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年级风情园作文

四年级风情园作文(13篇)

篇1:欣赏关中风情园

小朋友,你们去过有名的关中风情园吗?那里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一走进古色古香的大门,就感到这里的与众不同。园内植满了各种名优树种,翠亮的广玉兰、高大伟岸的银杏,还有林间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花,静雅的青竹……往前走几步,第二道门通往中院。门庭处停放着一顶大型花轿,艳丽的花布做成的轿帘吸引住了游人的目光。

在前院东边的一长排厢房,全是民俗农事的演示厅。透过一扇扇窗棂上的玻璃,我们可以观赏到原汁原味的农家风情表演。你看这间,只见一男一女正在制作手工挂面。男的站住架子上,正将飞瀑一样的面条用擀面杖挑起来往横杆上挂,只见他双手一上一下,一抖一抖,挂面便如丝绸飘动,令人惊奇。往前走去,土梁榨油坊、豆腐坊、民间工艺品展坊、织布坊里梭子穿来穿去的“咯吱咯吱”声……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农家乐的情趣和兴致。

意犹未尽中,我转到西边。与东边比起来,它气派多了。原来这里是目前陕西具有民清建筑风格的最大建筑群———清一色的大红木门,有三、四米高。走进去,成串成串的玉米“架”在院子里,大水缸、石井、门墙上的图案……。无一不是以关中民风民情为格调而陈设,将人带入了古今交融的意境。

绕过这排府第,一路西行,竹林葱郁,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盆景,处处是风景。你看,那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石柱,个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让人忍不住要和它们一一和影留念呢!庭院四周的墙壁上,处处可见“关中方言”,还有那一张张脸谱,仿佛间听到,一阵阵铿锵悲壮的秦腔也吼起来了……。

在风情园内,各种游乐设施也很齐全,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室内篮球场一应俱全,还有占地近12亩的风情湖。这湖可真大啊!湖中央有一座人工建造的“环翠亭”,不时有白鹅在湖面上游来游去,水中的红鲤鱼多得数不胜数。这里可真是一个荡舟垂钓的好地方。

最后,我带你们去西府品尝小吃吧。在这里有近百种的关中风情小吃。泡泡油糕、酿皮子、臊子面、搅团。一个个看得我口水欲滴。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让我们欣赏到了关中民俗的永久魅力。

这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往返的地方!

篇2:曹桥台湾风情园游玩

  汽车驶出闹市区,奔驰在乡间公路上。驶过碧野,穿越村舍,又沿着一条蜿蜒的村道前行。在汽车里,我恨不得立刻飞到那儿。

  汽车颠簸了好一阵,喘着粗气趴在马路上不动了。哦,到了,到了。下车后,在门口的一块石头上,上书“台湾风情园”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想,这五个字一定出自于书法家之笔吧。

  沿路走进去,我发现旁边有一个圆形的水池,池水碧绿,清澈见底。没有风的时候,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一阵风吹过,子;一阵风吹过,水面泛起鱼鳞似的波纹。水里有红色的大金鱼。这些金鱼拖着一条扇形的大尾巴,鼓着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它们时而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时而悄悄地浮上水面吹几个泡泡十分有趣。

  真正美丽的风景倒是那个果园。果园是温室。一走进去,里边的暖气就朝我们扑来。同学们都喊:“热死了!热死了!”“啊!香蕉!”一位同学惊呼起来,打断了我的沉思。我定睛一看,果真是一棵香蕉树。它的叶子大的出奇,可以遮住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在碧绿的叶子下面挂着一串串没有成熟的香蕉和一朵朵紫红色的花,花瓣紧紧地包在一起,像一盏豪华的吊灯。你看那……

  走出园子,我发现这里的环境竟然是如此美丽。看,那棵碗口粗的枇杷树,笔直笔直的插向蓝天,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两米多高处,分出了无数枝杈,像一把奇特的大伞。树杈上的枇杷叶,一片片碧绿碧绿的,充满了活力。微风吹过,枇杷叶“沙沙”地响了起来,似乎在演奏一首动听的大自然交响曲。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时间不早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曹桥台湾风情园。坐在汽车上,同学们谈论着游园时快乐的情景,兴尽而归。

篇3:游九顶塔民俗风情园

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九顶塔民俗风情园,领略了美丽的风景、精彩的民族歌舞,还有许许多多的民族风情。

