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打过长江去观后感800字
打过长江去观后感800字(8篇)
看到“打过长江去”这个名字,其实对于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来说,猜到这个故事主线并不难——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百万大军几经艰辛,最终成功渡江。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故事的“必然”里,藏着这么多的惊喜。
在观影过程中,整个人的状态一直是揪心:是敌是友?
影片一开场,没有太多铺垫,直奔主题。渡江先遣小分队潜入江南,他们似乎很幸运,一登岸就遇到了同志,暗号对上了,补给准备好了,但观众从配乐就可以感受到紧张——这些接应的人,真的是同志吗?
进入无锡城后,小分队联系上联络员,但刚进门,他就把门反锁上,观众再次揪心——这位同志,靠谱吗?
这些年,红色题材的电影中,人物的情感设计,常常融入家国情、兄弟情等情感交错的部分。《打过长江去》也不例外,身处敌我阵营的两兄弟,再次相遇,都要面对同一个问题:开不开枪?
枪口所指的,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这一枪,能扣动扳机吗?哥哥做不到,弟弟也做不到。但是,不开枪的后果,都很严重。哥哥的战友因此牺牲了,战友的鲜血和同伴的责备让他痛心疾首;弟弟因此受到了“内部处决”的威胁,组织对他不再信任……事实上,这样的处理显得更为真实可信,兄弟俩既要对付外部战争的矛盾,又要对抗内心的矛盾,视角和风格颇具特色。当然,在随后阵营统一的转折过程中,影片处理得太“巧”了一点,弟弟为什么要被带到城外、哥哥的队伍为什么正好在此休整……如果这个过程能安排得更具说服力就好了。
从镜头语言来看,影片的战争场面确实是大手笔、大投入,尤其是枪炮交火、爆炸硝烟等场景特效非常逼真,炮弹爆炸的黑色烟火扫荡地面,子弹不断从枪膛中飞出,街头巷尾战火纷纷,芦苇竹林间险象环生,画面颇为精致。
有故事,有人物,观影过程很热血。一部主旋律电影能拍成这样,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
《打过长江去》影评(五):红色版“不可能的任务”,不期待之下的意外惊喜
因为老爸老妈国庆过来呆一阵,几部国庆档的片子都看完了,晚上纠结半天还是选了这部跟他们去看。
其实以前也看过不少彭顺的片子,算是既害怕又喜欢。但说实话,对这一部并没抱太高期待。香港导演近年到内地来拍的主旋律电影未免也太多了点,但最后有几个能真的拍得没有违和感呢?
《打过长江去》作为一部献礼片,在创意上的确不错,之前,表现类似题材的,只有一部“渡江侦察记”。
影片导演邀请的是香港导演彭顺,之前彭顺曾经导演过抗美援朝题材的《我的战争》。这部影片在表现战争场面上展现的弹火横飞、炮火连天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近年来少见的一部表现此题材的影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彭顺作为香港导演,也有着他在执导这类题材时必然遭遇到的水土不服的问题,所以影片引起争论也多。《我的战争》当年取得的票房为3648万元。
《打过长江去》从10月16日公映,截止今日(10月22日),票房仅为466万元。应该说票房是很不理想。相比于《我的战争》,《打过长江去》中几乎没有一线演员,几乎找不到可以吸引人关注的焦点,这应该是它缺乏关注的原因。
今年国庆档电影可以说大获全胜,其中三部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中有两部是香港导演执导的,而《打过长江去》也是一部由香港导演主创的电影,却取得如此低廉的票房,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一下。
主旋律影片也可以拍得很好看,得到观众的强烈响应,今年国庆档创造的业绩可以充分证明一点,但是,主旋律电影不是稳打包票,在把矛头指向院线投放的主导因素之外,更多地反思一下电影本质上的成功与不足,或许才是最主要的反思重点。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来看看《打过长江去》的优点与缺陷。
