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家书范文

红色家书范文(19篇)

篇1: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1500字

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1500字:

文:刘利益。《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中的多数书信是第一次读到,读后心灵深深受到震撼,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只恨未能早日读到。《中庸》中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短短十五个字阐述了治学求进的两个阶段:学问思辨 身体力行,合在一起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传承红色基因如同治学求进之道,也重在要做到知行合一。决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学习上,也不能停留在感悟感动中,而是要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具体要做到四步:品读、拷问、明辨、笃行。

品读之,走进先烈内心世界。品读40余封革命先烈临刑前的诀别家书,走进31名革命先烈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感受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感受他们对家人的血脉亲情和铁骨柔情。部里组织干部诵读刘伯坚致诸兄嫂的信和给妻子王叔振的遗书,见字如见面,读字如读心,当时我是哽咽着读完的,仿佛回到了上世纪30年代,走进刘伯坚的内心世界,从信中“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等字句中感受刘伯坚不愿丧失革命者人格的坚强意志、一身无私为革命的精神和对三个儿子的牵挂;走进陈觉和赵云霄烈士的内心世界,感受一对志同道合的夫妻和战友在面对生死时的家国情怀;走进毛泽建的内心世界,感受她为革命万死也无恨的革命宣言;走进赵一曼的内心世界,感受她为国死而不悔的无畏气概和舐犊情深不忍舍离的慈母大爱......


拷问之,反思自身言行举止。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传承好红色基因,必须要以革命先烈为镜,以先进典型为镜,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要对照党章党规,扪心自问党员的八项义务履行情况怎么样?对照新时期“四个合格”党员标准和“二十字”好干部标准,扪心自问是否做到对党忠诚,是否把为了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改进干部作风活动,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有之”,查摆自身是否存在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突出问题。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本领”,反思自身能力能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照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指出的“五字顽疾”,认真反思自身在“怕、慢、假、庸、散”等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只有这样不断拷问自己的内心,反思自身言行举止,才能铸就强大的内心,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

明辨之,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学会从红色家书中汲取理想信念的养分和信仰的精神力量,不断加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不断改进自身作风,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从根本上提高明辨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笃行之,践行入党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以革命先烈为标杆,发扬实干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争做习近平总书记眼中“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及关头豁得出来”的合格党员。做“平常时候看得出来”的合格党员,就是要事事处处当表率,时时刻刻做模范,严以律己、乐于奉献。要立足本职岗位,敢担当、敢作为,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做“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合格党员,就是要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在前,就是要做雷锋同志曾说过的“万能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做“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合格党员,就是要在危难关头敢于挺身而出,奋力而上。

篇2:《红色家书》读后感2000字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红色家书》读后感2000字:

《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辑录了李大钊、方志敏、陈毅安等三十位革命烈士遗书、就义诗、家信等红色书信,再现了革命烈士舍生取义、英勇报国的家国情怀;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带着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如:方志敏、夏明翰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正气凛然,坚贞不屈;“我含笑,我更望你含笑,我快乐,我愿你比我更快乐!”杜永瘦的视死如归;“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的毛泽建;革命夫妻陈觉、赵云霄的英雄故事;陈毅安的无字书信等等,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桥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蕴涵着无穷的思念,诉说着无尽的衷情,寄托着殷切的祝福。从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可以见到他们对革命事业的矢志不渝、对革命理想的坚贞不屈,为了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惜英勇献身的豪情壮志。


然而,反观当下,少数干部却不是这样,他们的所作所为与革命先辈的伟大风范形成巨大反差。在新形势下,一些人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物欲横流,信念动摇,丧失根本,甚至“一边烧香拜佛,一边贪污腐败”,美其名曰:“权有多大,利就有多大”,令人匪夷所思……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品读《红色家书》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从中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牢记先烈们的遗志,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党员。

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共产党员我们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个“要”。

一是要深入“学”。俗话说:“认识能力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自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钥匙。”“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只有认真看书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夯实理想信念基石。在当下,不但要弄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尤其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八个明确”主要内容和“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只有理论知识扎实了,才能更好地用于指导实践。

二是要扎实“干”。实现共产主义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也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是“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实现理想,必须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方能“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而通过实践则能更好地促进学习,从而达到“知行合一”。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理想,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认认真真干事。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靠的就是中国人民的实干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一贯以来就是勤劳的民族,因此,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三是要敢于“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说:“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邓小平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出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改革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是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甚至会停滞不前和倒退,夯实信念基石,必须不断开拓新境界,坚定四个“自信”,夺取新胜利。历史的无数经验告诉我们技术创新、方法创新、体制创新,必将会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畏首畏尾只会落后挨打。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习近平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毋庸置疑,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革命理想高于天”。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更要有新作为,作为在新时代的公路人,我们要继承先辈遗志,爱岗敬业,团结创新,凝聚圆梦力量,在传承党的红色基因中使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新的时代价值,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3:读《红色家书》有感500字

