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匡衡议论文素材

匡衡议论文素材(7篇)

篇1:匡衡读书的雕像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广场玩。

来到广场,我看见有许多雕像,便一个个的看起来。其中有一个儿童在看书的雕像,我看了关于他的介绍,知道了他叫匡衡,是西汉时期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连买油灯看书的钱都没有,可他非常喜爱读书。他的邻居是一个很富的人家,每到夜晚就灯火通明。有一天,匡衡在墙上凿了一个洞,借着洞口透过的亮光读书学习。

我看着匡衡读书的雕像,心想要向他一样,做个爱学习、有知识的人。

篇2:向匡衡学习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在这里的英雄儿女层出不穷;在这里的莘莘学子接连不断。匡衡也是其中的一个。

匡衡小时侯家里很穷,父亲又早逝,全靠着母亲的微薄收入支撑着这个家庭,为了生活,匡衡不得不为当地的财主挑柴。他只向财主要取微薄的报酬,只要求财主给他一些书,财主被他的学习热情感动了,于是就让他进自己的书房挑书。匡衡拿到书就认真的阅读起来,直到深夜。

可是到了夜晚,他无法在读书,他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于是他想啊想啊,他发现隔壁的老奶奶每天织布要到深夜,于是他就在墙壁上打了一个小洞,每当老奶奶开灯织布时,光就顺着小洞照到他家,这就是中国著名的《凿壁借光》。

由此,我想到匡衡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都能成材,我们如今都有那么优异的学习环境,更当努力的学习!我们应当向匡衡学习!

匡衡好学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在这里的英雄儿女层出不穷;在这里的莘莘学子接连不断。匡衡也是其中的一个。

匡衡小时侯家里很穷,父亲又早逝,全靠着母亲的微薄收入支撑着这个家庭,为了生活,匡衡不得不为当地的财主挑柴。他只向财主要取微薄的报酬,只要求财主给他一些书,财主被他的学习热情感动了,于是就让他进自己的书房挑书。匡衡拿到书就认真的阅读起来,直到深夜。

可是到了夜晚,他无法在读书,他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于是他想啊想啊,他发现隔壁的老奶奶每天织布要到深夜,于是他就在墙壁上打了一个小洞,每当老奶奶开灯织布时,光就顺着小洞照到他家,这就是中国著名的《凿壁借光》。

由此,我想到匡衡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都能成材,我们如今都有那么优异的学习环境,更当努力的学习!我们应当向匡衡学习!

篇3:着匡衡的雕像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广场玩。

来到广场,我看见有许多雕像,便一个个的看起来。其中有一个儿童在看书的雕像,我看了关于他的介绍,知道了他叫匡衡,是西汉时期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连买油灯看书的钱都没有,可他非常喜爱读书。

他的邻居是一个很富的人家,每到夜晚就灯火通明。有一天,匡衡在墙上凿了一个洞,借着洞口透过的亮光读书学习。

我看着匡衡读书的雕像,心想要向他一样,做个爱学习、有知识的人。

篇4:我最爱的古代名人——匡衡

最近几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凿壁偷光》。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不怎么陌生吧,正是它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说的是在古代,有一个特别喜爱读书的孩子叫作匡衡。可是因为家里穷,所以没有条件上学。他的妈妈就把匡衡送到了邻居家打工,他一有机会,就会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识字。后来,匡衡每天勤学苦练,晚上看书需要蜡烛,匡衡家太穷,点不起油灯。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邻家的墙上射过来一丝光线。哦!原来是邻居家的灯光照过来了。于是,他拿着小板凳,把墙壁凿开了一个洞,匡衡可以晚上借邻居家的灯光读书了!他紧抓时机,认真读书,最终做上了宰相,成为一代经学家。

读了《凿壁偷光》我深有感触,匡衡的家境如此贫困,还能够创造一切机会,坚持读书,非常难得!再联想到我们,祖国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有些人却还不愿意努力读书,我真的想对那些不热爱读书、学习的人说:“匡衡这么的勤学苦读,难道我们大家不应该向他学习吗?”匡衡凿壁偷光,创造条件,在困境中勤奋向上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当然,在如今的社会上我们不需要凿壁借光,但它教育和提醒我们,不管条件多么艰苦,环境怎样恶劣,只有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和美好的前途。我们应该努力读书,热爱学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将时间花在学习上。

古语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失去方可找,光阴丢失无处寻。”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珍惜每一秒,刻苦读书、积极进取,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海里探索更为奇妙的知识让书来充实自己的头脑,长大了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篇5:匡衡的另一面

人们对“凿壁偷光”这个成语早已耳熟能详,这个励志故事不知鼓舞了多少代国人,“偷光”的主角便是西汉经学家匡衡。

他出身寒门,自幼家贫。同乡有个富豪家里藏书很多,匡衡就去他家打工,分文不取,只是希望能阅其家中藏书。

因为白天要干活,匡衡只能在晚上看书,但点不起油灯,于是就凿穿了墙壁,借邻居家微弱的光亮来发奋读书。

匡衡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终凭一己之力,在汉元帝时期官至丞相,位极人臣,还被封为安乐侯,荣华富贵已达顶峰!可是,谁能料到位高权重之后的他竟也走上了贪赃枉法的道路,其封地本应为31万亩,然而匡衡却利用地图的错误,非法扩大封地4万多亩。贪婪之心竟然冲昏了他的头脑,使他完全忘却了圣贤们的教诲。

汉成帝时,他被大臣们弹劾“专地盗土”,也就是指私自扩大封地的意思,按照法律应是死罪,成帝念其往日有功,又因其年事已高,只是将他贬为庶人,返回故里。没过几年,他便病死于家乡。

从当年那个家徒四壁却刻苦拼搏的少年,到尽享荣华又最终被遣返回乡的老翁,匡衡的一生因“偷光”而名垂青史,但最后竟以“盗地”而身败名裂。可见凿壁偷光的匡衡,后人也不能尽学之啊!


篇6:匡衡的故事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篇7:【读书名言】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5、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英国)谚语

9、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10、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11、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对联集锦》

12、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13、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1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5、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别林斯基

16、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7、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18、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梭罗

19、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20、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2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孔子

22、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23、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24、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

25、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26、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7、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报摘

28、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29、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30、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31、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32、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33、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3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5、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3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37、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38、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39、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4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41、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42、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清)左宗棠

4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4、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4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6、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47、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

48、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49、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宋)陆游

50、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