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身作文800

修身作文800(20篇)

篇1:修身以正心

从外界纷扰中寻到一棵清静栖身的树,我依偎着它去面对变换的生活,我以从它身上学到的修身与正心来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我愿从它的一枝一叶中仔细揣摩,去理解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准确契合,以达到“和”的功用。它便是我的心境之树——《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的本性是上天赋予的,循着本性则是道,使道不断实现,即按照道的要求不断修养便叫教化。在人生道路上要择善而行,走人生正途。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在学习后就会明白做人的道理,再付诸行动,运用到生活中,不断努力,在道德实践的征途上日益前进便会在处世之时为仁行善,自觉自愿,达到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境界“至诚尽性”,发扬向善之心,爱万物,惜万物,就可以赞助天地的化育之功。

在现实生活中,“中庸”是只有德行高妙的人才能领悟的一种天性赋予的、发自本心的智慧,要想领悟并坚守下去,必须从自身做起,使自身修养达到最高境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唯淡泊可以明志,唯宁静可以致远。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才修得一颗浩然正气之心。

正心便是“君子坦荡荡”所言,无邪念,不走歪道,谓之“正心”。从《中庸》中我懂得了“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就算在现实中遭遇不幸,也依旧不为外在力量所驱使,以不断的努力去完善自我,改正自我,来培养出一个理想中的自己。

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令计划陈水扁等高官因贪污腐败而落马,往往唏嘘不已。有时也会感叹一杯水因杯子的形状而改变自己的形体。这些例子便是受外界力量影响,失去自我的真实写照。他们在修身的基础上就失败了,又怎样去保持正心呢?

再回过来看《中庸》,难道要追溯千年去孔子询问修身正心的办法?其实正心就是在完善自我修养自我中培养出来的,择善而行,永无止境,走人生正途,以诚示人。一颗浩然正气的正心之种便会在心田破土而出。

时间划过历史的湖面,《中庸》逐渐在岁月中归为沉寂,然而精神依旧影响着现代文化,我则愿栖身在《中庸》之道中细数一字一句的精华。

篇2:修身养性

一个人,性情温和,处处体现儒雅之气,给人感觉有修养,有涵养,称之为君子。

荀子说:“性本恶”。那修养又从何而来呢?所谓修养是指修身养性的结果。孩子,文明用语,待人礼貌,不能称之为修养,而是有家教。有家教,是修养的前身。

一个又修养的人,首先得文明,口出狂言的人,他的修养与涵养体现在那里呢?他只能被进步的社会淘汰。有修养的人是性格好,别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的世界是烦躁,浮气喧天,对名利追求特别在意,而有修养的人面对那些金钱名利的诱惑只是微微一笑。

陶渊明追求恬静,飘逸,远离世喧,采菊东篱下,虽然草盛豆苗稀,却依然带月荷锄归,并不在意,道狭草木长,稀露沾衣。说明他走出了世俗,过着隐居的生活,修身养性,门前五棵柳树,衣虽破,却活出了自我,真我,本我。

再说鲁迅,用自己的思想感染他人,自认为医治好人的身体,不如医治好人的精神,他用文字唤醒沉睡的心灵,曾经地彷徨,也试图呐喊,到最后朝花虽然夕拾却也并不在意。生活给了他启示,思考给了他修养,他不会像康有为那样激情高昂,却可以用自己的思想碰撞人们心灵深处的感动,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这也是一种修养与涵养。

假如说陶渊明不去隐居,而是在官场拼搏你死我活,说得好听点是为国家担忧,说的不好听,就是放不下名利宁为五斗米折腰,那么,这个世上就不会有一个飘逸的老叟,而是多了一个的墉墉碌碌小吏。

屈原投身汩罗江,为世士留下至理名言,这也是有修养的一种体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虽然壮烈,却也有了一份悲凉。

作为90后的我们,多么地不幸,在这个金钱社会,人们忙碌而又浮躁,何来的家教与文明,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任,修身养性成为成长路上的第一步,我们必须淡定的面对一切事务,静下心来,才能上进,才能担负起使命。修身养性,举止优雅,做到有修养,有涵养。

篇3:修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成为王者的四大步。然而,一个修身便是千难万难了。

小时候,老师、父母教我们,要我们做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好孩子。我们本着单纯的心将这些话奉若圣谕,不敢违背。那时,我们的的确确是好孩子。因为,我们还不懂什么叫现实。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认识并认清了社会。老师教我们要见义勇为,而社会告诉我们那是要付出流血的代价;老师教我们要勇于承认错误,而社会对我们说,说谎可以逃避惩罚!