回望历史,感受革命之艰——读《红色家书》有感500字

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不仅居住条件差,还摆放着各种残酷的刑具,但我们的烈士在受尽鞭打、踩蹦、大炙等酷刑后,依然宁死不屈。如年仅25岁就牺牲的革命烈士江诗咏在死亡的威胁下还在忏悔书中写下了“怕老子,捉老子,杀了老子,还有老子”14个字。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令我钦佩。在红色家书中我还深刻的感受到了我们共产党员的艰苦朴素,作为闽浙皖赣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的方志敏,他的故居不过是赣地一所普通农夫的住处。

一张挂着土蚊帐的老式架子硬板床、一张破旧办公桌和一把破损木椅这些就是这间屋子的全部家当。为策应中央红军主力大转移,他带领部队在冰天雪地里浴血奋战二十多天,这其中有七天滴米未进。1935年,方志敏在南昌下沙窝为国捐躯。“吃水不忘挖井人”,回望历史,我们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当前,虽然我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境比革命年代好了千倍万倍,既不用流血,也不用牺牲,但重温革命事迹,弘扬革命精神,读后感.对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谨守党规,谨遵党纪,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基本要求,沿袭古人简朴的生活作风,继承革命家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努力争做廉洁从政的表率,争做时代的先锋。


回望历史,感受醇厚亲情——《红色家书》读后感500字

家书最动人心者,在于其情。每一封家书都充满了感情,我深深感触到了家书的作者们对于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至亲之情,以及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些都是鲜活生动、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我非木石人,能无手足情?死则为正义,生则为人人”“启明,我的小宝贝,你是一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我的宝贝,我的心爱,多想拥抱着你,给你几个甜蜜的KISS”……王孝锡、赵云霞、陈毅安等烈士的红色家书,一行行语言字句,现今读来仍然滚烫灼心,我从中深刻的感受到写这些家书的烈士们,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知的伴侣,但是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

为了自己的信仰,他们毅然决然地告别白发爹娘,告别娇妻幼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但是血脉亲情是永远无法舍弃的,共产党员也是有着铁骨柔情的血肉之躯,在他们满腔的革命豪情背后也有着割舍不断的儿女情长,也有“软弱”的一面。

回望历史,我觉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既不薄情寡义又能坚守原则,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从一点一滴做起,戒骄戒躁,严以律己,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工作。

篇4:读《红色家书》有感1500字

读《红色家书》有感1500字范文:最近,在每晚入睡前,我总要把《红色家书》拿出来,读上那么几篇,方觉得一天充实了。书信中,烈士们面对生死离别的淡定从容,面对危难却矢志不移的革命信念,常让我合卷长思、感触颇多。

走入家书,红色精神再洗礼

书中共收录三十位革命烈士给父母妻儿、兄弟姐妹、恋人战友的书信,辅以烈士生平简介和故事。书信中有“矢志努力致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有“饮弹从容向天啸,永留浩气在人间”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有“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有“所以不能放心者,就是白发双亲未能奉养”忠孝不能全的铁骨柔情,有“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的谆谆教诲,有“你们乐天知命的等着光明的来到吧!”“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这些家书,是血泪书,是绝笔信,是不会说谎的历史,也是革命历史最真实的见证。革命先烈们以朴实的语言,抒发着爱党、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用平凡的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忠诚的战歌。阅读家书,如同还原了烈士们的身陷囹圄却矢志报国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先辈们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使我再一次得到了红色精神的洗礼。


不忘初心,理想信念更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作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讲话。初心是什么?红色家书中,烈士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让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这是他们的信仰与初心。如陈觉给妻子赵云霄的信写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为了革命成功,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今天,我们的国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我们的“初心”又是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读后感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当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牢记入党誓言,坚定理想信念,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抓好自身建设,积极践行“四讲四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砥砺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

“有一种骄傲叫我是中国人,有一种幸运叫我是中国人,有一种安全感叫我是中国人”,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中这样说道。影片中展现的日渐凝聚、坚不可摧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让每一个中国人以祖国母亲为荣耀。回头想想,正是因为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和崇高情怀,才有了祖国强大昌盛和现在的幸福生活。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作为一名街道党工委书记,站在新的时代,我将踏着先辈的足迹,立足于工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井岗精神”“共青精神”,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以党建为引领,厚植党建优势,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努力打造“茶山红”党建品牌,构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新风气,形成党员榜样示范、群众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良好局面。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茶山人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加满油、鼓足劲,为实现我市“打造鄱湖明珠、率先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贡献茶山智慧和力量。


