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次有趣的小实验三年级250字

一次有趣的小实验三年级250字(16篇)

篇1: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听妈妈说,最早的指南针可是咱们中国人发明的。寒假里,我决定当一个小小的科学家,亲自动手,尝试着做一个水浮式的指南针。

我先找来材料:一根点燃的蜡烛,一些纸巾,一根缝衣针,一把小剪刀,一杯干净的水,一个手机。好啦,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就开始做实验了。

我小心翼翼地用剪刀把缝衣针夹起,放进火里烤了个两三秒钟,然后迅速放进水里冷却。再把针从水里拿出,用纸巾擦干。接着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要把针浮在水面上。可是不知怎么一回事,这针总是不听话地往下掉,是我手太笨呢?还是针太重呢?一次,两次,三次……怎么每次都失败?没有一次是成功的,气得我直想放弃。这时候爸爸提醒了我:“别着急,我相信你肯定行!来,你先用纸巾擦干针,再轻轻地把它放在水面上就行了!”听了爸爸的话,我静下心来,按照爸爸说的去做——我屏住呼吸,慢慢地把针放下去。呀,果然成功了,缝衣针稳稳地浮在了水面上。

我拿起剪刀,靠近针,哇,剪刀和针还吸在了一起!看来,此时此刻的针真的有磁性了!那它能为我们指示南北方向吗?我继续动手做实验。我又轻轻地用剪刀拨动针,看,针在水面上来回不停地转着圈圈,慢慢的,慢慢的,针停了下来。啊,我惊喜地发现,这时候的针眼针尖的方向和原来的方向是一样的。我又赶紧拿出手机,打开里面的“指南针”软件对了一下方向。耶,我的实验成功啦,针眼针尖指示的方向和手机里“指南针”软件指示的方向是一模一样的。

是什么原因让小小的缝衣针火烧冷却之后就会有磁性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妈妈也回答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如果不用火烧冷却这种方式,还有其它方法让针具有磁性吗?看来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简单的实验,却藏着大大的学问。

篇2:记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上课时,老师端着瓶瓶罐罐笑容满面地走进了教室。大家议论了起来,同学们有的说:“老师拿着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呀?”还有的说:“是不是要做一个小实验啊?”大家既兴奋又好奇,目光都聚集在那些瓶瓶罐罐上。老师笑着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你们见过鸡蛋浮在水面上吗?”

“啊,鸡蛋还能浮在水面上?”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老师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笑着请我上来做这个实验。

我先在塑料杯里倒了大半杯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鸡蛋,轻轻地放入杯中。只见鸡蛋一下子沉了下去,一动不动地躺在杯底。接着,我舀了2勺盐放入水中。可是,鸡蛋就像熟睡的婴儿,还在呼呼大睡。我又舀了2勺盐放入水中,还搅拌了几下。我聚精会神地观察着鸡蛋的变化。只见鸡蛋伸了伸懒腰,像个醉汉似的摇晃了几下,就又沉下去了。

鸡蛋怎么还没有浮起来呢?我感到十分纳闷,又有点失望。兴许是盐放得太少了吧?我仔细地琢磨着。于是,我又在塑料杯里放了4勺盐,并搅拌了几下。这时,鸡蛋像个跳舞的小姑娘,旋转了几圈后就浮了上来。它露出了自己的小脑袋,新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成功了!成功了!”我欢呼雀跃。老师赞许地看着我,微笑着问:“你用手指点一下鸡蛋,看看它还能不能沉下去。”我用手指轻轻地按了一下鸡蛋,它刚沉下去一点,就又急切地浮了起来。

老师对我们说:“盐水的浮力大,能够把鸡蛋托起来,这跟死海的道理是一样的。”看来,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一定会有新发现。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小实验。

篇3:做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我翻开暑假作业本,看到里面有这样一道题目,要求我做一次有趣的小实验:把白色的花插入不同颜色的杯中,看看有什么发现?

