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法作品作文450字

书法作品作文450字(9篇)

篇1:我参加全国的书法作品赛

我们班的书法大王是钱运顺。他的书法可好了,在班里,如果他排第二,就没有一个人敢争第一了,所以他的书法在班里总是得第一。他还将自己的书法作品送去参加全国的书法作品赛,还得了奖状呢!

今天中午,他带着文房四宝来到教室,我有一些疑惑。后来,我才知道是老师请他在中午写给我们看的,让我们好向他学习。

吃过午饭,我们回到教室静静地等待。不一会儿,钱运顺回到了教室里,我就仔细地观察起来。

他说:“宣纸上写毛笔字,会让墨汁印在桌子上的,我还是垫一张报纸比较好。”说着,他在桌子上铺上了报纸。然后,他把宣纸放在报纸的上面。他又在一只盘子里倒上了一些墨汁。接着,他拿起了一支粗大的毛笔,在盘子里沾了墨汁。他拿起毛笔停了一下,往纸上细细地看了一遍,默默地勾思了一下,然后就提笔写了起来。他写毛笔字的速度并不慢,可是,写出来的字却非常好看,一横一竖都是那么好看,而且都有笔锋。有时,他轻轻一提,有时又迅速运笔,有时略一停顿然后快速往下运笔,有时快,有时慢,有时重,有时轻……他在那张折好的纸上写下了“腾飞”两个大字。教室里立刻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当掌声停了的时候,他大声说:“希望大家在学习上像我所写的两个字一样要腾飞!”

接着,我们向他提出了一些问题,了解他为什么能够写好大字的秘密。他笑着一一回答了。从回答中,我们知道了没有什么秘密,只是要多多练习。原来,他从读幼儿

园中班就开始拜师学习,到现在已经有七年了。他以前每天练习一个小时,有时还要多化一些时间练习。现在,每个星期的双休日各练习一次,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噢,皇天不负有心人,下了苦功就得到了这么大的成功,值!

钱运顺,我希望你,一天比一天好,成为当代的王羲之。

篇2:优秀书法作品展活动

暑假期间,结合学校特色工作“四级八段写字达标活动”,陶朱小学统一布置了书写作业。作业从内容、格式、数量上均做了统一要求。开学伊始,新任班主任及班级写字教师对各班的书写作业进行了全面检查,按班级总人数的15%筛选优秀作品,参加学校举行的暑期优秀书法作品展。

展出的一幅幅优秀作品,既是对学生暑期作业质量的真实检验,又营造了浓厚的书写氛围,给新生以极大的熏陶和鼓舞。本次活动为“四级八段写字达标活动”这一特色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3:难忘的第一次拍卖书法作品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采荷一小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善美少年聚爱心,欣荷家园晒幸福”的爱心义卖活动。我的书法作品就在这样的义卖活动中拍卖成功啦! 九点钟,义卖活动正式开始。我们大家都站在摆好的义卖物品前开始叫卖起来。起初我有点害羞,不敢大声叫卖。

听着旁边陆兆文的叫卖声那么响亮,我也慢慢大胆起来,高声喊着:“卖书法作品啦!卖书法作品啦!这可是我自己写的书法作品呀!”我的叫卖声吸引来了几位小同学。一个男孩子问道:“哥哥,这作品卖多少钱呀?”“二十元。”我回答道。“哥哥,那也太贵了一点吧,我只带了二十元钱,我还得买其它爱心物品呢!能不能便宜一点呀?”我刚想说不行,转念一想,这位同学这么有爱心,想多买一点我们的爱心义卖品,是应该支持他的。于是我说:“那就收你十元钱吧!”“好的,好的!”男孩子爽快地答应了。

“谢谢你,谢谢你的爱心!”我激动极了,这个小同学还跟我一起来了张合影留念呢! 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个节日!第一次拍卖书法作品,就成功啦!更让我高兴的是,我还能用自己的劳动所得,为贵州的同龄人奉献爱心呢!

篇4:我的书法作品又获奖了

我的书法作品又获一等奖咯!看来6年的工夫还真没白费!

从中班开始,我每天不管上几个兴趣班,都要抽空练上几个字。夏天,练字的时候,不能吹电风扇,因为纸会吹起来,字也写不好。只能让妈妈在旁边帮我轻轻扇扇子。冬天,太冷了,我的手直发抖,但是还坚持写毛笔字,写一会儿,搓搓手,写一会儿,捂一下热水袋,最后,写完了,右手热可左手会冷得发紫。我的字写得好,妈妈会表扬我,可有时也会写不好,妈妈就会批评我,给我指出很多缺点,我也会委屈得掉泪。不管有多少困难我却坚持了六年,我觉得这六年中有很多欢乐和荣誉,令我回味无穷!