篇5:读《红色家书》有感心得体会800字

读《红色家书》有感心得体会800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封家书难得可贵。怀着无比崇敬之心诵读了夏明翰在狱中写给母亲、妻子与大姐的三封家书,以及最后就义诗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身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从红色家书中汲取营养、感受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接续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完成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

学习先烈精神,做好党风与家风的传承。《红色家书》中我们党的党风与传承千年家风的完美融合。学习《红色家书》就应当让优良的党风落地生根,就要让纯朴的家风永远传承,用党风培养家风,用家风促进党风。习近平说过:"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读后感.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连着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要让党风始终如春风拂面。身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以此作为个人修身立德、增长境界的重要内容,作为严家教、正家风的重要内容,发扬革命先烈家风建设的珍贵遗产,见贤思齐,带头示范,建设好家风。


学习先烈精神,夯实思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明确入党动机,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发挥好共产党员作用,坚定社会主义思想信念。以“党员活动日”为契机,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争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做政治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先烈精神,坚持真抓实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将带头深入一线,以上率下,带领全镇真抓实干。同时,带动大家向上向善,使全镇上下掀起学习先烈精神热潮,坚持担当实干不放松。以党建 生态文明建设、党建 社会综合治理、党建 集体经济为契机,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的潢溪而奋斗。

纸短情长,不尽欲言。读《红色家书》使我更加坚定信心,更加鼓舞斗志,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潢溪改革发展再创新台阶而不懈奋斗!

篇6:革命精神牢记心——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预示醒目,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意义的色彩;红色象征革命,是无数中华儿女英勇奉献的精神。一封封饱含深情的红色家书,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回忆,是无数视死如归的革命党人,是无数奋不顾身的人民群众,抛头颅、洒热血,将红色精神与革命信念寄予在这字里行间。家书寄语,纸短情长,这些鲜活的画面不断重现,潸然泪下的同时,也是对心灵的一次洗涤,让人记忆深刻,镌心铭骨!

史料逐渐泛黄,时光逐渐逝去,但义士之骨永存,革命精神不朽。新中国的历史,是用鲜血写就的;新中国的未来,是用拼搏铸就的。中国共产党这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里,历经无数困难,可是凭着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红色革命精神,先烈们硬生生把这一路荆棘走出康庄大道,让人为之动容,也让人为之自豪。

1、孝顺忠诚是红色家书的精神核心

革命烈士江诗咏在狱中写给两位哥哥的信里写着“所不能放心者,就是白发双亲未能奉养”,写给父母亲的信里写着“不孝男江诗咏,年达二十五,读书十有余年,大人之恩其何以报?”紧接着一句“不过,男一生未做害人之事,加入共产党,是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耨利益。”这一句句泣血之书,所牵挂的是自己的父母,坚定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历史不会忘记,中华儿女不会忘记,浴血疆场是民族的壮歌,万众一心才筑就新中国!

2、坚定信仰是红色家书的精神实质

吉鸿昌就义前写给妻子胡红霞的遗书里写有“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就义诗内容为“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我们从中不难感受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每个党员对组织的宣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常补精神之“钙”;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使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3敢于担当是红色家书的精神升华

担当作为一种精神,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风范、精神和气概,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应该具有的政治素质,没有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满腔热情,就没有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基层党员干部在面对矛盾、困难时,更应敢于担当责任,敢于克服困难,敢于奋力攻坚,敢于面临得与失,具有忘利、忘名、忘我的思想境界。

历史不曾忘记,这些崇高伟大的革命精神,承载着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光辉历史,蕴含着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我们始终铭记,这些崇高伟大的革命精神,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的忠诚,是永远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一座座永恒的丰碑。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家书中的革命精神?我个人认为,最好的缅怀,莫过于深刻领会革命精神,追随革命先烈的脚步,学习这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决心,将革命精神升华为心中的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做人,让革命精神散发出现实影响的光芒。

1、以孝为先,学会做人

从红色家书中,我们更加能感受到,以孝为先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培养党员干部的优秀品格,必须追本溯源,以孝文化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显得尤为必要。孝敬与爱国一脉同源,爱国心不仅包括对故乡的情感,更包含着对父母的依恋和对祖先的崇拜。读后感.基于敬亲荣亲的需要,孝敬体现了忘我奉献与自强不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由此生发的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热爱祖国、感恩奉献、自强不息等优秀品格,成为党员干部修养高尚道德的起点与前提。

2、以党为心,学会做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是党心所向、民心所盼、众望所归。相信组织、维护组织、服务组织,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不折不扣地执行,组织号召的坚决响应,组织规定的坚决照办,组织严禁的坚决杜绝,切实对组织有一种归属感、一种集体荣誉感,这是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的灵魂,也是推动各项工作事业的重要保证。

