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山之行作文400字。

黄山之行作文400字。(20篇)

篇1:黄山之行作文

  暑假,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无人不晓的“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早就听闻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黄山的奇松、

  我和妈妈做上云谷索道来到白鹅岭,陡崖边,滑坡处,峭壁上都有它们挺拔的身影。放眼望去,绿树成荫。我不由自主的感叹:“多么顽强的松树呀!”

  迎客松是黄山的象征,顾名思义它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山头,在欢迎着每一位来访的游客,微笑着对他们说:“欢迎欢迎”。团结松它长着56个树枝,这顿时就让我想到华夏的56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创美好的家园。黑虎松是我最喜欢的松树,它象征着坚强不屈的和品质,我们都要有着像黑虎松一般的意志力。送客松,它与迎客松和陪客松共称黄山三大奇松,它就像是在为游客道别,祝他们一路顺风,下次再来参观。

  日出虽不是黄山四绝之一,但是在我看来还是很美丽的!

  第二天,我和妈妈四点半从排云楼宾馆出发,大约花了一刻钟的时间爬上丹霞峰,那时候山上已经很多人了,大家都裹着厚衣服等待着太阳的升起。

  不久,太阳害羞地露出了一点光芒,周边变得五光十色,我赶紧拿出相机,拍下这一幕。渐渐地,太阳的光芒变得更强烈了,露出了他那红彤彤的脸蛋。我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终于太阳完全升起了,光芒四射的每一个角落,太阳光照在我的脸上,就如母亲抚摸着我的额头,倍感的温暖。“啊!真舒服,真美丽!”

  我听妈妈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爬完黄山后,我认为说的真是太对了!

篇2:黄山之行

  今年暑假,我和老师、同学、爸爸妈妈一起去安徽黄山旅游,可爽啦!

  我们一路上山,边爬边游,眼看天色渐渐暗下来了。导游说:“背包虽然很重,但我们坚持一下,马上就要到山上的宾馆了。”什么,住山上的宾馆?没听错吧!我激动极了,使出了“飞毛腿”,冲到了队伍的前面。

  就在宾馆附近,导游让我们停下脚步看景色。我发现前面就是一个大山谷,在不远处有一块长长的大石柱,孤峰耸立。我叫了起来:“马良的神笔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导游见我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就介绍到:“前面的这块石柱它的上半部分像蘸满墨汁的笔尖,下面的石柱就像长长的笔杆。笔尖上长着一棵盘旋曲折的古松,它的树枝展开,就像是盛开的一朵花,人们就给这块石头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梦笔生花。传说古代文人墨客如果文思枯竭,只要到此一游,就会茅塞顿开,妙笔生花了。”哦,原来如此!听导游这么一说,我又长了一个见识,不禁感叹:“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三天的黄山之行,我领略了黄山的秀丽和石头的奇特,这一切都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如果你不去的话,我想你会终身遗憾的哦。

篇3:黄山之行

  爸爸妈妈终于要带我去黄山玩了。我听说过一句俗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二年级的课本上有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黄山奇石》,里面介绍了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等,我早就想去看看了。我们在黄龙体育中心上车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了象棋班的同学天天,于是我们就一起上了车。快到黄山了,我发现有一座山非常奇怪,它是由一片片的岩石组成的,每片岩石周围是咖啡色的圈,非常像牛肉片,我开玩笑说这是牛肉片儿山,天天说边上那座矮一点的山像毛笔。那就叫它毛笔山吧。到了黄山,我们下了车,先到一家饭店吃了饭,就开始爬黄山了。山上台阶很多,很多人爬了一会就上气不接下气了,我却不是这样。因为我今年已经爬过武夷山的大王峰,海拔1100米,还爬过泰山,海拔1500米。那两座山爬得都很轻松,就像做梦一样。我对妈妈说:“爬大王峰是给爬泰山打基础,爬泰山是给爬黄山打基础。”妈妈说下一次去西安爬华山,那么爬黄山就是给爬华山打基础了,黄山的天都峰有1800米呢。

