性格铸成。谦逊决定姿态,姿态影响性格,性格成就品德。不是争名逐利,不是逞强好胜,不是趾高气扬,更不是目中无人。品性无法从中得以高贵。品性的源泉是谦逊,是谦逊的内心,低姿态的行为。

品性体现在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体现在一言一行之中,因此人便会在不经意间自己揭露自己的本质。不知你可曾听过,弘一法师圆寂之时再三叮嘱弟子在身旁放置一碗清水,只为使嗅味而上的蚂蚁在焚烧之时能有个安身之处,人人敬仰的弘一法师,将姿态放低,便看到了世界中最为弱小的动物——蚂蚁,我为此动容,法师那低姿态的高贵,就如在淤泥中亭亭玉立,不蔓不枝的莲花,如此的高尚、圣洁,并且缀成一片,点亮了他的人生。法师的内心,热烈而早静、崇高而低微,但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是在“低微”中所蕴藏的一位智者所拥有的谦逊的内心,高尚的品性。

高尚的品性如一缕缕暖风,滋润着我们干枯的灵魂,它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寻,因此我们的国家,或是我们自己,最终所期盼的,就是人人都拥有它,虽然这看似空想,但只要“谦逊”存在,总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我的想法,就是如此,矛盾却又理所应当;

我的想法,就是这样,品性源自谦逊!

篇8:谦逊的季节

冬天是一年在最谦逊的季节。

冬天不喜欢花里胡哨,不像春天那样五颜六色,不像夏天那样生机勃勃,不像秋天那样充满金色的收获喜悦,它恐怕是一年中最朴素的季节了。

但是在那皑皑白雪下面,孕育着来年跳动的生命。冬天,用它的精力培育着他们,呵护着他们,希望他们能在来年快快发芽、快快成长,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清新的空气、丰收的粮食、给人带来美好的家园。

我爱冬天,爱他的谦逊。

篇9:谦逊的竹子

竹子你从“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看出一年四季都是翠绿,都十分的谦虚。就算Ta怒发冲冠,但见你后却会微微一笑;就算Ta愁眉苦脸,但见你后却会百折不屈。散发出的淡淡香味,使我们神清气爽。

还记得那次吗?那时的我年少无知,踮起脚尖,张开手,用力地抓住你那笔直的身体,边握边跳。却不知给你带来多大的伤害,你的叶子与你分离了,重重的摔到地上,你还在剧烈的晃动。这时一个人悄悄地走来,拉着我的衣服,将我引到板凳上,默默我的头和蔼地说:“这样你是不对的,要爱惜植物。‘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说的就是这竹子,它为尊严情愿折断,国家里就有这样的中国人,比如毛岸青这位烈士。还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它们必须要克服重重困难才长成现在这个样子,说的是竹子具有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免撩蜂与蝶。’说的是竹的清高,不与白花争艳争香,不惹蜂撩蝶。他也是我国的四君子之一,与梅、兰、菊同名。”我迷惑的望着外公:“这么说她很好啰?”“对。这也是我对你的期望。”外公笑眯眯地望着我。

竹子你永远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说的是你那勇于献身的精神。我喜欢竹子,喜欢文雅、一尘不染、谦虚、谦逊的竹子。

篇10:谦逊的贝罗尼

  十九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有一次到瑞士去度假,但是每天仍然背着画架到各地去写生。
  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正用心画画,旁边来了叁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便在一旁比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车站看到昨天那叁位妇女,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麽。过一会儿,那叁个英国妇女看到他了,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麽地方?」
  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
  叁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想起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