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等风来的读后感怎么写

等风来的读后感怎么写(4篇)

篇1:少年从不等风来的读后感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翻开《少年从不等风来》这本书的第一页,我就被深深迷住了,于是一口气看完了全部。我合上书,闭上眼睛,回想着书中的内容……

《少年从不等风来》讲述了许多励志的小故事,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差不多和我们同龄,有的甚至比我们更小。但是当我们在看电视玩游戏时,他们却早已取得傲人的成就。比如:十五岁便赚到500万美元的美国少年塞缪尔·斯佩里;九岁便穿上西装成大佬的科里·尼弗斯;十四岁的政治明星乔纳森·克罗恩。

我再次打开书,看着书中那一个个主人公。这些孩子是怎样取得如此傲人的成就?仅仅是他们天赋过人吗?不是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是由1%的灵感和99%的汗水组成的。一个人即使再有天赋,若不努力,也不会取得多大的成绩。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树木需要经过寒冬的考验,才会等到春天的郁郁葱葱;好钢总要经过千锤百炼;蝴蝶蜕变之前需要经历万般挣扎。人生之路不可能风雨无阻,一路坦途,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拼搏。

现在许多孩子正处在叛逆期,不思进取,不好好学习,沉迷网络,不体谅父母。许多的孩子从不自己寻找机会,而是等待机会。也许有人会埋怨命运的不公,但他们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呢?命运不是等出来的,而是拼出来的。机会从来都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现在的一些孩子在家里如同父母的掌上明珠,被父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甚至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与这本书里的孩子相比,他们难道就不应该感到惭愧吗?

常言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世界上没有笨的人,只有不勤奋的人,一味的等待机会,而不是创造机会,最终后悔的会是自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把握当下,创造奇迹,绝不被动等风来。正如鸟儿,只有经历无数次跌落,无数次失败,才能尝到而翱翔于蓝天的喜悦。飞翔,不是借助风的力量,而是靠自己的力量。

我合上书,看向窗外,小草还是那么绿,花儿还是那么鲜艳,只是我的心已不再平静。

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努力拼搏,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把握现在,创造奇迹!

篇2:等风来的日子

  起风了,拉开窗帘,让那明媚的恰当好处的阳光肆意地洒进来,在脸上、身上,投下一片片慵懒的剪影,窗外悬挂的水晶风铃被阳光投射出好看的色彩,随着风儿的激荡,叮咚作响,像温暖人心的话语,牵动我的内心深处。

  那年七月,仿佛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一个夏天,踏进了传说中的“高精尖”培训班。在教学楼前驻足,身旁是精美的大理石花坛,大簇大簇的波斯菊不合时宜地开着,红的,粉的,黄的,紫的,像豁牙孩子的小脸,我想回他们一个微笑,可脸上的肌肉却像僵住一般不能动,只得作罢。转向眼前高大漂亮的教学楼,耳旁又响起那些激烈的言辞:“不好好学习却把心思放在这种没用的东西上!”“还在做梦啊?到最后你什么也不是……”我揉揉生痛的太阳穴,拖着沉重的步伐,内心的疲倦缠绕如丝。只见自己还是神经恍惚地走进了华美却冷漠的教学楼。

  教室的冷气很足,空气中充斥着竞争的味道,寒冷侵入每寸皮肤,在身体里反复回荡,疲惫无处遁形。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像小河流中的一滴水,拼命向前,想要奔向辽阔深远的大海,我也是这条河的一份子。然而,我却是众多水滴中最迷茫的那一个,只知道随波逐流,却没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梦想。

  看向排得满满的课程表,叹口气,低头却遇上自己因弹琴而起茧的手,心中五味杂陈,授课老师带着一种咄咄逼人的自信,像花园里严谨的工匠,而周遭的花朵,正姹紫嫣红地开着,工匠带着一种嘉许的眼光看向他的得意门生,却忽略了角落里还未曾绽放的花朵,那就是我。

  学习的日子过得很快,本来像一汪宁静的湖水,却在一个飘着雨的下午,被不知哪个调皮的孩子用一粒小小的石子,打破了曾经努力维持的平静。上课时,照惯例,老师进行提问,我却因为疏忽,回答错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伴随着阵阵嗤笑声,我尴尬地坐下,只看到老师微皱的眉头。然而,下课前,老师却对我说:“怎么这么不用心呢?我听说你是来学习的艺术生中最小的一个,可要好好学习啊,对了,你,叫什么来着?”如此还算话语的话语旁若无人地爬上我的心头,引得满堂学子开怀大笑,但凉意丝丝侵入骨缝,缠绕蔓生。我再也忍不住,冲出教室,跑到楼前的花坛旁,看着那色泽艳丽的花儿,眼泪大颗地落下来,心中的委屈终于决堤迸发。

  这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慌乱地回头,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并不是所有的花朵都会在同一时刻绽放,没有风,风筝是无法飞翔的,等风来吧,那将是你飞翔的时候。”