  导游说黄山有个奇怪的现象:坐缆车没有走路快。因为等着坐缆车的人太多了,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我们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白鹅岭,他们坐缆车的果然还没上来呢。一路上有许多人夸我,我很高兴。导游带着我们上山参观,我们看了很多松树。我印象最深的是黑虎松。晚上我们住在白云宾馆,吃得饱饱的睡得香香的。第二天早上,天还是黑的,我们打着手电筒去看日出。山顶风大雾大,很冷,我们都穿上了雨披取暖。可惜云层太厚,没能看到美丽的日出。于是我们就去了一线天,一线天是两块巨大的石头中间的小道,笔直笔直的,很陡。虽然有些危险,但我们还是走过去了。然后,我们又去看了迎客松。哇,迎客松真高啊,好美啊。很多人排着队要跟它合影呢。

  这时候,很多人都准备坐缆车下山了,我们却对爬天都峰更有兴趣。从下往上看,不得了,都是台阶,像梯子一样,太陡了。不过我不怕,刷刷刷往上冲,赶上了很多人,把爸爸妈妈都甩在了后面。当我在上面等爸爸妈妈时,看到下面的人好像比蚂蚁还要小。天都峰上,最险的是鲫鱼背,很窄的小道,两边只有拉绳,下面是万丈深渊。我慢慢地过了鲫鱼背,接着是爸爸。等了很长时间,妈妈才过来了。妈妈说太险了,她都不敢看两边,只敢盯着脚下。到了峰顶,突然风很大很大,所以我走得比过鲫鱼背还要慢。

  下山的路上,一位爷爷和奶奶向我们问路,他们要上天都峰。妈妈告诉他们左边的路很险,右边的路比较安全。他们选择了走险路,说他们就是来探险的。我还很佩服那些挑夫,我们空着手爬山都很累,可他们每天都要挑着很重的担子上黄山。黄山上所有吃的用的都是靠他们挑上去的。

  回来好几天了,可是我还经常想起黄山。

篇4:黄山之行

听导游说莲花峰位于黄山中部,玉屏峰,东对天都峰,海拔1864米,是黄山最高峰,平均坡度七十多度!

爬山了,我们从莲花峰北面往山上爬,一开始坡度不大,随着海拔的增高,坡度也增大,路也越来越陡,人们只能手脚并用了,真的叫“爬山”了。莲花峰峻峭高耸,主峰突兀,还没到山半腰,人们以累得气喘吁吁,有的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我们来到半山腰的光景台,眺望玉屏峰和天都峰,尤为壮观。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我们终于登上了“莲花绝顶”仿佛置身云霄,伸手便能“抓”到一把云,向下俯视,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下莲花峰时穿过数个石洞,古人称它们“莲孔”。洞穴陡立,我们拾阶而下,如在莲孔中穿行。俗话说的好:“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只得双手挨着粗糙的石坡,眼睛注视着台阶,小心翼翼的下山,每当我想放弃时,爸爸总是再身后鼓励我说:“加油,你一定能行,有志者,事竟成么。”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来到莲花峰南面脚下。再仰望那高大的莲花峰,我高兴极了。

最后,我们走山路来到黄山脚下,我情不自禁地高呼:“我征服黄山了!”

篇5:爬黄山之行

  盛夏八月,妈妈带我去爬黄山。天还蒙蒙亮,我们的旅游车就到了黄山脚下。抬头望去,黄山真高啊!象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导游告诉我们上山可以坐索道,也可以徒步攀登。我和妈妈决定还是用脚来丈量大山的高度。
  我们在爬山的路上看到了很多美景:有千奇百怪的山峰,有高耸入云的青松,有翩翩起舞的彩蝶,还有红艳艳的野草莓。那么多美景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当我们满头大汗爬到半山腰时,居然还有两只漂亮的蝴蝶落在了我的肩上!它们一定是来欢迎我这位小客人的吧!
  大约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一线天”,“一线天”可真险啊!陡峭的石阶上还铺着水珠,脚踩上去滑滑的,两旁窄窄的石壁上也没有扶拦,很多大人都不敢走了,他们改道走了鳌鱼洞。可我和妈妈一点也不害怕,我还是第一个冲下去的呢!  
  经过我和妈妈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见到了高大挺拔的“迎客松”,攀上了黄山这一巨人的“肩膀”。妈妈还为我在“迎客松”前拍照留念了呢!照片上的我嘴都笑到耳朵边了!  
  下山时,我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好好锻炼身体,等长大了好去攀更高更险的山峰!