我开心极了!我看了九顶古塔,听说是隋唐时期的呢!中国古代的人们真是了不起,他们用勤劳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可敬的历史文化……我见到了苗族、佤族、傣族、彝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还有陕北窑洞等各式各样的民居,欣赏了各个民族的歌舞,品尝了蒙古族的鲜奶酪;我记住了佤族人民“以黑为美”的审美观,还记住了陕北人民当年迎接毛主席、迎接解放军的安塞腰鼓和奔放的大秧歌。

我还看到了“秦琼大战宇文成都”的马战场面——几个身穿古代铠甲的人舞者竹节锏、蛇形枪、方天画戟等古代兵器打来打去。听爸爸妈妈说很久很久以前,古代人就是这样打仗的。妈妈还说有一本书叫做《三国演义》,我长大了一定爱看,那里面描写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哈!我居然还亲眼看到了“游击队”打“鬼子”!《地道战》情景剧演出是我最最喜欢的节目,看着“鬼子”们一个一个被“游击队员”和“老乡”们打翻在地,看着水井里、树洞里、屋顶上随时就会跳出一个游击队员,看着“鬼子”们一会儿被石头打中、一会儿掉进坑里……哈哈,真是太过瘾了!……在九顶塔,我还看到古代州官带领百姓进行的“纪念屈原”的祭祀活动的模拟情景,吃到了香甜的粽子,喝了清香微苦的艾叶水,和少数民族的叔叔阿姨们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舞……

我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



篇4:参观民族风情园

在这次期末考试中,由于我和妹妹都考得比以往好,赢得了爸爸、妈妈的高兴。于是爸爸和妈妈决定:带我和妹妹去民族风情园游玩。

20xx年1月20日这天。我们起得早早的,吃过早饭,全家四口人,乘13路公交车兴致勃勃地向民族风情园驶去。当我们来到民族风情园,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用花岗石铺成的大广场。广场中心是一座英姿雄伟的彝族英雄支个阿龙的塑像。他紧靠在一匹高大雄健的骏马身旁,张弓搭箭射向天空!

相传:支个阿龙是彝族人民心目中的的大英雄,他是勇敢和力量的化身;是正义与胜利的象征。在很久以前他丈天、量地,惩凶除恶,扶贫济困的精神和英雄壮举,世世代代激励和鼓舞彝族人民从古至今,直至未来!

广场后面是已张灯结彩,装饰一新,喜迎春节的正大门。这正大门是由四座具有彝族特色碉楼组合而成。高的两座叫做‘公楼’矮的两座叫做‘母楼’,全都是用彝族人民最喜欢的红、黄、黑三色精心刻画而成。在两座公楼之间高大的墙壁上镶嵌着‘凉山民族风情园’几个金光耀眼的铜质大字,令人赞叹!

步入大门,又是一个用大理石铺成的广场,广场正中是大型六方且上下两台的彩色喷泉。喷泉中央是一座深具民族文化特色,雄伟高大的图腾激光柱。这激光柱高约30米,是一束圣火,圣火上托起一轮明月,像征着彝族人民豪情奔放的性格和和月亮般的纯洁。在喷泉周围的平台上,是用银灰色不锈钢精心制作的载歌载舞的彝族青年男女。他们手捧酒杯,手舞足蹈地迎接远方的客人……

彩色喷泉后面的地面上,刻有凉山州彩色地图,这意味着我们要心中装着凉山,想着凉山,不忘凉山这块热土宝地;左面是美丽的五彩池,池中有各种观赏鱼在池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给游人带来无穷欢乐。右边是斗牛、斗羊场和儿童乐园。

据民族风情园工作人员介绍:以后还要引进开发商继续修建,凉山彝族大裤脚、小裤脚、中裤脚和木里藏族及泸沽湖女儿国风情园呢!到那时整个风情园一定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当然也就更好玩了。

篇5:参观九顶塔民族风情园

金秋十月的一天,妈妈带我去了九顶塔,那里分为三个部分:民俗风情园,游乐园和风景名胜区。我们主要参观了民俗风情园。民俗风情园有苗族、朝鲜族、藏族、佤族等十六了少数民族的村寨,每个村寨除了介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演员为游客表演。我们参观了所有的村寨,其中表演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苗族和佤族了。佤族的特色表演名为“甩发舞”。

