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义与利高中议论文
义与利高中议论文(8篇)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的大多是这样的说法,君子重义不见利、施恩不图报、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在义于利的交锋中,咱们民族一贯视义为荣,瞅利为耻。也正因为此,历朝历代涌现了不计其数的大爱无私之人,他们以自己的光风霁月般的义举绚烂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天空,凭自己的拯弱扶贫的精神温暖了千千万万颗悲冷的心灵。这些不计回报的馈赠,这些挺身而出的义举让我们活着有意义、有方向、有力量。因此孔子的弟子奋不顾身下水救人后收取贵重酬谢引来大大家的纷纷议论,也在情理之中。但孔子对他弟子的这种行为却大加表扬。
孔子的态度为什么总与大家相反呢?因为他明白,义而不利,行而不远。对一个人而言,实现一项义举一件善行,不是难事,难就难在多做一些,不间断地做下去。毕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空间,都有自己的责任和权利。非功利的行善仗义,付出精力与财力,内心固然得到了慰藉与充实,人格与灵魂因为无私无悔而变得饱满而鲜活。但人终归是社会之人,他不免受制于现实中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绝不能苟求一个人总是牺牲自己奉献自己。也正是由于这种牺牲和奉献使得许许多多的人视行善举义为畏途,从而他们只是感动感激只是钦佩敬仰,却不效仿不加推广。
如果在可能的情况下,政府机构社会组织成一些有识人士,也包括那些在别人的善行义举中获得利益和受益人,能够主动且真诚地对善行义举的实施者给予合适的回报,让他们真真切切地因为自己的本不图报的行为获得了精神与物质的补偿,让他们真正的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其说是帮别人帮助社会不如说是在帮自己,是在为自己为亲人为社会积蓄生活的美好,惟其如此,有爱有善之人就会更加努力地去施爱使善,他们不会再有后顾之忧或世薄之叹,让义行能够得到精神或者物质的回报,对此,政府机构有责任去建构一种机制,形成一种常为规范,始以规范,终以风俗。
我们要让好心人有好报,这样好心人才会层出不穷,义善之行才会蔚然成风,我们发自内心地赞同咱们传统的义利价值观,重义轻利,但我们不排斥利。我们更欣然地接受施恩之后的回报。只有这样,这些神圣而美好的品行,才能光而大之,才会使我们明白什么叫高贵什么叫做伟岸!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处于孔子之口。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中的是利益。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我们身边都存在许许多多的君子和小人,而在重大的事件面前,我们则更能看到这些君子与小人,感受人心。
今年春节,我们国家爆发了疫情。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疫情,也因为疫情的出现造成了一些物资的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却出现了一些没这良心大发国难钱的人。我在新闻中看到有的工厂连夜加工,为的就是赶制那些假冒名牌的口罩向市民出售;有的商人因为口罩紧缺,将口罩卖到了三四百块一个;更离谱的是有的私人司机高价收取车费,帮助人偷偷逃离已经封锁的疫区……这是让人多么不齿的行为啊。他们的行为,真是体现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切皆为利益。可能有些人说,为了自己,有什么错?可是,他们在获取自己的私人小利益,也同时侵害了他人的利益,毁了自己的品质。
在谴责这些人的同时,我更为我们的“君子”而骄傲。84岁的院士钟南山在疫情发生时,号召大家能不去武汉就不要去武汉,可本人却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去研究疫情。全国各地的医生纷纷写下申请,主动要求到疫情最严重的医院去参与救援,他们每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跟病毒这么近,只是为了尽力去治好病人。这些医疗人员,就如同之前前往大兴安岭灭火的消防员,他们都是灾难中的逆行者。他们难道不怕死吗?不,他们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父母,也有自己的儿女。他们之所以坚定向前,敢于面对种种困难的,是因为他们心中又大义,这“义”就是他们对工作,对国家的责任感。人人们常说:“这个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他们为什么会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舍下妻儿,这不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大义吗?因选取大义,虽知道前有刀山火海,才会有逆风前行的国之君子啊。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面对义与利时又应该如何取舍?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疫情前的每一个君子之行,相信会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选择。选择心中大义,坚定前行,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我们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处于孔子之口。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中的是利益。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我们身边都存在许许多多的君子和小人,而在重大的事件面前,我们则更能看到这些君子与小人,感受人心。
今年春节,我们国家爆发了疫情。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疫情,也因为疫情的出现造成了一些物资的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却出现了一些没这良心大发国难钱的人。我在新闻中看到有的工厂连夜加工,为的就是赶制那些假冒名牌的口罩向市民出售;有的商人因为口罩紧缺,将口罩卖到了三四百块一个;更离谱的是有的私人司机高价收取车费,帮助人偷偷逃离已经封锁的疫区……这是让人多么不齿的行为啊。他们的行为,真是体现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切皆为利益。可能有些人说,为了自己,有什么错?可是,他们在获取自己的私人小利益,也同时侵害了他人的利益,毁了自己的品质。