3、以民为本,学会做官

虽然我们是最基层的乡镇干部,但却是行使公权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更是基层工作的核心力量。因而,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提升素质,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坚持民本,脑中时常想着群众,做到心为民想、利为民谋、身为民行,把具有深厚的爱民之情、扎实的为民之举、科学的富民之策、有效的安民之道作为基层干部的基本要求。实践为民谋利,首先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凡事想着群众,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把对上负责同对人民负责一致起来,把关心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为人民谋利益同保护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切实把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篇7:《红色家书》读后感300字

《红色家书》读后感300字范文:

拜读完一封封带着浓厚情感的红色家书,我已完全置身于共产党那段艰苦岁月中,经历了一次学习历史的教育洗礼。“儿虽没入党,但也是共产党领导的战士。今日站在革命队伍里,一定非把敌人消灭完,牺牲到底才回去侍奉大人。”

作为一名渴望加入共产党队伍的干部,郭天栋这封浸透着鲜血的家书让我感动,年仅21岁的他,为了祖国和人民不顾己事,死而后已。他的激情壮志,他的奉献牺牲,带给人一种红色希望。这种鞠躬尽瘁的家国情怀,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读着一封封家书,看到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人,我更要以先辈为榜样,继承并弘扬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为共产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篇8:红色家书朗诵演讲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在这里,我想把一首歌献给我们的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为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是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烈士昨日的英勇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在慷慨赴义的阴森前夕,他们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化为一封封感情真挚的《红色家书》,成为留给我们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节选了《红色家书》中的两封书信,想在这里跟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封是共产主义先驱钟志申同志在狱中写给哥哥的遗书。 志炎、志刚二兄:

  我的案子突然变得严重,可能无出狱希望,这并不可怕。当我入党之时,就抱定视死如归的意志。我认定,共产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我知道我的牺牲,不会白牺牲,我的血不会白流。因为血债须用血来还。党会给我报仇,你们会给我报仇。要记住:共产党是杀不绝的啊!

  钟志申童年和毛泽东一起在私塾过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同年3月12日在长沙被杀害,时年35岁。

  第二封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写给妻子郑家钧的遗书。 亲爱的夫人钧:

  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夏明翰年仅28岁就英勇就义,但他不曾后悔,他坚信举过的红旗会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就像他自己说过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纸短情长,字见风尚。这一封封红色家书虽短,但是读来字字泣血,声声催泪,英雄也是血肉之躯,却能够为了国家存亡,民族大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谁又能够不为之感慨涕零,肃然起敬!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引领的榜样。”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是对革命先烈们最好的怀念。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在新时代的号召下,我们旅游区全体员工更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投入工作,扬帆远航,乘风破浪,开创新时代旅游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9: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最近,一本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选编、党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在广大党员中广为传阅,并引起了强烈的震撼。我捧《红色家书》,重温了革命烈士们为追求“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的奋斗历程,为他们在身处逆境中始终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而深深感动!特别是在学习了家乡的革命烈士邓贞谦的事迹后,我更是感动不已。

邓贞谦(1907-1928),又名邓中坚出生于江西省萍乡上栗县彭高镇茶源头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深受安源工人运动的影响,毅然投入到了革命洪流之中,坚定地走上了追求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的征途。1928年春,不幸被靖卫队逮捕,狱中留下了《遗书》《自述》等遗墨十几幅,表达自己"死是革命鬼,活是革命人"的决心。

邓贞谦是萍乡众多革命先辈的杰出代表,为萍乡的“红色传统”增添了宝贵的元素,成为激励后世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从邓贞谦烈士的成长轨迹中,我领悟到了共产党员的强大而执着的“初心”;从邓贞谦烈士的从容就义,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矢志不渝的革命“本色”;从家乡的红土圣地走出的革命前辈,我找寻到了造就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

萍乡就是一块造就革命先辈层出不穷的红土圣地,它是近代工人运动的摇篮,它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这里曾经发生过无数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红色的基因造就了由来已久的崇德向善传统,萍乡也成为了被热情暖色缠绕着的有爱城市。正因为有着这样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萍乡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崇德向善蔚然成风,生动演绎着“小城大爱”的华美乐章。

芦溪教育人也正是因为浸染与传承了这“红色基因”,携手实现了芦溪教育“在全市创一流、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目标,正朝着“打造具有芦溪特色的教育名县”的新的更高目标豪迈前行!我省作风建设会议也吹响了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的进军号角,《红色家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要从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中吸取前行力量,认真剖析自己在“怕、慢、假、庸、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中符合“四讲四有”标准的合格党员;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要与支委班子一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通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三看三争三创”实践活动,在办好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教育新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篇10:红色家书演讲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在这里,我想把一首歌献给我们的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为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是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烈士昨日的英勇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在慷慨赴义的阴森前夕,他们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化为一封封感情真挚的《红色家书》,成为留给我们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节选了《红色家书》中的两封书信,想在这里跟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封是共产主义先驱钟志申同志在狱中写给哥哥的遗书。 志炎、志刚二兄:

  我的案子突然变得严重,可能无出狱希望,这并不可怕。当我入党之时,就抱定视死如归的意志。我认定,共产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我知道我的牺牲,不会白牺牲,我的血不会白流。因为血债须用血来还。党会给我报仇,你们会给我报仇。要记住:共产党是杀不绝的啊!