篇6:暑假黄山之行

暑假的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被人们称作”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旅游。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明代大旅家徐霞客游览了黄山之后,对黄山推崇备至,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的意思是游览五岳归来,其它的山不用再看。而游罢黄山,连五岳也可以不看了。黄山的确不同寻常,它兼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最高的峰是莲花峰。海拔1800多米,那耸立天外的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似乎正在下坠,令人心惊胆颤。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女弹琴”吧,那美丽的仙女弹着琴,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好像在让人们评赞她的琴声。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 “猴子观海”、“ 龟鱼对望”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玉屏楼的附近,有几棵古老的松树,其中一棵叫迎客松,好像时刻都在欢迎游客的到来。还有棵叫送客松,它好像在说:“祝您好走,欢迎下次再来!”
黄山归来已经很多天了,但那秀丽的风景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仍时刻浮现在我的脑海,我想告诉大家:黄山值得一游,如果你不去,将是你终身的遗憾。

篇7:黄山之行

黄山奇松的精神,谁也无法能够复制、比拟。

——题记

一说到风景,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黄山。黄山无奇不有!它所蕴藏的景色,是无法找完的:

从登山缆车上往下看,看见的是密密麻麻而葱郁的绿树,很是壮观。但是越往上绿树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山中颜色各异的花岗岩。在光亮的花岗岩上,却长出了无数棵松树!它代表着坚强!

一路向山顶攀爬。山上的怪石数不胜数,有妙笔生花、金鸡独立、猪八戒照镜子,千奇百怪,令人捉摸不透。一会儿,起雾了,浓雾宛如云朵一样,飘飘悠悠,伸手不见五指。在这恶劣的环境中,我们不畏艰险,终于走在了“云”的上方。

刚一出来,只见一道温暖的光让我睁不开眼。紧接着,我看见了一个奇景:金色的太阳挂在中央,散发出金灿灿的光辉,光照在了雾海中的一座山。咦?奇怪,那难道是陪客松吗?它在太阳光辉的衬托下,在向我们招手呢!“啊,好一个陪客松!”我不禁向崇山喊道。

走着走着,游人变得多了起来,为黄山添了几分生气。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都含笑看着同一个方向。我顺着那地方仔细端详,不由得“哦”了一声,瞪大了双眼:

眼前的背景是一碧千里的天空,高挂着太阳,轻轻地洒向近在咫尺的——迎客松!从它形成开始,它就一直屹立在那儿,多少年来从未改变,也从未屈服过。那双粗糙的手迎着人们,经历了无数个风雨,仍然保持不变。望着屹立不动的他,我不禁赞叹不已;我也羞愧不已:青松站在那儿无数光年,从未叫一声;而我干了一两分钟活就乱叫,这不太丢人……

啊!“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果然是名副其实啊!

篇8:黄山之行

黄山的险峻山势,如诗如画的风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每当我回忆起黄山之行时,突突地涌动在我的记忆中的却是那云。至今我还认为黄山的云最为生动,最有气势、最是绚丽。

站在黄山脚下仰首望山,就见白云分成好几层缭绕在山间,最低处是幽谷中一缕缕淡淡的云气,好像是下面的山涧被煮沸了一般。山间的白云如带,既相对的固定,又缓缓地移动,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峦,遮掩得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远处的一个个山峰,就被云隐藏在云海中,含羞般只露出个山尖尖,扑朔迷离的样子使你感觉到这般图景只有天庭才有。

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际,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辽阔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静,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更有飞流直泻,白浪排空,惊涛拍岸,似千军万马度卷群峰。待到微风轻拂,四方云慢,涓涓细流,从群峰之间穿隙而过;

云海渐散,清淡处,一线阳光洒金绘彩;浓重处,升腾跌宿稍纵即逝。云海日出,日落云海,万道霞光,绚丽缤纷。

红树铺云,成片的红叶浮在云海之上,这是黄山深秋罕见的奇景。北海双剪峰,当云海经过时为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如大河奔腾,又似白色的壶口瀑布,轻柔与静谧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动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黄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楼观南海,清凉台望北海,排云亭看西海,白鹅岭赏螯鱼峰眺天海。由于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时西海云遮雾罩,白鹅岭上却青烟飘渺,道道金光染出层层彩叶,北海竟晴空万里,人们为云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谓之“赶海”。

黄山与云相依为命,才构成了一幅幅旖旎的黄山风景。

篇9:黄山之行

来到黄山的第一天,我和姐姐、姑妈、爷爷、奶奶,一起跟团来到我们黄山旅游的第一站“慈光阁”。慈光阁是上黄山的正门,它的外部立了块石头,上面刻着:“世界地质公园”几个字。我们拍完了照,就坐上了舒服的玉屏索道

