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宽恕的作文800字高中议论文

宽恕的作文800字高中议论文(6篇)

篇1:绝不宽恕的鲁迅

在我的印象之中,鲁迅的头发、胡须十分粗硬,一根根地张着,仿佛将全身的硬刺都张开的刺猬一样,向这个社会表示着他的绝不妥协。

对于鲁迅,我从未把他当成文人的鲁迅,尽管鲁迅先生在小说、散文、杂文的创作上,在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上,在许许多多的方面,都有当下文人都难以企及的造诣和成绩,但我更愿意把鲁迅当成一个战斗的鲁迅,一个斗士的鲁迅。

鲁迅的一生,是绝不妥协的一生。

鲁迅,与当局绝不妥协。无论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眼里容不得沙子的鲁迅,往往义愤填膺,奋笔疾书,表达自己的激愤,表达自己的不平。

与当局绝不妥协的鲁迅,不得已离开北京,赴青岛、厦门,南下广州,最后栖身于上海的外国租界,但无论如何,绝不妥协的性格丝毫没有改变。从《且介界亭杂文》、从《准风月谈》等等,即可见出鲁迅的文风、鲁迅的性格。

鲁迅,与文人绝不妥协。梁实秋,林语堂,陈西滢,胡适,苏雪林等等,包括左翼联盟的文学家,甚至文学青年徐懋庸,鲁迅与他们都有过交手,有过论争,而且激烈之程度,出乎我辈的意料。鲁迅与无耻的文人,与吮血卖友的叛徒等等,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一个都不放过,一个都不宽恕。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直骂得染实秋鸣金收兵,高举免战牌,永不言再战。正因如此,有人说,鲁迅气量大小,是睚眦必报,锱铢必较。而我以为鲁迅是绝不妥协,绝不宽恕,一个认真、坚定的斗士。

鲁迅,与自己的兄弟一样的不妥协。鲁迅的弟弟周作人本与鲁迅关系非常亲密,兄弟手足一同留学日本,回国后又一同住在北京八道湾的一座四合院内。但是周作人受日本内人的挑唆,兄弟交恶,最后直到绝交。鲁迅与周作人,也许是矛盾真的无法调和,无法承受其辱,但是,鲁迅的绝不妥协,绝不宽恕,我想一定是一原因。

与周作人断绝关系,鲁迅自己与家人搬出了八道湾自己购置的房产,另辟居所,到了也未再与周作人联系。倒是鲁迅仙逝,周作人沦为汉奸,后从南京老虎桥监狱出来之后,以写鲁迅的旧事及分析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为业,凄惶度日。

正因鲁迅是一个绝不妥协,绝不宽恕的斗士,所以他对民族的希望、民族的前途还是看得非常清楚,非常真切的。所以,处在上海白色恐怖中的鲁迅,与延安的毛泽东、周恩来保持着联系,听过陈赓将军红军长征的叙述,他甚至还计划要写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小说,可惜鲁迅没有来得及完成便仙逝了。

多年以后,大约是文化大革命甚或更早一些的反右派斗争时,有人问毛泽东,如果鲁迅在世,会怎样。

毛泽东答:要么缄口,要么在监狱呆着。

所以,鲁迅早年仙逝,之于他个人,福邪,祸邪,谁也难说清楚。

而中国没有了鲁迅,又不知是民族的喜邪,悲邪。

不过一点,我是认定的,鲁迅,是绝不妥协的鲁迅,绝不宽恕的鲁迅。

篇2:那关于宽恕的赞歌

他们说:“我们该原谅生活给的不幸”

——题记

我总是这样想,如果我能拥有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能宽恕别人带来的挫折;我该感激我的良师,我的父母。

我的父亲是之前刚开始创业时,母亲还在政府工作。那几年,家里不太景气,父亲忙于创业,常年在外。生活的压迫已经给父母带来重担,再加上我那脆弱的躯体,压得父母亲喘不过气来。