  钟志申童年和毛泽东一起在私塾过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同年3月12日在长沙被杀害,时年35岁。

  第二封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写给妻子郑家钧的遗书。 亲爱的夫人钧:

  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夏明翰年仅28岁就英勇就义,但他不曾后悔,他坚信举过的红旗会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就像他自己说过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纸短情长,字见风尚。这一封封红色家书虽短,但是读来字字泣血,声声催泪,英雄也是血肉之躯,却能够为了国家存亡,民族大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谁又能够不为之感慨涕零,肃然起敬!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引领的榜样。”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是对革命先烈们最好的怀念。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在新时代的号召下,我们旅游区全体员工更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投入工作,扬帆远航,乘风破浪,开创新时代旅游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11:《红色家书》有感

春天满山遍野的映山红,夏天迎着火热的朝阳绽放的红牡丹,秋天清雅芬芳的粉色芙蓉花,冬天红融融的炭火,是一种向上的催人奋发的似浓浓烈焰的情怀,那么的动人心魄,那么的心醉如酥,那暖暖的红日滋润着万物生灵蓬勃的生机。红色给了大自然,给了人们很好的生活与启迪。

然而那翻转的透过那遍遍《红色家书》中心灵感应的红啊,又推动着多少人的心怀,那思念的泪珠啊,打着深深红色的记忆,一颗红心给了未了的思念之痛,一颗红豆给了未断的相思之苦,思念是一颗挂在记忆里的红橄榄,相思是一系苦根相连不断的红丝带,那梦里的一回、一眸,化成了天上的彩虹啊,牛郎织女那条红霞似的鹊桥是他们经久不息的一支支歌魂,始终飘荡在那红红的瞬间。 是那么的妖艳,又是那么的黑沉;

是那么的丰腴,又是那么的淡瘦。妖艳的是那轻轻的醉心的媚眼,黑沉的是那失落的心;丰腴的是那曾经山盟海誓的坚贞,淡瘦的是那心已付出却永不回头的裂缝。心灵的拐杖,抚平不了长久的伤口,只能如纱布一般轻轻的敷衍疤痕。我只把这红红的纱布严严地包裹在心里,隐隐的止住我为那英雄们而受伤的流血的心头。 那逝去的岁月依旧弥漫着硝烟的红光,那枝头上摇曳的不定是红花的芬芳,而是那落败的红叶的悲零,那苦苦挣扎残留的最后的一丝的笑魇,是最后回归泥土的灿烂,辉映在冬天来临前的萧条的秋风里,秋风是它们眼泪的催生剂,秋雨是落红的辛酸的眼泪。 红红的落日,红红的秋叶,红红的思念,红红的相依相恋。。。。。。

流淌的是一条红红的永远不眠的长河。

篇12:红色家书读后感

    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认真拜读了《红色家书》。王孝锡、王器民、毛泽建等人的事迹和家书,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思想上得到了洗礼、精神上得到了升华、党性上得到了锤炼。

  一、感恩铭记,不忘初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先烈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把满腔热血洒遍中华大地。“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这是王孝锡英勇就义前写给父母亲的遗书,时年25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公而忘私、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光照千秋、垂范后世。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要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感恩他们的无私奉献、传承他们的先烈精神,用党的红色传统照耀三龙镇新时代征程。

  二、坚定信念,激发动力。习总书记反复强调,革命传统资源是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传统我们不能丢,革命资源我们不能弃,就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将革命先辈热爱祖国、忠于党和人民、不怕牺牲的革命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成艰苦奋斗、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在不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三龙镇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三、结合实际,砥砺前行。在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迎来了民族复兴的曙光。我们要秉承革命先辈意志,用他们的精神品质提振精气神,将三龙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一是推进“双创双修”,实现生态文明、城乡风貌、城乡管理、城乡功能、城乡内涵的全面提升。二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感、幸福感。三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推动三龙“建陶小镇”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业,启动新建乐华农贸市场。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弘扬革命传统、发扬先烈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谱写新时代的光辉篇章。