到了玉屏峰的半山腰,缆车便到了站。人刚到齐,导游就说:“大家快爬上去呀!那是好汉坡,爬上去的就是好汉!”大家都想当好汉,他们就拼命往上爬,可他们还是落在了我们身后。到了迎客松的时候,导游说道:“大家自由休息10分钟,然后去前方的那个餐馆吃饭,12时50分到这里集合。”导游一说完,我们就去照了迎客松。吃了饭之后,我们又精神百倍地跟团上了路。走了可能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孔雀戏莲花”,它是由2个石头组成的,右下方的是一块孔雀状的石头,上方的是一个莲花形的石头,这样,就组成了“孔雀戏莲花”。我们拍完照就火速前往排云楼宾馆。

我到了房间,就呼呼大睡起来。那晚,我睡得好香好香……



篇10:黄山之行

坐了将近一天的车,我们终于到了安徽省的黄山市。

我们开车开到巴车站,然后再坐巴车到黄山的山脚,最后再坐索道到黄山的山顶。我们在坐索道的途中,欣赏了许多美丽的景色,有:仙人指路、松鼠跳天都、猴子观海,等。黄山的山顶上有许多山峰,每个山峰都有不同的特色,其中最高的山峰是莲花峰,看日出、日落最清楚的是光明顶……在我们漫无目的的在黄山步行的途中,我们也欣赏了很多景色:龙爪松、妙笔生花、大神龟,等。我来介绍一下龙爪松。龙爪松,顾名思义,就是一颗大松树,之所以叫它龙爪松,是因为这颗大松树的树根像龙的爪子一样深扎大地。

我们在黄山上的北海宾馆里住了一个晚上,打算第二天早上起来看日出。五点二十二分开始日出,我本来打算四点半起床准备,但是我睡晚了,不过去到“观日台”时,时间刚刚好。一开始,太阳只出了一点点,但我们还可以看得出,此时的太阳比咸蛋黄还红。后来,太阳出了一半,被云遮挡住了。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就变了身,从红色变成了金黄色,从不刺眼变得非常的刺眼……

我们绕过黄山大峡谷回来就离开黄山了。

篇11:黄山之行

这一次,我以两天半的时间,从前山登山,从后山下山,除第一天间有微雨外,后两天都是晴天,总算看到了黄山大部分景色主要景色,比徐霞客,刘大櫆都幸运多了。黄山之奇,一奇在石,二奇在松,三奇在云海。

在黄山,石的奇和松的奇几乎是分不开的。例如“蓬莱仙岛”是矗立在天都峰脚下的三座参差不齐的石峰,峰上容不下一尺深的泥土却生长出好几棵生意盎然的松树来,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枝叶掩映在浮云浓雾之间,真好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上仙山。又如“梦笔生花”,位于千峰怀抱,白云缭绕的北海宾馆的附近,它的形状好像一只粗大的画笔,峰顶尖锐,像笔锋,一棵松树从顶端的石中盘旋而出,茂密的松针好像笔锋的颖毛对面还有一座笔架峰,如果把这枝“笔”放倒下去,恰好落在笔架上,真是天生巧合的奇景。

其实松石之奇,在别地名山上也并不罕见。最为魄奇伟丽的还是黄山中的云海。我们登山的时候宿雨处晴碧空如洗,巨睿山谷,烟云弥漫浩瀚无涯,宛如波涛起伏的大海。白云来去,时时起伏,赛似波涛汹涌澎湃,山峰起处松涛轰鸣,又有点像拍案的潮汐声,我很佩服创造出“云海”这个名称的人,他的想象力真是十分丰富,我们可难以想象出什么词汇比“云海”这个名称更能形象地描绘出黄山云景的实况了。

俯暇这冉冉上升的旭日在云海中浮动,真叫人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篇12:黄山之行

黄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自古至今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一直就是我向往的地方。国庆节的时候,爸爸终于带我去了那里,圆了我的“黄山梦”。

黄山的景象真是神奇,一开始我就迷上了这里的天空。当我们游走在半山腰的时候,天上的云就像在给我们变魔术,一会儿一朵云像一条大狗一样追赶着什么东西,跑着跑着,就忽然不见了;一会儿好像又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当我们气喘吁吁地爬到最高峰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云海,而且还有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我真想去彩虹桥上走一走啊!