我们很迷茫,真理与现实,我们该如何取舍?于是,我们彷徨,彷徨,却变成了荒唐。从原来品德良好的学生变得不那么好了,我们很少有到违法乱纪的程度。但我们放荡,我们猖狂,一切随心所欲,是那样不羁。忠、孝、礼、仁、诚、信都被迷茫的风吹的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不是枉堪十载读圣贤吗?

是的,在刚刚与社会接轨的高中,我们很需要修身。修身,是一本厚厚的辞典,有可能,我们花一辈子,也翻不远它。它智慧,它高雅,它脱俗,但是它很矛盾。因为它是伴随着人与己的利益冲突、喜好与品德的抗衡。

人总是有各种喜好,有时难免喜好会有些“出格”,或者说我们的某些习惯与美德相对,这时,我们便难以取舍,到底是取德,还是取“乐”呢?两者难道就不可兼得?

诚然,“乐”与德是如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品德高尚的人,无法随心所欲,得其之乐,通常都是古己为人,禁了一切私利之欲。而那些逍遥快乐的人,有可能会留下不好的名声。得乐而失德。,也只是一时快乐,当背着恶名遭人唾弃时,乐从何来?所以,最终还是要德的。而德从何来?德从修身。

那怎么修身呢?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社会虽然现实,虽然黑暗,虽然龌龊,但没有人会否定德的真善美,有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有才有德是极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纵使我们无力成才,却修了一身美德,在今后,我们也能成功,也能扬名利万!

高中三年,我们不能浑浑噩噩的过,我们如果不适合学习,我们可以修德。一种美德,一种成功,多一种美德,多一份收获。让我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致力修身,站在美德的高峰上伫足远望吧!

篇4:静以修身

喜欢徜徉在那一鞭夕阳的斜照里,欣赏着那日薄西山的壮美和凄丽;喜欢漫步在小河边,看着如镜的水面忽地因风而生起可波光潋滟;喜欢一个人静坐在桌边,慢慢地品赏那一缕茶叶的清香。真的好喜欢那片刻的安逸。

要知道,现在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我们有时忙得不可开交,甚至焦头烂额,能偷到那片刻的安闲是多么不容易啊!能享受到那片刻的闲适是多么愉悦啊!

这还是许多人的理想呢。身体和精神的超负荷运转让我们有了对安逸需要,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都需要淋浴在闲适的春风里,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加振奋地迎接生活和工作。这才是劳逸结合。

安静平和的心态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诸葛亮的“静以修身”告诉我们保持淡泊安静的心态的重要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安恬,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参透了人生百态,而归去来兮。“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勾勒出了王国维的闲适,使他对自己所见所闻的东西皆产生了留恋,他愉快之至,不忍离去。梅妻鹤子的林逋,极尽安闲之际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名句。

安静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淡泊,是一种悠然,是一种洒脱,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怡人心情,可以开阔胸襟,可以修炼风度,可以培养气质。

但安静的心境需要思想的超脱。只有经历过沧桑之后,把许多事情开始推远了,看轻了,看淡了,进入一种散淡如菊,我心悠然的淡泊之后,才能真正地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达到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

对于年轻冲动的我们,安静是弥足珍贵的。少几分冲动,多几分沉稳,少几分毛躁,多几分谨慎,对我们的成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篇5:修身养性

世界上最令人敬仰的,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早已随岁月之流远去而又永恒在历史星空闪烁的前人康德如是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水奔流,带走几多冬夏春秋;大江东去,带不去的是那些伟人,光照千秋。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忍受着“最下极矣”的腐刑,毅然、决然地选择“苟生”。那时的他,需要何等的修养、怎样的气度,方能完成那一本沉重的大书——《史记》呢?然而,他的修养战胜了嘲讽、鄙视。战胜了他人亦超越了自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着终于完成。因此,“忍耐”这样一种修养便在后人心中多了几分沉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听到此语,什么人的心灵能不震撼,什么样的人士能不肃然起敬?几经利诱、几经威胁几经折磨,住进阴湿地牢的文天祥,在“忠”与“奸”的面前未曾有过丝毫的动摇,因此“忠诚”这样一种简单而又艰难的修养,在后人的心中多了几分重量。

“忍耐”、“忠诚”、“坚强”而又“不屈”,只有高尚的人才拥有这样的品质。谁又能说这些品质不是源于内心极高的修养?