  次日,收到一个漂亮的风铃,欣然挂在窗台外,起风了,铃儿响动,像梦想在跳舞。

篇3:等风来的日子

  冷暖之间,手心微微发凉。一杯酒、一个人、一场思乡情。阴云密布的天空,我独自静走在路灯无法照亮的黑暗之中,数着脚步,踩着那些因为忧伤哭泣而无法长大的小草,轻轻的走着,寻找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份快乐。我并非不快乐,只是感觉一直以来缺少一种快乐的勇气,很多时候都想努力冲破心中的那道防线,像别人一样嘴角微微上翘,也想面对每一个熟人时展现我嘴角的弧度。然而事与愿违的情况在我的身上已经屡见不鲜,失败已不是偶尔,困难也与我每日相伴。这样我只能每日假装微笑,那种行动与思想背道而驰的举动,与其说是寻找快乐,倒不说是深陷孤独。孤独,寂寞,到底是谁的错?开始怀疑,开始扪心自问,开始歇斯里地的呼喊每一个“黑暗”的日子。

  平常的日子里,走在校园的某一处,有时忽然会产生一种莫明奇妙的悸动,于是我开始思考我究竟身处何地?为什么刚才身边经过的这个人与我记忆中的他或者她竟然如此相似,或者背影,或者笑容,再或者就是五官之中的某一处。我边走便开始回忆,那个季节,那个下午,我们一起从容谈笑有关梦想的日子。当我驻足确认时,我又会微笑、摇头,原来是我错了,我才会明白他或者她是不可能出现在这里,我眼前的他或者她只不过是我记忆中的替身,那些令我驻足观察,那些让我想起往事的人只是与我记忆中的某个人长的相似而已。这一切并非我眼前的人欺骗我,我猜定时记忆又将我的思想带到了熟悉的过去。

  醉眼朦胧,模糊的望着屏幕,一张一张的照片在我眼中闪现,我又在思考这些照片该不该留?是否他们不再有,这样就不会勾起我心中那些隐藏的的记忆。南国吹来故乡风,我并没有写错,这只是一种奢望,一种形而上的接触。

  风吹了,云动了,又是一个深夜,又是一场醉酒思念。

篇4:等风来的日子

  暮春的阳光已有些许炕人,风吹而过,不禁让我有些窒息,加上第一次感触着这个城市的气息,更迫得我透不过气来。踏上一辆公交车,我选在车腰的位置坐了下来,不经意抬头向前望去,正迎上靠在司机身后栏杆处一青年男子的回眸,心头猛然一热,似曾相识。我扭头向窗外,追忆起那几分熟悉几分陌生的眼神……是他,那已少了轻狂,多了几分成熟,但依旧充满自信的目光给了我意外的惊喜。我急忙回转视线,重新搜索着他,那目光已荡然而离——在追忆中,他下了车。尽管带上了一丝遗憾,但那尘封多年的身影却被迅速激活,褪却的往事一幕幕重现在眼前。

  那年的冬天异常地冷,我正上中学。一场纷飞大雪后,银装素裹的大地,分外妖娆,操场上厚厚的积雪诱起了少男少女们打雪仗的念头。我是一个胆小羞怯的女孩,只有藏在体育老师身后,躲避那些突如其来的“飞弹”。就在我暗暗得意这一绝招时,“危险”已一步步逼近:班上一男生正手托雪球从侧面向我发起进攻。无奈,我只好撒腿就跑,他居然紧追过来,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跑着跑着,我的双腿突然打起颤来,我决定停下脚步。我忽地转身,迎视着他。他怔了怔,但很快便目含微笑地朝我扔出了雪球,闭上眼睛的我没被打中,雪球在我脚边开了花。我睁开双眼,诧异地凝望着不远的他,那纯澈的目光,如一泓流淌着的清泉,瞬间润过我的心田,我的脸突地红燥起来……他的唇翕微微动了动,却没发出任何言语,转身跑开了。跑出一段后,他回头朝站在原地的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笑意中充满了自信又略带几分少年的张狂。这一幕于今重被拾起,的确别是一番滋味。

  不久,我应邀参加了一个友人的婚礼,热闹的婚礼让我有些晕眩。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先前那段邂逅不知为何蓦然涌上心房,那个曾飘落在风中的影子迅速被重组、凝聚,越来越清晰,我的思绪开始飘摇。我默然旁观着攒动、喧嚣的人群,一个渴望的念头冲击着我的脑海:他的内心是否也存有我的一瞬风影?

  “请问,我可以坐这儿吗?”侧目,是那让人期待、满含笑意的双目,我有了一丝张惶,但表情依然尽力平静。我跟他说起那个雪仗的故事。他告诉我那一幕时而在梦中亲临,但总是不能看清那女孩的脸。遗憾让我的热情冷却了下去。“你怎么了?”“哦,没什么,在听你说话呢!”他的眼神突然明亮,气息却急促起来:“自从那天在公交车上看到你,我才真正明白,心中的女孩原来就是你。”我顿时手足无措、思绪一片空白,赶紧把目光投向被亲朋好友围祝的新郎新娘,看着他们脸上写着幸福,我心间盈满了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