黄山的景象真是雄伟,给我映像最深刻的就是鲫鱼背了。它是在两个山顶上架起的一座天桥,高达1480米,两面悬空,底下是万丈深渊,低头一看,不禁让人胆战心惊,心里直冒冷汗!虽然我是手脚并用才征服了它的,但比起那些望而却步的游客,我还是要给我自己点个赞!

黄山的景象真是壮观,千姿百态的山峰让人百看不厌。你瞧,有的像武松打虎,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真是各种各样,姿态不同。

黄山,你雄奇险峻,奇妙美丽,我已经深深地被你吸引住了!

篇13:黄山之行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和妈妈还有我的好朋友菲扬和她的妈妈一起来到黄山游玩。

我们坐缆车到山上,开始自己走路。一路上风景秀美极了,有陡峭的山峰,高高的松树,到处飘着的白云。后来我和菲扬走累了,我们就一直坐轿子。轿子就是两个山里叔叔抬着的竹椅,我们俩坐在一起,两个叔叔一边走还一边有节奏的唱着号子。

山上运输很不方便,有很多来来回回挑着东西的人,所有的东西全是靠人这样背到山上,连睡觉的床单,吃饭的米面,水都是的,他们可真不容易呀!但都是为了环保,不破坏大自然,妈妈说这里保护的非常好。

我们看了“迎客松”,“猴子观海”,“仙女弹琴”“鳄鱼嘴”等等,都非常有趣!

篇14:黄山之行

黄山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今天,我有幸和奶奶、爷爷以及叔叔去黄山。路上我看见了奇怪一幕,只有在晚上才能看见的月亮,今天却在白天出现了,还有奇形怪状的云,有的像一条龙、有的像要伸出手来抓你的魔鬼、还有的像小天使拿着爱心之箭,我被这些景像迷得顿时呆住了。

叔叔家离黄山比较近,晚上我们就住在叔叔家。第二天一早,我还在睡梦中,奶奶就把我叫醒,让我去看云海,我一听到云海两个字,激动地对奶奶说:云海可是很难见到的,杭州根本就没有,我要抓住机会。我高兴地、争分夺秒地跑下楼去,尽量不浪费一点时间。到楼下了,我看到了一片白色的云海,云海是多么美丽呀!云海像一匹白色的布,飘在半山腰,仿佛慢缓缓的河水在流动,犹如给大山带上了一条白色的围巾。

第三天太阳还没有出来,我们就去了黄山。到了黄山,我们先去爬莲花峰,它可是黄山上最高的峰,我们爬呀爬、爬呀爬,终于爬上了顶峰。此时,我们已经累得气喘嘘嘘。不过,我还是坚持去爬第二高峰光明顶,到了光明顶的顶峰,我看到了一个足球似的东西顶在天文台上,叔叔开玩笑地对我说:怪不得中国足球踢不好,把足球顶在房顶上,你说能踢好吗?叔叔的这句话逗得我捧腹大笑。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半天时间过去了,我们只能往回赶,因为我还得回去参加明天学校的休业式。

黄山之行结束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猴子望云海,猴子站在顶峰,貌似在望着远处的云海;还有就是闻名中外的迎客松,它弯着腰,伸着手,貌似着欢迎大家的到来。

篇15:黄山之行

      在8月10日的时候,我爸告诉我明天要带我去爬黄山。

      第二天早上我们6点多就起床了,一路坐车来到了黄山风景区。在车上导游告诉我们今天要走很多路,可能会有点累。下车后我们上了缆车,一眼望下去,就像一个绿色的海洋,小溪清澈见底缓缓流淌。

      缆车到了之后,我看到了陡峭的石壁中长出的迎客松,它在绝地中顽强地生存着,仿佛在迎接从远方来的客人。后来经过导游的讲解,我们才知道这些迎客松是假的,真的其实已经死了。他这样的目的在警示我们要爱护环境。

      下一个景区是一线天。来到一线天,抬头望去,两座峰之间只有一条缝,细细的,难怪人们称会它为“一线天”。过了一线天之后,我们又来到了“鲤鱼跳龙门”在一颗小松鼠的下有一块石头和一条鲤鱼,鱼头鱼尾,甚至还有鱼泡泡,真是栩栩如生。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第二天我们告别了黄山,怀着留恋的心情踏上了归途。

篇16:游黄山之行

暑假,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无人不晓的“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早就听闻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黄山的奇松、

我和妈妈做上云谷索道来到白鹅岭,陡崖边,滑坡处,峭壁上都有它们挺拔的身影。放眼望去,绿树成荫。我不由自主的感叹:“多么顽强的松树呀!”