“英雄,不是因为武力而称雄的人,而是因为心灵而伟大的人。”罗曼·罗兰的这个定义,我由衷地赞赏。

喜欢诸葛亮,不仅是因他的神机妙算,而且因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品德修养。我想,他之所以会观天象,会用风势,会未出茅庐而知天下,多半是来自他极高的修养吧!

我们现在极倡素质教育,而社会上有些人缺乏的正是一种修养的基本素质。古之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德才兼备之人,而古往今来,谁又能以小肚鸡肠、犯奸作乱之心去成就一番人人赞誉的事业呢?

你是否和我一样,在为做一个真正英雄而奋斗着,那么让我们一起去修身养性吧!

先有修养,后成大业,再做英雄!

篇6:论修身

  今天,我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关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书。读后,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诚实、守信、节俭。因为我觉得这三点对于青少年很重要。说起诚实,这本书中《司马光卖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知识渊博还精通音乐,律历,天文等。这篇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司马光想把他的马卖了,还把马的老-毛病告诉买主。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傻,因为这样,那匹马就不能卖个好价钱了。不过,他说的一句话使我万分敬佩他,他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听了这句话,难道你不会对司马光佩服得五体投地吗?我就会。司马光这种诚实的品质多么可贵。我们要学习司马光这种品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我们都要有这种好品质。但是,我发现周围还是有许多人没做到。例如,在我们班上,老师在评讲练习题,询问同学们是否做对时,有某些同学明明做错了,却说自己做对了来瞒老师,为的是使自己不会没面子,就连我偶尔也会。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再也不会干出这种愚蠢的事了。可不是吗,为了面子而回避错误,是多么虚伪好笑的行为。你们呢,是不是跟我一样,再也不会干了,再也不说谎了?谎言再美丽,总是谎言,终究还是会穿帮的。

  所以,我们要养成诚实的好习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的人。说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我们班一些同学借了另一位同学的东西,说好明天还,但那些同学却拖了一天,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学期说什么守信,严重失信了!同学们,我们不但要诚实,也要守信。宋代词人王安石曾说过“一言为重百金轻。”这一句话,意思是说,言重金轻,诚信为本,说明遵守诺言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做到言而有信。自觉践行诺言。作为一名好少年,节俭也是应该具备的品质。司马光说过“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少年,我们要懂得节俭。现在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这是使人感到高兴的事。

  生活水平提高了,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更要坚持节俭这一传统美德。长辈常教育我们不能铺张浪费,可是我却看到一些同学买一罐汽水,才喝了三分之二,就扔进垃圾桶了,他不觉得心疼,我倒觉得心疼。你想想,假如一罐汽水三元钱,那么三分之一的汽水就是一元钱,如果浪费了一万次,就是一万元了,如果把这笔惊人的数目换成资金捐给贫困山区,那该有多好啊!如果继续那样浪费的话,就算国家再富裕,早晚也得坐吃山空的,也会像旧社会一样,甚至更贫穷落后的。难道你们想这样吗?!我知道大家都不想,所以,我们要养成节俭的好品质。总之,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书,使我受益无穷,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所以,我们从小起,要诚实、守信、节俭做一名知荣辱,树新风的新时代好少年,立志向,接好班,为国家的未来做贡献!我们要把传统美德记在心!

