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长征精神的作文800字高二

关于长征精神的作文800字高二(3篇)

篇1:长征精神的历史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

这一句的壮志豪言,不仅仅为长征,这个震撼古今的壮举,立下了不朽的丰碑,更加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长征中表现出的长征精神。

无私奉献。一渡赤水前,红军在赤水河畔的土城打响一次战役。由于对敌情的估计不足,红军多次激战,危难时,朱德决定亲临前线作战指挥,为了说服毛泽东,朱德同志坚定的说道:“不要光考虑我个人的安全,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敌人的子弹是打不中朱德的!”并没有任何华丽的词来修饰这句话,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一位英雄的宿影。朱德不顾个人安危,坚决为了革命事业而奉献出全部,这种“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敌人是无法打中朱德的,因为他的精神将永远长存。

长征是一部震撼古今的英雄史诗。长征记载着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艰难与险阻,镌刻着这支钢铁雄师的辉煌与奇迹。20世纪30年代,当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时,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然而,国民党蒋介石竟置民族危亡于不顾,调集重兵一次次“围剿”红军。当时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离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长征途中,面对国民党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英勇的红军将士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突破敌军重重包围,四渡赤水,奇袭金沙,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次次击退追兵阻敌,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长征是在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进行的,物质之匮乏、环境之恶劣、困难之艰巨,时刻挑战着红军将士的生命极限。但所有这些都不能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风雨斜,昼夜行军脚未歇,何惧敌人围追堵截;露宿风餐月为灯,北上抗日壮志烈,壮志烈,前仆后继,甘洒热血!”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英勇的红军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趟过了无数险峻的峡谷激流,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一省,长驱两万里,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说:长征“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

长征虽已成为过去,但它孕育的长征精神却穿越历史的天空,散发着永恒的光芒。毛泽东同志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了。”

历史属于先辈,未来属于我们。今天,我们纪念长征胜利,既是缅怀红军的光辉业绩,也是学习先辈的宝贵经验,更是弘扬长征的伟大精神。作为红军传人,我们应当自觉地把发扬长征精神与弘扬时代新风紧密结合起来,用长征精神锤炼我们的理想、信念、意志与品格,在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的辉煌。

篇2:扬起长征精神的风帆

发扬长征精神加快苏区振兴造福老区百姓中国红军冒着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仅用12个月时间,靠着两只脚,靠着小米加**,却长驱2万余里,纵横12个省创造了让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引以为荣的长征,创造了一首震惊中外的壮丽诗篇,创造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犹记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用自己的生命铸造了新中国吗

他们那英勇抗敌,为国捐躯,坚贞不屈的精神,正是值得我们自豪的长征精神啊!江西赣州,是长征的根据地,为赣南老区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可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我们的发展长期滞后。如今,《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纲要》、《关于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的若干意见》两项报告已获中央领导的批示意见。加快推进苏区振兴有利于更好地落实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确保全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国家各种重大战略规划的整体效益,优化发展格局,打造赣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有利于赣南创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统筹协调,在保护生态中加快赣南振兴,在加快振兴中保护生态,加快构建生态机制,实现赣州绿色崛起。这是我们新的希望。我们又要开始新的长征了让我们乘着中华民族的船舶,扬起长征精神的风帆,加快苏区振兴,造福老区百姓吧!

篇3:长征精神的内涵

毛主席说过:“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像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2个省……”没错,这正是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引以为骄傲的。长征,一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让我永远铭记在心。

还记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用自己的生命铸造了新中国吗?他们那种英勇抗敌,为国捐躯,坚贞不屈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的长征精神吗?

还记得“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吗?“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后,当国家领导人授予他最高荣誉时,杨利伟叔叔面对鲜花和掌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培育,这个最高荣誉应该属于祖国,也属于人民,更属于千千万万个为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人。”的确,这个最高荣誉来之不易,它需要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坚实的文化基础。杨利伟叔叔这种”为了祖国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的长征精神吗?

还记得四年级时,我非常想参加作文竞赛,可当时我的作文就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我深知成功不是一步登天,它需要血与泪的浇灌,所以,我决心苦读。于是,每天晚上当别的同学早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而我却依然坐在书桌前,时而凝神苦读,增加自己的课外阅读量;时而凝视窗外,感受书中形形色色的事情;时而奋笔疾书,摘录好词好句简评:联系事例突出了长征精神的内涵,表明了自己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