病态的身体,总会在一些黑暗的夜里,疼痛得醒来,或者说根本睡不着。我不想惊起熟睡的母亲,咬着牙,黑色的夜显得漫长可怕。大概是亲骨肉吧,母亲还是会发现我的疼痛。然后我只有扯起嘴角,对母亲说没事。

她知道拗不过我,只好怀着担忧进入梦里。我有时候觉得,我真坏,总是让母亲的眉毛不断皱起。终于,有天我挨不住,晕了过去。我不记得我怕是怎样到医院的,只知道,一醒来,母亲坐在身旁,墙壁上靠着父亲,他们不说话,只是在默默想着各自的事发呆。

睁开一团迷糊,头有些疼。伸手扯了扯母亲的手,父亲也回过神来,我叫了他一声,他咧了咧嘴,问我想吃点什么,我摇摇头。母亲责了我几声:“这么大了,还不懂照顾自己…”

父亲没说话,好像在责备自己,给了我这憔悴不堪的身体。

我也不知道,平时那么强的自己,却被病痛折磨得如此无力。

高额的医药费,不仅花去父亲的工资,还因此拖累了父母亲。什么时候起,他们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忧郁。

现在,家里的情况有了好转。我在一个偶然间知道,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里,原来,父母亲所承受的远远不止这些。

当我知道,那些人曾用语言和眼光伤害过父母亲的人时,我的鼻子总会一阵酸痛。他们看见不景气的家,看见两个奔波劳碌的父母,不但不帮助,还讽刺的伤害着。

现在,我长大了。父母亲还是用微笑去诠释他们的生活,用行动去化解别人的不理解。我曾问过,为什么不能自私点,为什们要对他们抱以微笑?父亲说,孩子,我们应该以德化怨,尽管再不如意,我们要用我们的方式去证明…

呵,我终究不懂,他们的心。

想想也没错,以德化怨。只要生活的平静,只要对得起自己。

听,窗外的树叶在和奏着,那关于宽恕的赞歌。

篇3:读《宽恕的力量》有感

由于种种原因,人不可能不犯过失,但只有宽恕才能给人第二次机会。只有第二次机会才能弥补先前犯下的过失。

这篇文章叫《宽恕的力量》在南北战争时期,一个叫罗斯韦尔·麦金尔临阵脱逃了,因此背叛了死罪,林肯却宽恕了他,后来麦金太尔在一场激战之中壮烈牺牲,并且有人在他贴身口袋中发现了林肯当时要求将军放过他的一封信“宽恕”让一位怯懦的逃兵变成了无畏的勇士,并且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由此可见,它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我非常喜欢林肯在决定宽恕麦金太尔时候,说的一句著名的话:“我认为把一个年轻人枪毙对他本人绝对没有好处。”事实正是这样,因为林肯宽恕了这个年轻人,使这个年轻人深深感动,并成为了一名无畏的勇士,如今那封林肯当时要求将军放过他的信,被一家著名的博物馆收藏展览,在这封信的旁边还附带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罗斯韦尔·麦金太尔牺牲子佛吉尼亚的一场激烈战斗中,此信是在他的贴身口袋中发现的》。”

由此可见林肯的这封信是麦金太尔最珍惜飞物品是他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的基本原因,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的一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因为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时,就应该想象林肯,宽恕别人,永远是最好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林肯总理,学习宽恕,让世界更纯净,让我们的情操更美好吧!