篇7:阅读以修身

阅读以修身,以养性。5000多年不变的真理;阅读以拓展知识,提高素质。几百代人坚信的盟言;阅读以联通世界,超越梦想,200多国家崇尚的文化。有人说:学会阅读就攀上了成功的脊梁。在阅读中,我们品味语言,了解文化,作者的悲欢我们感同深受,作者的愿望我们共同守望,而不身临其境,一些——我们难以阅读的——灵魂。

灵魂是文章的主干,正如心脏对于人体,人民对于国家,国家对于世界。阅读灵魂,我们可以在大脑的轮回中享受思考的快乐,在神秘的文海中找寻灵魂的宝藏。

灵魂,只能用心去倾听,灵魂碰撞擦出火花之际,触摸到的是一种激越的震撼,你渐渐被他吞噬,感觉到自己在消融,无法拒绝的,你像被磁力吸引,心手相连似为手足之情。他的成功让你欣慰,甚是最纯美的笑。他的痛会转为你的揪心,悲恸悄然泪下。

我喜欢阅读大海的灵魂,面朝大海,任由海浪涌来抚摸脚丫,看海浪、海风,礁石斗争,我阅读了人世间难得的坚韧顽强,敢于挑战的精神。看远方,俊蓝的天空,深蓝的湖水映衬下的几只海鸥傲然滑翔于水天交界之处,我阅读到大自然独具的和谐。我喜欢阅读山川的灵魂,背靠山河,望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体验异于城市紧张生活的心惊肉跳,澎湃激动,山野树林,弥漫着神秘的气息,古往今来,少有人问津,人们不惜纠结于官场世俗,也不愿探访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所以又有一种别样的静谧与安详。我喜欢阅读鸟儿的灵魂,他们从不知世事伤悲,总是叽叽喳喳,没完没了的歌唱,让人听了不免有些嫉妒。他们不像人一样拥有强烈的贪欲,特别容易满足于现实,这种良好的心境只属于超凡脱俗的人,而麻木的人放弃名利还那么容易吗?

阅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灵魂,感受曹操的气魄雄伟,慷慨悲凉;阅读“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灵魂,体味陶渊明逃脱世俗樊笼的自足;阅读“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灵魂,理解李白陡然坠落的心情和愈饮愈浓的愁苦;阅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灵魂,揣摩崔颢思家心切却又茫然空虚的失落。

篇8:话说《廉洁修身》

廉洁修身是我们不能缺少的两样东西,如果你不修身,就败坏了老一套的“礼仪之邦”的美称;如果你不廉洁,你就是一名“伪君子” 可是,廉洁修身说就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品质,但是,有多少人会这个样子呢??

比如《廉洁修身》中讲了曾子的妻子去买菜而她的儿子就吵吵闹闹要去。曾子的妻子就骗她的儿子让他回家等着说回来后就杀猪给他吃。当她从集市回来后听到磨刀声,原来是曾子正在准备杀猪。她赶紧上前去拦住丈夫说:“家里只有一只猪,是过节才杀的,怎么能当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做父母的不能失信于孩子,否则,就=于教孩子也去欺骗”曾子的妻子就觉得曾子说的对。于是,就和曾子杀了猪,为儿子做了一顿美餐。这个故事讲的是曾子为了不教坏儿子,就守信,当妈妈回来时杀猪给他吃。这个故事中的曾子就是一位好的父亲!他为了不让儿子学坏,就守信,把家里的猪给杀了,这就是一个好父亲该做的——信守诺言。 正所谓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为重百金轻;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作为一个人一个好父亲就必须要诚实守信!!!

因为作为一个人如果不诚实。守信用就没人会交你做朋友,在生意上,更加没人会和你合作。而作为一个父亲,如果你从来都不诚实守信,那你的儿子就会跟你一样学坏,因为父亲是孩子的榜样!!!!

孩子的未来就掌握在父亲的品质!!!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作为青少年,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心中装着祖国,关注国家的前程和命运,长大后为祖国的未来做贡献!