一、 主题立意新颖,但人物关系生硬
《打过长江去》之前的同类影片《渡江侦察记》更注重情节的惊险性,影片把主要情节放在如何搞到敌人炮兵阵地的火力布防情报这一关节点,情节一波三折,故事收放自如,人物刻画也是栩栩如生。
《打过长江去》要在同一题材上不雷同于旧有的经典红色影片,必须另拓空间,这样的思路显然是对的。
而目前《打过长江去》显然在立意上要站的更高远一点。《渡江侦察记》中“解放江南人民”的主题,显然烙印着强烈的时代意义,《打过长江去》意识到如果重复这一主题,不会趟在一条新路来。所以,《打过长江去》另辟蹊径,从更高的层面,就是从不要国家分裂的角度,来表现渡江战役的意义。原来电影中的阶级意识决定的战争意义,让位于这一新主题,无疑让《打过长江去》站到了时代的制高点上。
围绕这一主题,电影里选择的事件与元素,都强烈的聚焦于国家金瓯完整这一脉线。解放军攻打闯入长江、恶意挑衅的英舰紫石英号看起来有一点突兀,但也是为电影的主题服务的。因为紫石英象征着一直在中国土地上横行了近百年的西方列强的险恶用心,这就是制造中国分裂的事实,给中国继续添乱增加麻烦,而解放军的果断反击,击碎了百年来西方列强一直明里暗里意图让中国金瓯残缺的狼子野心。
这是在大背景上的对主题的强化,而《打过长江去》更设置了一对亲兄弟六年后的相遇,来直接阐述渡江战役的意义所在。《渡江侦察记》里解放军李连长遇到的女游击队长,是他当年救过的一个女孩,电影里表现的是解放军的拯救主题,而《打过长江去》里设定的兄弟重逢,则喻示着国家统一的理念,使兄弟俩从两个阵营里重新携起手来,联手打击那些企图分裂国家的历史逆流——影片里以林长官角色为代表。
影片中,弟弟在最后的一场战斗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前,他对哥哥的肺腑之言,强烈地表达了“国”与“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问题,而弟弟的立场转变,正是对“家”的完整的企求而转化为对“国”的统一的认定。弟弟对哥哥说:“你去了,家也没了……我想有一个家”。哥哥安慰道:“我们有一个家,跟我回家吧。”
而弟弟斥责敌人的时候,也不是什么个人仇怨,而是直指林长官:“你分裂国家。”可见整个电影都是统一地围绕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而展开了情节的编织。应该说这是电影立意的新颖处所在。
但是,我们也必须指出,在电影里设置出的兄弟关系的转化上,缺乏必要的合理性,这关键的问题,正是我们在标题中所指出的文戏太弱的缘故。影片里的兄弟见面,本来有很多的内心冲突的戏,但整个电影里,两个人的性格冲突严重不到位。特别是电影里的重点人物、解放军教导员李绶光在电影里台词量非常有限,估计不会超过一千多字,在兄弟见面时,弟弟李缓明的转变,根本不是李绶光动之以情、晓以大义的劝说,而是因为头号敌人林长官把弟弟绑架到郊外,准备枪杀,而无巧不成书的是,这里正是哥哥李绶光的埋伏地点,于是哥哥把弟弟顺竿爬蛇地给解救了,弟弟也就一言不发地站到哥哥的阵营里来了。可以说,电影粗暴地把弟弟推到了历史正道的阵营中来,而不是哥哥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了他,从中正可以看出,电影对人物刻画的粗疏,不得不通过强制性、偶发性的情节来推动人物立场的转变,这不能不说是电影的一个败笔。
看到“打过长江去”这个名字,其实对于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来说,猜到这个故事主线并不难——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百万大军几经艰辛,最终成功渡江。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故事的“必然”里,藏着这么多的惊喜。
在观影过程中,整个人的状态一直是揪心:是敌是友?
影片一开场,没有太多铺垫,直奔主题。渡江先遣小分队潜入江南,他们似乎很幸运,一登岸就遇到了同志,暗号对上了,补给准备好了,但观众从配乐就可以感受到紧张——这些接应的人,真的是同志吗?
进入无锡城后,小分队联系上联络员,但刚进门,他就把门反锁上,观众再次揪心——这位同志,靠谱吗?
这些年,红色题材的电影中,人物的情感设计,常常融入家国情、兄弟情等情感交错的部分。《打过长江去》也不例外,身处敌我阵营的两兄弟,再次相遇,都要面对同一个问题:开不开枪?