好奇心驱使着我马上动手做起实验来。说干就干,我拿来了3个杯子,分别装入红、黄、绿3种不同颜色的水。我急忙跑到花店,买了几朵白色的百合花,小心地将一枝花的花茎一分为二,把另一枝花的花茎剪平,把一根花茎放入红和黄颜色的杯子中,把没剪开的一朵放入绿色的水中。然后把它们放在窗台上,静静地观察,二个小时以后,奇迹出现了。同时把花茎放入两种颜色的那朵,它一半是红的,另一半是黄的,成了特种花。而放在绿色水中的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绿花。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通过查资料明白了:一般水是往低处流的。但花能通过花茎把水从杯中吸上来。吸上来的水沿着花茎移到了花瓣。所以白色的花也改变了颜色。我喜出望外,连忙拿出照相机,“咔嚓”一声,把有趣的花来个“定格”。

篇4:一次有趣的小实验作文

一天,我在《少年日报》上看到了一个醋蛋实验的介绍,就是把鸡蛋放进倒满白醋的杯子里几天,鸡蛋将会有神奇的变化。这个简单的实验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决定自己动手做下这个实验。

我小心翼翼把鸡蛋浸入装满白醋的玻璃杯。鸡蛋一被浸入白醋,四周冒出了些小气泡来,不一会功夫,气泡渐渐密起来。“第二天再观察并记录。”我读着报纸上的提示,满心欢喜得期待着第二天的来临。

“哇,又变身了!”第二天我一早爬起来就冲像实验区。瞧,杯子上有了层乳白色的泡沫了,鸡壳表面隐约看到几块小白斑。虽然蛋壳周围还在冒着气泡,但明显气泡比昨天少了.我用指尖点了点鸡蛋,有些软,一碰仿佛就要被弄破似的。

第三天,我仔细观察后,发现浅红色蛋壳成了白色。鸡蛋完全变得软了,真奇妙。这是为什么呢?让我告诉你吧,鸡蛋壳主要是碳酸钙组成的,白醋的成份是醋酸,醋酸可以软化钙质,所以鸡蛋壳就慢慢变软。最后实验成果就是这个白色的柔软的醋蛋。

科学的实验让我在实践中验证知识,提高我的动手能力,这次有趣的实验让我有很大收获...


篇5: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大家都知道,纸巾在水里,必定会被水打湿。可我今天就要做一个小实验,目地就是要证实纸巾真的会答湿吗?

我首先找来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再撕来一些纸巾揉成纸团,再把一个盆字装满清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我把纸团放进玻璃杯里,再把杯子倒过来,杯口朝下,杯底朝上。将杯子放入水中。我看见从杯子边上冒出几个小泡泡,着大概是杯子里的空气吧!水很深,杯子只剩下杯底在水面了,隔着水面和玻璃,我看见纸团一动不动的呆在里面,好象在睡大觉呢。我心想:“纸巾会不会湿了呀?杯子都全部没在水里了,纸巾一定早湿了。”我沮丧的想。

几分钟已经过去了,我把杯子拿起来,抽出纸,用手捏可捏,纸巾是干烘烘的。咦?纸团怎么没有湿啊?我奇怪极了,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我终于明白空气和纸团将杯子的空间占满了,杯子压向水中时,空气被水密封了,水自然也就进不去了,当然纸也就不会湿了。

这个小实验是多么的有趣啊,也使我明白生活中的小事情也蕴藏着科学道理啊!


篇6: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科学老师刘老师让我们来让小灯泡亮起来。

安装小灯泡要三步第一步:组装灯座;第二步:组装电池合;第三步:连接电路。首先我开始组装灯座,先把一个触片折弯,从灯孔的内壁小孔中插入,另一个由下往上穿出后向外弯折然后,在灯座触片的小孔上接好导线。这样第一步就完成了。第二步是组装电池盒,我在电池夹两端的孔中插入触片,上端向内弯折,下端接上导线。第三步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连接电路,我用导线把电池夹的灯座接起来,在电池夹中放入电池。我等啊等,等到不耐烦的时候我才发现导线变热了。我心里想:为什么导线会变热呢?这是后爸爸过来说:“‘儿子你在做什么呀?’‘我回答道我在组装电灯泡呢!爸爸说:”’你是不是遇到困难了呢?“我说:”是呀,我组装的导线发热了。“爸爸看了一圈说:”你没把导线里的铜拿出来。爸爸就用打火机把导线烧了一点。我再一次试了一次这次电灯泡真的亮了。

这次的实验真有趣。


篇7:记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并且写出实验的经过。

放学一回家,我就“发疯”似的找蚂蚁,之所以我“发疯”似的找蚂蚁是因为老师让大家

用樟脑球在一只蚂蚁的前面轻轻的划一道“防线”,会发生什么现象?等蚂蚁跑累了,就在小蚂蚁周围画一个圈,这个要圈稍微大一点,你会发现什么现象?你将圈圈逐渐缩小,直到一角钱硬币还要小,这时你发现什么现象?

