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月光下我,100字

月光下我,100字(4篇)

篇1:月光下我的遐想

夜深了。

对面楼还依稀亮着几盏灯。我看了下钟,十二点半。台面还放着几本练习册———我要做的。初三了,哎。

我好累。累的是那种一躺下就可以睡着的累。我好想就那么一直睡下去,甚至不要醒来,至少没有这么累。当然,这只是想,也只能想。我也知道,不只是我一个,每个初三的都很累。

快中秋了,月好圆,好美。如轻纱般的月光泻下来,洒进窗户。

这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我在时常月光下玩耍。

每到中秋,几个小孩一起打着灯笼在月光下闲逛。听说那里有嫦娥,她很美。我总幻想着她的样子,大眼睛?或是丹凤眼?我想过一次又一次,甚至想要和她见面,见了面要说什么都想好了。我还在生日上许愿说要见到嫦娥,呵呵,那时候的我好傻,傻得那么可爱。

如今,我不再拥有以前那份童真,单纯。面对的不再是游戏带来的愉快,代替的是学习的压力。初三了,一切的一切都不在像以前那般简单。虽然累,但是值得。虽然苦,但有收获。许许多多的事情让我们去面对。既然改变不了,那就去适应它。迟早都要经历初三,不再害怕,不再逃避,勇敢面对。创造属于我的美好未来。

初三了,长大了,该懂事了。

对面楼的灯陆续熄灭,我不再抱怨,不再说累,继续写着我的作业……

今夜,月好圆,好美。

篇2:月光下我的遐想

俗话说:“初一月缺,十五月圆。”可我并不是这样认为,套用一句古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以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

我喜欢天空,我喜欢太阳,我也喜欢月亮,更喜欢从月亮下洒下的月光。我喜欢天空,因为它的深蓝,蓝的那么深沉。我喜欢太阳,因为它的光亮,光亮照射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我喜欢月亮,因为它让人捉摸不透。我也喜欢从月亮上洒下的月光,因为它的洁白、美丽,虽然它投下的白影并不像太阳那般的光亮,但是我就喜欢这淡淡的光影,在夜中照亮道路。

我常常坐在皎洁的月光下,常常静静地看着月亮,常常在想月亮上到底会有什么呢?是否会有广寒宫,会有嫦娥呢?这天我一如既往地坐在自家门前的草地上,静静地赏月。突然眼前一黑,好像卷入了一个大漩涡里面似的,不久就落到了地面上,我睁开眼一看,我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阵风吹来,感到十分的寒冷,不由得打了一个哈欠。这时我看了一下四周,冷冷清清的,没看见一个人,只看见有一棵月桂树,上面还有用斧子砍过的痕迹。我看到了有一座宫殿,都是用白色的石头修建成的,让人感到一阵阴凉,我看到了门匾上刻着三个大字“广寒宫”,我感到奇怪,难道我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月亮上?正当我感到惊讶时,迎面走来一个穿着素白衣服的仙女,她手中抱着一只白兔,皮肤如雪,眼里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她的身影让人感觉到很孤独,很寂寞。当我想问她时,她却对我说:“你好,我是嫦娥,欢迎来到广寒宫,我陪你到处走走吧。”我没多想就跟她走了。她带我参观了很多地方,跟我讲了很多事,正当我们准备共进晚餐时,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模糊中听到奶奶说:“快醒醒,怎么睡在草地上,会感冒的。”w 睁开眼,看见的并不是什么广寒宫,而是自己的家。心想那一定是自己坐在自家门前的草地上欣赏月光时睡着了,做的一个梦。

我依依不舍的离开这皎洁的月光回家睡觉了。

篇3:月光下我的遐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思家曲,那么的静,那么的清,那么的淡。我躺着,静静地躺着,慢慢地欣赏着,呆呆地想象着,忽然,一个灵光闪过,凄美的一幅画面,从窗外映入眼帘,在那一丝不挂的天空下勾勒出一条条浅浅的光线,走近窗前,不知不觉间双眼汇成的那一条直线在月光的带领下,从一个繁华的大都市穿山越岭,来到了那土生土长的农家小舍。于是乎,那一条直线在心灵的撮合下变成了一条有两个端点的线段。

一阵阵的寒风刮过,一片片的枯叶凋落,一丝丝的凉意撒播。独自走在繁华的街头,看到一个个辛勤忙碌的身影匆匆的在眼前飘荡,顺着那条小道,回到了那已经熟悉了的地方,呆在宿舍里,很快乐。因为他们快乐的话语让你禁不住去快乐,笑坐畅谈,欢乐声声声诙谐;静卧闲聊,愉悦音音音意惬这是我们宿舍的最好写证。快乐的时刻不会长远,但是快乐的回味却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欢快之后便是倦倦的睡意,再接着就是如雷轰顶的的熟睡声,习惯了晚睡,就寂寂的趴在被窝里,静静地聆听来自窗外的点点滴滴。

转眼间有一个黄昏来临,一手拿着书,匆匆地走向了那充满了安逸的教室里,在那里,打开书,翻到那一页,闪动那心灵的窗口,拿起笔和纸,开启脑门,哗哗地写了起来。累了,听听歌,舒松一下筋骨;或是往窗外眺望一下,消除眼部的疲劳。夜色渐渐变沉,变凄,变凉,时间匆匆在笔下流走 。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少,室内的环境也越来越清,自己的心却越来越不安稳。收起笔,拿起书,关上灯,走人。

刚出教学楼,一个铃声想起,那么熟悉,那么清脆,那么欢快。那是谁的?刚想问自己,突然感到兜里有个东西在振,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的。打开手机,一口熟悉的家乡话随即到。啊,是娘,是娘在喊儿子,从娘的声音里能够感觉得到那声音是那么的欣慰。好长时间没打电话了,家人想了,是啊,我自己也想了。边走边打电话,高旷的天空上,挂着几个星星,一阵寒风袭来,带过一片凄冷的月光。我抬头仰望,那是多美的一幅光景,娘在电话的另一头说二号啊,我听人家说青岛这几天要变天,冷了就自个儿在那儿买件子衣裳先穿着,别冻着啊,从家里往那捎带不便易听着听着,我仿佛到了家里,我仿佛坐在炕头上跟娘说话。我边听边走边想象,就这样,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回到了宿舍,静静地躺在被窝里,手里拿着临走时娘给缝补的背包,无意识的再找什么东西。

我拉开背包,看看了那曾经不知放过多少次煎饼跟烙饼的包,里面有一股饼、油、葱、咸菜的味,同时还有一股沁香的洗衣粉味儿,那是娘在我临走时帮我洗包时留下的。看着,看着,不知为什么把头伸向窗户的那一个方向,尽管什么也没有,除了那寒光冷月。我喜欢那寒光冷月,因为那很美,它的美是独一无二的,那是一种带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美,那是一种带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美。看着寒光冷月,我想象着大都市的灯火辉煌,想象着家乡的淡光浅月;我想象着大都市的川流不息,想象着家乡的闲静安逸;我想象着大都市的繁华热闹,想象着家乡的恬静淡雅。陷入想象中的我,已随着那想象的河水顺流而下。

吮吸着那月光下的乡间气息,走在满是尘土的长满野草的小路上,听着那冬虫的鸣叫,哼着那只有自己才听得懂得的歌曲,朝着那散发月光的地方走着,走着,不一会儿就到了家。来到了暖烘烘的炕头坐下,跟家人聊了起来,欢乐声盖过一切。

欢乐的我,回到了那欢乐的源头我的家。

篇4:月光下我的遐想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