枪口所指的,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这一枪,能扣动扳机吗?哥哥做不到,弟弟也做不到。但是,不开枪的后果,都很严重。哥哥的战友因此牺牲了,战友的鲜血和同伴的责备让他痛心疾首;弟弟因此受到了“内部处决”的威胁,组织对他不再信任……事实上,这样的处理显得更为真实可信,兄弟俩既要对付外部战争的矛盾,又要对抗内心的矛盾,视角和风格颇具特色。当然,在随后阵营统一的转折过程中,影片处理得太“巧”了一点,弟弟为什么要被带到城外、哥哥的队伍为什么正好在此休整……如果这个过程能安排得更具说服力就好了。
从镜头语言来看,影片的战争场面确实是大手笔、大投入,尤其是枪炮交火、爆炸硝烟等场景特效非常逼真,炮弹爆炸的黑色烟火扫荡地面,子弹不断从枪膛中飞出,街头巷尾战火纷纷,芦苇竹林间险象环生,画面颇为精致。
有故事,有人物,观影过程很热血。一部主旋律电影能拍成这样,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
看到“打过长江去”这个名字,其实对于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来说,猜到这个故事主线并不难——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百万大军几经艰辛,最终成功渡江。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故事的“必然”里,藏着这么多的惊喜。
在观影过程中,整个人的状态一直是揪心:是敌是友?
影片一开场,没有太多铺垫,直奔主题。渡江先遣小分队潜入江南,他们似乎很幸运,一登岸就遇到了同志,暗号对上了,补给准备好了,但观众从配乐就可以感受到紧张——这些接应的人,真的是同志吗?
进入无锡城后,小分队联系上联络员,但刚进门,他就把门反锁上,观众再次揪心——这位同志,靠谱吗?
这些年,红色题材的电影中,人物的情感设计,常常融入家国情、兄弟情等情感交错的部分。《打过长江去》也不例外,身处敌我阵营的两兄弟,再次相遇,都要面对同一个问题:开不开枪?
枪口所指的,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这一枪,能扣动扳机吗?哥哥做不到,弟弟也做不到。但是,不开枪的后果,都很严重。哥哥的战友因此牺牲了,战友的鲜血和同伴的责备让他痛心疾首;弟弟因此受到了“内部处决”的威胁,组织对他不再信任……事实上,这样的处理显得更为真实可信,兄弟俩既要对付外部战争的矛盾,又要对抗内心的矛盾,视角和风格颇具特色。当然,在随后阵营统一的转折过程中,影片处理得太“巧”了一点,弟弟为什么要被带到城外、哥哥的队伍为什么正好在此休整……如果这个过程能安排得更具说服力就好了。
从镜头语言来看,影片的战争场面确实是大手笔、大投入,尤其是枪炮交火、爆炸硝烟等场景特效非常逼真,炮弹爆炸的黑色烟火扫荡地面,子弹不断从枪膛中飞出,街头巷尾战火纷纷,芦苇竹林间险象环生,画面颇为精致。
有故事,有人物,观影过程很热血。
因为老爸老妈国庆过来呆一阵,几部国庆档的片子都看完了,晚上纠结半天还是选了这部跟他们去看。
其实以前也看过不少彭顺的片子,算是既害怕又喜欢。但说实话,对这一部并没抱太高期待。香港导演近年到内地来拍的主旋律电影未免也太多了点,但最后有几个能真的拍得没有违和感呢?
题材算是老爸老妈比较感兴趣的那一类,渡江战役。比较庆幸的是,我最担心的五毛特效最终没有出现。之前有查报道,说片子是用了历史资料,然后结合实拍和特效。看完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远景的时候能看出用了比较老的影像资料,近景和特写就是实拍,但做成了跟老资料片一模一样黄黄的带点颗粒的感觉,如果不仔细看是分不清差别的,整场戏感觉一气呵成,还是挺震撼的。
事后问起来,老爸老妈也是对这场戏很满意。
但片子的重点其实是放在渡江战役之前,男主跟他的小分队从江北潜入江南偷国民党的江防图,为大军渡江做准备。这条主线乍看有点像老爸老妈平时喜欢看的那种谍战剧,就是各种斗智斗勇。解放军这边固然很机智,但国民党特务那边也是相当狡猾,好几次都是差一点就全军覆没。
也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投入起来的。可能因为剧情设置真的有点吊人胃口吧。男主的小分队还没到江南就损兵折将了——关键是总共也没几个人。而且过程中还丢了最关键的电台设备,就算拿到江防图也没办法把情报发出去。
总之,就是那种好莱坞编剧最喜欢设置的:主人公从一开始就身陷绝境,但他却身负一个特别重大特别难完成的使命。
然后就是一路过关,遇神杀神,整个过程中一直在死人。可以想象吧,就在敌人的大本营,所以可以算得上是步步惊心。每次死人的时候也是来不及道别,抹抹眼泪就要赶紧往前走,毕竟任务还没完成呢。
其实这一点我相当认同,以前就特别受不了那种敌人都追到跟前主人公还在那里磨磨唧唧不肯走的戏,戏太多了,是要让所有人都白死吗……
整部戏没什么大牌,演员表现中规中矩,但胜在情节和节奏。写这么长还是因为彭顺,这么多年总算没错看他,擅长拍恐怖片的导演才是拿捏观众心理的一把好手啊……