跟这这些问题我走进了实验。我在居住的院落里,找到了一只蚂蚁,他正在匆忙的走着,像一个大老板干急事。又像一个足球运动员健将一样。奔跑着,不防我用樟脑球再它前进了路上划了一道“防线”幸亏他不是傻子,竟然绕着弯子过去了。

开始第二个为问题!我又拿起樟脑球又划了一道“防线”但是这次突过去了。

这时蚂蚁跑累了,我又在他周围划了一圈,他绕着圈子走,像走迷宫似的,我将圈缩小到一枚硬币那么小,他竟然挂了。

这个真是实验太有趣了啊!


篇8: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我十分喜欢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小实验,我觉得这个实验很有意思,于是就自己动手做了起来。

做这个实验需要一个杯子,一杯水、一个喷壶和几张纸。我将水倒到喷壶里,又用喷壶把水喷到纸上。这样,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我首先将那张湿透了的纸盖住杯口,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剩余部分撕掉。最后,我将杯子倒过来,可水还是源源不断地从杯子里流出来。我又将一张纸盖上去,再次将水杯倒过来,水竟然没有流出来了。

原来,盖住杯口的纸保护水的表面张力,空气进不去,水也流不出来了。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像水龙头上总是会沾着几颗水珠,植物叶子上的水珠是一颗一颗的,而不是一滩一滩的。这些都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原理。

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有一颗用心观察的心,你就能够发现科学就在你身边。


篇9: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听说往清水里加盐就可以使鸡蛋浮起来,这是真的吗?

我先准备好材料,一个生鸡蛋、一个杯子(倒半杯水)、一袋盐、一把勺子和一根筷子。

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实验,先把鸡蛋放进杯子里,只见鸡蛋像溺水了的人一样沉入了杯底。我把鸡蛋拿出来,加了一勺盐,再把鸡蛋放进去,鸡蛋又沉下去,我又加一大勺盐,用筷子搅拌均匀,再把鸡蛋放进水里,可是鸡蛋还是没有上来,这下我可急坏了,心想:“这蛋是不是浮不上来了?真是急死我了!难道我放的盐还不够的吗?”这一次我加大力度一连放了三大勺盐,拿起筷子使劲地搅拌,我一边搅一边想:这次应该可以了吧?我顺时针搅拌了好一会盐才完全溶化,就在我再次把鸡蛋放进水中时,哇!鸡蛋终于浮上来了!鸡蛋像漂在水面上的皮球一样,“我成功了!”高兴的同时也有了疑问,咦!鸡蛋为什么在足够多的盐水里才会浮起来?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当往清水里加入盐时,溶液的密度增加了,浮力也变大了,当放入溶液中的鸡蛋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便可以浮起来。

我恍然大悟,这是浮力的力量呀!小小的实验暗含着科学道理,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都可以见到。


篇10: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昨天,我在朋友家看见他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迫不及待地找到实验要用的材料:少许盐、一杯水、一个鸡蛋和一个宽口瓶。和妹妹一起做实验。

第一步:我们把水倒入宽口瓶中,注意不要倒得太满。第二步:把鸡蛋放入宽口瓶中,要轻轻地放入,不要让水溢出来。第三步:慢慢放盐进去。

我放第一勺盐的时候,鸡蛋还是懒洋洋地躺在瓶底。它挺着个大肚子,好像正在晒太阳,又像在沙滩上睡觉。鸡蛋并没有让我觉得它有“腾云驾雾”的感觉,就尝试着再放一勺盐进去。结果鸡蛋只是稍稍上浮了一点儿。我想看到鸡蛋升天为仙。放第三勺盐的时候,我看到鸡蛋晃了一下,像醉酒的人一样东倒西歪地浮了起来。

“太好了,我终于成功了!”