上月妈妈单位举行职工、家属书画大赛,我也参加比赛了。妈妈今天得到了我获一等奖的好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告诉我,我一听到这好消息,一蹦三尺高。据妈妈说,我过几天还要去杭州分公司领奖呢!不过我还是要坚持每天练。

我的脑海里始终记住一句古话: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篇5:一幅“书法作品”

一天,我和弟弟来到河边,一起捉螃蟹。一只、两只、三只……哇!才一会儿工夫就捉了9只。我挑出一只又红又大的,其余的都给了弟弟。

我把螃蟹放在桌上,左看看,右瞧瞧,发现螃蟹大钳的空隙部分刚好可以卡住一支笔。我立即叫弟弟拿来一支铅笔,小心翼翼地把笔插到螃蟹的大钳子里。螃蟹的眼睛伸了出来,睁得大大地瞪着我,好像在说:“你把笔插在我的手中,我一点也不习惯,我抗议,我抗议!”可在我眼中,此刻它已变成了一个“知识分子”。我和弟弟拍着手大笑起来。

过了一会儿,螃蟹好像习惯了,夹着那只笔舞来舞去,像在写行书。这时,我忽然想到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教螃蟹写字。我先在一张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个字,然后握住螃蟹的“手”,慢慢地一笔一画地教它写。不过,握住它的“手”可要加上一双“防弹手套”哟,不然它的另一个钳子准不会饶过你。就这样反复了几遍后,我就不握它的“手”了,想让它自己来写。可动物就是动物,怎么可能一教就会呢?结果它一动不动地呆在那儿,只有我用手轻轻打它的背,它才在纸上动一下。我一气,就多打了它几下。终于,在我的严格督促下,一幅“书法作品”完成了。当然,那上面写的字只有螃蟹自己才认识。

篇6:书法作品的获奖记

“Hello!‘小书法家’。”最近,我们班的同学一遇到我,总喜欢这么戏谑地和我打招呼,因为前不久我获得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宫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三等奖。在这项荣誉的背后还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呢,如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和我一起去重温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吧!

记得那是6月25日下午,学校的团委会副书记陈老师突然找到我,把我请到团委会,笑容可掬地问我:“听说你曾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沈亮光老师学过书法?作品还曾获得过全省三等奖?”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点了点头。他接着便告诉我:最近,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少年宫协会即将举办一次全国性的书画大赛,希望我能写一张作品去参赛。“这可是个出名的大好机会呀!如果你在这次大赛中也能获奖,哪怕只是个优秀奖,也能马上成为个‘大明星’!”陈老师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我说。

第二天晚上,我正在三姑丈家写作品,突然听到外面有个熟悉的声音在叫三丈的名字,原来竟是陈老师找上门来想当面指导我写字。他一笔一画地指点我写,还不时地示范一两笔给我看,有时对某个字竟要求我写上一、二十遍,一直练到将近凌晨零点,他才非常满意地骑车回学校去。第二天(星期天)早上,我便按照前一天晚上老师要求的那样一丝不苟地写了起来。正当作品将要“竣工”之时,突然我一不小心,手中的笔竟重重地掉在了纸上,一幅即将完成的作品就这么给搞砸了。这犹如往我身上狠狠地扎了一针:“这可怎么办呢?这可怎么办呢?现在可已将近9点钟了,而今天又已是投稿的最后一天了,如果没在下午3点之前邮寄出去,那么几天来的辛苦努力可就将前功尽弃了。而此时,家里的宣纸又恰好用完了,这可叫我如何是好呢?”我一时急得就像热锅里的蚂蚁团团直转。这时,妈妈去县城进货回来了,正好给我买回了几张宣纸,真是一场及时的好雨呀!我便割好宣纸,重新振作起精神,小心翼翼、全神贯注地又写了起来。到了下午2时20分左右,作品终于大功告成了!

我赶紧骑上自行车将作品送到学校,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填写参赛报名表和信封。由于要填写的内容较多,陈老师索性紧张地帮我写。一秒,两秒,三秒……时针眼看就要指到数字“3”了,三姑丈骑着摩托车急匆匆地赶来,接过装存作品的信封后便风驰电掣般向邮局飞驶而去……

作品寄出去后,我便天天都期盼着比赛结果的揭晓。一个星期一的上午,班里的一个同学告诉我,团委会里有我的一封信,是从北京寄来的。我似乎意识到什么似的,便飞也似的向团委会冲去。当我用颤抖的双手拆开信封时,看到里面装着一张精美的白纸,上面印着“获奖证书”四个耀眼的巨大红字,“耶!我真的获奖了!”我尽力地控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又继续睁大眼睛往下看,只见里面写着:“吴育仙 在第三届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活动中,荣获少年书法三等奖,特发此证。”真是太令人喜出望外了!我不禁又高兴得跳了起来。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将这张获奖证书拿出来给爷爷、三姑丈等全家人看,大家都高兴得好几天都合不拢嘴,逢人便把证书拿出来炫耀。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也都纷纷向我表示祝贺,“小书法家”从此便成了我的绰号,学校办公室主任还写了一篇报道并将刊登有我的参赛作品的书页和获奖证书扫描后发布到网上,有许多与我素不相识的网友也纷纷发表评论向我表示鼓励和祝贺。

光阴荏苒,一转眼,这件事也已过去两三个月了,我心里十分清楚地意识到,过去再大的荣誉也已属于历史。如今,我早已把那张珍贵的荣誉证书锁进了柜子里,但它却无时无刻地在提醒和激励着我:将来一定要加倍认真学习、刻苦练字,为早日成为我县另一名杰出的“沈一丹”而不懈地努力,再努力!