单看字面就能理解它的意思:甩头发来跳的舞蹈。没错,在跳这个舞时,一定要跟着舞蹈的节拍,将头发甩来甩去,以此表达欢乐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很独特呢?苗族的特色表演叫做“上刀山下火海”。一根又粗又滑的大木棍,两旁插着刀子,当上下踩的撑子,表演者居然可以抓着刀,踩着刀爬上去再爬下来!真是太酷了。下火海也很绝,两片烤的热得冒气的铁板上,一位表演者赤脚从上边踩过……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更深刻地明白了那句话:我们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篇6:风情园游记

两个小时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参观完兴隆华侨农场以后,就来到了兴隆亚洲风情园。

这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是国家AAA级景区。里面有许多颇具异国风情的建筑,在这些园中还有精彩的表演。我跟着团队参观了缅甸村、泰国园、马来西亚园等景点。

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马来西亚园,我们赶到的时候,那里正在举行着精彩的歌舞表演。演员穿着具有民族特点的服装,在音乐在伴奏下跳着欢快的民族舞蹈,这些节目颇有感染力。

在景区里,还有一些景观雕塑,这些雕塑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看见了一条大蟒蛇,它是游客们照相的好“道具”。虽然它是一条无毒蛇,我也不敢和它一起合影。在园区里,两只美丽而骄傲的孔雀也是游客喜欢的模特,我没有看见它们开屏献媚的样子。不过,我乘坐了横跨人工湖的速滑,让我感到非常刺激。

再见了,美丽的风情园!


篇7:江宁蒙古风情园游玩

周五的清晨,同学们都笑脸相迎,你对我笑一笑,我对你笑一笑,要不就拿着相机拍来拍去。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春游。

这次的春游和以往大有不同,这次我们来到了江宁,是我们学校组织去过最远的地方——江宁的蒙古风情园。一路上老师们在交谈,同学们也在交谈。交谈的内容都是关于这个蒙古风情园,在这里没有一个人可能知道,那儿是什么样子的,大家都在幻想。有人想像:也许那里一片绿地,偶尔有羊群、牛群走过;也许一群骏马从前方的马圈中奔跑;也许到了那,会有真正的蒙古人,蒙古人和我们打招呼,让我们到他们的蒙古包里参观;也许我们还可以骑马、射箭……

一切都希望是多么的美好。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蒙古风情园。到了这里有人高兴,也有人悲哀。“这么长的时间就到这种地方来呀,早知道不来了!”邓语气呼呼的说。“哇!有好多奶牛啊!还有骆驼、羊真是太好了!”首先,我们来到了“迪斯尼乐园”,那儿只有一只骆驼,骆驼的身上有两个肉疙瘩,那肉疙瘩看起来毛绒绒的,时不时的还晃动着这两个驼峰,摸起来感觉到里面全是水。到了骑骆驼的时间了,大家都很兴奋。那位牵着骆驼的老伯伯说:“就让你们的老师来感受感受吧!”这时,看得出毛老师的面部十分紧张,绷得紧紧的。

等毛老师坐稳后,骆驼竟听着那位老伯伯的指挥站了起来。“啊!!!!!!!”毛老师尖叫着,顺利的绕过了一圈。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每个人只能坐一下,照个相,轮到我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这根本不是一个动物,而是一个大型的毛绒玩具,毛质很嘈杂,很少动弹,只是偶尔眨眨眼睛而已,身体并不柔软,而是很僵硬,根本没有感觉。接着,看完了迪斯尼乐园,我们又来到了最重要的参观点——蒙古包。其实真正的,根本就没有同学们所讲述的蒙古人,就是一些祖先留下来的文物,或是一些器皿。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只已死去的羊,那羊提着脚,闭着双眼,羊角上长了一些青苔,羊毛向下垂,留了不少,应该很久没有剪了。继续向前走我们参观了许多蒙古包,有:收藏文物的、有蒙古人所吃饭用的餐具……

“石堆?”朱月问。“对,是石堆。以前人们如果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走三圈,许三个愿望,在几天内说不定就会梦想成真。”于是,我在走的过程中,默默地许了三个愿望,希望它们都能梦想成真!走了一段路,大家都累了,要开始进行野餐了!“这儿的空气真好,真新鲜!”我说。野餐完毕后我们开始进行最刺激、最有意思的游戏了——滑草、射击。来到滑草区,我和顾云萱一组进行滑草。“啊,啊,好刺激呀!”顾云萱说。我们滑呀滑呀,滑到了一条沟的旁边,差一点就掉了下去。

