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又到粽叶飘香时作文800字

又到粽叶飘香时作文800字(6篇)

篇1:又到粽叶飘香时

走在街上,又闻到了悠悠的粽叶香,终于又到端午节啦!

我喜欢端午节,也喜欢端午节的粽子,而在我的心里,对端午节也有一个特别的记忆。

其实以前每次过端午节我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只知道这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那天可以吃到我喜欢的粽子,可以吃到绿豆糕。几年前的一天,也是快过端午节的时候,我看见妈妈买了很多大的叶子,洗干净后用清水泡着,另有一盆装了很多洗净泡胀的糯米,妈妈在桌边剪了一堆很长的绳子系在椅背上,我好奇地走了过去,问妈妈在干吗?妈妈说她要为我包粽子吃。

只见妈妈拿了两片叶子把它们一折,形成漏斗状握在手里,开始往里面装糯米;填满漏斗后将剩下的叶子把装了糯米的部分包起来,来来回回折了一次后,妈妈很麻利地把椅背上的绳子将粽子捆扎起来,紧紧地系上结,一个漂亮的三角形粽子就展现出来。

看见妈妈灵活地包着粽子,就好像变魔法一样,我开始佩服妈妈了,因为我觉得那个粽子太漂亮了,而妈妈包起来却非常轻松。妈妈看见我羡慕的样子,说:“你也可以包啊!”“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包吗?”妈妈笑了,然后开始手把手教我包粽子。一开始我根本就握不紧,常常一装糯米就漏掉了,然后好不容易装进去了,却无法在合适的位置系上绳子,这样一个粽子就容易松散开来……

妈妈看到了我的沮丧,她说:“饼子这么圆,油条那么长,看事容易做事难啊,但你只要多包几个一定能行的。”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慢慢地,我的粽子包得成型了;慢慢地,我的粽子包得结实了;慢慢地,我的绳子能系在最合适的地方了!我开心了,觉得包粽子一点都不难了。这时候我无意中看了看妈妈,我看见妈妈脸上有一种幸福的神情,妈妈淡淡地笑着,我知道妈妈在为我高兴,但我更觉得妈妈是因为我和她一起在包粽子而高兴。这时我闻到了粽叶淡淡的香味,我的心里也涌起一种无法言语的幸福。

现在我们已经不包粽子了,可每到端午节,我都特别喜欢吃粽子。因为对我而言,端午节总有一个我特别的记忆:我喜欢的是粽叶那淡淡的香味,那种香味让我想到那个和妈妈包粽子的午后,让我想到和妈妈一起什么都不说慢慢包着粽子的幸福!

篇2:又到粽叶飘香时

走在街上,又闻到了悠悠的粽叶香,终于又到端午节啦!

我喜欢端午节,也喜欢端午节的粽子,而在我的心里,对端午节也有一个特别的记忆。

其实以前每次过端午节我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只知道这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那天可以吃到我喜欢的粽子,可以吃到绿豆糕。几年前的一天,也是快过端午节的时候,我看见妈妈买了很多大的叶子,洗干净后用清水泡着,另有一盆装了很多洗净泡胀的糯米,妈妈在桌边剪了一堆很长的绳子系在椅背上,我好奇地走了过去,问妈妈在干吗?妈妈说她要为我包粽子吃。

只见妈妈拿了两片叶子把它们一折,形成漏斗状握在手里,开始往里面装糯米;填满漏斗后将剩下的叶子把装了糯米的部分包起来,来来回回折了一次后,妈妈很麻利地把椅背上的绳子将粽子捆扎起来,紧紧地系上结,一个漂亮的三角形粽子就展现出来。

看见妈妈灵活地包着粽子,就好像变魔法一样,我开始佩服妈妈了,因为我觉得那个粽子太漂亮了,而妈妈包起来却非常轻松。妈妈看见我羡慕的样子,说:“你也可以包啊!”“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包吗?”妈妈笑了,然后开始手把手教我包粽子。一开始我根本就握不紧,常常一装糯米就漏掉了,然后好不容易装进去了,却无法在合适的位置系上绳子,这样一个粽子就容易松散开来……