篇9:读《廉洁修身》有感

12岁的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作文书,看过名人们的生活经历,背诵过不少唐诗宋词…… 今天,我看了《廉洁修身》这本书,明白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八荣八耻”这一项传统美德,了解什么是小学生应有的责任,读完后,同时也知道了该怎样做这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

“责任”一词同学们都会觉得十分熟悉,但想一想你真正做到了吗?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跨世纪的时代,小学生们都应该有小学生的责任和作为社会小公民的责任,但大部分同学都缺少责任感。如在道路旁有垃圾没捡起来;在家里随便把自己的东西扔在一旁;在学校老师所下达的任务没有完成;把自己的家庭作业置之不理;轮到你做值日却做得马马虎虎等等一些生活小事!还有的同学不承认自己错误的所作所为。

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负起责任,挑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而有一个故事也是关于责任的生活小事。这故事名叫:闯祸的男孩。

一个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窗,邻居要他赔偿12。5美元。这件事发生1920年的美国,12。5美元时一笔不小的数目。

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请求父亲为他解决赔偿问题。父亲却对他说:“你自己闯的祸,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男孩着急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呢?”

父亲说:“我可以借钱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我钱。”

经过半年的努力,男孩通过帮助别人干活,终于攒足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并将钱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日后成为了美国的一位总统。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男孩因为一时的失手,弄坏了别人的玻璃,导致要赔偿。也是因为父亲“无情”的言行,让男孩长大后懂得了对事、对人的负责,成为了一名了不起的总统,可想而知责任对人的一生十分重要。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往往一事无成。美国的刘易斯曾说:“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是不履行责任,不认真工作的人什么也不是,只能是,不折不扣的懦夫。”意思是只

篇10:《俭以修身》

俭以修身 读《大地的儿子——周恩来》一书有感 《大地的儿子——周恩来》一书中,介绍了周恩来爷爷的光辉一生,但我觉得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是周恩来爷爷的节俭。

古人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针一线,恒念物念唯艰。”但是,现在有很多都把古人的话当成耳边风。

在我们周围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说,在我们朝熙相处的校园里、在跟我们生活十分密切的公共场所……别的先不说,就拿我们朝熙相处的校园来说吧!有些同学把没吃上一口或吃上几口早餐、中餐丢在垃圾桶的周围或里面,因此,在垃圾桶周围积满了剩饭剩菜,而我们这下子的浪费粮食,就等于十个农民伯伯辛苦一个月种来的粮食。不仅这些,有的同学之间相互攀比,追求名牌。

在我们十分“富裕”的今天,是否没有必要提倡节俭,下周爷爷面就让我们来听听敬爱的周爷爷是怎么做的?

有一次,有人请周爷爷吃饭,碗里还剩下几粒米饭,周爷爷准备往碗里倒开水时,一位服务员走过来说:“总理,我来给您盛饭吧!”周爷爷忙说:“不了,碗里剩下几粒米饭,我不能浪费粮食……”边说边把开水倒入碗里把几粒剩饭和水吞了下去;周爷爷的睡衣破了,邓奶奶给他补好了,周爷爷又接着穿。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但周爷爷还是舍不得丢。

作为一个国家总理,他都如此节俭,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浪费呢?更何况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儿童吃不饱穿不暖。甚至有些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我们却大手大脚的乱花钱,和周爷爷比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啊!!!惭愧啊!看着同学们穿着名牌服饰,看着电视屏幕上那面临辍学的儿童一双双泪汪汪的眼睛……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应该从节俭一个馒头、一支铅笔做起……节俭是中华人民的传家宝,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呢丢弃啊!我们在学校学习科学的同时,也不能放弃自身的品德培养,传统中华美德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有深刻的意义,总理都做的倒,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啊!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到俭以修身吧!

篇11:《廉洁修身》有感

学习了《廉洁修身》这本书,使我感触良多。它让我深深体会到做人要诚实守信、节俭养德、明辨是非、宽厚待人的道理。

说起诚实,这本书中《司马光卖马》的故事使我印象最深。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知识渊博还精通音乐。这篇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吩咐管家把马卖掉,管家走到门口司马光忽然叫住他说:“这匹马毛色纯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就是夏季有肺病。这一点你一定要跟买主讲清楚。”他还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司马光这种诚实的品质多么可贵啊!

