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追求美好作文

追求美好作文(5篇)

篇1:追求美好

  世界之大,大若无边;世界之美,美若天仙。无论是暗香疏影,还是桃红柳绿,自然的美好总是令人震惊。

  而我,就是美好的追求者,从始至终,总伴在美好左右。

  古希腊有句名言美是一种感觉。而我,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又仿佛是命中注定的。幼小时,就有幸遇到这种感觉。

  约莫四五岁时,我开始接触钢琴,每周都要到钢琴老师家上课,已成规律。看似平淡,可平凡之中亦有非凡,而那一天,正是这非凡的开始。

  那时,我和往常一样穿过长长的廊道,向对面钢琴老师家走去。廊道的两侧是丛丛绿草,绿油油的一片。我心不在焉地走着,双眼随意地向两侧瞥着,却莫名其妙地被一丝或者说是一点白色吸引住了。

  玩心正重的我未加多想便冲进了绿色的草丛中,抓住了这一点白色。它是一朵小花,白色的花瓣,金黄色的花蕊,看似普通的小花,当时却让我万分着迷。

  我的心最终陶醉在着金黄色的花蕊上,小巧玲珑且楚楚动人。于是,我紧忙摘下了这朵小花,然后向钢琴老师家跑去。

  渐渐地进入深秋,路边的草丛中再也没有见到这白色的小花,我的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失去的美好是最容易被怀念的,我常常望着那一丛丛绿草发呆,若有所失感到一切仿佛缺少了什么。

  对美好的追求被我很快带入生活中,总是不断为追求美好而努力着,无论是成绩还是琐琐碎碎的一切,也许是因为我害怕失去它们吧。

  害怕它们像那些我再也没见过的小花一样随风而去了。

  不忘初心,唯有拼搏永恒。我想,这才是追求美好的真谛,也将成为我的一张名片。

篇2:追求美好的景物

在闲适的傍晚,静静的读一本书,伴着夕阳的余晖渐渐走进另一个世界。那是书的世界:有山有水,有嫣红的花瓣和金黄的花蕊,有悠悠的白云和振翅高飞的苍鹰,有一望无际的麦田,但也有干涸的沙漠和贫瘠的土地。衣不蔽体的穷苦人喝着稀汤,声声哀恸的哭号化为坚强的力量。泪水中浮现出美丽的微笑,天使的光芒照亮所有阴暗的角落,直达我的心灵。

我追求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书中的人?事?物无一不让我心生向往,无论是爱还是恨,总有让人感动的地方。汤姆叔叔的信仰感染着身边的人;海伦 凯勒的坚强带给我希望;简爱的善良使她得到了罗切斯特的爱;卡西莫多以纯洁的爱得以和艾丝美拉达在死后永不分离;基督山伯爵的敢爱敢恨让我敬佩;希斯克利夫情感的转化透出了人性的光芒;西决的包容维系着一个家庭;青铜与葵花兄妹演绎了至浓至纯的亲情。

我追求在阅读中获得人生的感悟。书中有无数个人物的一生经历,或悲或喜,或顺利或坎坷,我随着他们哭,和他们一起笑,好像经历了很多的事,品尝了世间的酸甜苦辣,积累了很多人生经验。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我学习书中人物的优秀本质,充实自己。

我追求在阅读中欣赏美。我爱曹文轩笔下纯净的美;我爱古诗词中“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自然美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壮美,我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美,我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奉献美。我欣赏着书中一切的美丽,追求美好的景物和精神。

太阳渐渐落下,我用笔在书边记下今天的阅读感悟,起身将书放回书架。

篇3:我携你追求美好

闭上眼,又看见你,唤你,黛玉。看见你垂泪如雨,看见你香消玉殒,我的心中一片阴霾。

想起你。想你菱花镜前握梳抚发,想你秋景屏后思绪万千,想你凉亭曲径碎步生莲,想你一地桃瓣上握锄泪洒,想你大庭广众前字字珠玑。你扯着来人送帕时,你沾墨染抹薛涛笺时,你朱唇启出葬花之吟时,你在想什么?愿景呢,还是前生?