妈妈看到了我的沮丧,她说:“饼子这么圆,油条那么长,看事容易做事难啊,但你只要多包几个一定能行的。”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慢慢地,我的粽子包得成型了;慢慢地,我的粽子包得结实了;慢慢地,我的绳子能系在最合适的地方了!我开心了,觉得包粽子一点都不难了。这时候我无意中看了看妈妈,我看见妈妈脸上有一种幸福的神情,妈妈淡淡地笑着,我知道妈妈在为我高兴,但我更觉得妈妈是因为我和她一起在包粽子而高兴。这时我闻到了粽叶淡淡的香味,我的心里也涌起一种无法言语的幸福。

现在我们已经不包粽子了,可每到端午节,我都特别喜欢吃粽子。因为对我而言,端午节总有一个我特别的记忆:我喜欢的是粽叶那淡淡的香味,那种香味让我想到那个和妈妈包粽子的午后,让我想到和妈妈一起什么都不说慢慢包着粽子的幸福!

篇3:又到粽叶飘香时

多想回到那一年,再次品味那粽叶包裹着的浓浓亲情。

——题记

还记得那年端午来临时,外婆包的粽子,那种味道一直在我脑海中不愿散去。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蘸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外婆喜欢一边包着粽子,一边唱着童谣。我也喜欢一边看着外婆灵巧的双手包着粽子,一边哼唱着童谣。

我最喜欢的便是外婆包粽子的过程。外婆包粽子时是不喜欢别人插手得,生怕旁人做坏了品相和味道。三层粽叶交错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一弯,便弯出一个圆锥形的小漏斗。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角内,然后把一块肉和蛋黄放在米的便在院中上面,在把一小撮米覆盖在上面。

粽子下锅后,是外婆最悠闲的时候。外婆便在院中抱着我坐下,唱起童谣来。而那最好的伴奏,便是粽子在锅内咕咚咕咚响起的声音。

粽子出锅后,我便迫不及待的捧起一只粽子。轻轻一拉,绳线便脱落下来,展开粽叶,精致的四角煮的透亮。轻咬一口,便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在嘴中许久不愿散去,它就像一双灵巧的手,撩拨着我记忆的深处,牵引出一段清香的祖孙情。

……

又是一年端午,却再也吃不到外婆包的粽子。我吃过八宝粽、鲜肉粽、蛋黄粽,吃过竹简粽、迷你粽、什锦粽,也吃过烧肉粽、火腿粽、辣粽,却都没有外婆包的粽子的那种清香。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却不在。

篇4:又到粽叶飘香时

唯有你的光辉,像漫过山岭的薄雾,渗进空气,滋润万物,无声无息。

——题记

乌衣老巷深处,两个年过七旬的老妇人坐在门前的石凳上闲聊家常。虽然岁月在她们脸上刻下了沧桑,但抹不去她们平淡日子里简单的宁静安详,一切都是旧时模样。

我顺着青石板路慢慢走,来到那扇古朴的门前,把着门环轻敲了三下。等了一会儿,传来缓缓的脚步声,外婆笑意盈盈地打开了门,得意地说道:“我一猜就是你,只有你会这么有耐心!要是别人呐,肯定要催促了。也怪我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喽。”

我轻笑着扶外婆进门。院子里的石桌上正泡着一大盆粽叶,叶子浸润在水中,青翠水滑,上面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晃了我的眼。水珠所折射出来的光芒,似乎是外婆对我无尽的爱。

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我便跟随爸爸妈妈到外婆家。外婆家虽然离我家并不算远,却并不能经常回去。一进熟悉的小巷,空气中便氤氲着粽叶的香气,那是别人家的。外婆家的香气总是会等我们回去后才飘出来。我尤其爱吃外婆包的蜜枣粽,每年过端午都缠着外婆包。外婆总是会放下繁忙的农务,特地去摘新鲜的粽叶。那时外婆的腿脚还很好,只是这两年外婆的身体大不如以前,摘这一盆粽叶怕是费了她不少功夫,我不免有些动容。

当我回过神来,外婆已经坐在小凳子上包粽子了。她边包边缓缓地向我叙说这一年中小巷的变化和街坊的事情,那么亲切有趣,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暖阳下,月光里,依偎着外婆,听她讲故事。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只是外婆老了,两鬓苍苍,脸上岁月的痕迹再难抹去,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她对我的宠爱。