枫叶荻花瑟瑟,长天秋水澄澄,眼前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然而江南之秀丽与硝烟交织,最令我震撼的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最近,在老师的带领下,我有幸地观看了一部由历史改编的革命电影——《打过长江去》。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渡江战役为背景下,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先遣分队潜入江南,打进国民党的虎穴,斗智斗勇,与各种敌人殊死斗争,为祖国统一而舍生取义,最终配合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将红旗插遍中国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有精彩的故事,还蕴含着对战争的思考,对人物的塑造。影片中,有兄弟李绶光与李绶明,从小相依为命,但战争中两人分属不同阵营。战场相遇,弟弟本应向哥哥开枪,但陷入了沉思。哥哥有机会杀弟弟,却也无从下手……兄弟二人在影幕上纠结,我在影幕下纠结!因为交战的双方,都是中国人,都是百姓的子弟。
打日本鬼子,这没什么好说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古人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我们抗战十四年,就是这么做的。
可是,这次是“兄弟阋于墙”。手心手背都是肉,让我如何评判?我心里想:“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坐下来谈吗?和谈,全社会的代价是最小的。”
当时谈了没有?谈了。赴重庆,到南京,往北平,飞延安,忙得不亦乐乎,结果呢?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终于还是“打过长江去”。
现在看来,当时的我们,没有那么从容,也没有国际国内的条件,坐下来谈。各方势力角逐,战争的乌云驱之不散,内战,几乎是命中注定!纵观中国历史,政权和平的过渡,屈指可数,“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则是常态。
所以,打过长江去,这是无奈的选择,李绶光、李绶明的刀兵相向,就是影片的一个暗喻。要说这场战争的意义,我作为后人,看到了:统一了全中国,70年没有内战。和平来之不易,品尝这个果实,我的嘴里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影片里,弟弟为了救哥哥,英勇牺牲,看到这里,我流泪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此前有不少有关渡江战役的影片,从《百万雄狮下江南》再到1954年的《渡江侦察记》,我认为没有一部比它更有内涵。看完电影,我走出影院,浮想万千,心潮澎湃,陷入了深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纵观当下局势,我国虽处于和平时期,然而南海风云起,西山寇盗蠢,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当下学好知识,长大报效祖国,促进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也使革命先烈们有了心灵的安慰!
《打过长江去》作为一部献礼片,在创意上的确不错,之前,表现类似题材的,只有一部“渡江侦察记”。
影片导演邀请的是香港导演彭顺,之前彭顺曾经导演过抗美援朝题材的《我的战争》。这部影片在表现战争场面上展现的弹火横飞、炮火连天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近年来少见的一部表现此题材的影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彭顺作为香港导演,也有着他在执导这类题材时必然遭遇到的水土不服的问题,所以影片引起争论也多。《我的战争》当年取得的票房为3648万元。
《打过长江去》从10月16日公映,截止今日(10月22日),票房仅为466万元。应该说票房是很不理想。相比于《我的战争》,《打过长江去》中几乎没有一线演员,几乎找不到可以吸引人关注的焦点,这应该是它缺乏关注的原因。
今年国庆档电影可以说大获全胜,其中三部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中有两部是香港导演执导的,而《打过长江去》也是一部由香港导演主创的电影,却取得如此低廉的票房,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一下。
主旋律影片也可以拍得很好看,得到观众的强烈响应,今年国庆档创造的业绩可以充分证明一点,但是,主旋律电影不是稳打包票,在把矛头指向院线投放的主导因素之外,更多地反思一下电影本质上的成功与不足,或许才是最主要的反思重点。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来看看《打过长江去》的优点与缺陷。
《打过长江去》之前的同类影片《渡江侦察记》更注重情节的惊险性,影片把主要情节放在如何搞到敌人炮兵阵地的火力布防情报这一关节点,情节一波三折,故事收放自如,人物刻画也是栩栩如生。
《打过长江去》要在同一题材上不雷同于旧有的经典红色影片,必须另拓空间,这样的思路显然是对的。