篇4:关于宽恕的名言警句

《宽恕的好处》一书的作者弗雷德里克博士说:“懂得宽恕的人不会感到那么沮丧、愤怒和紧张,他们总是充满希望。所以宽恕有助于减少人体各种器官的损耗。降低免疫系统的疲劳程度并使人精力更加充沛。”

那么,如何恢复自己的情绪呢?试试下面的一些步骤吧:

让自己冷静下来。试着尝试一种简单的减压技巧来平息你愤怒的情绪。弗雷德里克建议:“做几次深呼吸,然后想想那些令你快乐的事情,比如自然界的美景,或者你爱的人。”

不要等别人来道歉。弗雷德里克说:“许多时候,伤害你的人没有想要道歉。他们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只是和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如果你等着别人来道歉,你可能会等相当长的时间。”你要牢记,宽恕并不一定意味着顺从那些让你心烦意乱的人,也不意味着饶恕他或她的行为。

不要让冒犯你的人控制你的情绪。内心里总是想着自己的伤痛,只会给伤害你的人助长力量。弗雷德里克说:“与其总是关注自己受到的伤害,还不如学着去寻找你身边的真善美。”

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你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你也许会意识到他或她是因为无知、恐惧,甚至是爱才那样做的。为了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你可以从冒犯你的人的立场给你自己写一封信。

认识到宽恕的益处。研究表明,懂得宽恕的人精力更旺盛,食欲更好,睡觉更香。

不要忘了宽恕自己。弗雷德里克说:“对于有些人来说,宽恕自己才是最大的挑战。”

篇5:有关宽恕的名人名言

1、若无宽恕,生命将被永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控制。——阿萨吉奥利

2、宽恕一个罪人,就等于纵容许多人去以身试法。——普卜利利乌斯·绪儒斯

3、宽恕是通向行动和自由之关键。——汉纳·阿兰德特

4、要求别人宽恕自己过失的人,自己也应当这样对待别人,这才是合乎情理的。——贺拉斯

5、最好不要去翻过去那些旧账。过去的事过去算了,要宽恕,要不念旧恶。——拉格洛孚

6、宽恕他人者,自己也将得到宽恕。——菲·贝利

7、一个人放弃报复的念头,并敢于宽恕别人的中伤,其灵魂就会显得无比坚强。——蔡平

8、让我们时常念及自己的罪过吧,那么我们会对别人的罪过宽恕。——分隆

9、宽恕是好事,而最好的还是忘却。——布朗宁

10、宽恕胜于报复;因为,宽恕是温柔的象征,而报复是残暴的标志。——爱比克泰德

11、宽恕加一笑是最好的复仇。——塞·伯尔默

12、对于所受的伤害,宽恕比复仇更高尚,鄙视比雪耻更有气度。——富兰克林

13、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波普

14、不宽恕别人的人,至死也得不到别人的宽恕。——佚名

篇6:宽恕的力量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一个名叫罗斯韦尔麦金太尔的年轻人被征入骑兵营。由于战争进展不顺,士兵奇缺,在几乎没有接受任何训练的情况下,他就被临时派往战场。在战斗中,年轻的麦金太尔担惊受怕,终于开小差逃跑了。后来,他以临阵脱逃的罪名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当麦金太尔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向当时的总统林肯发出请求。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少不更事,他需要第二次机会来证明自己。然而部队的将军们力劝林肯严肃军纪,声称如果开了这个先例,必将削弱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在此情况下,林肯陷入两难境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最终决定宽恕这名年轻人,并说了一句著名的话:“我认为,把一个年轻人枪毙对他本人绝对没有好处。”为此他亲自写了一封信,要求将军们放麦金太尔一马:“本信将确保罗斯韦尔麦金太尔重返兵营,在服完规定年限后,他将不受临阵脱逃的指控。”
  如今,这封褪了色的林肯亲笔签名信,被一家著名的图书馆收藏展览。这封信的旁边还附带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罗斯韦尔麦金太尔牺牲于弗吉尼亚的一次激战中,此信是在他贴身口袋里发现的。”
  一旦被给予第二次机会,麦金太尔就由怯懦的逃兵变成了无畏的勇士,并且战斗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由此可见,宽恕的力量是何等巨大。由于种种原因,人不可能不犯过失,但只有宽恕才能给人第二次机会,只有第二次机会才有可能弥补先前犯下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