在谴责这些人的同时,我更为我们的“君子”而骄傲。84岁的院士钟南山在疫情发生时,号召大家能不去武汉就不要去武汉,可本人却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去研究疫情。全国各地的医生纷纷写下申请,主动要求到疫情最严重的医院去参与救援,他们每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跟病毒这么近,只是为了尽力去治好病人。这些医疗人员,就如同之前前往大兴安岭灭火的消防员,他们都是灾难中的逆行者。他们难道不怕死吗?不,他们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父母,也有自己的儿女。他们之所以坚定向前,敢于面对种种困难的,是因为他们心中又大义,这“义”就是他们对工作,对国家的责任感。人人们常说:“这个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他们为什么会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舍下妻儿,这不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大义吗?因选取大义,虽知道前有刀山火海,才会有逆风前行的国之君子啊。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面对义与利时又应该如何取舍?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疫情前的每一个君子之行,相信会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选择。选择心中大义,坚定前行,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我们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执一相机,行走在石子路上。
看见紫藤萝在矮墙上投下一片浓青淡紫的影。随手拿起相机,手起键落,伴随着咔嚓声,又一照片归档。
踱步转过矮墙,这一边的景象全然不同于另一侧。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棚户区吧。白天,壮年们都在工地上干活,低矮的所谓房屋中空无一人。侧耳听见有苍老的咳嗽,我绕过几间屋子,来到一间门扉敞开的房前。
也没有什么人。透过一把破旧的木椅,我见到一位“干瘪”的老婆婆,大概是哪位工人的饱经风霜的母亲。灰白的工作服对她来说有些肥大,但最惹人注意的,还是她的眼睛,似开似闭,混沌闪着青光,是一位瞎婆婆。下意识地,我举起相机准备拍摄。透过取景框,蓦然间看见她膝头有两处闪着白光。走近一看,是两张老照片,已辨不出黑白的色块,灰白一片,是久经摩挲过的模样。我再次看了看她的眼睛,没错,混沌闪着青光,我仿佛明白了什么。
冥冥之中,让我有幸遇见这一位老婆婆。是的,相片不能代表什么,它只能代表你去过那里,抑或是这个人曾经见过你。真正的、最好的记录还是我们的眼睛。眼睛不正是心灵的窗户?一切的一切,只须被我们用眼睛看到,就都成了我们的,不容分说地占据了我们的心灵。纵然老来双眼昏花,心中只会越来越明晰。
我决定放下相机。
沿路返回,看到矮墙下睡着一只花猫,阳光被花叶细碎地筛下,花猫无所谓地伸了伸懒腰。
高大的房屋地基新建成,一个干瘦的工人肩挑两担砖,一级一级向上攀爬。地基高耸伟岸,工人的身子柔弱如稻草。
傍晚的电灯亮起来时,路灯把变电箱的影子胡乱投在棚户区破旧的围墙上。树影婆娑交织,好似罗密欧与朱丽叶对唱情歌的阳台。
这一切,我都从未发现。
自从养成看景即拍的习惯,固然存了不少美景,但真正记在脑海中的,又有多少呢?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所有的美都是这样,细腻,动人,不是相机所能言表。相机禁锢了我们的视线,请不要忘记,眼睛是最好的相机,勿到真正失去时,才忆起当初拥有的珍贵。
珍惜,你所看到的。
美总是这样,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能掌她”。早在初中,我们就学习到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那么利和义呢?在利益和道义的关系中,到底应该做出怎样的取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了。
在鱼和熊掌的故事中,熊掌的价值远高于鱼,所以我们选则了熊掌。那么,我认为,在利与义的决则中,义也是远大于利的。舍生取义,名垂青史者有,舍生取利,贻笑大方者也有。《论语》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淡泊名利的君子,就好像晨间的朝露,笔挺的修竹,谦逊的文松,雨后的清荷。淡雅中又漾出幽兰入梦般的馨香,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轻易划开高洁的涟漪。《庸言》道:“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就是说做多少善事都不为过。而仁义,难道不就是善良之举吗?自古以来,无往不利,无利不为者,有哪一个是彬彬有礼的君子,又有多少是道貌岸然的小人呢?利益的诱感力很大,可是当我们摆正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君子的道德观念来要求自己,利益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孟子曰:“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利益只能满足我们的物质条件,并带不来精神享受,又何必去考虑呢?精神食粮,才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源头活水。
那么,选则“义”就必须要弃,“利”了吗?并不是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这个道理了。君子对于“利”,不是不需要,而是君子能够正确的对待,运用正确方式来获取利益。既得到了利益,又不违反道义,这才是君子之风。但是这并不是同时得到了鱼和熊掌,因为君子的利益,是在道义的范围内的,而没有超出。而那些得到“熊掌”,又想着“鱼”的,往往都是些不道德的“鱼”了。
所以,对于利与义,我们应当正确的看待,做君子应该做的事——如果为了利益而违反了道义,那是万万不可取的。但是反之,若是为了道义而舍去了利益,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
其实在获得义的同时,也获得了利——精神上的成长,美好的品质和善良的人格。做一个君子,怀抱着仁爱善良,坐看利、义兼收。才是利与义的价值体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处于孔子之口。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中的是利益。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我们身边都存在许许多多的君子和小人,而在重大的事件面前,我们则更能看到这些君子与小人,感受人心。
今年春节,我们国家爆发了疫情。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疫情,也因为疫情的出现造成了一些物资的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却出现了一些没这良心大发国难钱的人。我在新闻中看到有的工厂连夜加工,为的就是赶制那些假冒名牌的口罩向市民出售;有的商人因为口罩紧缺,将口罩卖到了三四百块一个;更离谱的是有的私人司机高价收取车费,帮助人偷偷逃离已经封锁的疫区……这是让人多么不齿的行为啊。他们的行为,真是体现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切皆为利益。可能有些人说,为了自己,有什么错?可是,他们在获取自己的私人小利益,也同时侵害了他人的利益,毁了自己的品质。