说到这里,不由得让我想起我刚进小学的时候,同桌向我借了水彩笔,说两天后还给我,可是过了几天,同桌仍然没有把笔还给我,最后网 ,我从同学口中知道,他把我的水彩笔搞坏了。因为这件事,我们很久都不理睬对方,后来他转学了,我们也没有互相联系。

李嘉诚先生曾经说过:“信誉,诚实,比我们的生命还中要。”言而有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信赖,和睦相处。这不禁让我想起《诚实的孩子》里的主人公列宁小时候很淘气,把姑妈心爱的花瓶打碎了,但他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后得到姑妈的原谅。可是今天下课的时候,我不小心把同学新买的近视眼镜搞坏了,在老师和同学的追问下,我始终没有站出来承认。放学后,我心里一直不舒服,因为我没有承认错误。到了晚上,我躺在床上,脑子里反复的出现的是同学没有戴上眼镜上课看不清黑板的镜头。这时,这时我想起了书里的一句话: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粗出灿烂的鲜花。于是,我决定明天向她道歉,向她承认错误。

篇12:读《廉洁修身》有感

今天,我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关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书。读后,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诚实、守信、节俭。因为我觉得这三点对于青少年很重要。

说起诚实,这本书中《司马光卖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知识渊博还精通音乐,律历,天文等。这篇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司马光想把他的马卖了,还把马的老毛病告诉买主。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傻,因为这样,那匹马就不能卖个好价钱了。不过,他说的一句话使我万分敬佩他,他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听了这句话,难道你不会对司马光佩服得五体投地吗?我就会。司马光这种诚实的品质多么可贵。我们要学习司马光这种品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我们都要有这种好品质。

但是,我发现周围还是有许多人没做到。例如,在我们班上,老师在评讲练习题,询问同学们是否做对时,有某些同学明明做错了,却说自己做对了来瞒老师,为的是使自己不会没面子,就连我偶尔也会。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再也不会干出这种愚蠢的事了。可不是吗,为了面子而回避错误,是多么虚伪好笑的行为。你们呢,是不是跟我一样,再也不会干了,再也不说谎了?谎言再美丽,总是谎言,终究还是会穿帮的。所以,我们要养成诚实的好习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的人。

说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我们班一些同学借了另一位同学的东西,说好明天还,但那些同学却拖了一天,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学期……说什么守信,严重失信了!同学们,我们不但要诚实,也要守信。宋代词人王安石曾说过“一言为重百金轻。”这一句话,意思是说,言重金轻,诚信为本,说明遵守诺言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做到言而有信。自觉践行诺言。

作为一名好少年,节俭也是应该具备的品质。司马光说过“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少年,我们要懂得节俭。现在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这是使人感到高兴的事。生活水平提高了,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更要坚持节俭这一传统美德。长辈常教育我们不能铺张浪费,可是我却看到一些同学买一罐汽水,才喝了三分之二,就扔进垃圾桶了,他不觉得心疼,我倒觉得心疼。你想想,假如一罐汽水三元钱,那么三分之一的汽水就是一元钱,如果浪费了一万次,就是一万元了,如果把这笔惊人的数目换成资金捐给贫困山区,那该有多好啊!如果继续那样浪费的话,就算国家再富裕,早晚也得坐吃山空的,也会像旧社会一样,甚至更贫穷落后的。难道你们想这样吗?!我知道大家都不想,所以,我们要养成节俭的好品质。

总之,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书,使我受益无穷,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所以,我们从小起,要诚实、守信、节俭……做一名知荣辱,树新风的新时代好少年,立志向,接好班,为国家的未来做贡献!

我们要把传统美德记在心!

篇13: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就是忍以养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恕己之心恕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挫折过后,晴天红日,云淡风轻。

修身养性,不吸纳无以求升华。研读领袖科学之理论,可明晓兴国之策略,坚定图强之信念;鉴赏经典之艺术作品,可陶冶洁美之情操,拓宽旷达之抱怀。修身养性,不节制无以图自励。七情六欲,人之常规,然“欲多而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孟子)。不论官民,唯有严格节制私欲,才有自励图强的出路。背离了修身养性的宗旨,放松了对私心和贪欲的抑制和警惕就会满足于空洞而无思想的生活。生活即思想。有无思想的生活是文明和野蛮、高贵和低贱的根本区别。不懂思想的高贵,追逐物化和奢侈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也只能使人必然走向蒙昧和沦落。不懂修身的价值,只能迷恋身外的一切。这种迷恋的情感越重,人颓废得也就越快。人生若常常为低俗的情趣所迷,为荒淫的诱惑所误,立当猛醒,及早回头,虔修心志,才不致滑向人生岐途。修身养性的磨砺可能让我们遍尝苦难,而苦难恰恰是唯一蕴有幸福的土壤。修身养性的每一次实践都使人们更加接近智慧,更加接近理性思维的极致,而我们改造世界的力量正储存在理性思维的深处。