一开始一股冷风迎面吹来,之后就一个劲的往下滑,刺激极了,真想再来一次。真遗憾,因为时间原因,所以就不能再玩了。最后我们来到了射击场。教官教了我们握弓的方法,放箭的位置,最激烈的“沙场战争”就要开始了。“哇塞!太棒了,高恒中的剑靶了!”“朱捷的剑也中靶了!”同学们欢呼道。而我的剑却超过了靶,成为了最远的“射箭手”。

这次春游,虽然没有什么好玩的,但是蒙古人的生活却让我了解了,让我了解了他们生活的悠然自得和美好幸福!

篇8:参观九顶塔民族风情园

金秋十月的一天,妈妈带我去了九顶塔,那里分为三个部分:民俗风情园,游乐园和风景名胜区。我们主要参观了民俗风情园。

民俗风情园有苗族、朝鲜族、藏族、佤族等十六了少数民族的村寨,每个村寨除了介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演员为游客表演。我们参观了所有的村寨,其中表演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苗族和佤族了。

佤族的特色表演名为“甩发舞”。单看字面就能理解它的意思:甩头发来跳的舞蹈。没错,在跳这个舞时,一定要跟着舞蹈的节拍,将头发甩来甩去,以此表达欢乐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很独特呢?

苗族的特色表演叫做“上刀山下火海”。一根又粗又滑的大木棍,两旁插着刀子,当上下踩的撑子,表演者居然可以抓着刀,踩着刀爬上去再爬下来!真是太酷了。下火海也很绝,两片烤的热得冒气的铁板上,一位表演者赤脚从上边踩过……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更深刻地明白了那句话:我们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篇9:游览九顶塔民族风情园

金秋十月的一天,妈妈带我去了九顶塔,那里分为三个部分:民俗风情园,游乐园和风景名胜区。

我们主要参观了民俗风情园。 民俗风情园有苗族、朝鲜族、藏族、佤族等十六了少数民族的村寨,每个村寨除了介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演员为游客表演。我们参观了所有的村寨,其中表演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苗族和佤族了。 佤族的特色表演名为“甩发舞”。单看字面就能理解它的意思:甩头发来跳的舞蹈。

没错,在跳这个舞时,一定要跟着舞蹈的节拍,将头发甩来甩去,以此表达欢乐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很独特呢? 苗族的特色表演叫做“上刀山下火海”。一根又粗又滑的大木棍,两旁插着刀子,当上下踩的撑子,表演者居然可以抓着刀,踩着刀爬上去再爬下来!真是太酷了。下火海也很绝,两片烤的热得冒气的铁板上,一位表演者赤脚从上边踩过……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更深刻地明白了那句话:我们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篇10:江海风情园游玩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江海风情园游玩。

刚走进大门一步,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波光粼粼的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大水晶,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小鸟,就像幅景色秀丽的山水画。湖水在阳光的衬托下变得银光闪闪,格外迷人。

人工湖的旁边有一块非常宽阔的草坪,小草碧绿碧绿的,就像是给大地妈妈铺了一层绿油油的地毯,草地的中间还有几朵不知名的小野花,还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淡粉色呢!我情不自禁的摘下闻了闻,香气袭人。草坪上还有许多小朋友在欢乐地玩耍呢!有的小朋友再吹泡泡,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抖空竹,有的在跳绳,还有的在放风筝。真是热闹极了。

我和妈妈继续往前走,看见了五谷丰登塔,这座塔共有五楼,当我们爬到顶楼时,有个进去的入口,我在塔放眼眺望,看见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就像一片金灿灿的海洋。

塔的旁边是一条小路,小路的边上有许多蒲公英。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摘了下来,高高举起,对着太阳用力一吹,无数把小伞飘向空中,借着风力在空中荡漾,忽高忽低,时左时右,有时眼看着就要坠落到地面,而一阵风吹来,那小伞又晃晃悠悠的升起来,越飘越高,越飘越远。渐渐的离开视线,飘得无影无踪了。

啊!秋天,多么美好的季节啊!你用五彩的画笔,将江海风情园变得这样美丽,我要高声赞美你——美丽的秋色!

