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蒙古族人民作文

蒙古族人民作文(4篇)

篇1:蒙古族人民

我是一个蒙古族少女,我为自己的民族而感到光荣。因为蒙古族是一个心胸宽广如草原的民族。哥哥姐姐因为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在升学考试时,都享受到了加分照顾。除此之外,国家和自治区政府还特意为我们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从学习到生活,无微不至。

我们民族的节日既壮观又热闹。那达慕大会那可是世界闻名,节目丰富多彩又富有情趣:摔跤、套羊、赛马……五花八门。这是力量的较量,这是运动美的展现。赛马是其中最精彩也是最激烈的比赛项目。骑在马背上的叔叔个个都是赛马高手,他们都经过多年的专门训练,练就了不凡的身手。马儿们也经过精挑细选,个个膘肥体壮。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犹如一张绿绒巨毯。绵羊在上面悠闲地吃草,马儿们在上面欢快地奔跑。

奶酒是多么可口又富有营养的饮品啊!手抓羊肉实在是人间美味;奶豆腐松软香甜;烤全羊也是我们蒙古族特有的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特色食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无时无处不体现我们民族热情好客的豪放性格。

草原盛产羊毛,用羊毛和羊绒制作的毛衫、毛毯、毛毡……既美观又保暖舒适。我们住的蒙古包从外面看是圆锥体形状的帐篷,冬天睡在里面非常暖和。其他季节随着牧群搬迁,就像一朵朵盛开在草原上的大白花儿。

啊,我为我是蒙古族人民的后代感到自豪,我更为自己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感到骄傲!


篇2:再见了,蒙古族人民

晚霞染红了天空,天边绣上了一条火红火红的带子,但随着夜的来临,天越来越蓝,又逐渐变黑。“再见了,蒙古族人民。”客人说。“再见了。”蒙古人挥挥手,异口同声的说。客人转身离去,老舍连忙上前握住长老的手,做最后的告别:“我不会忘记你们的,更不会忘记这里的牛羊。草地。天空。。。。。。因为这里美丽,有辽阔无垠。翠色欲流的大草原,更是因为这里热情好客的人们。

我是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除非牛羊不再嚎叫,除非草原不再美丽;除非你们不再是原来的你们。”“我们同样会记住你们的,只要我们还活在华夏土地上,就永远不忘你们。”长老凝视着老舍的脸,深情地说。老舍松开了手,转身离去,边走还边喊:“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同老舍一起回去的人,正催促老舍上车归去,蒙古人唱起了当地的送别曲,牛羊也叫了起来,老舍时不时回头望了望,他不情愿的挪动他那缓慢的脚步。老舍上了车,还凝视着反光镜,蒙古人一边挥手一边凝视着远客离去。一路上,夜晚的月亮挂在他们头顶,而他们心底却挂着蒙古的太阳。

篇3:蒙古族人民

夕阳渐渐西沉,在草原上工作了一天的访问团准备离去。草原上成群的绵羊好像知道了什么,一直凝视着我们。

在这里度过了短暂而快乐的时光,大家已经对这无边的草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和热情好客的蒙古包人民结下了不可磨灭的友谊。在这一刻,大家互相凝视着,谁也不愿意说再见……“草原是那么的美,就像是人间的天堂,真不想离开!但是,天色已晚,再不启程就来不及了”我热烈盈眶地说。我不想再往下说了。这时,眼前又出现了白天的情景:我们一起吃着羊肉,喝着羊奶,欣赏着姑娘们的舞蹈……不敢再往下回忆了,否则就更离不开了。

“老舍先生,您就在这住一晚吧!”一位干部紧紧握住我的手恳求道。突然,一位小姑娘抱住我大哭用命令的语气说:“我绝不要允许你走!”我轻轻地吻了一下她的额头,说:“不了,时候不早了”。我把女孩放回地,鼻子感到一阵发酸。一位年迈无力的老人拄着拐杖,缓缓地进入人们的眼帘。他后面跟着一位壮男,手里拿着几件蒙古人的服装,老翁一一把服装送到我们手中,用微弱的嗓音对我们说:“拿这些服装留作纪念吧!看到这些服装,一定要想我们呀!

最后,我们和蒙古族人民拥抱了一下,坐上车,疾驰而去。蒙古人民一直向我们挥手,渐渐地,他们在我们的视线中模糊了。“ 再见,美丽的草原!我相信这只是短暂的,不久后,我们还会回来的……

篇4:那些好客的蒙古族人民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已经偏西了。蓝色的天空变得发橙了,发红了,出现了许多美丽的晚霞。而离开草原的日子也悄然而至,我们站在蒙古包外,依依不舍得同蒙古人民告别。

开始,谁也没说一句话,谁也不想分别,只是手,紧紧地握着,握住不松。

过了好一会儿,一位七十岁的老翁说:“客人们,也不知你们这几日玩得开不开心,我们若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请你们谅解。在分别前,我们在敬你们一杯酒吧!”说完,他从身后的几个小伙子手里拿起碗,盛上酒,递给我和几位同行的人,做了个“请”的手势。大家都接过碗,豪爽地一饮而尽。

在旁的几位干部也说: “我本想再留你们几日,但你们要离开,那么我就祝你们一路风顺吧!”“有空再来玩玩啊!”“对呀对呀!”“我们随时欢迎你们来”我们也不舍地告别:“谢谢你们的盛情款待,有缘再见面呀!”说完,我低头看了看这一碧千里的草原,它在夕阳的映照下似乎镀上了一层依依惜别之情。不远的牛儿 、羊儿、马儿 ,也定定地站着,似乎在回味着发生在这草原上的无限乐趣。

我们慢慢地上了车,汽车 正准备行驶时,也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我们再送一送你们吧,可能你们对这里路还是不大熟,等会儿可能会迷路。”主人们应和道:“好!”我们也点了点头。

我们上了车 ,主人们也上了 ,在汽车的左右前面奔腾,就像来时的那样,不同的是大家的心情现在是十分眷恋的,依依不舍的。主人们跟着我们行了将近一百里来才停下来和我们挥手告别。

车又开出了好远,蓦然回首,他们毅然站在那里,目送我们,已成了几个小黑点,大家心中还是十分不舍。我看了看身边的同行,他们也在望着那些好客的蒙古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