篇14:修身养性

营丘地方有一个读书人,平日好多事,特别是喜欢跟人家争论不休,要把无理变成有理。

他跑到艾子那里,向他提出问题:“大车下面和骆驼颈项上,总要挂着铃子,那是为什么?”

艾子说,“车子和骆驼的体积都很大,经常夜间走路,怕狭路相逢,一时难以回避,所以挂上铃子,对方一听铃声,就好准备让路了。”

营丘人说,“宝塔上也挂着铃子,难道也因为夜间走路要互相回避吗?”

艾子说,“你这个人太不懂事理!许多鸟雀喜欢在高处做窠,把鸟粪撒脏了地面,所以塔上挂铃,风吹铃响,就会把鸟雀赶开,为什么要拿它来跟车子和骆驼比呢?”

营丘人又问:“鹰和鸟的尾巴上也挂着铃子,哪有鸟雀会到鹰鹞的尾巴上去做窠的呢?”

艾子大笑说,“真奇怪,你这个不通事理的人!鹰鹞出去捉鸟雀,或飞往林中,缚在脚上的绳子容易被树枝绊住,只要它一拍翅膀,铃子就会叮玲响起来,人们就可以照着铃声去寻觅。怎么可以说是为了防鸟雀做窠呢?”

营丘人还继续问:“我看过大出丧,前面有人手摇着铃子,嘴里唱着歌。从前总不懂这是什么道理,现在才知道是为了怕给树枝绊住脚跟。但不知缚在那人脚上的绳子是皮绳呢?还是麻绳呢?”

艾子实在有些不耐烦了,就说:“那是给死人开路的,就因为死人在生前专爱和人家瞎争,所以摇摇铃子也让他开开心咧!”

修身养性:辩论的目的,在于辨别是非,使真理愈辩愈明;而诡辩的目的,在于淆乱是非,蒙蔽真理,把无理说成有理。辩论是好事,流于诡辩就坏了。

篇15:读廉洁修身有感

今天,我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关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书。读后,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诚实、守信、节俭。因为我觉得这三种品质对我们青少年非常重要。 说起诚实,这本书中《司马光卖马》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知识渊博还精通音乐,律历,天文等。这篇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司马光想把他的马卖了,还把马的老毛病告诉买主。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傻,因为这样,那匹马就不能卖个好价钱了。

不过,他说的一句话使我万分敬佩他,他说:“一匹马卖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听了这句话,难道你不会对司马光佩服得五体投地吗? 司马光这种诚实的品质多么可贵。我们要学习司马光这种品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我们都要有这种好品质。 但是,我发现周围还是有许多人没做到。例如,在我们班上,老师在评讲练习题,问同学们是否做对时,有某些同学明明做错了,却说自己做对了来隐瞒老师,为的是使自己不会没面子。 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为了面子而回避错误,是多么虚伪好笑的行为呀。所以,我们要养成诚实的好习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的人。

说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我们班一些同学借了另一位同学的东西,说好明天还,但那些同学却拖了一天,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学期……说什么守信,严重失信了!同学们,我们不但要诚实,也要守信。宋代词人王安石曾说过“一言为重百金轻。”这一句话,意思是说:言重金轻,诚信为本,说明遵守诺言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做到言而有信。 作为一名好少年,节俭也是应该具备的品质。司马光说过“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少年,我们要懂得节俭。

现在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这是使人感到高兴的事。生活水平提高了,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更要坚持节俭这一传统美德。长辈常教育我们不能铺张浪费,可是我却看到一些同学买一罐汽水,才喝了三分之二,就扔进垃圾桶了,他不觉得心疼,我倒觉得心疼了。你想想,假如一罐汽水三元钱,那么三分之一的汽水就是一元钱,如果浪费了一万次,就是一万元了,如果把这笔惊人的数目换成资金捐给贫困山区,那该有多好啊!如果继续那样浪费的话,就算国家再富裕,早晚也得坐吃山空的,也会像旧社会一样,甚至更贫穷落后的。难道你们想这样吗? 我知道大家都不想,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节俭的好品质。 总之,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书,使我受益无穷,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所以,我们从小起,要诚实、守信、节俭……做一名知荣辱,树新风的新时代好少年,立志向,接好班,为国家的未来做贡献! 我们要把传统美德记在心!