篇11:张家界土家风情园

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婆婆、奶奶、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堂哥杨浩哥哥一起来到了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刚一走进门,就看到了一座高大的柱子,这就是擎天柱。据资料上介绍,擎天柱高12米,直径1。2米,是土家族古老的图腾柱,上面用鲁班文刻写着“汇集武陵精粹,传承土寨风情”。参观了图腾柱和回廊之后,我们又到了土家吊脚楼。这座楼没有一颗铁钉,全部是用木头建造的,楼高48米,有9堂12层,所以叫九重天塔。楼里面摆放着土家人的生活用具、劳动工具和兵器等,最高的一层叫九重天堂。我从上面望下往,啊,下面的房子就像小人国的玩具城堡。妈妈告诉我,九重天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木制塔楼,还获得了吉尼斯纪录哩!

因为是国庆期间,所以游人很多。在摆手堂前,游客们津津有味地观看着土家族歌舞表演,特别是口技大师的表演,让台下的观众连连叫好,掌声不断。土家风情园里还有土家山寨和民风民俗展示、土家风味小吃等等,整个园区占地面积80多亩,既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又有神奇的人工建筑,还有文化知识和艺术,真是丰富多彩!

我们土家族真是聪明又勤劳。

篇12:参观台湾风情园

早晨,我们带着好奇和兴奋的心情上了旅游车。一路上,车子里充满了欢歌笑语,很快就来到了曹桥的台湾风情园。

下了车,只见“台湾风情园”五个大字高高耸立,特别显眼。当我们刚跨进门口,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马上投入我们的眼帘。大棚中各种各样的热带水果很多已经成熟,令人垂涎欲滴;离热带园不远的孔雀园中几只孔雀正翩翩起舞,仿佛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鱼池边早就有一些小朋友在钓鱼了,真是热闹极了。我也迫不及待地挤了进去,用鱼钩将香肠钩住后,马上放进了鱼池里。不一会儿,浮标猛得一下子不见了。我赶紧拎起鱼竿,一条小鱼上钩了。钓鱼的感觉真爽啊!微风拂过,一股烧烤的香味随风飘来,令我口水直流。于是,我连忙买了一串台湾香肠加入了烧烤的队伍之中。几分钟过后,一串色香味俱全的香肠就烤成功了,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太阳已西坠了,我们便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校的路。

篇13:童年的大自然风情园

我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童年也是在那里度过的,那里环境优美,四季如春,是个宝地。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是在“大自然风情园”过四岁的生日。

早上9点,爸爸开小汽车带姐姐和妈妈陪我去“大自然风情园”过生日。这儿有蔚蓝的海,金光闪闪的沙滩,群树环绕的小岛,像绿毯一样的草地······还有许多休闲项目,游客可以游泳.堆沙子.上小岛免费摘水果吃······是国家AAAA级度假村。

到了地方,我迫不及待地抱着蛋糕冲向一片草地,打开装蛋糕的盒子,正准备独享这美餐,却被老姐一把夺了去,用小刀把蛋糕切成8份,给了我8分之1,还说:“小孩甜东西吃多了不好。”对于我这种“贪吃大王”来说,再痛苦不过了,心想:是给你过生日还是给我过啊!有没有搞错啊!我便去找爸妈评理,他们却装听不见!我便赌气,独自跑到海边破坏姐姐堆的“沙子城堡”。果然,姐姐跑过来“修理”我,然后去拯救他的城堡,爸爸正在看书,妈妈去游泳了,我便偷偷溜到蛋糕边,用手抓了一大把奶油就往嘴里送,糊了一脸,忍不住大叫:“真好吃哦!”爸爸闻声看了过来,扑哧一声笑了,我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跑到清澈的水边照了照:“呀!这是我吗?”脸上残留的红奶油让我成了“小僵尸”,妈妈笑弯了腰,说话都是一喘一喘的。“有什么好笑的。”我嘟噜着嘴,用海水把脸洗干净,继续吃我的大蛋糕去了!

“你可真够坏的,也不给我留点。”这是老姐对我的抱怨,为了惩罚我,她让我给她送沙子来修复自己的“心肝”,然后再把城堡给扩大些。没办法,只好听候“王母娘娘”的吩咐。堆好后,爸爸又把我叫过去写几个汉字,要知道,这可是我的弱项,便极不情愿的走去······

现在我已经上了小学五年级,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了,而是认真的面对每一天的功课,我是那么怀念童年,怀念那段往事啊!