篇7:传神的书法作品

来到我家,一推开门,就可以看见对面的墙上横挂着一幅毛笔字作品,芬芳的墨香顿时迎面扑来。这幅字是妈妈以前的同学送给她的,她一直珍藏着。

走近细细地端详。这幅书法作品装裱非常精致。那淡黄色的宣纸下,衬着一层雪白的布帛,布帛上绣着一朵朵若隐若现的、雪白的梅花。这淡雅、华贵的点缀,为这幅作品增添了一丝高雅的气息。

这幅作品不仅装裱精美别致,字也写得十分生动传神。

在宣纸的右侧,用端正的行楷竖下来写着“翰墨千秋”四个小字。左侧则写着作者的落款,还盖着鲜红的印章。

中间,横着写着“墨韵”两个行书大字,几乎占满了整张宣纸,格外醒目。

那流畅的笔画,一波三折,延绵不断。时而,像巍峨峻拔的山峰一样厚重浓郁;时而,像轻捷柔弱的云朵一样飘乎不定;时而,又像起起落落的海潮一样绵延起伏……真是神秘莫测,不可捉摸。

那着墨的浓度,有浓有淡,有轻有重,收放自如,过渡也十分自然。让人觉得整幅书法作品显得格外和谐融洽。似乎不是用笔写上去的,而是浓墨随意泼洒在水里,自然浮现出的优美的线条似的。

那字的结构,一会儿让人觉得大方端正,一会儿令人感到有几分拘束内敛;一会儿让人体会到一点严肃规范,一会儿又叫人觉得它十分随意放纵;一会儿使人感觉到这幅作品是作者大笔一挥,一气呵成的,一会儿又令人觉得是作者细细构思,慢慢书写的……

那相互交错,相互连接的笔锋使得这幅书法作品富有整体感。

这幅书法作品令人百看不厌,每次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觉。这,便是“墨韵”

篇8:欣赏书法作品

欣赏书法作品,常常不能脱离汉字表达的内容;但是书法是以非具象的形式表现种种意境和情趣的,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书法离不开字体,字体也受书法的影响。从书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欣赏还是书写创作,似乎都要注意以下三点:其一,汉字字体从秦代小篆到汉代隶书的演变,是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从甲骨文到小篆,都是线条结构的形态,隶书在形体上突破了线条结构,改变了结字原则,有了不同的点画用笔。古今汉字既有历史的联系,又有结构、用笔和章法的区别。其次,汉字字体演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新字体的出现,并不以旧字体的消亡为前提,新旧可以共处。所以,越到后来,字体的品式越多,书写的不同风格也越多。新旧字体共处,又因用途不同而在每个时代分成所谓正体和俗体。其三,各种书体的形成,都有一个草创、完善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草创时期不免稚拙,却有质朴的趣味;成熟时期显得典丽,也要有浑成的美感。后世的人,无论是欣赏或书写,各人爱好互有不同,可以各有选择,可以百家争鸣。但是切忌片面的门户之见。只要是结构、用笔和章法三者都结合得当的,都美,都有其艺术性,不过风格不同,艺术品位有所不同而已。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减省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干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延用至今。楷书盛行于六朝。到了唐代,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达到了高峰。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最为著名,加上元代的赵孟俯,被历来公认为四大楷书名家、他们的代表作品,至今还是初学书法的范本、例如颜体的《颜勤礼碑》、《大麻姑仙坛记》,其字雄壮;柳体的《玄秘塔》、《神策军碑》,其字挺拔;欧体的《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塔铭》,其字劲险;赵孟俯的《胆巴碑》、《妙严寺碑》,其字秀媚。值得一提的是,南北朝时代的北魏有许多著名的魏碑书体,厚重雄奇,是楷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作品有《龙门廿品》、《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等。

首先,要较深入的欣赏书法,得有两把刷子──「历史的刷子」与「书法的刷子」。历史的刷子包含了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书法的刷子则包含了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它们都是密不可分的。

篇9:书法作品

不要逞自己年轻就那么任性,不要血气上头就觉得世界末日似的不管不顾,每个不谨慎的错误都是以后日子里无法抹灭的伤,而有的错就是个坑,哪怕你已深深认识到它的错误,想要改正,可是已经有人给坑里点灯了。

人无论如何还是要依循自己的内心,不要被社会乱象蒙蔽了好。

魔鬼经常是以佛陀的模样在你身边,而佛陀多以魔鬼的形象显现。敌人的谋划比朋友的教诲更加意味深长。

书法作品,洋溢、飘洒、灵动而收放有度,张扬绝不张狂,字里透着字的性格,行间亦见生气。贫乏源于苦境,苦境却是最珍贵的富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