迎客松是黄山的象征,顾名思义它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山头,在欢迎着每一位来访的游客,微笑着对他们说:“欢迎欢迎”。团结松它长着56个树枝,这顿时就让我想到华夏的56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创美好的家园。黑虎松是我最喜欢的松树,它象征着坚强不屈的和品质,我们都要有着像黑虎松一般的意志力。送客松,它与迎客松和陪客松共称黄山三大奇松,它就像是在为游客道别,祝他们一路顺风,下次再来参观。

日出虽不是黄山四绝之一,但是在我看来还是很美丽的!

第二天,我和妈妈四点半从排云楼宾馆出发,大约花了一刻钟的时间爬上丹霞峰,那时候山上已经很多人了,大家都裹着厚衣服等待着太阳的升起。

不久,太阳害羞地露出了一点光芒,周边变得五光十色,我赶紧拿出相机,拍下这一幕。渐渐地,太阳的光芒变得更强烈了,露出了他那红彤彤的脸蛋。我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终于太阳完全升起了,光芒四射的每一个角落,太阳光照在我的脸上,就如母亲抚摸着我的额头,倍感的温暖。“啊!真舒服,真美丽!”

我听妈妈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爬完黄山后,我认为说的真是太对了!

篇17:游黄山之行

今天我们一家和陈璐瑶一家一起去黄山玩。一早6:30分就出发了。开车要开4个小时,我在车上坐得头晕眼花。

我们先来到屯溪老街,那里人山人海。然后我们看见一家让我非常感兴趣的店。我看见一位阿姨坐在一把椅子上,拿了一只最大的木头青蛙,还拿着一根棒子。我好奇的问:“这只木头青蛙会发出声音吗?”阿姨回答道:“会发出声音。”我试了试,果然会发出声音,还会发出音乐呢!我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一条窄窄的路,我们两个人目不转睛的看着一扇门,我们两人为什么感到有趣呢?因为这扇门的上面有两只狮子的头,还有两个把手我俩一起敲了两下门。我们没想到里面是一家有名的馄饨店,我们先坐了下来,我先吃了一口感觉热气腾腾的馄饨又香又好吃,我们吃好后又继续赶路了。而且还要一个小时才能到酒店睡觉。

第二天我们凌晨3:30就出发排队了,幸好叔叔排在最前面,我们就立即进了队伍,到了5点钟我们冲了进去,来到了大操场上,绕着人山人海的弯路,买了票坐上了一辆缆车。在缆车上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松树还有一座座山峰。我们下了缆车后就沿着石阶走到了始信峰,我站在悬崖峭壁上看湛蓝湛蓝的天空,连绵不断的山脉。我们继续走,看到了一只石猴蹲在山峰上抱着胸在看云海,双胞胎松树,还看见了黑虎松,听说黑虎松有一个传说故事。我们沿着窄窄的台阶穿过山洞山缝,来到西海大峡谷和百步云梯。这里的景色非常迷人,山峰中奇形怪状的石头,有像仙人指路、仙女弹琴、天狗望月、恐龙头、乌龟赛跑,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下,顽强的松树陪伴下非常的壮观。

我们爬了一整天,我感觉一点也不累,黄山真美丽。

篇18:黄山之行

今天,我们同全校优秀学生以及各位校领导们,经过五个半小时的路程,一同来到了地处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的黄山。

从小就听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久闻黄山美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层层云脚环山,恍如仙境,山中稀疏遍布着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别有特色的马头墙更是在青苍山林中,为这如画美景更添一笔。

到了安徽以后,我们几个上海孩子都吃不惯那里的徽菜,又辣又咸,都忍不住给家里人发短信,爸爸说这第一餐就叫“思亲饭”,因为只有吃了异乡菜以后才会想起家中的家常菜,思念无比。

我们今天参观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感受到了,红军英勇抗日时的牺牲精神,先遣队的战士们愿牺牲小我,来成全集体,若没有了他们的英勇献身,何来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是他们,无畏敌人,才争取到革命的胜利。

黄山不仅山清水秀,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黄山虽没有被归为五岳之一,可它无论是风景还是文化都不输五岳,黄山虽不高,可它的文化价值是很高的,我们此行虽然没有爬黄山,可在黄山区内也收获了很多知识。

住宿环境虽不算优越,但和同学在一起仍是欢声笑语,欢乐无比,明天继续!