在谴责这些人的同时,我更为我们的“君子”而骄傲。84岁的院士钟南山在疫情发生时,号召大家能不去武汉就不要去武汉,可本人却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去研究疫情。全国各地的医生纷纷写下申请,主动要求到疫情最严重的医院去参与救援,他们每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跟病毒这么近,只是为了尽力去治好病人。这些医疗人员,就如同之前前往大兴安岭灭火的消防员,他们都是灾难中的逆行者。他们难道不怕死吗?不,他们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父母,也有自己的儿女。他们之所以坚定向前,敢于面对种种困难的,是因为他们心中又大义,这“义”就是他们对工作,对国家的责任感。人人们常说:“这个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他们为什么会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舍下妻儿,这不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大义吗?因选取大义,虽知道前有刀山火海,才会有逆风前行的国之君子啊。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面对义与利时又应该如何取舍?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疫情前的每一个君子之行,相信会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选择。选择心中大义,坚定前行,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我们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能掌她”。早在初中,我们就学习到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那么利和义呢?在利益和道义的关系中,到底应该做出怎样的取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了。
在鱼和熊掌的故事中,熊掌的价值远高于鱼,所以我们选则了熊掌。那么,我认为,在利与义的决则中,义也是远大于利的。舍生取义,名垂青史者有,舍生取利,贻笑大方者也有。《论语》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淡泊名利的君子,就好像晨间的朝露,笔挺的修竹,谦逊的文松,雨后的清荷。淡雅中又漾出幽兰入梦般的馨香,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轻易划开高洁的涟漪。《庸言》道:“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就是说做多少善事都不为过。而仁义,难道不就是善良之举吗?自古以来,无往不利,无利不为者,有哪一个是彬彬有礼的君子,又有多少是道貌岸然的小人呢?利益的诱感力很大,可是当我们摆正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君子的道德观念来要求自己,利益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孟子曰:“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利益只能满足我们的物质条件,并带不来精神享受,又何必去考虑呢?精神食粮,才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源头活水。
那么,选则“义”就必须要弃,“利”了吗?并不是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这个道理了。君子对于“利”,不是不需要,而是君子能够正确的对待,运用正确方式来获取利益。既得到了利益,又不违反道义,这才是君子之风。但是这并不是同时得到了鱼和熊掌,因为君子的利益,是在道义的范围内的,而没有超出。而那些得到“熊掌”,又想着“鱼”的,往往都是些不道德的“鱼”了。
所以,对于利与义,我们应当正确的看待,做君子应该做的事——如果为了利益而违反了道义,那是万万不可取的。但是反之,若是为了道义而舍去了利益,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
其实在获得义的同时,也获得了利——精神上的成长,美好的品质和善良的人格。做一个君子,怀抱着仁爱善良,坐看利、义兼收。才是利与义的价值体现。
——在义与利之外,还有一种更值得一过的。这个将支撑我度过未来吉凶难卜的岁月。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曾经有过一个人皆君子言必称义的时代,当时或许有过大义灭利的真君子,但更常见的是借义逐利的伪君子和假义的迂君子。那个时代过去了。曾几何时,世风剧变,义的信誉一落千丈,真君子销声匿迹,伪君子真相毕露,迂君子豁然开窍,都一窝蜂奔利而去。据说观念更新,义利之辩有了新解,原来利并非小人的专利,倒是的天经地义。
时间就是!这是当今的一句时髦口号。企业家以之鞭策生产,本无可非议。但世人把它奉为指导人生的座右铭,用商业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结果就使自己的人生成了一种企业,使人际关系成了一个市场。
我曾经嘲笑廉价的人情味,如今,连人情味也变得昂贵而罕见了。试问,不花钱你可能买到,一句问候,一丁点儿恻隐之心?
不过,无须怀旧。想靠形形色色的义的说教来匡正时弊,拯救世风人心,事实上无济于事。在义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在君子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上的。创造不同于奉献,奉献只是完成外在的`,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其差别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带来的地位,创造注重的只是创作本身的。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惟求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指小农式的保守,而是指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的生活情怀。仍以写作为例,我想不通,一个人何必要着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诗足矣。倘无此奢求,则只要活得自在即可,写作也不过是这活得自在的一种方式罢了。
箫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当然,人生总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酸,更为逐利之辈所不到。但是,摆脱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和渺小的痛苦,活得有气度些。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而只是表达了一个信念:在义与利之外,还有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这个信念将支撑我度过未来吉凶难卜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