而目前《打过长江去》显然在立意上要站的更高远一点。《渡江侦察记》中“解放江南人民”的主题,显然烙印着强烈的时代意义,《打过长江去》意识到如果重复这一主题,不会趟在一条新路来。所以,《打过长江去》另辟蹊径,从更高的层面,就是从不要国家分裂的角度,来表现渡江战役的意义。原来电影中的阶级意识决定的战争意义,让位于这一新主题,无疑让《打过长江去》站到了时代的制高点上。
围绕这一主题,电影里选择的事件与元素,都强烈的聚焦于国家金瓯完整这一脉线。解放军攻打闯入长江、恶意挑衅的英舰紫石英号看起来有一点突兀,但也是为电影的主题服务的。因为紫石英象征着一直在中国土地上横行了近百年的西方列强的险恶用心,这就是制造中国分裂的事实,给中国继续添乱增加麻烦,而解放军的果断反击,击碎了百年来西方列强一直明里暗里意图让中国金瓯残缺的狼子野心。
这是在大背景上的对主题的强化,而《打过长江去》更设置了一对亲兄弟六年后的相遇,来直接阐述渡江战役的意义所在。《渡江侦察记》里解放军李连长遇到的女游击队长,是他当年救过的一个女孩,电影里表现的是解放军的拯救主题,而《打过长江去》里设定的兄弟重逢,则喻示着国家统一的理念,使兄弟俩从两个阵营里重新携起手来,联手打击那些企图分裂国家的历史逆流——影片里以林长官角色为代表。
影片中,弟弟在最后的一场战斗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前,他对哥哥的肺腑之言,强烈地表达了“国”与“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问题,而弟弟的立场转变,正是对“家”的完整的企求而转化为对“国”的统一的认定。弟弟对哥哥说:“你去了,家也没了……我想有一个家”。哥哥安慰道:“我们有一个家,跟我回家吧。”
而弟弟斥责敌人的时候,也不是什么个人仇怨,而是直指林长官:“你分裂国家。”可见整个电影都是统一地围绕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而展开了情节的编织。应该说这是电影立意的新颖处所在。
但是,我们也必须指出,在电影里设置出的兄弟关系的转化上,缺乏必要的合理性,这关键的问题,正是我们在标题中所指出的文戏太弱的缘故。影片里的兄弟见面,本来有很多的内心冲突的戏,但整个电影里,两个人的性格冲突严重不到位。特别是电影里的重点人物、解放军教导员李绶光在电影里台词量非常有限,估计不会超过一千多字,在兄弟见面时,弟弟李缓明的转变,根本不是李绶光动之以情、晓以大义的劝说,而是因为头号敌人林长官把弟弟绑架到郊外,准备枪杀,而无巧不成书的是,这里正是哥哥李绶光的埋伏地点,于是哥哥把弟弟顺竿爬蛇地给解救了,弟弟也就一言不发地站到哥哥的阵营里来了。可以说,电影粗暴地把弟弟推到了历史正道的阵营中来,而不是哥哥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了他,从中正可以看出,电影对人物刻画的粗疏,不得不通过强制性、偶发性的情节来推动人物立场的转变,这不能不说是电影的一个败笔。
我有幸观看了一部革命影片——《打过长江去》。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渡江战役为背景下,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先遣部队潜入江南,打进国民党的虎穴,斗智斗勇,与各种敌人殊死斗争,为祖国统一舍生取义,最终配合一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将红旗插遍中国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有精彩的故事,还蕴藏着对战争的思考,对人物性格、内心世界的塑造。影片中兄弟李绶光与李绶明,从小相依为命,但战争中两人分属不同阵营,战场相遇,弟弟本应向哥哥开枪,但陷入了沉思;哥哥有机会杀弟弟,却也无从下手......兄弟二人在荧幕上纠结,我在荧幕下纠结,因为交战的双方都是中国人,都是百姓的子弟。
现在看来,当时没有国际国内坐下来谈话的条件,各方势力角逐,战争的乌云驱之不散,内战是命中注定!纵观中国历史,政权和平的过渡,屈指可数,“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则是常态。所以,打过长江去,这是无奈的选择,李绶光、李绶明的兵戈相向是影片中的暗喻。这场战争的意义,作为后人我看到了:统一了全中国,和平来之不易。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嘴里像含了蜜一样香甜。
影片里,弟弟为了救哥哥,英勇牺牲,看到这里,我流泪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看完电影,我走出影院,浮想万千,心潮澎湃,陷入了深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应当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我国虽长期处于和平时期,然而南海风云起,西山寇盗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下最关键的是学好知识,掌握本领,以最佳状态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告慰革命先烈,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