篇13: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近日,根据学校党委的部署认真阅读了省委书记刘奇同志向全省党员干部推荐的《红色家书》,书中辑录了方志敏、李大钊、邓中夏等革命烈士的遗书、就义诗、家书等红色书信。  从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和饱含革命情怀的家书中,我能够感受到那个伟大时代的气息,感触到家书作者对革命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逝去的先烈是永生的。他们是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们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付出了鲜血和汗水,他们的价值观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从他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自己深受教育和启发,共产党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态度,强烈的集体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们要在革命先烈事迹的鼓舞下,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为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14: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读红色家书,补精神之“钙”。一封封家书中,充满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饱含着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这种强大精神力量我认为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魂”。家书的背后却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他们有时刻牵挂的亲人,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这种铁骨柔情我认为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爱”。在他们面前,“魂”始终放在首位,“爱”放在其次,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他们为了祖国这个“大家”而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小家”,甚至牺牲生命。作为教师,这种“魂与爱”就是我们的师德师风,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本质上是只讲付出不计回报、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通过师魂与师爱和学生建立深厚感情基础,从而让学生“亲其师”,最终“信其道”。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是中职教育的守卫者、一线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学习和缅怀革命先烈,用“魂与爱”真心善待每位“孩子”,为职教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篇15:红色家书读后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吉安组工微讯接触到《红色家书》,此后每期都会仔细阅读。它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再现了历史。初次品读,是满足好奇心,再次读便是爱上了,一个个故事都是动人的、震撼的,越读越觉得羞愧,越读越认识到党员的责任担当。

第一篇读到的是革命伉俪陈觉、赵云宵的故事。两封催人泪下的书信:一封是陈觉烈士就义前给妻子赵云霄的诀别信,一封是赵云霄烈士给襁褓中的女儿的遗书。还有中国共产党员的邓恩铭、“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革命烈士“菊妹子”毛泽建等。“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我将毙命,不足为奇……但是,人民总归要做主,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这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书信、演绎的革命故事!

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革命者最讲亲情、最讲爱情,他们的感情细腻、真挚,即使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自己最亲最爱的人。他们在最好的年华里为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懈奋斗,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在生命凋谢的时候,不忘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忘自己的使命,对革命的成功、事业的成功充满信心。

他们的岗位是平凡的,英雄不是高不可攀的,也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榜样其实就在身边。为了新中国的到来,无数的优秀共产党员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换得中华人民安定幸福的生活。幸福、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感谢《红色家书》,在这样的时刻,警醒我们,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感谢《红色家书》,为我们树立榜样,让我们有勇气重新整装出发。

《红色家书》,一个个鲜活的革命者,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越是荆棘满路,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当头,就越需要我们身先士卒,以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品读《红色家书》,不仅是了解历史、丰富生活,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它净化了我们的思想,增强了党性,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共产党员,不仅要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珍惜自己、爱护他人,更要懂得影响身边的人,带领人民群众向着幸福新生活奋斗。

品读《红色家书》,让我们深刻理解共产党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态度、强烈的集体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才能遵守我们入党时许下的诺言。聚沙成塔,滴水成海,虽然我们在公路部门平凡的岗位,但只要我们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勇于奉献,未来的公路一定会越来越畅通,越来越智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终会实现。

篇16:红色家书的读后感

近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用心读《红色家书》一书,书中一封封家书饱含深情、感人至深、惊天动地,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大公无私的家国情怀,对激发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承发扬艰苦奋斗、无私无畏的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红色家书》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红色家书》其实就是老一辈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缩影、一部简史,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源所在。

69年前,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纽约星报》邀请了几位代表各种政见的美国远东问题专家举行座谈会。他们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从平均地权的政策出发,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赢得民心的。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原美国新闻处处长约翰·费尔班克认为组织起广大贫困农民进行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根源,而蒋介石的前政治顾问,美国新闻处太平洋行动组副组长欧文·拉铁摩尔则认为,是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导致他们输掉了这场战争。他们从各种角度讨论了很多,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得出统一而贴近现实的答案。

然而69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中国人民不断迎接挑战,不断赢得胜利,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不由得让国际社会再次发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

