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无力感

作文无力感(2篇)

篇1:莫名的无力感

很多时候心里犹如被什么塞住,竟会滋生出一种莫名的无力感。对学习的无力,对生活的无力……林林种种,竟也让我罗列出十余条来,于是心中的无力感一下便成了恐慌与彷惶——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太白的诗句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推崇至极,想必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由于世人因繁锁世俗所累,在社会、家庭、领导、老板……的压力下夹缝求生,苟延残喘。一心向往那种飘然欲仙,酣然欲醉,纵歌白云间,放马青山外的采菊游荡生活所致。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一分潇洒;“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二分闲散,“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三分狂傲;“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四分侠气。

李太白的诗句犹如涧间瀑布,又如九天之上的皓月,虚无飘渺,而又雍容华贵。直叫人读罢,只觉满口余香,可羡慕之情也油然而生。于是刚刚放下的几分辛酸劳累便又悄然堵进心头。

想你青蓬居士,人称一代“诗仙”的李太白,究竞还要蒙弊世人多少个春秋?

既然你如此清雅脱俗,如此不落尘世,又何须作出如此自命清高的诗句?!是为了标榜彰显还是为了自欺欺人?

想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用夷话直骂得蛮人无言以对,落荒而逃;但你要记住,你这是奉圣上之旨;念你文思如涌,七步诗才,可令高士力为你脱鞋,而你却醉酒作“花词”。可你别忘了,你可是受杨玉环所托!你的不羁,你的傲然。若无当权的纵容,你还敢如此放厮吗?

直至后来,你因得罪奸臣高士力,受尽谗言诽谤,圣上赐你金牌一块,逐出朝野罢了。

于是,你开始哀叹《行路难》,感叹:“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夏乘舟梦日边。”希望有一天可以重入庙堂,再朝为官。

可,先有佞臣从中作梗,后有“安史之乱”为害。

于是你的故作清高,你的“终南捷径”终成一段笑话。随着最后一丝希望的破灭,你便又过起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

醉生梦死的生活,终于随着你最后一杯酒水饮尽划上了一个很是完美的休止符。而滔滔东逝的江水,却丝毫不会去在意自己的身体里是否多了一个因醉酒失足而溺死的亡魂——无论生前是一代“诗仙”或是一个“庶民”。

写到这里,也许你要骂我很虚伪,搭着李太白的顺风车,写着文章,却还要将这位早已亡故的老者骂得狗血淋头,令他的亡魂在九泉之下不得安息,此举不可不谓之“无良”

虚伪也好,无良也罢,记得有句笑话:“广告中找万能之物,悼词中寻无瑕之人。”姑且不问阖棺之人,有何错误过失,就权当其为一完美之人。倒是对于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而言,生活那奸诈的笑脸还在那咧着嘴,用尽其热嘲冷讽之才能。

古语云:“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人活一世,草生一秋”即使卑贱如斯的草儿,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也要遇到无数次电闪雷鸣,飓风暴雨……人生的大起大落,尘世的大开大合,本就为常事,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工作中的坎坎坷坷,其实只要豁达的付之一笑,不顺心的事倒也会很快随风而逝,化为红尘中的一缕轻烟。

看似廖廖数十字,很好懂,很好做。

可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的呢?

睿知如孔子,洒脱或庄周,才情似海子。

历史上如此之多伟大而卓越的圣人,智者们,竞无一人可跳出这一看似简单至极,却又困难难以无比的凡尘俗世。

功名、利禄、江山、红颜,也许正如诗中所云:“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台玉宇,高处不胜寒。”

其实,我应该想到,只因我们有着个共同的名字“人”。

这么写,似乎很深沉。虽说背上一身骂名倒不足为虑,可换来“大人”们几个轻视的白眼,几句鄙夷的质疑,注定是跑不了的。

一如长我数十载,所谓的长者总爱在理屈词穷的时候,很是不屑的来上一句:“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可我偏双手叉腰,怒目以视,对这种冒牌权威,嗤之以鼻——的确一个人的经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与日俱增,可若一个认为自己的才识已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并已经比大多数人显得成熟、老练,并以此为资本,倚老卖老,那么在享受着自己用一生换来的空前膨胀的虚荣心时,是否应该悲哀的想到:魂归故里,黄土没顶的那一天也就指日可待了。

虽说对这些看起来很是“道貌岸然”的长者们的“询询教诲”极其深恶痛绝,可依旧还是很羡慕并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如鲁迅的“投之以匕”,闻一多的“拍案而起”,毛泽东的“指点江山”,这些真正睿智的长者们一般“游戏人间“。可是现实总是很不地道的倒打我一钯,令我清醒的意识到梦幻般的豪情与壮志只会出现在那些“跺跺脚,大地也要抖上三抖”的大人物身上,而对于我们这些在人海中一抓便是一大把的“小把式”“凡夫俗子”而言,更多的考虑是前途命运,油盐酱醋,方才是已道!