今天,又是粽叶飘香,外婆把她不老的慈爱揉进粽子,包成我喜爱的模样。但愿时间老人慢慢走,慢慢走,让我多陪陪她,也让她多陪陪我。

篇5:又到粽叶飘香时

  一阵阵夏的气息夹杂着淡淡的粽叶的清香,是那么清爽,那么诱人。啊!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粽叶飘香时。这本该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候,然而,我的心却一阵隐隐的痛,一种浓浓的思念带我进入童年的回忆之中。

  小时候,临近端午节,最疼爱我的奶奶就会带我一起去芦苇滩上摘芦叶,奶奶忙着选摘那种又长又宽的芦叶,而我呢,也在一旁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摘几片最底下的老芦叶给奶奶,一会儿忙着去抓芦苇上的蚂蚱,一会儿又去摘几朵小野花夹在自己的小辫上。不知不觉,手脚麻利的奶奶已经摘了好几把芦叶了,她牵着我的小手回家了。回到家,奶奶把芦叶挂在屋檐下晾晒着,听奶奶说,  因为新摘下来的芦叶比较硬而且很容易就裂开、折断,所以要把芦叶晒干,等到要用的时候,再用开水煮一下,这样经过处理的芦叶既柔软又有韧性,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端午节前夕,奶奶用水把芦叶煮沸,顿时,一股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奶奶心灵手巧,会包好多种粽子:有鲜肉馅的、蜜枣馅的、小豆馅的、还有就是光白米包成的……我吃得肚皮圆滚滚的,仍舍不得停下嘴来……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睛又湿润了。那一年,无情的病魔夺去了我最亲爱的奶奶的生命,我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美味的粽了了。

  又到粽叶飘香时,尽管各种口味的粽子现在都能买到,可是我却再也体会不到童年时那种摘芦叶,包粽子的快乐了,再也体会不到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了。

篇6:又到粽叶飘香时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赛龙舟……”每当听到这首儿歌,我就不禁想起自己幼儿时的端午节。

一到端午节,家里的门上就会插艾叶和菖蒲。艾草约有一米长,它的叶子一面深绿,一面灰绿,摸上去软软的,就如同抚摸着丝绒布一般。而菖蒲则是长长的,碧绿碧绿,十分光滑,好像侠客挥舞的宝剑。奶奶总喜欢从门旁的艾草上拽下几片艾叶,要么帮我藏在衣服口袋,要么帮我用发卡别在头发上。有了它,我就会欢快地到小伙伴中去炫耀一番。那绿色的艾叶便成了绿色的蝴蝶,在我的衣服上、头发上飞舞。

“百缕子”则是端午节不可少的,但它却是我儿时记忆中唯一的缺憾。第一次认识“百缕子”是我五岁的时候。那一天,我看见姐姐的房间里有根线,便拿起来仔细端详着。这线有好几种颜色,隐隐约约还可以看见中间夹着一根金丝线,五彩缤纷,光鲜亮丽。我情不自禁地把它系在了手上,此时,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孩了!我兴奋地跑去给妈妈看,而妈妈却说:“这不是你的,是姐姐的,快摘下来。”我一听不高兴了:“为什么我没有?”妈妈说:“因为你没有干妈,姐姐有啊。”“那为什么我没有干妈?”“因为你太调皮了,没人愿意做你干妈。你乖乖的就会有干妈了。”于是,我长这么大,就从来没有过属于我自己的“百缕子”。

端午节自然少不了粽子。小时候,奶奶包粽子时,我就会搬一张小板凳,坐在奶奶旁边,一面享受粽叶的清香,一面看着奶奶包粽子,那感觉真如神仙般快活。包完粽子后就是煮粽子了,伴着炉子的“嗞嗞”声,一阵粽叶的香味扑鼻而来。刚煮完的粽子热乎乎的,剥开粽叶,咬上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满嘴都是香甜味,好满足啊!

又到粽叶飘香时,我依然没有“百缕子”,可那满屋的艾香、满屋的粽叶香已填补了那份缺憾,留下满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