国际社会所苦苦求索的答案,其实,就记载在这本《红色家书》中。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孔子说过“自古民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民族的根本,失去信仰,人就会失去灵魂,政党就会失去活力,民族就会面临消亡。在战争时期,信仰尤为重要,夏明翰烈士在家书中写道“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我一生无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红色家书薄薄二张,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如有雷霆写就,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新中国的未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夏明翰烈士这般用鲜血浇灌信仰之花的共产党人何止千万,正是他们坚定厚重如山岳一般的共产主义信仰,才让今天的新中国繁花遍地,锦绣河山一片安宁。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劳苦大众的代言人。立党初衷,就是解放劳苦大众,造福全中国。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挺立的旗帜,迎风飒飒响,正气贯云霄。红色家书中,无论是毛泽东致信妻兄杨开智告诫他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还是刘少奇致信姐姐刘绍懿要求人民政府的法令要办的,必须老老实实照办,还是陈毅告诫家人,要想办法自力更生节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无论官多大、位多高,都依然保持共产党员公道正派的作风,绝不徇私枉法,绝不搞特殊化。共产党员都是从人民中来,必须时刻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高高在上的姿态、贪赃枉法的行为,只会让人民所唾弃,终究被时代所淘汰,正因为共产党员的拳拳赤子心和浩然正气,让党和人民熔炼成一个整体,历经各种挑战,创造出一个个新的奇迹。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他们”的家国大义。“他们”有的是共产党员,有的并不是。“他们”是这一封封红色家书的另一方,历史的聚光灯也少为“他们停留”。“他们”是替毛泽东照顾病母的舅父文正兴、文正莹;“他们”是瞿秋白每封家书必提到的“小独伊”;“他们”是带着徐向前的一双儿女,东奔西走躲避飞机轰炸的黄杰;“他们”是共产党员的父辈、爱人、儿女。他们何尝不想亲人们留在自己身边,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是国难当头、神州涂炭,唯有共产党能救中国。家国大义面前,“他们”毅然舍小家为大家,不再偏安一隅、儿女情长,他们全心全意支持亲人们踏上救国征程,正因为“他们”毫无保留的鼓励和支持,让这些共产党员们在那个血火交织的年代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之中。这一封封真情流露的家书,虽然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却沉甸甸地记录着共产党员和至亲们的心灵默契,“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新中国的光荣和伟大,永远有“他们”的一半。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绝不是封建王朝那种一朝胜、便称王的暴力更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翻外来侵略、推翻暴力统治的正义的胜利。这胜利来自于人民,也将造福于人民。在这一封封红色家书中,我们看到毛泽东为儿子毛岸英的进步而喜慰,罗荣桓对女儿感叹为人民服务已成终生职业,刘少奇教导儿子刘允诺虚心听取同志们的批评,是这一代传一代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传统,让将近百年的共产党队伍历久弥新、永焕生机。无论是风雨飘摇的1921,还是国富民强的2018,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必将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发挥我党的优良传统,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这275封伟大而温暖的红色家书,勾勒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从1919年到1982年这63年的时间跨度,更加凸显了主题的宏大。红色家书记载的不是历史,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传递着脉脉温情,反而让历史更加有血有肉。

九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没有了战争的威胁,摆脱了饥寒交迫的窘境。如今的中国,正越来越强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我们更要不断汲取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力量,继续发挥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披坚执锐、奋勇向前。作为省民爆公司党委书记,我将以《红色家书》中传承的先烈意志为精神指引,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矢志不渝,做一个有信仰、有担当的共产党人,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辉煌的业绩来报效国家,不负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美好生活,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17:红色家书读后感

翻开《红色家书》,一篇篇细细读来,革命年代血与火、生与死交织的战斗场景弥漫心间,革命先辈为了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为了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哪怕付出生命,又有何惧、又有何惜?这一封封家书,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亲情与信仰、坦然与执着、寄托与决别,是何等的动人心魄、何等的震撼灵魂、何等的激昂人心。品读《红色家书》,无异于一次跨越时空、荡涤灵魂的红色精神洗礼,革命先辈们热血与激情、奉献与坚守、使命与担当的初心力量,时刻激励着我们要坚定信仰、永葆忠诚、为民奉献、担当实干,做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

不忘“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20世纪中国苦难而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优秀共产党人。“特殊材料”体现在特殊信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夏明翰刘伯坚等革命先辈在被捕后给亲人的家书中,以最直白的话语,述说着最坚定的信仰。黄竞西在给岳舅的遗信中写道:“我为党牺牲,有无上光荣,你们不要为我悲伤。”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正是有无数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我们党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守住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不忘“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忠诚之心。吴宪猷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我们要牺牲自已的利益,为无产阶级利益而牺牲、而奋斗。我们时时要莫忘掉了为党服务,无条件的为党服务,接受党的指挥和命令。”毛主席的堂妹毛泽建烈士在遗书中写道:“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们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革命先辈们毫无畏惧、咬紧铁牙,绝不向敌人吐露党的半点秘密。李大钊、夏明翰、陈毅安……哪个不是笑对屠刀、慷慨赴义?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对党的绝对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对党忠诚摆在首位,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始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就当前来说,最根本的在于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践行心中信仰,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

不忘“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钟志申在给兄长的遗书中写道:“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陈觉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谁无父母,谁无儿女,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王器民临刑前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又有甚么紧要。”俞秀松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做官?我永不曾有这个念头。”正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们将更加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出行、娱乐等方面的“烦心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答好群众出的每一份考卷,加快建设美丽幸福青山湖。