更何况,我还只不过是一个尚未“若冠”的青年呢?整天打着个“文学”的幌子,写着一些颓废而又杂乱的文字,为社会的书本笔墨制造业做着微乎其微的贡献;大概,连根发光的“螺丝钉”也算不上吧!因此,对韩寒的那句“我是金子,我要发光”的宣言很是不解。若人人如你一般,动辄“罢学罢课”那估计偌大的中国早已化成了一潭毫无生机的死水。倒是对长久以来,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列强而言,可谓之一大幸事,个个争得头破血流,吃得是脑肥肚圆。彼时,国已不在,你还能到哪里去“发光”?敌人的刺刀下吗?

张扬个性,并非挥霍青春,毛泽东同志不就题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吗?

潺潺的小溪总是一刻不停歇的朝着那不知名的远方流淌,几颗鹅卯石,闪烁着斑斓的光茫,圆润的毫无棱角的它们似乎在笑话着我以上的一番说辞——政府要员脸上那仿若面具般的笑容,跌打滚爬多年的商人那很是华丽却又毫无实质的溢美之词,着实令我十分迷惘。所谓的成长、成熟就是在社会这样一个汪洋中磨掉自己所有与众不同,成为一堆堆同一模子印出来的“圆圈吗?”

若真是如此,又何须长大,何须学习,直接送进克隆工厂,批量生产岂不是更加省事?

愤世弃俗,不安于现状,想必是所有70、80、90后一代的共同特征。当我们父母一辈人渐渐老去时,不管愿意与否,红色的火炬最终将会传至我们这一代。娇生惯养的我们,是否有信心,有能力担起这一艰巨的担子?

李白的狂妄,陶渊明的避世,尼采的颓废,皆不为我辈所取!

我辈尚武的大字,华夏儿女的血统,龙的传人的骄傲,炎黄子孙的传承,究竟有着怎样的含义?

先人们早已在浩瀚的人类历史上书下了“忠、孝、仁、义、诚、信、廉、耻”八个大字,并以此,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一出生便已,深深铬下了“轩辕子民”的龙子龙孙们究竞如何去做,方可不辱没了先人们的颜面,不落了屹立于世界东方五千余年的“礼义之邦”的名头?!

这不是在喊口号,也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篇梦呓般的文章,即将落下帷幕,不论你看后是付之一笑,或是若所思,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欲辩已忘言”。

心头的迷雾尚未散尽,窒息了一般的心令人惆怅万分,对于以往的缅怀,对于未来的憧憬——高三了,繁重的课业,已不允许我再有如此杂乱而荒诞的杂思。偶尔闲瑕时,倒是海子那满是忧郁的脸儿会时不时的在脑海中浮现,以及他那在即将升起的朝阳霞光中的低声吟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篇2:无力感

从心底生出一种无力感,涩涩的。

——题记

“又在吵!总是吵个不停!到底要怎样才能消停?”我躲在被子里愤愤地说。因为寄宿的关系,我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却总是“幸运”地碰到了父母争吵的场面。他们两个人像是有用不完的精力,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而争吵,不知道这次又是因为什么。

陡然发觉有点冷,琢磨着,原来是自己忘记了关窗户,怪不得。就着窗外的光线,摸索着前行。不想开灯,也不能开灯,怕那光线会从门下穿过,害怕他们会知道我已经醒了。看着窗外,那树影如鬼魅一般的摇曳,风不停地灌进身体,落下一缕发丝,我失了神。当双脚承受不住站立的站立的身体,当身体承受不住冷风的侵蚀,我关上了窗,将寒冷关在外面,却没能止住心的如霜。

门外的争吵还在继续,似乎更加激烈了,有好几次我都想冲出门去,却迈不开脚步,不知道是身体的抗拒,还是内心的阻挡。躺回已经感受不到温度的被子里,捂住头,希望能堵住耳朵,许久,才知道收效甚微。忍不住的抽泣,我不是个懂事的孩子,我只会把在学校受到的排挤、责骂、冷落,埋在心里,只期望回家能感受温暖,却不曾想,面对的是这么一个画面。努力地想逃避,痛恨自己现在的听力,为什么所有的声音都那么清晰?

想起曾经有那么一次,爸爸打麻将输了钱,回家以后,妈妈对着爸爸大发雷霆,两人差点打起来,把房间里能拿到手的东西砸的七零八碎。当时我站在旁边,不敢做声。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到自己的房间去,躲起来。可是这次,我已经躲起来了,却更加无能为力。房间里清冷一片,什么都没有温度,偏头看,窗外的树摇曳的更厉害了,被子里的我,怎么也无法温热起来。

许久,听不到什么声音了,应该是结束了。起身时不小心打落了枕边的东西,打开灯,等到适应了灯光只后,映入眼帘的是——世界给我以痛,我要报之以歌。

这也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