篇16:读《廉洁修身》有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廉洁修身》这本书后,懂得做一名好孩子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其中,令我感悟最深刻的就是诚实守信这一美德了。

这本书中,最令我回味无穷、印象深刻的就是《曾子杀猪》的故事了。曾子是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而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子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就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回来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和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可闹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处处向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他骗人啊!”说完,曾子就把猪杀了。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明白了: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虽小,但是模仿性强。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明天孩子就欺骗你、欺骗别人。这危害有多大啊!所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前途,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么大呀!……

从今天起,我们应严格地遵守做一名好孩子的基本准则—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如果我们都能严格地遵守这几条基本准则,那我们这个世界该多么美好,多么和谐啊!

篇17:廉洁修身

  读完《廉洁修身》,我对里面的各个方面内容都非常感兴趣:好玩的漫画里面包含着深层的意思;精彩的故事围绕着一个个主题;一句句名言为我们导航……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主题。其中,我最喜欢第3课“勤劳修身”的内容了!

  劳动是什么?是一种滋味,只有亲自尝试才知道;劳动是什么?是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只有亲自动手,才能感受到。为什么同样的清汤会喝出不同的味道?是因为劳动后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说劳动最光荣?是因为劳动为你创造美好的人生。美国爱迪生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说明劳动过,就有收获。所以从小起就应该勤劳,做个爱劳动的孩子。

  我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可是家长们总是叫我“好好学习”就行了。这一天是星期六,我做完了作业,看见妈妈正在洗衣服,我就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我的衣服洗干净了。妈妈知道了,连忙走过来对我说:“你真是妈妈的骄傲!”我听完,笑了起来。星期一去上课的时候,我看着自己亲手洗干净的衣服,心里乐滋滋的,好像开了花。

  小朋友们,劳动是一种特别的心情,只有做了,你才知道里面的乐趣。劳动最光荣!


篇18:廉洁修身

  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越多,就会越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这是一位名人居里夫人说的。

  是啊,获得越多,你就会得到更多。

  我就在几个故事中,得到了许多感想,其中有个故事使我印象深刻。这个故事是说一位老头,捕到一只金鱼,金鱼求老人放了它,它什么都依那老头,老头回到家,跟他老伴说了这一件事,他老板第一次要木盆,第二次要房子,甚至还要当海上的女王,老头一次一次去求金鱼,但最后金鱼没有说话,就转身离去,老头回到家里,吃了一惊,那间破房子还是破房子,木盆还是木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不可以太贪婪、太贪心,不然到最后还是一无所有。

  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廉洁的小公民。

 


篇19:修身格言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5、学不可以已。——《荀子》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8、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0、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语

  1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5、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1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7、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9、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0、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21、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2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3、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2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7、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28、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2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0、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3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3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33、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4、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3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3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3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4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5、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46、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4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5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5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54、三思而后行。——《论语》

  5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56、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5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58、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59、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6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6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6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6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6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65、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66、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6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6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70、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7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72、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

  7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7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75、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7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7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78、好学而不贰。——《左传》

  7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80、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8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2、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8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8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85、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8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8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8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9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9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9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9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9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95、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9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9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9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9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00、知耻近乎勇。——《中庸》

篇20:古代修身格言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7、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1、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14、学不可以已。——《荀子》

  1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7、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19、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20、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2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2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5、知耻近乎勇。——《中庸》

  26、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27、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30、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3、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3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3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3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39、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4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4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4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43、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44、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4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4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4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49、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5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1、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5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53、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54、三思而后行。——《论语》

  5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58、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5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60、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6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6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6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64、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6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66、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6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68、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6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70、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7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7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7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7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5、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7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7、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7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7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