不忘“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担当之心。杜永瘦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你的命运使得你不得不干!只有干才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王若飞在狱中给兄长的信中写道:“个人生命,早置度外。一息尚存,终将努力奋斗”。刘愿庵在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无产阶级的意识是不能抹杀的,这是中国一线曙光,我们的牺牲总算不是枉然的,因此我心中仍然是很快乐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革命先辈们连死都不怕,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干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身为党员领导干部,我将更加强化“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拿出“舍我其谁、赤膊上阵”的闯劲、干劲、拼劲,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强产业、兴城市、惠民生、促改革、扩开放、谋创新、重党建等各项任务,着力构建中心城区、高新园区、高铁新区“三区联动”发展新格局,为建设美丽幸福青山湖不懈奋斗。

红色的家书,是鲜血的颜色,书写的是初心、是使命、是奉献、是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交上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合格答卷。


篇18:红色家书读后感

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由于叛徒出卖在武汉被捕,他在狱中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母亲陈云凤:“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两日后他牺牲于汉口余记里刑场,牺牲前写下绝命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我们对这首诗是耳熟能详,对于这封家书的内容,我却是在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红色家书》中第一次看到。

是的,烈士牺牲后的x年,先辈们举过的红旗在祖国广阔蓝天处处飘扬,烈士可以瞑目了,烈士的母亲身上也承载了无尽的荣光。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举起民族救亡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我们无法亲眼目睹烈士宁死不屈的壮烈情景,无法感同身受革命战争的烽火硝烟,却可以从一封封红色家书中去铭记那段历史,缅怀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英烈。家书寄语,字短情长,每个字、每句话都是那段红色革命洪流的历史见证,是一种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自我、奋斗拼搏的人生诠释。

面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夏明翰毅然选择了洒满鲜血的革命道路,因为他坚信,这条路的尽头必然是真理。他的选择是对的,正因为有无数像夏明翰这样的烈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马克思主义终于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支持。马克思是千年思想家,夏明翰这样的烈士则是千年不朽。

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在跨越,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两个一百年……新的历史阶段给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当然,仍然有许多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更多的人在全球化的国际角逐场上积极地、努力地学习;殚精竭虑地工作。这不仅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很多人能够成为国家以后的栋梁,很多人则甘做一枚螺丝钉,同样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不论自己能力的大小,只要尽了力,即使是微薄之力,也是为祖国这条巨龙增添一份力量,更是对革命先烈的最好回报。

通过阅读红色家书,重温革命历史,走进革命志士的思想世界,得到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更觉得要倍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从自身做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让烈士之志薪火相传。对于革命先烈,我们的美好生活是他们当年奋斗的期许,当他们鲜血浇灌的土地上,鲜花盛开,繁荣昌盛;他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他们的精神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拼搏奋进。望着这盛世中华,正如他们所愿……


篇19:红色家书读后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一份真挚情感,一段家国情怀。《红色家书》收录了近百位革命烈士的一百余封家书,有平常家信,有狱中信函,有绝笔遗书。每一封信,都拴牵着万般不舍,寄托着殷殷期望,承载着沉甸甸的爱。而赵一曼烈士写给其儿子宁儿的“家书”更让我感慨。

最早知道赵一曼这个名字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忙于学业,所有的时间和经历都围在学习、备战高考上面。某个炎热的午后,趴在桌子上睡不着,拿起同桌放在一边的《读者》,随手一翻,恰好就讲述了赵一曼烈士。从文章中知晓了这位抗联女英雄的壮举。她以纤纤弱质率众抗击入侵东北的日本侵略者,被捕后又顽强不屈,不惧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坚决不向敌人说出秘密,视死如归,以身殉国。当时就被这种英雄气概深深震撼到了。

而近来,在《红色家书》中读到这位英雄就义前写给儿子的遗书时,立马被感动地热泪盈眶。在这封留给儿子的“家书”中,一个身骑白马、肩披红衣,驰骋于林间,成天与日寇周旋的女汉子不见了,转而成为一位留恋孩子、心疼骨肉的善良母亲。她的悲痛、不舍、内疚和嘱托,一字一句融入进这封“家书”中。一位年轻的革命母亲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和大爱小我之朴素情怀跃然纸上。

她是一名革命英雄,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在生命的最后,她给儿子留下的这封“家书”,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句句滴血含情,处处诠释着母爱如山的亘古哲理。愧疚于为人母者对宁儿的“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自责于“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叮嘱道“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吧”。而在最后,她告诫自己的孩子:“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无疑是伟大的,她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她更是无数孩子的母亲。虽然她没有对自己的儿子尽到教育的责任,但是她用自己的牺牲告诉儿子怎样做一个中国人,我想这就是最伟大的教育和母爱。我们绝不能忘记,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有过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整个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牺牲,她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