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呢?我查了资料之后才知道:在水里放盐可以让鸡蛋浮起来是运用了阿基米德原理。

原来呀,全部或部分浸入静止流体的物体所受流体给它的垂直向上的作用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流体的重量。我往水中放入食盐,当盐水比重大于鸡蛋比重时,鸡蛋就浮到盐水上面来啦。

实验有趣还能学到知识,下一次我还要做。

篇11: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像一只只惊慌的小鸟纷纷从操场上飞回教室,寻找自己的位子。一段“哐哐铛铛”的声音之后,一场科学之旅开始了。

老师不紧不慢的从包里拿出了鸡蛋、透明的杯子、水、盐巴、木筷子等材料。我们好奇地、目不转睛地盯着,期待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只见老师把鸡蛋放进杯子,并加入水,我们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大家议论纷纷。有点窃窃私语,有的翻看课本,教室里像菜市场一样热闹。

老师继续给我们做示范,在杯子里加了两大勺盐巴,盐巴像下雪了一样,纷纷扬扬地落进水里,水底积了一层厚厚的“雪”,老师立刻拿起木筷子,搅拌起来。过来一会儿,“积雪”融化了,鸡蛋还在旋转着,隐约地看到鸡蛋慢慢地浮了起来,老师又把它按下去,它又弹上来,按下去又弹上来,就像下面有弹簧一样。我们欢呼着:“老师,成功了!老师,成功了!”

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加了盐的水,密度发生了变化,所以鸡蛋就可以漂浮起来。

篇12: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一提到科学小实验,我就兴奋不已,因为通过科学小实验不仅让人快乐,而且还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这个实验很简单,准备的东西也很少,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做,你是不是很期待?话不多说,准备几张薄薄的纸,一把塑料尺子。虽然准备的东西很少,但是这个实验很有趣。

第一步,拿一张纸撕成纸片,再把纸片撕碎,撒落在桌子上的纸屑像雪花一样。第二步,把尺子放在头上摩擦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尺子放在碎片上仿,这些碎片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飞了起来。爸爸告诉我:“尺子在头发上摩擦产生了静电,是静电把纸屑吸起来的。不仅如此,报纸和铅笔也可以做类似的实验。”先找一个人配合,一个人把报纸按到墙上,另一个人拿铅笔在报纸的周边摩擦一会儿,接着松开手,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报纸粘上墙了。轻轻揭开报纸的一角,报纸又紧贴在墙上,就像墙面有吸力一般,这是因为铅笔和报纸的摩擦也产生了静电,因此墙面有了吸力。

看完这个小实验,你也觉得很有趣吧?那你也来试试看吧!

篇13: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生活中有许多静电现象,例如和同学玩耍的时候,我和同学碰撞到了一起,我感觉到手好像一下子被电到了一样。我问老师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让我们先做一个实验。

老师让我们准备一张纸,一把尺子,但这样还不够呀!我们还要把白纸撕成小碎片,这是要经过我们的“巧手”加工的!于是我们五个人把纸放在桌上撕了起来。我们的教室简直成了实验室,而我们就像大发明家——爱迪生一样。不一会儿经过我们的“加工”,白纸终于成了数不胜数的小碎片,小的像蚂蚁一样,大的也只有黄豆一般,堆在一起就像小山。形状也是千奇百怪,弄得同学们都不敢大口呼吸。现在万事俱备,只欠老师说“开始试验”这股东风。

老师一声令下,我们的实验开始了!首先,我把塑料尺子在头发上擦来擦去,大约有50下,尺子就有一点发热。于是我轻轻地把尺子放到了小碎片的上方,奇迹出现了!只见小碎片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冲向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大约又过了20秒,小碎纸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再看看其他同学,有的用毛衣擦,有的在手掌上擦,还有的居然在额头上擦!就连老师的头发也成了“鸡窝”。有的同学看到我就笑,他们说:“你自己照照镜子吧!”我一照,啊!怎么我的头发也变成了鸡窝!