《石头记》合上,黛玉,我愿和你有个约。

我想走近你,看清你,携你之愿,做自己。

只因前生几滴仙露,你倾尽今世所有情思之泪,亦葬送一生。

我知道,你用帕集满地落英时,你用土掩这些已矣精魂时,我仿佛就在你身边,走近了你的一切,看清了你的所有。

我知道,你不属于这里:不属于那个淮扬的小巷,不属于金陵监盐御史的深深宅院,不属于纸醉金迷的大观园,不属于风凄露冷的潇湘馆。你只属于三生石畔那个完美的世界。这里的天空配不上你的澈,这里的河溪配不上你的清,这里的人儿配不上你的真。

“花落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你似已对这世间的一切无望。于是我们相约在绝望。

“今日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你怨无人懂你,你还是有望吧,对人生对诗赋对爱情,你还如前世那株仙草一般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只是这里的一切都配不上你的望,配不上你的洁,即使是你的他。于是我们相约在净土。

你的泪落在薛涛笺上像只只纷飞的蝶,浸透纸张,浸穿我心。

我懂了。“质本洁来还洁去。”你如此说,也如此做。可你愿怎能消散,可你的魂如何殚尽。

黛玉,我愿携你之愿,集我之想。冲破结茧,冲破固栏,冲破脏污,冲破你未破的一切。

我携你追求美好,捕捉感动;我携你参破世俗,领悟真谛;我携你独洁一身,穿透红绿。

我携你游遍诗情,穿越时空,实现你的、我的,未竟的愿,相约在心灵站点。

黛玉,我和你有个约,约在红楼,约在石畔,约在过往,约在现实。

闭上眼,看见你,唤你黛玉。

这一次,我看见你明若桃李,灿若春风,笑了。

篇4:追求美好的一切

人的一生总在追求,追求眼前和未来的一切,但我们总在忘记一种追求,一种美。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很朴实但很久没有看到的一幕,一个小女孩将垃圾扔进垃圾箱。听起来很平常略显幼 稚。很遗憾,恰恰是一些小事使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事情的本质。这件事让我感觉到一个幼小的孩子在追求一种美,一种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美。

地震来临时,有人选择牺牲来保护别人,有人选者苟且偷生来换取片刻安宁。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种选择这是刹那间的决定,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平日的休养。有了这修养,人自然高尚。缺了这修养,人自然平庸。

但与一种现象同样引起了我的注意。网上有一篇帖子值得深思,贴纸提到,从百度上搜索“热烈庆祝日本地震”这一词条,你会搜索到9760万条相关信息。而你用日本的浏览器搜索“热烈庆祝中国汶川地震”这一词条时,你会发现日本国内网上没有一条相关信息。这是为什么?灾难来临后,日本灾民同样数万,但没有任何消息说日本一片混乱,相反日本人民在这时表现出了人与人的关爱。饿了没有吃的,商店东西免费;渴了没有干净的水,超市和自动售货机的水免费;冷了分不到毛毯,陌生人没有任何理由和你共用。而在中国,就在刚刚的盈江地震,一个令人疑惑的现象不得不仍人注意,部分给灾民提供的帐篷需要押金!令人心寒啊!寒的不是提供帐篷的押金,其根源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到底丢失了什么?需要用金钱来制约?

追求是人一生中必须做,而且一直在做的事,不要盲目追求,更不要不追求,展望未来去追求美好的一切。

篇5:追求美好的事物便是幸福

人生的幸福,是人生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赐,也不是听其自然所成就的。”这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陈独秀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幸福从何而来,幸福是从自身创造来的。

世界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把奉献视作享受。他年轻时,为完成一项工作,经常通宵达旦。他在首次前往费城的旅行中,乘船沿特拉华河而下,虽然已付了船资,但他却自愿帮助划船。他划得十分卖力,最后船工无论如何也不肯收他船费了。他说:“一旦进入工作,我就觉得畅快,有使不完的力气。”

富兰克林将奉献当作幸福。幸福从何而来,幸福从奉献中来的。

富兰克林认为幸福从幸福中来的。然而幸福只有从幸福中来吗?答案是否定的。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承认人有正当的利益和欲望,但他同时认为人们对道德的追求大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对于孔子来说幸福是从道德上来的。

荀子的幸福建立关承认利欲的合理性基础上。他说:“义与利,人之所有也……故义胜利为治世,利克义为乱世……”

墨子的幸福观与孔子、荀子不同,墨子重视利又注重义。他认为义利是统一的,利既是义,“义,利也。”

诸子的幸福观不同,他们的幸福是从不同的方向来的。对于不同的人,他们的幸福便来自不同的方向。高尔基说过:“只有在对美好事物的自觉追求中才会有真一虚有其表的幸福。”富兰克林的幸福从奉献中来;孔的幸福从道德上来的;荀子的幸福从承认利欲合理性上来的,墨子的幸福从义上来的。而他们的幸福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美好的事物,他们追求的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现在许多人对幸福有了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便是幸福。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通往幸福的最错的途径莫过于名利、宴乐和奢华的生活。”人们不应该将奢华、名利当作自己的幸福,这样是不会成功的,不会有真一虚有其表的幸福。

幸福从何而来,追求美好的事物便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