篇19:黄山之行

在8月10日的时候,我爸告诉我明天要带我去爬黄山。

第二天早上我们6点多就起床了,一路坐车来到了黄山风景区。在车上导游告诉我们今天要走很多路,可能会有点累。下车后我们上了缆车,一眼望下去,就像一个绿色的海洋,小溪清澈见底缓缓流淌。

缆车到了之后,我看到了陡峭的石壁中长出的迎客松,它在绝地中顽强地生存着,仿佛在迎接从远方来的客人。后来经过导游的讲解,我们才知道这些迎客松是假的,真的其实已经死了。他这样的目的在警示我们要爱护环境。

下一个景区是一线天。来到一线天,抬头望去,两座峰之间只有一条缝,细细的,难怪人们称会它为“一线天”。过了一线天之后,我们又来到了“鲤鱼跳龙门”在一颗小松鼠的下有一块石头和一条鲤鱼,鱼头鱼尾,甚至还有鱼泡泡,真是栩栩如生。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第二天我们告别了黄山,怀着留恋的心情踏上了归途。

篇20:黄山之行

早就耳闻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一个山岳风景区,人间仙境一样的黄山早已就有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今天我有幸坐上了去黄山的游览车,开始了黄山一日半游。

晨光熹微,导游小金就带我们开始了爬山行动。我们的游览区是莲花峰和光明顶,虽然只有两个景点区,但是一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就因为这样又激起我们的兴趣。金导说我们是从南门进,南门出,也就是原路返回。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好不开心,走了一段时间,我们来到了慈光阁检票站过了这个站我们就坐缆车了,六个人坐上了缆车向玉屏站进发。

坐在舒适的缆车里向外观望,重峦叠嶂的山峰里缠绕着一条条玉带,朦朦胧胧,模模糊糊,好似个羞涩的少女在用纱巾遮住美丽的脸庞。向下观望,山下景象尽收眼底,一汩汩涓涓细流唱着轻快的歌谣、一棵棵挺拔的小树在微风中傲立、一块块惟妙惟肖的怪石展示着自己的风采。置身其中我仿佛融进了这美妙的大自然,但是美好的时间总是很短暂,我们很快就到玉屏站了,下了缆车我们随着导游往玉屏楼去,因为在那里可以很好的观看到迎客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叶茂,虽然它饱经风霜,但它仍然充满生机,好像是因为它的枝干如同手臂伸出欢迎客人,才被称为迎客松的。在他的旁边还有陪客松,往回走一点还有送客松,它姿态独特、枝干蟠曲,好似“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挥手告别。接着我们又去了百步云梯,数百个阶梯上漂浮着淡淡的云,真有点在天宫的感觉,觉得自己飘飘然了。

下了云梯,就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是“升官发财”一条是一线天,又叫“桃花道”,因为在这条路上有个“仙女抛绣球”的怪石,所以叫“桃花道”,这是个相当难走的一山路,它是一个70度的坡,山路狭窄,只够一人行走,在两块怪石之间,仰头望天,天只有一条线,所以又叫一线天,真不凑巧,刚走到一半,下起了瓢泼大雨,幸好我们带伞,要不就成了“落汤鸡”。现在才发现,雨中的山峦别有一番情趣,朦朦胧胧的云雾之中坐落着一座座山峰,被雨水冲刷了一遍的山焕然一行,上面点缀的点点绿色,给这幅画增添了不少生机。雨后的空气更加清新、更加新鲜、更加舒心,雨后的人们更加精神,身上的污渍、疲劳洗刷一空,刚才豆粒大的雨点似乎要让人们放弃了这次爬山,迎来的却是更加要爬上顶峰的决心。

在回去的路上挑山工一个接一个,他们肩上都挑着沉重的扁担,辛辛苦苦地从山下挑到山上,可我们还随便地扔东西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时我不禁想到:如果没有工人的辛勤劳动,我到哪去欣赏这迷人的山岳风景区?

快到山下了,我现在蓦然回首,望着这黄山,它时而温柔、时而巍峨、时而羞怯。真得好美,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它了,因为他实在太美了,云雾飘渺的黄山实在是令人流连忘返!现在我又觉得自豪,因为我想起了徐霞客说过的一句话:“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