我终于明白了这个原理:不导电的塑料尺子发热后就会有吸引力,当吸引力大于小纸片时就能吸起来。如果吸引力小于小纸片,就吸不起来了。这就是许多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

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是科学啊!这下我终于明白了静电的原理。

篇14: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如这诗句所说的,想要透彻的明白道理,还得亲自做实验,听说二氧化碳能灭火,在今天的语文课我知道了答案。

老师在语文课上请了一位同学来当小小科学家。这位小小科学家先准备一小瓶醋、一个空瓶子、一盒火柴、一根蜡烛、一些小苏打粉、一个漏斗、一根塑料棒以及一个勺子。他向我们介绍这个实验的名称叫做——隔空灭火!你一定在想怎么可以隔空灭火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只见这位小科学家用火柴点燃了蜡烛,他把醋倒进了瓶子里,接着把这个装着醋的瓶子移到蜡烛的旁边,瓶口对着蜡烛,但火焰纹丝不动,没有灭掉。

接着,小科学家先把漏斗架在装了醋的瓶子上,用勺子取来了一些小苏打粉,倒进漏斗里,小苏打粉就顺着漏斗掉进了装着醋的瓶子里。说时迟那时快,一下子瓶子里产生了大量白色的泡泡,好像孙悟空在里面大闹天宫似的。小科学家一时激灵,直接把手放在了瓶子上,堵住了瓶口,不一会儿白色的泡沫没有了。然后这位小科学家把这个瓶子倾斜,再用瓶口靠近蜡烛,蜡烛瞬间熄灭了,隔空灭火成功了!

同学们都目瞪口呆,接着惊叹连连,热烈地讨论了起来,老师都快控制不住场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师耐心地向我们讲解,醋和小苏打粉在一起,会很快的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可以灭火。有一种灭火器正是利用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理制造的呢。

真有意思,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回家后我一定要继续我的科学小实验!

篇15: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这周星期一的上午第一节课,语文黄老师给我们做了一项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实验的名字叫:会浮在水中的鸡蛋。

实验的材料是:一杯清水、一包食用盐、一个鸡蛋、一只筷子,实验过程是:先把一点盐放进清水中,然后用筷子搅拌均匀,最后放入鸡蛋,第一次我们没有成功,有的同学说要冷水才能成功,于是,老师叫一个人去换了杯冷水,然后照样把盐放入冷水中,接着用筷子搅拌均匀,最后放入鸡蛋,然后鸡蛋像跳舞一样然后鸡蛋像跳舞一样浮了起来,有的同学跑到讲台上去看浮起来的鸡蛋,有的大喊大叫,老师叫同学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给我们讲解这个原理,原来这个原理是:鸡蛋的密度大,清水的密度小,然后鸡蛋就会沉入水中,加点盐经清水里面去,清水的密度就变大了,所以鸡蛋就会浮起来了。

做了这个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家们做实验不是一次就能成功,还有很多次失败,经过很多次实验才能成功,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摔倒了不要放弃,可以站起来继续前进,这节有趣的实验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篇16: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每个人一定做过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吧!例如:糖结晶,发疯的气球,五颜六色的花朵,带电的报纸……其中,我也做过许许多多有趣的小实验。这些小实验里面最让我喜欢又有趣的,还神奇的一个小实验——发电的尺子。

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六,我突发奇想:如果把一把尺子摩擦了很久很久,能不能把碎掉的纸吸起来呢?我的心充满了疑惑,又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去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有一张纸,一把尺。我首先把纸撕成一小张一小张,的弟弟在旁边写回家作业,弟弟看见了,就问:“姐姐,姐姐你在做什么呢?”我回答:“我在做今年实验。”撕完纸之后我把尺拿出来放在后脑勺摩擦,摩擦大约两分钟就好了我把尺子从后脑勺拿出来尺子把我的头发也黏住了,我觉得非常神奇。我把屎放在纸片的上空,弟弟看见了就问:“尺子能把小小的纸片吸起来吗?”我回答。:“能!”小纸片被吸起来,弟弟看见了就说:“好神奇呀!”做完这个实验之后我就问妈妈:“妈妈把尺摩擦了很久之后为啥能把小纸片吸起来,这又是什么原理呢?”妈妈回答:“这是静电的原理。于是我又开始想:如果把尺擦摩擦了五分钟能不能把较大的纸片吸起来呢?我把尺放在后脑勺摩擦了五分钟之后大纸片被我吸起来了。

这次实验很有趣,我不仅知道了静电的实验是怎么样的,而且我还非常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